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古典文学 > 佛经大全 > 佛说阿弥陀经

阿弥陀经要解讲义(4)

(讲)此别释教主。极乐世界。以弥陀为教主。故曰主成就。即六成就之一。阿弥陀佛成佛。是证果。证果必由修因。彼佛之因。藏经中所载不一。今略举其八。一大本云。定光佛前。五十三佛。名世自在王佛时。有国王闻法出家。即法藏比丘。对佛发四十八愿。愿行圆满。得成为佛。今阿弥陀。即法藏比丘所成之佛也。○二法华经云。大通智胜如来时。有十六王子出家。净修梵行。勤求无上菩提。佛灭度后。常乐受持。妙法华经。后悉成佛。今阿弥陀。即第九王子所成之佛也。○三悲华经云。无量劫前。有转轮王名无诤念。供养宝藏如来。时王发愿。愿成佛时。国中种种清净庄严。佛与授记。过恒沙劫。西方世界作佛。国名安乐。今阿弥陀。即无诤念转轮王所成之佛也。○四大乘四等总持经云。无垢焰称起王如来时。有净命比丘。总持诸经。十四亿部。随众生愿乐。广为说法。今阿弥陀。即净命比丘所成之佛也。○五贤劫经云。云雷吼如来时。有王子名净福报众音。供养彼佛。发菩提心。上求下化。今阿弥陀。即净福报众音所成之佛也。○六贤劫经又云。金龙决光佛时。有法师名无限宝音行。力弘经法。今阿弥陀。即彼法师所成之佛也。○七观佛三昧第九经云。空王佛时。有四比丘。烦恼覆心。空中教令观佛。遂得念佛三昧。今阿弥陀。即彼第三比丘所成之佛也。○八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云。师子游戏金光如来时。有国王名胜威尊重。供养彼佛。修禅定行。今阿弥陀。即彼国王所成之佛也。阿弥陀因地修行多劫。因应无量。不能枚举。

《解》然法身无成[无]不成。不应论劫。报身因圆果满名成。应身为物示生名成。皆可论劫。

(讲)此约事论三身。佛有三身。法身是本有。报应属修成。法身无相。故无成与不成。不应论劫。报身因圆果满名成者。依始觉智修因。以智断惑。见思粗惑先断。从真出假。修二利行。断尘沙惑。修中道观。断无明惑。此别教意。若一断一切断。此圆教意。惑净智圆始本合一。得根本智。成自受用报身。依根本智。起后得智。成他受用报身。故可名成。亦得论劫。

应身为物示生名成者。应身。乃应众生机而示现。众生机缘未熟。佛不出世。物字指众生言。若众生机缘成熟。佛即示现八相成道。故可名成。亦得论劫。

《解》又。法身因修德显。亦可论成论劫。报身别无新得。应身如月印川。亦无成(与)不成。不应论劫。

(讲)此约理论三身。与上文互显。文法妙极。法身因修德显者。法身。是三德中第一德。虽然本具。必因修德方显。修德是三德中。第二般若德。第三解脱德。法身虽然人人本有。若不假般若智德。解脱断德。法身之性德。终不能显。如金矿虽具真金。若无人知。不开采煆炼。金终不显。必由了缘二因之功。正因方显。故亦可论成论劫。

报身别无新得者。报身虽属修成。以智断惑。惑净智圆。法身显现。譬如磨镜。垢尽明生。别无新得。但狂心若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非从外得也。

应身如月印川者。应身。随机应现。如一月在天。影印百川。古云。千一江一 有水千一江一 月。千月还是一月摄。应身不出法身。并上报身。由法垂报。既法身无成不成。不应论劫。则报应亦然。

弥陀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梵语劫波。此云时分。有小中大三种。人寿从十岁。过一百年增一岁。如是递增。增到八万四千岁。以后过一百年减一岁。如是递减。减至十岁。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成住坏空四中劫。为一大劫。合有八十小劫。此约世界成坏为一劫。弥陀成佛至今。已经十劫。当依唐译。是十大劫也。种种教化成就。故声闻弟子。诸菩萨众。无量无边。一生补处菩萨。其数甚多。

《解》[但]诸佛成道。各有本迹。本地并不可测。且约极乐示成之迹而言。即是三身。一成一切成。亦是非成非不成而论成也。

(讲)十方诸佛成道。各各皆有本迹。本者。最初成等正觉为本。迹者。令生应化事迹为迹。如法华经。如来寿量品。释迦自谓。尘点劫前。早已成佛。此本也。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此迹也。弥勒是补处菩萨。尚不能测。一佛如是。佛佛皆然。故曰本地并不可测。今弥陀。且约极乐示现成佛之迹而言。非约本地而论。即上文所谓。一成一切成。亦即是三身。非成非不成而论成。此非偏论也。

《解》又。佛寿无量。今仅十劫。则现在说法。时正未央。普劝三世众生。速求往生。同佛寿命。一生成办也。又。下文无数声闻菩萨。及与补处。皆十劫所成就。正显十方三世。往生不退者。多且易也。

(讲)此明佛寿无量。今仅十劫。则现在说法。时正未央。经云。佛世甚难值。今既弥陀住世。寿命无量。故普劝三世众生。速求往生。面奉慈容。亲闻妙法。同佛寿命。依佛修证。一生可以成办道果。如下文无数声闻菩萨。及与补处。皆弥陀十劫中。教化之所成就也。正显十方三世。往生不退者。多且易也。我等曷不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亲觐无量寿如来也。初主竟。

己二伴

《经》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

《解》他方定性二乘。不得生彼。若先一习一 小行。临终回向菩提。发大誓愿者。生彼国已。佛顺机说法。令断见思。故名罗汉。如别教七住。断见思之类。非实声闻也。

(讲)此明非实声闻。经云。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名同小乘。皆是回心大阿罗汉。非是实行声闻。因他方定性二乘。不得生彼佛土。定性者。即小乘实行声闻。志意下劣。得少为足。但证人空。未得法空。遂沉空滞寂。保果不前者。中乘辟支。亦复如是。故名定性二乘。极乐纯大乘机故。他方小机。皆不得生。

若生前先一习一 小乘之行。临终之时。回向无上菩提。发大誓愿。求生极乐。常随佛学。上求佛道。下度众生。此即回小向大。得生彼国。生彼国已。佛顺机而为说法。令先断见思烦恼。故名罗汉。非定性之类。乃回心大阿罗汉。如别教七住。亦但断见思之类。非实行声闻也。

《解》盖藏通二教。不闻他方佛名。今闻弥陀名号。信愿往生。总属别圆二教所摄机矣。

(讲)此明实是菩萨。盖藏通二教。不闻他方佛名者。佛对彼二教。不说他方事。故不得闻也。今闻佛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由此信愿往生。定非藏通二教之机。故断定总属别圆二教所摄菩萨机矣。

正文云。诸菩萨众。亦复如是者。谓彼国不独声闻之众无量无边。而诸菩萨。亦非算数之所能知。菩萨之数难知。菩萨之功德亦复无尽。大本佛赞彼国菩萨功德。为二十三喻。一智慧深广。犹如大海。二三昧不动。如须弥山。三慧光明净。超踰日光。四净法满足。犹如雪山。五平等如地。好恶普载。六清净如水。洗诸尘垢。七犹如火王。烧烦恼薪。八如风行世。普遍无碍。九犹如虚空。一切无著。十净如莲华。无有染污。十一犹如大乘。广能运载。十二如震法雷。警觉未觉。十三如雨甘露。滋润众生。十四如金刚山。魔外不动。十五如梵天王。诸善最上。十六如大树王。普覆一切。十七如优昙华。希有难遇。十八如金翅鸟。威伏外道。十九如众游禽。无所藏积。二十犹如牛王。无能胜故。二十一如大象王。善调伏故。二十二如师子王。无所畏故。二十三旷若虚空。大慈等故。末复结云。我但为汝略言之耳。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二伴竟。合上初别释竟。

