位置:  > 故事大全 > 创业故事> “瑞士透视”:手表业的前世今生

“瑞士透视”:手表业的前世今生

来源: 《金融时报》 作者: 安静的夜 时间: 2013-08-03 阅读:
  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接连有几位地方官员因其对瑞士高档手表的偏爱而被网友揪住,并在随之而来的调查中落马。在反腐风暴席卷的当下,敢于将自己的瑞士名表示人已被春晚相声调侃成“勇气”的代名词。坊间更有段子称:官员要么不戴表,要戴就戴卡西欧。瑞士表似乎已成为官员的克星和不祥之物。不久前,新华社接连发表几篇驻瑞记者对瑞士手表的调查类文章,称中国消费者钱多人傻,被商家忽悠,存在不良消费习惯。一时间,瑞士手表在中国消费者中的形象变得复杂起来。瑞士手表为何能独霸天下?其身价到底值多少钱?看来下面这些文字,解答了这两个问题,也许瑞士手表的形象就会清晰起来。
 
  瑞士人性格保守低调,不轻易表达自己的喜好。然而,以瑞士手表为代表的“瑞士制造”,却承载了瑞士人的集体荣誉感。每每说到瑞士手表的品质,瑞士人似乎总是觉得有责任向我这样的外国人做出承诺似的,赞誉有加。有一次,我同一位嫁到瑞士、在那里生活十余年的女性朋友去游泳,我惊讶地发现,她手腕上的欧米茄星座系列手表伴随她在泳池里呆了一个多小时。问及原因,她一本正经地回答我:没关系的,这个手表有防水功能。
 
  我也有一块相同的手表,也知道它的防水功能,却从未想过将它带到泳池里。我意识到,瑞士人对自己的产品质量不只是口头上赞赏,而是有一种超常的信赖感,仿佛宗教情结一般。我的这位朋友显然也是受到瑞士人影响,对手表的质量深信不疑。
 
  然而,被称作“国家名片”的瑞士手表竟然不是土生土长的原生态产品,这一点恐怕许多人都想不到。瑞士是个多山的国家,七山二水一分田,资源贫乏,历史上是个以农牧业为主的穷国。恶劣的生存环境让瑞士人有着强烈的求生意愿,抓住一切机会发展自己。正是有了这样的环境,作为泊来品的手表在瑞士落地生根、发展壮大也就不足为奇了。
 
  关于瑞士手表的起源,有一个比较通行的版本:16世纪末,法国的宗教斗争导致了一场大屠杀,追随加尔文的胡格诺派教徒纷纷逃到只有一山之隔(汝拉山脉)的瑞士,带来了制造钟表的技术。这种法国技艺和当地的金银首饰业相结合,就出现了瑞士的制表业。它从靠近法国的日内瓦向外扩散,主要是沿汝拉山脉一线向东北蔓延,一直到东北面的沙夫豪森,这个狭长的地带被称做“手表谷”。
 
  几年前,记者曾来到处于手表谷中间地带的拉绍德封小镇采访位于城中心的世界上最大的钟表博物馆,拉绍德封因其在瑞士手表业中的卓越地位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这里,我听到了关于瑞士手表起源与标准版本略有不同的说法。
 
  据说,300多年前,拉绍德封当地的一个马贩子赚了钱,从欧洲的大都市伦敦买回了一块时髦的奢侈品手表。而没多久,手表出了问题,马贩子便找当地的能工巧匠达尼尔试试运气。从没见过手表的达尼尔不仅把表修好,还把手表内部的机械原理彻底搞清楚了,他甚至用自制工具造了一块手表。从此,钟表的手工作坊在当地兴起。而几年后,欧洲发生了宗教改革,许多法国的新教徒为了躲避宗教迫害,越过汝拉山来到海拔1000多米的拉绍德封。因为当时的宗教领袖禁止工匠造十字架、圣餐杯等宗教用品,也不允许做首饰。而逃到这里的很多人都是身怀绝技的工匠,他们在拉绍德封的手表业中得到了用武之地。据说,当时冬天大雪封山,以家庭为单位的钟表作坊便开始利用各自的奇思妙想和高超技艺,制造出各式各样的钟表,春暖花开时便下山到巴黎、伦敦等地将钟表卖掉,几块手表就可以支撑一个家庭一年的生活。数百年的发展和传承,拉绍德封的手表工业不断兴盛,成为瑞士钟表业的中心。
 
