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才:把小罐头做成“中国食品名片”
在山东沂蒙山区,出产的各种优质水果因交通闭塞卖不出去,一个叫刘新才的农民突发奇想,将这种“仙果”做成罐头卖到了100多个国家,年盈利上亿元。他用事实告诉世人:中国食品不仅好吃、便宜,而且非常安全!
“犯傻”赚到第一个1000万
刘新才出生在沂蒙山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非常穷,10岁时他就跟着亲戚当起了木匠。1990年辛辛苦苦攒下3万元后,他作出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决定。
老家盛产很多种水果,但因交通闭塞,再加上沂蒙山水果缺乏知名度,大量山楂卖不出去,最后只能烂掉。他很心疼,于是拿出仅有的3万元钱建起一个只有35平方米的小作坊。他把人们低价处理的山楂收回来,加工成罐头。然而,没想到的是,第一年就把3万元老本赔了个精光。
原来,为了降低罐头的成本,当时外界不少人都选择用糖精来代替白糖。同样一瓶罐头,用白糖做原料需要1元钱的成本,而糖精仅需5分钱。刘新才用的就是白糖,可卖的时候,却只能跟着别人的价格走。这一下他就亏大了!
正当他困惑和苦恼时,事情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一天,刘新才的小厂子里来了一个采购罐头的东北经销商,一开口就说“你的货有多少我要多少”。原来,加了糖精的罐头,到零下18℃时瓶子就会被冻裂,而白糖罐头却完好无损。这位经销商说,东北天寒地冻,糖精罐头被冻坏的情况屡屡发生,他发现刘新才的白糖罐头可靠,就想与之长期合作。
刘新才万万没有想到,由于自己做生意老实反而因祸得福,一举打开了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市场,3年时间就赚了1000多万元!
罐头行业进入门槛比较低,见刘新才发了财,短短几年时间,利用背靠沂蒙山区盛产水果的优势,临沂地区就一下冒出400多家水果罐头加工厂。大家都在生产同类产品,又相互压价抢占市场,造成了恶性竞争,不亏本的很少!
就是在这时,刘新才果断退出,到国外开辟新市场。他说世界各国都吃罐头,而且欧美国家的需求量远远大于中国,到国际市场上赚美元要比“打内战”强百倍。
白梨罐头敲开德国市场
刘新才拿出1000万元,从欧洲引进一套先进生产设备,在当地建起了第一个5000平方米的出口加工车间。消息传出,顿时引起一片哗然。很多老板认为,在市场如此不景气的情况下,刘新才的这个举动太冒险了,十有八九会把企业推向绝路!
谁都没想到,当时在家门口被搞得灰头土脸的他,发现了一座被人忽视了的“金矿”——当地最不值钱、最不起眼的一种白梨。这种梨是沂蒙山区的特产,皮薄肉厚、汁多、无渣,口感非常好,而且食后唇齿留香。刘新才曾拿它同著名的莱阳梨以及四川等地的几种“贡梨”相比较,发现那些梨的品质根本无法和它相比。
当时沂蒙山白梨很少有销到外地的,因为皮太薄易碎,很难搬运。也没人愿意加工,原因是白梨去皮后很快颜色发黄发褐,果肉像坏了似的很难看。所以说它虽堪称“仙果”,但并无销路。
2001年,沂蒙山区的白梨大量滞销。“当时最便宜的5元钱能买一堆。有的两三百斤是一堆,三五百斤也是一堆——就这么不值钱!”刘新才却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商机。因为原料实在太便宜了,他决定冒险做这个别人都不愿干的白梨加工生意。
经反复试验后,他发现,可以通过缩短加工时间来解决变色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去皮,动作一定要快。白梨从进厂到加工成罐头,30分钟内就完成了,而且装进瓶子的白梨仍然保持着原始的颜色。
2001年10月,刘新才带着白梨罐头飞往德国科隆参加一个食品博览会。当时因为拿出了全部家底购买设备,他最缺的就是钱,最后寒酸地和别人合租了一个位于角落里的3平方米的展位。
博览会上,刘新才不停地请来来往往的外国客商品尝自己的产品,但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在这儿作过多停留。下午散场,刘新才清点货物时,发现摆在展架上的白梨罐头少了一瓶,以为被偷走了,也没放在心上。
刘新才并不知道,当天晚上,德国的一家公司正围绕着那瓶失踪的罐头连夜进行分析。原来,当时刘新才去上洗手间,恰巧一名德国经销商对他的产品很感兴趣,于是就留下几枚硬币拿一瓶样品走了。第二天上午,拿走罐头的德国人RUILE来找刘新才。随行的业务经理李梅告诉刘新才,白梨仅产自中国,欧洲没有。老板品尝后,觉得这个梨口感非常脆,跟传统的巴梨不一样,于是就对这种来自东方的“洋水果”很感兴趣。他认为它肯定会很符合大众口味,所以就计划定下60个货柜的订单来试一下。
进军欧洲,第一站就接到如此大的订单,刘新才像交了桃花运似的兴奋异常。可他还没来得及庆祝,就事情突变了。原来,见老总RUILE要从一个山东农民手里订购大批水果罐头,公司副总劳伦斯坚决反对,他说中国在食品安全方面被媒体曝出不少问题,风险实在太大了!