戊二结示

《经》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解》佛及声闻菩萨。并是弥陀因中。愿行所成。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是则佛。菩萨。声闻。各各非自非他。自他不二。故云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讲)此处正文。与前全同。其义与前不一。前乃成就依报庄严。此乃成就正报庄严。化主以光寿无量为庄严。化伴。声闻皆是回心大阿罗汉。菩萨具诸功德。其数无量无边。非是算数所知为庄严。佛及声闻菩萨。若主若伴。并是弥陀因中。愿行所成。

愿所成者。大本法藏愿云。我作佛时。光明照无央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当大明。诸天人民。以及蜎蠕。见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来生我国。此光明随愿所成也。○又。法藏第十三愿云。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此寿命亦随愿所成也。○又。大本云。假使比丘。满亿那由他百千数量。皆同目犍连神通。欲共计算彼佛初会声闻。尽其神通。百分中不能知一。○又云。我作佛时。刹中菩萨。神通。智慧。辩才。相好。威神。悉皆如佛。今来成佛。得随所愿。

行所成者。大本云。尔时。法藏教化众生。修行六度。广行教化无量众生。发菩提心。行今成就。有斯庄严。皆以愿行之因。为能庄严。光寿无量。化伴无数之果。为所庄严。故曰。并是弥陀愿行所成。

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者。果者。对因而言。因中由法藏愿行无碍之因。成就弥陀无碍之果。果上种智。一现一切皆现。现成化主光寿无量之庄严。化伴算数难知之庄严。○复由众生心性无碍之因。成就罗汉菩萨无碍之果。果上唯识。一变一切皆变。变起自他影像。互相成就。

是则佛菩萨声闻。各各非自非他者。自是他心中之自。则自即非自。他是自心中之他。则他亦非他。○自他不二者。即生佛不二也。声闻菩萨。乃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乃声闻菩萨心内之佛。佛心内众生。全生即佛。众生心内之佛。全佛即生。生佛一体。自他不二。惟是现前一念心性。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解》能令信愿持名者。念念亦如是成就也。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竟。

(讲)上约已成。此约今成。当成。今成者。即现今念念成就。当成者。即当来亦如是成就。今成当成。皆依已成之彼土。依正妙果为本质境。作增上缘。能令我等。信愿持名之众生。信。亦念念如是信。愿。亦念念加是愿。持。亦念念如是持。自然无量庄严。亦必念念如是成就。若今成。若当成。皆如已成者。如是成就也。二正报妙竟。大科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竟。

乙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分二 丙初揭示无上因缘 二特劝净土殊胜

《解》[净土殊胜]谓带业往生。横出三界。同一居 横具四土。开显四教*轮。众生圆净四土。圆见三身。圆证三不退。人民皆一生成佛。如是等胜异超绝。(然)全在此二科点示。须谛研之。

(讲)此二科。乃发挥一经不可思议之力用。承前。既闻极乐依正庄严而生深信。自应依信发愿。谓净土法门。带业可以往生。横出三界生死。此为一切法门所未有。于同一居 净土。即能横具上三土。开显四教*轮。一生同一居 。即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即已横生上三土。是谓圆净四土。自可圆见三身。圆证三不退。一生补处菩萨甚多。即是一生可以成佛。此等殊胜奇异。超绝无比之法门。全在此二科点示。蕅公恐人忽略。故婆心特切。叮嘱须谛研之。

丙初揭示无上因缘

《经》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解》阿鞞跋致。此云不退。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

(讲)此正明三种不退。彼土众生。无论上中下品。但得往生者。一概皆是阿鞞跋致。此云不退地。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者。谓即得预入圣人之流类。不退堕凡夫地。○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者。谓能修大乘行。恒常度生。不堕二乘地。不肯涉俗利生。○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者。谓双舍二边。全归中道。心心流入萨婆若海。此云一切种智海。即如来果海也。

《解》若约此土。藏初果。通见地。别初住。圆初信。名位不退。通菩萨。别十(向)[行]。圆十信。名行不退。别初地。圆初住。名念不退。

(讲)此竖论三种不退位次。若约此娑婆世界。藏教初果名须陀洹。此云入流。谓预入圣人之流也。通见地。乃通教第四地。见真谛理。故名见地。别初住。乃初发心住。圆初信。乃圆教十信初心。此皆此土证位不退之位次。○若论行不退。藏教则以二乘不修大乘行。故无此位。通教菩萨。乃第九菩萨地。九地以前还有退。别十向。即别教十回向位。前十行。未能全不退。圆十信。乃圆教八至十信。八位以前。还有退也。此皆此土证行不退之位次。○若论念不退。藏通二教。皆无此位。以不破无明。不证法身故。别教要到初欢喜地。圆教要到初发心住。方破一品无明。方证一分法身。方得念念流入萨婆若海也。足见行念二不退之难证夷。

《解》今净土。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也。

(讲)此点示圆证胜异。即此经不思议之力用。今净土法门。乃至具足五逆十恶之众生。但要临终十念功成。亦得带业往生。虽居下下品位者。亦得圆证三种不退。此种殊胜奇异。功能力用。为其他法门所未有。岂思议所能及哉。

五逆者。一出佛身血。二弑阿罗汉。三弑父。四弑母。五破和合僧。十恶者。身杀盗一婬一。口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意贪嗔痴。五逆十恶极重之罪。为地狱之因。十六观经。下品往生章云。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劝令念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于念念中。能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于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此即十念成就。带业往生。虽居下下品。皆与补处菩萨俱。即是圆证三不退。圆见三身。一生可以圆成佛果也。此种胜异。惟净宗所独有。故特点示。

净土带业往生。人多怀疑。昔有国王。问那先和尚云。念佛带业往生。是事难信。那先对曰。大王。巨石置水沉否。王曰必沉。先又曰。要令不沉。其可得乎。王曰不可。先又曰。若以巨石。置巨船上。不亦可乎。王忽然领悟。若仗他力。自可不沉。念佛众生。同仗弥陀大愿船之力。何难出离苦海。同赴乐邦莲池会耶。

《解》然据教道。若是凡夫。则非初果等。若是二乘。则非菩萨等。若是异生。则非同生性等。又。念不退。非复异生。行不退。非仅见道。位不退。非是人民。躐等则成大妄。进步则舍故称。

(讲)此文进退双明。教道不乱。教中位次分明。丝毫不容紊乱。若是具足烦恼之凡夫。自然不是初果。见道位之圣人。若是但求自利之二乘。自然不是自他两利。常恒度生之菩萨。若是异生性之三贤。未破无明。未证法身。不与如来体同。名异生性。自然不是破无明证法身。同生性之菩萨等。此是下位。未可躐等上位。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成大妄语不可。

又。念不退菩萨。已得同生性。非复异生性。行不退菩萨。已发大心。非仅见道之小果。位不退圣人。非是具足烦恼之人民。此是上位。未可仍称下名。既已进步。而获新证。则舍故称。如登初地。则舍三贤之故名等。

《解》(惟)[唯]极乐同一居 。一切俱非。一切俱是。

(讲)此点示圆超绝待。惟是极乐同一居 净土人民。约依正二报而论。悉皆超绝。一切俱非。是圆超。一切俱是。乃绝待。一切俱非俱是者。以与佛同体。本来是佛。圆证三不退。故非凡夫。非二乘。非菩萨。以五住烦恼未尽。二种生死未了。故非是佛。此俱非义也。又。具足烦恼。是凡夫。宿种已熟。见思粗垢已落。是二乘。已回小向大。恒度众生。是菩萨。往生净土。是最后身。一生成佛。故是佛。此俱是义也。如下文云。若谓是凡夫。却不历异生。必补佛职。若谓是一生补处。却可名凡夫。是为不思议之妙门也。

