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古典文学 > 佛经大全 > 净空法师

宗教团结,化解冲突,恢复安定和平

大家请坐。诸位大使,诸位嘉宾,诸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在教科文组织的活动最后的一节课了,三天辛苦了大家。昨天晚上我看到的晚会,晚会好像是满座了,而我们每一次的讲席缺席很多,让我感到我们这个活动不如办一个文艺晚会。实在的说起来,大家对於眼前社会的秩序、地球的灾难还没有到真正关心的程度。

我们曾经有过两次,与驻联合国的大使们举行了座谈会,这个座谈会很有内容。大使们是我很敬佩的,用佛法来说,个个都是菩萨,没有一个不关心现在社会的动乱、灾难的频繁,怎样能够化解,甚至於把灾难减轻到最低的程度,这是非常难得。也有人谈到世间人,有善人、有恶人,有好人也有坏人,这究竟是一回什么事情?归根结柢还是教育出了问题。

中国古人懂得。我的直觉让我想到印度婆罗门教,他们的历史有一万二、三千年,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我深深的相信,也超过一万年。不能说没有文字就没有文化,文字跟文化我觉得是两桩事情。中国文字的发明到现在是四千五百年,黄帝时候发明的,我们的文化,我相信不止这么长的时间,会超过很多。古人,那个时候的环境,我们能体会得到,虽然没有任何科学技术的发明,他们的心是清净的,除了每天觅食之外,观察大自然的现象,时间久了,我们懂得,也确实有所谓无师自通。能不能通?在佛法理论上讲决定可能,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特别是在中国唐朝,距离我们还不算远,大概一千三百年前的样子,中国禅宗出了一个不认识字的祖师,惠能大师,他无师自通,在什么时候?在他二十四岁的时候,年轻人。他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他是个樵夫,靠每天到山上砍柴,挑到城市,卖了柴之后,拿著一点钱去买粮食,供养他妈妈,是孝子。偶尔有这么一天,他卖了柴,拿到钱想离开,正好这个地方是个客栈,小型的旅馆,听到房间里面有人念经。他听了一会,感到很有兴趣,觉得他能听得懂。等到别人经念完之后,他去推门,向人家请教,你刚才念的东西念得很好听,你是念什么?这是一个居士,跟他一谈,觉得这个人是天才,不是一般凡人。人家念的是《金刚经》,《金刚经》是个有相当深度的典籍,不是那么容易懂得的。他听了之后,向人家请教,这个居士跟他谈得很投机,发现这是佛门了不起的一个人才,希望他到五祖那里去求证。他家里一个老母亲没人照顾,他不放心。这个居士很难得、很发心,给他十两银子,十两银子,他一年也赚不到那么多。找了一些同修、同参道友,照顾他的母亲,叫他放心,前去参学。

他在五祖会下住了八个月。这八个月,在形象上他是一个义工,在碓房里面舂米破柴,做这些苦力,这是表面的。实际上那就是参禅,一般人完全不知道,知道的只有他自己跟五祖忍大师,别人不知道。住了八个月,五祖观察到了,这暗中观察,他成熟了。就发表传法,让弟子们每个人写一首偈给他看,果然开悟了,他就把衣钵传给他。最后的结果,确实五祖选中了能大师。在当时状况之下,一般人不服,认为五祖老糊涂了,怎么把衣钵给这个人,不认识字的一个人,在这做义工的,为什么传给他?这个情形我们也能够理解,五祖的弟子里面,神秀是很出色的一个人,大家都认为衣钵一定是传给神秀的。神秀自己也很清楚,在证悟上确实比不上惠能,这也是了不起的一位大德,他不争衣钵,承认自己没有开悟。