  就是这样的机缘巧合。中世纪残酷的宗教斗争的倾轧和清洗造就了近一百多年来令瑞士人最为骄傲的手表业。瑞士手表业从家庭手工作坊发展成现代产业,得益于在工业革命时期,瑞士人发明了腕表机芯,以家庭传承为主要特征的老字号制表大师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核心技术和品牌最终成就了瑞士手表的霸业。
 
  如果你有机会参观位于日内瓦老城的百达翡丽钟表博物馆,就会明白:手表在诞生之初,完全是顶端奢侈品身份,与平民百姓无法发生任何联系。博物馆陈列的百达翡丽早期产品,基本上都是为了欧洲几个大的王朝的皇室服务的。订制的钟表不是为了新帝登基、皇后生日、公主出嫁,就是为了某个贵族授勋这样盛大的事件。手表进入到殷实的平民家庭,应该是19世纪初的事情。在突破制造“平衡”弹簧技术难关,解决了不平衡导致的计时精度不准的问题后,瑞士工匠发明并制造出具有现代高科技特征的新一化腕表机芯,成为机械表主要的核心部件,并能够适应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在工业化生产的同时,品牌也应运而生。
 
  鼎鼎大名的百达翡丽、江诗丹顿、爱彼、伯爵、积家、劳力士、欧米茄等品牌基本都诞生在18至19世纪这一百多年时间里。这些制表大师得以确立江湖地位,绝非浪得虚名。除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外型设计外,机械表内部的技术也达到顶峰。时至今日,瑞士手表中除了运用电子技术外,机械部分仍然是延用当年的技术,没有新的突破。这其中最让业界人士津津乐道的就是陀飞轮技术,这个1795年由路易。宝玑发明的技术,其精密复杂程度,让人难以置信。陀飞轮技术原理是:当钟表在垂直位置时可以补偿地心引力的作用,从而让手表走时更准确。换句话说,当一只钟表处于垂直位置时,由于来自地心引力的作用,它的调节控制器会在每一下摆动时发生难以觉察的快慢变化,导致走时不准。如果把调节控制器装在一个每分钟转动一周的笼框上,即可获得一系列的垂直位置。这样就可以使钟表走动时十分准确,并能够互补误差。这个原理看来十分简单,但实施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想想看,框和陀飞轮的重量不能超过0.3克——相当于一片天鹅羽毛的重量,而且极为小巧的陀飞轮竞然由72个精细部件组成,而其中大部分为手工制作,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凭借这个技术和品牌,一块双陀飞轮瑞士名牌手表的市场价格基本都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
 
  作为支柱产业的百年间,瑞士形成了深厚的钟表文化和完备的钟表人才培养机制。在瑞士手表谷的城市中,基本都有一、二家钟表学校,这些学校都是从刚刚完成义务教育的初中毕业生中招生,钟表学校类似于职业学校或中专。在职业学校中学到的除钟表制造基础理论外,多以动手的实用技术为主,三年毕业,学生直接进入到制表厂当生产工人,或到城市中的手表售后服务中心做手表修理。如果不想从事这两项工作,还有一个选择,就是继续读书,成为钟表设计研发的高端人才。在瑞士的纳沙泰尔有一所培养钟表设计人员的大学,学制有三年本科,还有五年连读的硕士学位。为了确保瑞士钟表业人才的长盛不衰,瑞士各州的教育部门都对钟表学校有比较高的补贴,以保证这些钟表学校的学费不比一般职业学校的学费高太多而将一些热爱钟表的学生挡在门外。
 