《解》十方佛土。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

(讲)此承上文。所点示之胜异超绝。乃结归三种不思议因。谓十方无此等胜异超绝之名相。阶位。法门。唯极乐独有。○心性之极致者。此论心要。以心性平等一相。即非凡夫。二乘。菩萨。佛。种种名相阶位。是名凡夫。二乘。菩萨。佛。差别名相阶位。此等名相阶位。皆称性缘起。故曰极致。○持名之奇勋者。此论境要。以一句佛号为境。佛号称性不可思议。以持名之奇勋。所感果报。亦不可思议。○弥陀之大愿。此论法门要。以导师因中。所发四八之大愿。庄严极乐之依正。故得同一居 横具上三土。凡夫圆证三不退。心性之上非字。对末句。乃反显。若非三要不思议之力用。何以有此。

《解》一生补处者。只一生补佛位。如弥勒观音等。极乐人民。普皆一生成佛。人人必实证补处。故其中多有此等上善。不可数知[也]。

(讲)上释不退。此释补处。一生补处。即前文圆证三不退之别名。只一生补佛位者。只此莲华化生之身。是最后身。一生一精一进。即补佛位。如此土之弥勒。在兜率内院。候补作佛。极乐之观音。弥陀正法灭尽。即补佛位。非只观音一人。极乐人民。普皆一生成佛。人人寿命无量。必实证补处故。其中多有此等上善菩萨。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知。但可总说无量无边阿僧祇也。

《解》复次。释迦一代时教。(惟)[唯]华严明一生圆满。而一生圆满之因。则末后普贤行愿品中。十大愿王。导归安养。且以此劝进华藏海众。

(讲)此亦点示胜异超绝也。释迦如来。一代时教。即说法四十九年。天台判为五时。八教。故称一代时教。其中所说诸经。惟华严一经。明一生圆满成佛之因。此指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初参文殊菩萨。得根本智。后参五十二员善知识。得差别智。而一生圆满之因。以最后参普贤菩萨。行愿品中。以十大愿王。导归安养。圆满一生成佛之因。此经非独劝善财一人。乃华藏海众。同闻共禀。以前九愿。所积功德。于第十愿。普皆回向。求生净土。疾趣菩提。故曰且以此净土法门。劝进华严海会。一切圣众。若宏华严。而不信净土者。恐于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导归安养之旨。而未深思也。行愿品偈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诸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此偈即导归安养之铁证也。华严一生成佛。惟有善财。此经则一生补处。非是算数之所能知。其胜异超绝。为何如耶。

《解》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渺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讲)嗟乎。是慨叹辞。凡夫例登补处者。谓同一居 土凡夫。比例实报土补处菩萨。下下与上上同一例。而无异也。此为他经他土所未有。故为奇特之倡。极妙之谈。乃为法门大事因缘。不可测度。故六方诸佛云。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者。以此。○华严海众所禀。一生成佛之旨。末后导归安养者。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之者渺。而疑之者多也。如华严合论。尚云西方是权。华藏是实等。言辞既繁。将凡夫例登补处。念念即佛之义遂蚀。余。蕅公自称。唯有剖心沥血而已者。谓此种无上大因缘。既是信少疑多。余唯剖心沥血。而昭告于人而已。故此解字字。皆蕅公心血也。可不信欤。初揭示无上因缘竟。

丙二特劝净土殊胜

《经》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解》前罗汉菩萨。但可云善人。唯补处居因位之极。故云上。其数甚多。故云诸。

(讲)此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故重呼当机。告以如上一生成佛。无上大事因缘。众生幸而得闻。必宜深信。既已深信。若不发愿。亦复无益。如人深信。饭可养身。若不想吃。何能滋养。故如来苦口悲心。殷殷垂劝。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愿之为力。不可思议。极乐净土。亦由法藏愿力所成。临终往生。全仗愿力。行愿品云。是人欲临命终时。一切诸根。悉皆败坏。以致亲属威势。象马珍宝等。悉皆散灭。惟有愿王。不相舍离。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间。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观此。则发愿求生。自属当务之急。非愿无以导行也。

所以者何下。乃征释发愿所以。征有二意。一娑婆亦属佛国。何为劝其舍此趣彼。二十方无量佛国。何必劝其定求极乐。

得与如是下。出其劝愿之意。得与如是补处菩萨。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也。前罗汉菩萨。但可云善人。唯补处居因位之极。与妙觉佛位相邻。乃可称上善人。得与同会一处。所谓观音势至。把手共行。文殊普贤。亲为胜友。则薰陶有自。成佛无难。可不愿生欤。

《解》俱会一处。犹言凡圣同一居 。寻常由实圣过去有漏业。权圣大慈悲愿。故凡夫得与圣人同一居 。至实圣灰身。权圣机尽。便升沉硕异。苦乐悬殊。乃暂同。非究竟同也。又。天壤之间。见闻者少。幸获见闻。亲近步趋者少。

(讲)俱会一处。即是凡夫与圣人。同一居 一处。进求佛果。故曰犹言凡圣同一居 。寻常。指普通佛前佛后而言。实圣有漏业者。谓实行现证初二三果之圣人。见道所断之惑虽除。修道所断之惑未尽。故曰有漏业。权圣大慈悲愿者。即上三土之圣人。权巧方便。示现受生。则由大慈悲愿力。有欲饶益众生。如观音三十二应。示现界内外身。故凡夫得与圣人同一居 。

至实圣灰身者。初二三果断思惑尽。证阿罗汉果。则有漏之业既尽。凡情亦空。灰身泯智。不受后有。权圣机尽者。大权示现之圣。应机出世。机缘既尽。所应度者。皆已度毕。大愿亦满。感应道息。即机薪既尽。应火亦灭。便升沉硕异。苦乐悬殊。升指权圣。实报寂光乐。沉谓实圣。沉空滞寂苦。现前同一居 。乃暂同。如石火电光。非究竟同。又天壤下。明天上人间。天。谓四禅天中五不还天。壤。谓人间名山圣道场地。见闻者少。如楞严经云。此不还天。彼诸四禅。四位天王。独有钦闻。不能知见。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幸获见闻。亲近步趋者少。如此生有幸。获见获闻。如文喜禅师之见文殊。闾邱胤之见丰干。虽得一时亲近。而得同一居 一处。亦步亦趋。不相远离者亦少。

《解》又。佛世圣人纵多。如珍如瑞。不能遍满国土。如众星微尘。又。居虽同。而所作所办。则迥不同。

(讲)上明佛前佛后。此明佛世。辅扬佛化之圣人。纵使是多。亦不过如珍宝之罕。如祥瑞之奇。总不能遍满国土。如众星罗列普天。如微尘飞扬世界也。又。居虽同。而所作所办不同。不能如极乐世界。上善俱会。作办皆同也。

《解》今[同]以无漏不思议业。感生俱会一处。为师友。如埙如(篪)[篪]。同尽无明。同登妙觉。

(讲)此明胜异。凡往生极乐者。同以无漏不思议业为能感。得生彼国。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以为师友。竟如兄弟。不相舍离。埙篪是乐器名。诗云。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和谐什奏。喻诸善俱会。作办皆同。此即胜异。前文作办不同。不得亦步亦趋也。

同尽无明者。即圆断五住之惑。由圆证三不退。圆净四土。同发妙觉极果。一生成佛。圆证三身。圆显四智。一切力用。自在其中。其胜异为何如耶。

《解》是则下凡众生。于念不退中。超尽四十一因位。(者)[若]谓是凡夫。却不历异生。必补佛职。与观音势至无别。若谓是一生补处。却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觉菩萨。此皆教网所不能收。刹网所不能例。

(讲)此明超绝。即顿超佛地。绝待无比。是则净土众生。即下凡带业往生者。一生彼国。圆证三不退。于念不退中。即能超尽四十一因位。此等众生。非凡非圣。若谓是凡夫。却不历异生。一生必补佛职。与观世音大势至。无二无别。故非凡。若谓是一生补处菩萨。却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觉菩萨。故非圣。而又即凡即圣也。此皆教网所不能收。刹网所不能例者。佛所说之教。法门无量。犹如网孔之多。故曰教网。捞摅有情故。一切教中皆无此等名相。此等阶位。是谓所不能收。○十方佛刹之多。亦如网孔。故曰刹网。诸佛刹中。亦皆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同一居 。不能与极乐同一例也。是谓所不能例。方见净士法门。极乐同一居 。超绝无有伦匹也。