RUILE听了,也觉得很有道理。最后,在李梅协调下,他们又在德国对刘新才的产品重新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符合欧盟标准。于是,沂蒙山的水果罐头开始首次进入柏林各大超市,接着又被源源不断地运往法兰克福、波恩、汉堡、巴伐利亚等地。
小罐头卖成“中国食品名片”
刘新才的白梨罐头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颇受德国客户的喜欢,不久他又以此为跳板进入美国市场。对于来之不易的外销市[上www.niubb.net,看更多精彩文章]场,刘新才不敢有半点懈怠,先后到几十个传统的罐头消费大国,研究考察当地人的饮食口味,他走到哪里,朋友就交到哪里,生意就做到哪里。
然而从2008年开始,因金融危机爆发等原因,刘新才的白梨罐头的销售额只有过去的30%。而随后发生的一件事,让刘新才只用一个晚上就彻底扭转了局面。
2008年5月的一天,刘新才听说有两位俄罗斯经销商在青岛寻找蘑菇罐头,逗留一个月都没能如愿。刘新才找到对方,详细了解对方的需求后,他拍着胸脯保证,第二天一早就拿来样品!他马上打电话让人采购所有的材料,刚回到公司,便安排技术人员根据客户要求,立即研发并连夜加工出来,因为那两位经销商第二天就要走。
买来了葱、蒜、辣椒、酱油、醋等调味品后,当天晚上大家连夜加班,往蘑菇罐头里面添加各种调味品,不断调试……刘新才也一晚上没睡,做出30多种不同味道的蘑菇罐头,天一亮就选择十几种,赶到青岛让客户品尝。没想到,俄罗斯商人品尝后,竖起大拇指说:“这正是我们需要的那种味道,百分之百纯正,非常符合俄罗斯人的口味。”那天之后,刘新才开始和俄罗斯经销商密切合作,很快就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蘑菇罐头供应商。凭借快速反应能力,他又研发了上百种蔬菜罐头,在攻克俄罗斯市场的同时,又打入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国市场。
然而,就在他雄心勃勃地要大展拳脚时,一件“麻烦事”发生了。2008年11月,刘新才把一批价值两万美元的小白蘑菇罐头运抵纽约时,美国方面突然以反倾销为借口,要征收198%的反倾销关税。刘新才非常气愤:“我的产品质量一流、价格合理,凭什么要忍气吞声、任人宰割!”
刘新才要“为荣誉而战”!他花20多万美金聘请一个律师团,专门和美国商务部打起了反倾销官司。到2010年终审,法官宣布他最终胜诉!一个中国农民为了区区两万美元的货,花20多万美元及很大精力打一场官司,而且告赢了堂堂美国商务部。
“罐头事件”在全美引起很大反响,使得刘新才一时成了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也提升了他的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个意义可大了,过去我在美国一年才能做十几个货柜的生意,业务少得可怜。反倾销成功后,一下就接到100多个货柜的单子!”更出人意料的是,到2011年年底,美国50个州都铺上了刘新才的货,除玻璃瓶装的水果罐头销售量排名第一外,还有另外几个品种,也都排到美国的前五名之内,令很多外国罐头生产商羡慕不已。
到2013年,刘新才已把自己的罐头产品卖到100多个国家,年盈利上亿元,并且从没有发生过一起质量问题。他用事实告诉世人,中国食品不仅好吃、便宜,更是非常安全的。下一步,他要把不起眼的小罐头,打造成“中国食品名片”!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热门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