  我曾两次探访过日内瓦一家著名的钟表学校,这所学校以教学质量高、毕业生皆能进入到劳力士等名牌表厂工作而受到学生追捧。第一次是学校的招生动员会。当时离毕业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学校组织的招生说明会吸引了众多家长带着学生一起参加,家长不停发问,对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方向细节都一一核实。据学校工作人员介绍,这所学校每年招生都通过两次自主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招生比例差不多是五选一,是所有学校最难考的。暑假后,我再次造访这所学校,在看起来很像是微型生产车间的教室中看到了当年的新生。令我吃惊的是,所有新生是清一色的男生,真想像不出这些青春期的男孩子如何能耐得住性子在手表的微型世界中找到乐趣的。
 
  据统计,目前瑞士手表约有200多个品牌,每年产量约3000万枚,95%供出口,出口表的平均价格为650瑞郎(约为4200元),出口额为200亿瑞郎(1300亿元)。瑞士手表占据全球中高端手表市场的份额达到90%。放眼望去,占据全球市场份额如此之高、具有绝对垄断地位的产品,除瑞士手表外,恐怕再不容易找到。用钟表文化、品牌、人才这些因素来解释瑞士手表成就霸业的原因还不够,在我看来,制定行业标准和引领流行趋势更是瑞士手表业的制胜法宝。
 
  见过瑞士手表的人都会发现,在表盘的下方,有一个很小字号的标注SWISS MADE(瑞士制造)。对于是否可以标注瑞士制造,瑞士行业组织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制定了明确的标准。第一,该手表的全部价值的80%(机械表)或60%(石英电子表)在瑞士境内产生,第二,手表机芯的80%(机械表)或60%(电子表)在瑞士产生,第三,该手表的最后组装成型必须在瑞士境内完成。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的手表才可以标准瑞士制造,否则则被视为假货。该标准1971年公布以来,有效防止了瑞士制造手表高附加值的流失。
 
  瑞士钟表业引领潮流的能力也令人印象深刻。我曾连续四年采访过每年3月举行的巴塞尔国际珠宝钟表展。在这个以瑞士钟表占主体的展厅中,捕捉到近些年钟表业的发展趋势,那就是男性手表功能化,女性手表手饰化。各大品牌的男士表为了满足休闭运动的需求,配备了登山海拔高度显示功能、潜水功能、GPS定位、心率血压显示功能等。而女士手表基本省掉了手表的计时功能,大量使用贵重金属和宝石。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新事物在巴塞尔展会上一出现,第二年各国展品就会跟风模仿,而这时瑞士厂家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品又面世了。
 
  认识一位在日内瓦一家五星级酒店内开手表专卖店的经理,这位有着几十年丰富经验的业内人士坦言:瑞士手表专挣有钱人的钱。除长年经营欧美市场外,瑞士表近几十年在几个新兴市场足足捞了几桶金。三十年前是中东石油大亨,二十年前是日本人,十几年前是俄罗斯新贵,这几年风水转到了中国。有统计称,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有望成为瑞士手表最大的海外市场。中国国内的“表叔”、在瑞士手表店疯狂扫货的大陆豪客成了媒体的宠儿。
 
  有报道说,瑞士手表的成本只有售价的20%,根本不值那么多钱。对此,我不敢苟同。撇开国内外的差价因素不说,光拿成本说事显然不够专业。手表不是水泥等原材料,可以明确计算出成本及利润空间。作名知名品牌的消费品,品牌美誉度带来的价值感就是产品的附加值,况且还有高额的广告等营销成本。试举两例,如果有人买一只卡地亚的素戒,他绝不会用戒指含几克金来估算它的价值;如果有人到官府谭家菜吃客,也绝不会用菜市场的原材料价格来判定这顿饭值不值。话说回来,如果有人劝你用一、二百万买一块瑞士表,称其是限量版,有保值价值,对于这样的营销“金点子”,你大可姑且听之,一笑了之,捂紧自己的钱包就是了。(段秀杰)
  • 上一篇: 哄小孩也成商业模式
  • 下一篇: 移民真相:欧洲才不会随便养你的
  • 猜你喜欢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