《解》当知吾人一大事因缘。同一居 一关。最难透脱。唯极乐同一居 。超出十方同一居 之外。了此方能深信弥陀愿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也。

(讲)此结显三不思议。劝人当知。不可或昧。大事因缘者。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此为诸佛出世大事因缘。了脱生死。疾趣菩提。此为吾人成佛大事因缘。同一居 一关。即凡圣同一居 土。见思之惑难断。分段生死难出。故以关名。最难透脱也。唯极乐同一居 。圆具上三土。圆证三不退。故能圆断诸惑。一生圆成佛道。超出十方同一居 之外。

了此者。即了悟极乐同一居 。乃弥陀种智所现。念佛净业所感。吾人心性所现。故曰了此。方能深信弥陀愿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以不思议心。持不思议名号。生弥陀愿力所成不思议同一居 。是谓三不思议也。

《解》具此深信。方能发于大愿。文中应当二字。即指深信。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即)[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

(讲)具足三种深信。信以导愿。故方能发于大愿。愿横超生死。一生成佛。其愿故大。既具深信。复发大愿。即发无上菩提心也。合此信愿二者为慧行。慧行。即往生净土之指南针。由此信愿。方能执持名号。即由慧行。而起行行。二行并进。乃为净业之正行。自可感生净土。

《解》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大本阿弥陀经。亦以发菩提(心)[愿]为要。正与此同。

(讲)此明信愿为重。若使信愿能得坚固。虽临命终时。只十念或一念。亦决定得生净土。何以故。因彼念力坚固。一心不杂不乱。加信愿二坚固力。会三力于一时。收成功于片刻。如张善和。一生杀牛为业。临命终时。业报现前。群牛竞来索命。要其妻请僧救度。妻请一僧来。谓曰。汝杀业太重。惟有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仗承佛力。方可得救。善和求救心切。一心念佛。念得数声。曰。牛去矣。要妻点香与他。一手擎香。连声称念。少顷云。佛来了。僧劝再念。不久含笑而终。此即临终念佛往生之证。惟是此事不可误会。倘若以为。临终十念一念。决定得生净土。且待到临终再发心念。何必早早念也。若作如是思想。必定要自误。何以故。临终时。众苦逼迫。神识昏昧。多不能念佛。如张善和。虽今生业重。前世善根不少。故得遇善知识。教以念佛法门。神识不昏。而能称念。亦善根之力。与信愿行三力。及以佛力。故得带业往生。惟望及早念佛。信愿行三种资粮。早办为要。

若无信愿。纵使念佛。将一声佛号。持得绵绵密密。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美则美矣。亦无得生净土之理。何以故。以不信西方。不愿求生。故不得生。如人于海中驾一舟。开足机器。若不想到西方。决不能到。念佛不愿生净土之人。如问他。子念佛何为。答曰。修修来世。此人临终。一定不得往生。转生人间受福。福中作业。仍要堕落。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信愿为往生之慧行。不可不重也。

大本阿弥陀经。亦以发菩提愿为要者。菩提愿。即四弘誓愿。一众生无边誓愿度。求生净土。正欲度生。行愿品偈云。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二烦恼无尽誓愿断。若不求生净土。见思尚不易断。况尘沙无明乎。三法门无量誓愿学。求生净土。诸善俱会。则观摩有自。可以广学法门。四佛道无上誓愿成。求生净土。可以横出生死。圆证三不退。一生成佛。发菩提愿。正与此信愿相同。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竟。

乙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分二 丙初正示无上因缘 二重劝 今初

《经》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解》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种种助道。施戒禅等。名福德。即助缘。声闻(独)[缘]觉。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业。福德少。皆不可生净土。(唯)[唯]以信愿执持名号。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散心称名。福善亦不可量。况一心不乱哉。

(讲)此文初正释善根福德。声闻下别明得生不得生。菩提正道名善根者。菩提二字。通因彻果。因中发菩提心。而修持名念佛之正行。为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因者种义。为成菩提果之种一子。种种助道。乃助成正道之法。如布施。持戒。禅定等诸度。名福德。即助缘。助成种一子。生根发苗。开花结果。

声闻缘觉。菩提善根少者。因但求己利。得少为足。不发菩提心。故善根少。人天有漏福业。福德少者。因修诸度。但求人天福乐。未了无为。未得无漏。故福德少。皆不得生净土。故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唯以下明得生所以。欲生彼国。须具信愿行。三种资粮。信愿执持名号。即是三资粮。信吾人心性不可思议。西方依正。种种庄严。不出吾人心外。由是立大誓愿。愿求生彼国土。发菩提心。执持名号。正修净业。兼修诸度。以万善庄严净土。是为多善根多福德。如是念佛。则一一声中。悉具多善根福德。无上大因缘也。即散心称名。福善亦不可量。何况一心不乱。其福善。岂可得而思议哉。

持名念佛。为善中善。故多善根。福中福。故多福德。此理人多不信。当为证释。

何为善中善。以发菩提心念佛。具足智度论五菩提心故。○一发心菩提。谓于无量生死中。发大菩提心也。而持名。正于凡夫生死心中发菩提心。求出生死。求生彼国。自度度人故。○二伏心菩提。谓断诸烦恼。降伏其心也。而持名。则正念才彰。烦恼自灭故。○三明心菩提。谓明了诸法。不外一心也。而持名。则了知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故。○四出到菩提。谓得无生忍。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也。而持名。即得一二三忍。捷超生死。趋一切智故。○五无上菩提。谓坐大道场。成最正觉也。而持名。则圆证三不退。直至成佛故。是谓善中之善。为多善也。

何谓福中福。以弥陀名号。具足万德。而持名念佛。如莲池大师所云。举其名兮。兼众德以俱备。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遗。则一心念佛。百行齐修。是谓福中之福。为多福也。

问。持名念佛。即为多善根多福德。有何圣教为证。答。大悲经云。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称扬诸佛功德经云。若有得闻无量寿佛名者。一心持讽诵念。此人当得无量之福。永离三途。命终之后。往生彼国。此二经即多善多福之明证也。

《解》故使感应道一交一 。文成印坏。弥陀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行人心识。不往而往。托质宝莲也。

(讲)承上多善多福之故。而使因果相契。感应道一交一 者。以三资之因为能感。以九品之果为能应。文成印坏者。出涅槃经。譬如蜡印印泥。印与泥合。印灭文成。此以铜铸像。像文成。则蜡模印坏。以喻念佛行人。临终往生。则净土文成。娑婆印坏。在于一念。

弥陀众圣。不来而来。亲垂接引者。佛圣。乃众生心内之佛圣。故不来。此约真如门。而来亲垂接引。此约生灭门。真如随缘显现。○行人心识。不往而往。托质宝莲者。行人心识之体。本来周遍法界。故不往。循不思议业。现不思议事。故而往。托质宝莲也。古德往生偈云。“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我佛往生去。无去无来事宛然。”以上总释无上因果。

《解》善男女者。不论出家在家。贵贱老少。六趣四生。但闻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恶。皆名善也。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故即以执持名号为正行。不必更涉观想参究等行。至简易。至直捷也。

(讲)此别明能持所持。善男女为能持人。不论出家在家。贵贱老少。乃至六趣。四生。但得闻佛名。即多劫善根。方能得闻。若无善根。佛名永不得闻。闻佛名。即使五逆十恶。皆名善也。

阿弥陀佛。为所持佛名。此名具足万德。故曰是万德洪名。以名呼召佛德。罄无不尽。莲池大师云。举其名兮兼众德而俱备。何止光寿无量也。故即以执持弥陀名号。以为修行之正行。不必更涉及观想参究等行。但持一句洪名。至简至易。一教便会。一心受持。便得往生。至极直捷也。

《解》闻而信。信而愿。乃肯执持。不信不愿。与不闻等。虽为远因。不名闻慧。

(讲)此别明闻慧。闻而信愿。乃肯立行。具足三资。方名闻慧。若不信不愿。正行无由而立。与不闻无异。虽佛号一历耳根。堪为道种。但成远因。不得名为闻慧也。

《解》执持。则念念忆佛名号。故是思慧。然有事持理持。

(讲)此别明思慧。执持。则念念思忆佛之名号。净念相继。无有间断。故是思慧。然执持有事持理持。浅深不等。旁注可订久伪者。订为订正。久伪。指有人解释执持名号。一心不乱等。不按教观。故为伪。今大师为之订正。

《解》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

(讲)此释事持。深信西方。实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现在说法。未达心佛不二之理。是心作佛者。是事造之佛。是心是佛者。是理具之佛。理具事造。皆不出吾人一念不可思议心性之外。未明斯理。不达他佛全是自心。自心全是他佛。弥陀即我心。我心即弥陀。但以信佛之故。决志愿求。生彼国土。执持名号。执受在怀。持守不失。念兹在兹。无有间断。喻如儿子忆念慈母。无时暂忘。此即思慧。但是事持。

《解》理持者。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也。

(讲)此释理持。理不离事。即由事持。而能达理。便是理持。了达所信西方阿弥陀佛。即是我心理具。即是我心事造。即以自心理具事造万德洪名。以为系心之境。以心缘境。以境系心。心境不相舍离。令不暂时或忘。悟明全境是心。全心即境。心境一如。能所不二。此亦思慧。即是理持。

《解》一日至七日者。克期办事也。利根一日即不乱。钝根七日方不乱。中根二三四五六日不定。[又利根能七日不乱。钝根仅一日不乱。中根六五四三二日不定。]

(讲)此别明修慧。先明七日克期。一日至七日者。乃克定期限。以办生死大事也。念佛三昧得成。即生死大事所作已办。何以故。一心不乱。即念佛三昧功成。不乱即正定也。七之为数。世间所重。故斋戒则定七日。持咒则定七遍。荐亲则定七七。今念佛亦定七日。以验根机之利钝。而分三昧之浅深。

利根一日即不乱者。根机灵利。天性敏捷。于克期取证中。才经一日念佛之功。即得一心不乱。非谓受持念佛法门第一日。乃谓平时或散或定。不得一心。于克期取证中。勇猛一精一进。一日念佛。三昧功成也。○钝根要经七日一精一进。方得不乱。中根或二日三日四五六日不定。此亦大略分之。

又利根者。志性坚固。平日工夫纯熟。于克期办事中。万缘放下。一念一精一专。能经七日。皆得一心不乱。安住三昧之中。○钝根者。于克期七日。仅得一日不乱。中根或能经六日五日四三二日。而能一心不乱。亦不一概。

以上乃据本经而言。其他诸部。克期念佛。长短不定。大本则定十日。文云。斋戒清净。一心常念。十昼夜不绝者。命终必生我刹。此文似指在家之众。若于克期之中。斋戒清净。一心常念。十日。亦得往生。○又鼓音王经。亦定十日。文云。若受持彼佛名号。坚固其心。忆念不忘。十日十夜。除舍散乱。必得见彼阿弥陀佛。○大集经。定四十九日。文云。若人专念一方佛。或行或坐至七七日。现身即得往生。○又般舟三昧经。定九十日。文云。若人自誓九十日中。常行常立。一心系念。于三昧中。得见阿弥陀佛。○又文殊般若经。亦定九旬。文云。九十日端坐西向。专念于佛。即成三昧。此与般舟。克期虽同。行法全异。彼则半行半立。此则全坐也。

如上所引。皆以念佛功深。净业成就。然弥陀悲愿难量。即一日。或十念称名者。亦皆愿垂接引也。大本法藏愿云。一心系念于我。虽止一昼夜不断。必生我刹。○若世俗之人。俗务不能摆脱。未得处于空闲。专念彼佛。但每日早晚。端身西向。念十口气者。临终亦得往生。总而言之。念佛之法。但能一心。不论时之久暂。皆得往生。惟品位高下之分矣。

《解》一心亦二种。不论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烦恼。乃至见思先尽。皆事一心。不论事持理持。持至心开。见本性佛。皆理一心。事一心不为见思所乱。理一心不为二边所乱。即修慧也。

(讲)此别明修慧。念佛以一心不乱。方为极则。方是真修。一心不乱者。即纯一其心。专念弥陀。三昧现前。而不动乱。不起妄念。不落知解。然有事一心。理一心之别。故曰一心亦二种。

不论事持理持者。事持。如闻说念佛法门。可以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深信不疑。一心系念。句句分明。念念相续。行住坐卧。唯此一念。更无二念。即以一念。而除众念。由未达理。故曰事持。

理持。如闻说念佛法门。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深信不疑。一心持念。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极而空。了知能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所念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能所双忘。心佛一体。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由达理故。是曰理持。

持至伏除烦恼。乃至见思先尽。皆事一心者。念佛是圆顿修法。下事理二持。皆约圆教判。持名至圆五品位。伏见惑烦恼。至圆初信。除见惑烦恼。乃至二信至七信。思惑亦断。为见思先尽。此皆事一心也。○持至心开见本性佛。皆理一心者。由事持。持至圆初住位。破一品无明。藏心开显。藏心。乃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藏之心。此心向为无明所覆。不得显现。今念佛功深。能破一品无明。藏心开显。即证一分三德。可以亲见本性法身佛。名理一心也。○事一心我执亡。不为见思所乱者。如念到事一心。则我执已亡。见思惑尽。故不为见思所乱。理一心法执尽。不为二边所乱者。若念到理一心。则法执已尽。无明亦破。双舍空有二边。全归中道。故不为二边所乱。此一心不乱。乃为修慧。

此中一心不乱。该括观经三种心。一至诚心。无伪无妄故。此一心不乱。惟一精一惟一。更无伪妄。即至诚心也。○二深心。具足善法故。此一心不乱。诸妄不起。万善同归。即深心也。○三回向发愿心。回向有三。一回向真如。此一心不乱。念念旋元自归真如实际。即回向真如。二回向佛道。此一心不乱。念念相应。念念佛。即回向佛道。三回向众生。此一心不乱。自性众生。悉皆得度。自行化他。即回向众生。合此三者。即回向发愿心也。

又即起信论之三心。一直心。正念真如故。此一心不乱。不落有念。不落无念。有无不著。全归中道。即直心正念真如也。○二深心。乐集诸善法故。此一心不乱。六度齐修。万行具足。即深心也。○三大悲心。广度诸众生故。此一心不乱。三昧成就。教化众生。即大悲心也。以上持名妙行。具足信愿行三资粮。闻思修三妙慧。是净土真因。下段临终见佛。接引往生。是念佛胜果。

《经》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解》不为见思乱。故感变化身佛。及诸圣众现前。心不复起。娑婆界中。三有颠倒。往生同一居 方便。二种极乐世界。

(讲)其人。即事理二持。一心不乱之人。临当寿命欲终之时。能感佛圣现前者。此乃以自力为能感之因。他力为能应之缘。因缘具足。感应道一交一 也。

楞严经。大势至圆通章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此自力也。大本法藏愿云。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有发菩提。修诸功德。愿生我刹。临寿终时。我与大众。现其人前。此他力也。接引往生有二相。上文闻思修三慧。为无上因。此临终佛现。往生四土。为无上果。不为见思所乱。承上生前念佛工夫。若得事一心。则临命终时。自然不为见思烦恼所乱。正念昭彰。如入禅定。与变化身佛。及诸圣众。感应道一交一 。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复起娑婆界中。欲有色有无色有。三界内我执颠倒。若但伏我执。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凡圣同一居 土。若我执已断。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方便有余土。

《解》不为二边乱。故感受用身佛。及诸圣众现前。心不复起生死涅槃二见颠倒。往生实报寂光二种极乐世界。

(讲)不为二边所乱。承上生前念佛工夫。若得理一心。则临命终时。自然不为二边所乱。心佛一如。入三摩地。与受用身佛。及诸圣众。感应道一交一 。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复起生死涅槃二见颠倒。若无明分破。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若无明破尽。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常寂光净土。

大凡人到临终。是为生死关头。死逆生顺。二一习一 相一交一 。一生所作善恶。俱时顿现。作善现善境界。作恶现恶境界。如念佛之人。则现西方胜境。及佛圣接引之境。身无痛苦。先从下身冷起。渐渐冷上。全身都冷。而顶门未冷。此即往生之验。往生之人。第八识从顶门而出。识离即冷。即得往生。不经中一陰一。不踰顷刻。一念之间。生极乐国。托质宝莲。自然化生。不由胞胎。不假乳养。得清虚之身。相好具足。纯丈夫相。随功行之浅深。分品位之高下。故有四土之分。

《解》当知执持名号。既简易直捷。仍至顿至圆。以念念即佛故。不劳观想。不必参究。当下圆明。无余无欠。

(讲)此二段。乃结前正释。启后破疑。当知持名一法。但持一句佛号。何等简单。一教便会。何等容易。一心持去。即得往生。何等直捷。仍至顿至圆者。横出三界。顿超生死。一生同一居 。圆证三不退也。何以有此奇勋。以念念即佛故。不劳别作观想。不必更加参究。一念当下圆明。具足无量法门。即观想参究。亦不出一句名号中。无有盈余。亦无欠阙。此一句佛号。即是大总相法门也。

《解》上上根。不能踰其阃。下下根亦(得)[能]臻其域。其所感佛。所生土。往往胜进。亦不一概。可谓横该八教。竖彻五时。所以彻底悲心。无问自说。且[深]叹其难信也。

(讲)上上根。如文殊普贤。皆发愿求生极乐。二偈见前。不能踰其阃者。谓等觉菩萨。尚不能超越其范围。下下根。如鹦鹉八哥。学念弥陀。亦得往生。以臻其域。极乐称为莲域。

所感佛。所生土。往往胜进。亦不一概者。所感应现之佛。有应化身。受用身之不同。所生土。有同一居 。方便。实报。寂光之不一。皆由能感三慧之力。有胜有劣故。感应道一交一 。不妨不来而来。各见所见。不往而往。各生所生矣。

往往胜进。亦不一概者。此论蒙佛接引。往往有胜进接。如圆教接别教。别教接通教。不按位接者居多。亦不是一概如是也。

此持名念佛法门。圆满具足。可谓横该顿。渐。秘密。不定。藏。通。别。圆。八教。竖而论之。亦可彻于五时。所以如来彻底悲心。不待问而自说。且深叹其难信也。

《解》问。观经专明作观。何谓不劳观想。答。此义即出观经。彼经因胜观非凡夫心力所及。故于第十三。别开劣像之观。而障重者。犹不能念彼佛。故于第十六。大开称名之门。今经因末世障重者多。故专主第十六观。当知人根虽钝。而丈六八尺之像身。无量寿佛之名字。未尝不心作心是。故观劣者。不劳胜观。而称名者。并不劳观想也。

(讲)此下释疑。因前云。不劳观想。故假设疑问。而解释之。问。观经专明作观。此是佛说。今何谓不劳观想。答。以此义。即出观经。彼经因殊胜之观法。非凡夫心力所能及。胜观者。即观彼佛报身之相。在池水上。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此相岂凡夫心力所能观想耶。

故于第十三。别开劣像之观。而障重之人。心粗念杂。仍不能观。故于第十六观。大开称名之门。今经因末世人根浅薄。障重者多。故专主第十六观。执持名号。○观经下品往生章云。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劝令念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后。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于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当知下。称理之谈。末世人根虽钝。心体本来具足百界千如。而丈六八尺之像身。无量寿佛之名字。未尝不是唯心。是心作佛像。是心是佛像。是心作名字。是心是名字。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故观劣者。不劳胜观。持名者。亦不劳观想。其义一也。

《解》问。天奇毒峰诸祖。皆主参念佛者是谁。何谓不必参究。答。此义即出天奇诸祖。前祖因念佛人不契释迦彻底悲心。故傍不甘。直下诘问。一猛提醒。何止长夜复旦。

(讲)此因前云。不必参究。故假设疑问。而解释之。问。天奇毒峰诸祖。皆主参念佛者是谁。何谓不必参究。答。此义即出诸祖。天奇本瑞禅师。毒峰本善禅师。因念佛人。不契释迦如来彻底悲心。何谓彻底悲心。佛以大悲愍念众生。教人念佛。要人悟明。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旨。一切众生。不明斯旨。是为不契佛心。故诸祖在旁不甘心。以佛心如是大悲。念佛者昧而不觉。故天奇示众云。终日念佛。不知全体是佛。如不知。只看念佛者是谁。直下诘问。一猛提醒。曰念佛是谁。要人于言下。回光返照。亲见自性弥陀。

何止长夜复旦者。众生自从最初一念无明妄动。即迷却本性。从迷入迷。在无明长夜中。而不觉悟。今为猛力提醒。豁然迷一情顿破。心佛显现。是谓复旦。众生由本觉而不觉。今由不觉豁悟本觉。喻如昨日从旦入夜。今早从夜复旦。即性天明朗。佛日现前也。

《解》我(等)[辈至]今日。犹不肯死心念佛。苦欲执敲门瓦子。向屋里打亲生爷娘。则于诸祖成恶逆。非善顺也。

(讲)释迦彻底悲心。要我念佛。我等犹不肯死心念佛。求生净土。苦苦的去看念佛是谁。一句话头。犹如执敲门瓦子。向屋里打亲生爷娘。爷娘喻自心。能念所念。一一唯心。不了心作心是。反将念佛是谁。一句话头。苦苦参究。自问自己是谁。何异以敲门瓦子。打亲生爷娘也。参究之人。原欲善顺诸祖。因不达祖意。反成恶逆。违背祖师一猛提醒之意。非善顺也。

《解》进问。此在肯心者则可。未肯者何得相应。曰噫。正(是)[唯]未肯。所以要你肯心相应。汝等正信未开。如生牛皮。不可屈折。当知有目者。固无日下(然)[燃]灯之理。而无目者。亦何必于日中苦觅灯炬。

(讲)此兼破不肯死心。更进而问曰。前此所说。乃在能肯死心念佛之人则可。如未肯者。何得与释迦彻底悲心相应。曰噫。谓我所说者。非为肯心者说。正唯对未肯者。要你发起肯心念佛。与释迦悲心相应也。汝等正信未开者。即唯心之正信尚未开发。我法二执坚固。喻如生牛皮。不柔软。不可屈折也。当知有目者。喻正信已开之人。深信即佛即心。即心即佛。自肯死心念佛。不必更加参究。故曰固无日下燃灯之理。

而无目者。喻正信未开之人。正好死心念佛。自得心开。何必苦苦参究。于心中更去觅心。故曰亦何必于日中。苦觅灯炬火也。

《解》大势至法王子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此一行三昧中。大火聚语也。敢有触者。宁不被烧。

(讲)此引证不必参究。楞严经。大势至法王子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二语。乃一行三昧。中。大火聚语也。谁敢有触之者。若有触者。那有不被烧之理。

《解》问。临终佛现。宁保非魔。答。修心人不作佛观。而佛忽现。非本所期。故名魔事。念佛见佛。已是相应。况临终非致魔时。何须疑虑。

(讲)修心人。指参禅之士。平时不作佛观。而佛忽现。定属魔事。如楞严所云。“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细魔事。魔境现前。汝不能识。洗心非正。落于邪见。”又永明大师四料简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一陰一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魔之恼乱行人。种种不一。皆投行人之所好。多现佛身。与菩萨身。而为说法。引入魔网。此非本所期望。忽见佛现。故名魔事。禅宗有防魔语曰。“魔来也斩。佛来也斩。”而念佛见佛。是本所期。是为相应。不为魔事。况临命终时。此时非致魔时。何须疑虑。

《解》问。七日不乱。平时耶。临终耶。答。平时也。问七日不乱之后。复起惑造业。亦得生耶。答。果得一心不乱之人。无更起惑造业之事。

(讲)此料简七日一心。第一问答可知。第二答中。果得一心不乱者。更无起惑造业之事者。果得事一心不乱。如成具光明定意经云。“空闲寂寞。而一其心。在众烦恼。而一其心。乃至褒讪利失。善恶等处。而一其心。”不为内惑外境之所杂乱。故曰无更起惑造业之事。

《解》问。大本十念。宝王一念。平时耶。临终耶。答。十念通二时。晨朝十念。属平时。十念得生。与观经十念称名同。属临终[时]。一念。则但约临终时。

(讲)此料简十念一念。大本。即大本无量寿经。宝王。即念佛三昧宝王论。晨朝十念。即慈云忏主。晨朝十念法。每日清晨。以水嗽口。焚香西向。合掌念十口气。一口气尽。为一念。此接引事务忙碌。日间无暇念佛之人。能早晚终身十念。亦得往生。○十念得生。与观经十念称名。俱属临终时。看破一切。放下万缘。以最猛利之心。念佛十口气。亦得带业往生。○而一念。但约临终者。生平不信佛。不念佛。至临欲命终。业报现前。得遇善知识。开导念佛法门。善根发现。信心称名。虽只一念。当此生死关头。念力坚固。亦得往生。

《解》问。十念一念并得(往)生。何须七日。答。若无平时七日工夫。安有临终十念一念。(从)[纵]下下品逆恶之人。并是夙因成熟。故感临终遇善友。闻便信愿。此事万中无一。岂可侥幸。净土或问。斥此最详。今人不可不读。

(讲)此段文虽明显。事极切要。每见世人。以为念佛不必早念。且待年老再念。并不思古人云。“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半是少年人。”又闻说临终念佛。十念一念。并得往生。遂不肯平时念佛。欲待临终时。再发心念。此是很错误的。故蕅公云。若无平时七日工夫。安有临终十念一念。到临终时。百苦一交一 煎。就是要十念一念。都不容易。定要平时念佛工夫纯熟。临终方能提起正念。

纵下下品。逆恶之人者。谓五逆十恶之人。临终而能十念一念者。皆是夙世善根之因成熟。故能感善缘。临终时遇善友。开示念佛法门。闻便信愿。发心持名。虽十念一念。其行不多。而当时心力猛利。惟佛是念。惟佛是求。故得仗佛愿力。慈力。接引往生。此事一万人中。难逢一人。岂可待临终方念。而存侥幸之心哉。净土或问一书。诃斥此事最详。人人不可不读此书。

《解》问。西方去此十万亿土。何得即生。答。十万亿土。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无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难即生。

(讲)此疑遥远即到。问。西方去此娑婆世界。相隔十万亿佛土。何得即生。答。以十万亿土。虽隔甚远。实在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太虚尚在心中。况十万亿土乎。故曰。心性本无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往生自心之净土。无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何难即生。

《解》如镜中照数十层山水楼阁。层数宛然。实无远近。一照俱了。见无先后。

(讲)此以喻显法。法中心性包括太虚。此理难知。借喻显之。以镜喻心。以数十层山水楼阁喻十万亿土。一照俱了。实无远近。一见俱周。亦无先后。同在一时。故往生者。如一念顷生极乐国。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来去宛然。来去无性。如镜中之境。显现宛然。显现无性也。

《解》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亦如是。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亦如是。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亦如是。

(讲)此以法合喻。西方依报。极乐世界。与弥陀说法。正报之佛生。亦如镜中山水楼阁。层数宛然。层数无性。一照俱了。见无先后。弥陀圣众现前。众生心不颠倒。即得往生。亦如镜中来去宛然。来去无性。一念俱了。见无先后也。

《解》当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圆镜智之灵文也。

(讲)此总结唯心。当知二字。要即事以明理。此经字字行行。皆心性之灵文。海印三昧。与大圆镜智。皆心性之异名。心性具足一切法界。名海印三昧。即万众森罗海印含。此理具也。心性圆现一切依正。名大圆镜智。即圆光普照。无法不现。此事造也。

《解》问。持名判行行。则是助行。何名正行。答。依一心说信愿行。非先后。非定三。盖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今全由信愿持名。故信愿行三。声声圆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缘。

(讲)此疑二行差别。问持名判行行者。因前文判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故此问曰。持名既判行行。则是助行。何名正行。答。依一心说信愿行者。三资唯是一心也。既是一心。故非有先后。亦非定三也。○盖下明非定三之理。无有愿行。不名真信。无有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今全由信愿持名。故信愿行三。举一即三。全三是一。念一声佛号。圆具信愿行。声声悉皆圆具。正助皆不出一心。二行亦不出一心。所以名为多善根福德因缘也。

《解》观经称佛名故。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此之谓也。若福善不多。安能除罪如此之大。

(讲)此引经作证。观经称佛名故。于念念中。能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即声声圆具信愿行。福善既多。所以灭罪亦多。末二句反言者。福善不多。安能灭罪如此之大。

《解》问。临终猛切。能除多罪。平日至心称名。亦除罪否。答。如日出。群(暗)[闇]消。称(佛)[洪]名。万罪灭。

(讲)此疑临终猛切念佛。能除多罪。平日至心念佛。亦除罪否。答。如日出群暗消者。此以喻明。谓众生将心造罪时。依惑起业。无明惑起。智慧日落。则全明成暗。今觉悟念佛。如日一出。群暗自消。智慧之日既现。愚痴惑业自灭。故曰称佛名万罪灭也。

《解》问。散心称名亦除罪否。答。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宁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难敌无始积罪故。

(讲)此疑散心称名。能否除罪。答。佛之名号。具足万德。不可思议。岂有不除罪之理。但不一定往生净土。下二句明不往生之故。以悠悠散善。散心称名为悠悠散善。力不充分。所以难敌无始以来。生生世世。所积众罪也。

《解》当知积罪。假使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虽百年昼夜。弥陀十万。一一声(中)。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然所灭罪。如爪上土。未灭罪。如大地土。

(讲)此引证。当知是叮咛告诫。应当知识。积罪假使是有体相者。则尽虚空界。皆不能容受。虽然于百年中。昼夜称念弥陀十万声。一一声皆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其所已灭罪。不过如爪上土。未灭之罪。如大地之土。其相去几何。

《解》唯念至一心不乱。则如健人突围而出。非复三军能制耳。

(讲)此专重一心不乱。唯有念佛。念到事理二种一心不乱。则有殊胜力用。必得往生。譬如健人。指勇健之将被围。以有勇健之力。可以突破重围。挺身而出。非复三军之力所能制耳。三军。喻见思尘沙无明三惑也。

《解》然称名便为成佛种一子。如金刚终不可坏。佛世一老人求出家。五百圣众皆谓无善根。佛言。此人无量劫前为虎逼。失声称南无佛。今此善根成熟。值我得道。非二乘(慧)[道]眼所知也。由此观之。法华明过去佛所。散乱称名(者)。皆已成佛。岂不信(欤)[哉]。

(讲)此喻证。念佛便为成佛种一子。永劫不坏。如金刚之坚固。终不可坏。引佛世一老人为证。失声念佛一声。当为得度之因。况专心念。一心不乱念耶。又引法华经。明过去佛所。散乱称名。皆已成佛。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岂有不信哉。

《解》伏愿缁素智愚。于此简易直捷。无上圆顿法门。勿视为难。而辄生退诿。勿视为易。而漫不策勤。勿视为浅。而妄致藐轻。勿视为深。而弗敢承任。

(讲)此诫劝也。伏愿缁素智愚者。缁指出家人。著染衣曰缁。素指在家人。看白衣为素。无论上智下愚。于此至简易。至直捷之无上圆顿法门。勿视为圆顿难修。而辄生退却推诿。勿视为直捷易行。而漫不策励一精一勤。勿视为简易浅近。而妄致藐视轻慢。勿视为无上高深。而不敢承当担任。此句明第一义谛。即心即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之理。

《解》盖所持之名号。真实不可思议。能持之心性。亦真实不可思议。持一声。则一声不可思议。持十百千万[无量]无数声。声声(声)[皆]不可思议也。

(讲)此文明三要。所念之佛。即境要。以一句佛号为系心之境。不可思议者。以佛即是心故。能念之心。即心要。心为诸法之本也。不可思议者。以心即是佛故。能所不二。心佛一如。即法门要。声声皆不可思议。声声相续。念念相应。即如优昙钵罗华。时时出现。以喻佛身出现也。此解解此三要。要者。妙也。妙则不可思议。心境法门。三皆不可思议。此解亦不可思议也。初正示无上因缘竟。

丙二重劝

《经》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解》我见者。佛眼所见。究尽明了也。是利者。横出五浊。圆净四土。直至不退位[尽]。是为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也]。

(讲)此约圆理释。我乃释迦自称。佛证八自在我。故亦称我。佛具足五眼。此见即佛眼所见。五眼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眼功用颂曰。“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法眼唯观俗。慧眼了知空。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照差别之异相。一一体同平等相。佛眼所见。全事即理。法法唯心。曰究尽诸法实相。明了不昧也。是利。即念佛可以横出娑婆五浊。圆净极乐四土。乃至三种不退位尽。是为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也。

《解》复次是利。约命终时。心不颠倒而言。盖秽土自力修行。生死关头。最难得力。

(讲)此约实事释。是利。乃约临命终时。此即一生念佛。修因结果之时。仗自己念力。仗弥陀愿力。心不颠倒。此即是大利。由不颠倒。即得往生。离苦得乐。了生脱死。即得。乃不待移时。于弹指顷。横超三界。神归安养矣。盖秽土。依自力。到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一习一 相一交一 。谓之生死关头。最难作主。宗镜录。此位名乱心位。第六意识不行。八识中一习一 气乱发。故最难得力也。

若念佛之人。兼修福慧。及有净愿。临终自然。心不颠倒。故余归心净土。自号三求堂主人。求福。求慧。求生净土。以上二求。助成净土之求。高登上品。楞严经云。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欲度生死难关。但修净业。自得其利。

《解》无论顽修狂慧。么罗无功。即悟门深远。操履潜确之人。傥分毫一习一 气未除。未免随强偏坠。

(讲)此为蕅公婆心苦口。闻者当知猛省。顽修者。谓盲修瞎练。但知用功。不谙修法。不明正理之人。狂慧者。谓天资聪敏。虽有狂解。不事进修。而无实行之人。此二种人。到生死关头。不能得力。全然无用。谓之么罗无功。此二种人。一则著事不达理。一则执理而废事。姑置勿论矣。下则进一步而论修禅之士。

即悟门深远。操履潜确之人者。上句谓非顽修者。乃参禅悟理之人。不独浅悟。而悟门又复深远。下句谓非狂慧者。乃解行相应之人。操修履践。深潜确实。如此二种之人。应当临终有大把握。可以了脱生死。倘有一分一毫一习一 气种一子未除干净。未免还要随强偏坠。即随那种力强。而偏招坠一落 。况顽修狂慧者。此皆但凭自力修行之危险也。昔日草堂青禅师。有解有行。受曾姓妇人四事供养。心生感激。乃言。老僧与夫人作子。一日。见宰相告老还乡。非常荣耀。忽起一念羡慕之心。未久示寂。曾姓生子。使人看草堂已坐脱矣。年少聪敏。早登科第。以前世之禅功。换一生之富贵。后入阁为宰相。即曾鲁公也。

又。唐朝惠林寺。圆泽和尚与李源一交一 善。源以不仕。常居寺中。一日。与泽相约。同朝峨嵋山。源欲取道荆州。泽欲由斜谷。须过京师。源以久绝人事。不欲入京。泽遂从之。一日。舟行南浦。见一妇人汲水。泽望而泣曰。不欲由此为是耳。源惊问其故。泽曰。妇人孕三年。吾迟为之子。不逢则已。今既见之。无可逃者。三日愿公临。以一笑为信。后十三年。于杭州天竺寺外。当与公相见。源心悲哀。泽具浴。至晚而寂。过三日。源往亲之。儿果对源一笑。即以故语其家。葬讫。源还返寺中。后十三年。自洛赴杭。以应其约。于葛洪井畔。闻有牧童扣牛角而歌曰。“三生石上旧一精一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 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源曰。泽公健否。答曰。李君真信士也。然世缘未尽。且勿相近。唯勤修不惰。乃复相见。又歌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一江一 山游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遂隐不见。源返惠林。

青禅师。宗门巨匠。圆泽具宿命通。尚于生死关打不透。况复其余。望学道之士。及早持名。求得事理一心不乱。并仗佛力往生。勿徒恃自力而已。

《解》永明祖师。所谓十人九蹉路。一陰一境(忽)[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诚可寒心者也。

(讲)永明延寿智觉大师。为净土宗第六代祖。故称祖师。四料简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一陰一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蹉路者。错路也。又失路也。一陰一境有二释。一五一陰一魔境。于禅定时。彼等诸魔。佥来恼乱。若不辨识其为魔。一瞥眼即随之而去。○一为中一陰一。临命终时。前一陰一已尽。中一陰一现前。自力不胜。又无佛力。难免随境而去。是为可惧。岂不寒心。

《解》初果昧于出胎。菩萨昏于隔一陰一。(这)[者]里岂容强作主宰。侥幸颟顸。

(讲)初果。即须陀洹果。此云预流果。已破见惑。初预圣人之流。天上人间。尚须七番受生。昧于出胎者。一出胎。对前生之事。皆迷昧不知也。菩萨亦有隔一陰一之昏。前一陰一已灭。经中一陰一身投胎。后一陰一出世。对前生事。亦复昏昧。这里岂容勉强作主宰。而侥幸颟顸也。

世有修行不一精一进之人。自谓今生修不圆满。来生再修。总有一生。可以修得圆满。他不知有隔一陰一之昏。一转生。便不记得前生所修未满。并不思修行。不能继续。前功尽废。岂不可惜哉。

《解》唯有信愿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愿。定不唐捐。弥陀圣众。现前慰导。故得无倒。自在往生。

(讲)修行。唯有念佛。最为稳当。有信愿持名。自己净业之力。更仗他弥陀愿力。佛以慈悲愿力。接引念佛众生。往生彼国。故一生所用之功。定不至唐捐。到临终时。弥陀圣众现前。安慰引导。故得心无颠倒。自在往生也。

《解》佛见众生。临终倒乱之苦。特为保任此事。所以殷勤再劝发愿。以愿能导行故也。

(讲)此明佛意。我佛见一切众生。临终时倒乱之苦。特说此文。保任此事。果能念佛。一心不乱。临终必感佛现。所以殷勤恳切。再劝发愿。求生彼国。以愿之为力至大。以能导行故也。

《解》问。佛既心作心是。何不竟言自佛。而必以他佛为胜。何也。

(讲)此问答。乃破我法二种执情。问意。佛既心作心是。何不言自佛。而必以他佛之力为胜。必仗他力者。何也。

《解》答。此之法门。全在了他即自。若讳言他佛。则是他见未忘。若偏重自佛。(则是)[却成]我见颠倒。

(讲)答。此念佛是圆顿法门。同华严经。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之旨。佛。是众生心内之佛。众生。是佛心内众生。生心佛心。本来一体。修此法门者。贵在悟理。方成理一心不乱。故曰全在了他即自。了知他佛。即是自心之佛。若讳言。讳者忌讳。人子于亲终之日。讳不敢言。若忌言他佛。则是他见未忘。未能了他即自故。若必言自佛。乃偏重自佛。则是我见坚固。颠倒莫甚。我见未除。何况法执。若明即佛即心之理。则自他见泯。我法双忘矣。

《解》又悉檀四益。后三益。事不孤起。傥不从世界深发庆信。则欣厌二益尚不能生。何况悟入理佛。唯即事持达理持。所以弥陀圣众现前。即是本性明显。往生彼土。见佛闻法。即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