忍大师给他讲《金刚经》,我们相信不需要用经本,讲《金刚经》大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大师说了一首偈:“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尧能生万法”,实际上就是讲这二十个字。五祖听了之后说,可以了,不必再说了,衣钵就给他,让他赶快离开道场去藏起来。那是盛唐时代,是我们中国佛教黄金时代。为什么叫他藏起来?有人不服,有人不理解,有嫉妒障碍,让他到猎人队去藏身,躲避了十五年这么长的时间,缘成熟了再出来。嫉妒障碍无时无处不在,这一点不能不知道。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也有找麻烦的,提婆达多,释迦牟尼佛的堂弟,也跟佛出家了。他也有一些徒众,六群比丘,出家人,专门破坏佛法的,他们的行为都是负面的。实际上,我们凡夫看到的毕竟是凡夫境界,圣人所看到的不一样,圣人所看到是他们游戏神通,他们在舞台上表演,有表演正面的,有表演负面的(反面的教材),对於弘法利生,特别是度缘成熟的人,都是菩萨示现。这也是普遍存在一切世间,世尊有,历朝历代我们看到记载有,现在也有,而且很多。问题是我们会不会看?我们不会。为什么不会?我们的心杂乱的、浮躁的,所谓心浮气躁,真相看不出来,我们看都把它看错了。从这个地方体会到,诸佛菩萨、上天、神圣对於地球上的众生真的是关爱,真的是时时在照顾。问题是出在,佛经上常说的无始劫来,这时间长远,时间很长,造的业太重、太深。

业决定有报,佛不能代替,佛不能给你赦免,为什么?自作自受的。如果这个灾难是佛给我们的,佛就有能力把灾难消除。灾难是我们自己造的,佛也无可奈何,佛已经尽到他的责任了。我们听不懂,我们看不出来。大乘经里面说得好,宇宙从哪来的?宗教里面都有一个造物主,每个宗教里面都有他们供奉的神圣,都说宇宙是造物主造的。每个宗教都有神,到底是哪一个神造的,还是许多宗教这些神圣大家在一起造的?我们有没有去想过这个问题?佛经里面佛不是这么说的,佛说是从哪里来的?是我们每个人业力造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是业力造的。业有善念有恶念、有善言有恶言、有善行有恶行,这个关系大了。善业所造的三善道,恶业所造的是三恶道,合起来叫六道。六道是自己造的,不是别人造的。

今天,我们课程里面有一个多小时介绍水实验,就是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水知道,水是矿物,它能知道。这个实验是十几年前江本胜博士做出来的,大概总有十三、四年前的样子。那个时候我住在澳洲,好像二000年,悟平法师从网路里头下载这个信息告诉我,我一看,我很喜欢,为什么?科学证明了佛所说的话。佛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水实验就是科学证明了这一句话。佛经上常讲的,“相由心生,色由心生”、“一切法从心想生”,果然证明了,说明佛经里头不但有高等哲学,而且有高等科学。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宇宙的形成是个妄念,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从无明生三细相,从三细相生六粗相,这个频率很高,速度很快。

念头是科学所讲的信息,科学家也讲宇宙是三样东西组成的,能量、信息、物质。这些人也非常聪明,但是没讲透彻。释迦牟尼佛在唯识经论里头讲得很清楚,讲一念不觉生三细相,三细相就这三样东西,业相、转相、境界相。业相是科学家讲的能量,转相就是科学家讲的信息,境界相就是科学家讲的物质,名词不一样,讲的是一桩事情。现在科学已经把物质现象搞清楚、搞明白了,就是宇宙的秘密被揭穿了,确实物质是不存在的,是假的,真的像《金刚经》上佛所形容的,物质是梦幻泡影,作梦的时候好像真的有,醒过来之后了无踪迹,你再也找不到。这个现象谜底被科学家揭穿了,科学也很了不起。但是这个被揭穿,佛在经上说过,人头脑最灵敏的就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所缘的五十一个心所,没有它缘不到的。所以佛说用第六意识,就是用妄心,不是用真心,用第六意识可以缘到阿赖耶的三细相。现在三细相第一个物质现象被揭秘了,还有念头跟能量。我们有理由相信,二、三十年之后,科学家会把信息是什么也揭穿了。最后也可能揭穿最后的一个秘密,就是阿赖耶的业相,现在讲的能量是怎么回事情,这意识都能缘得到。

意识能缘到的,我们今天讲的知识这个层面,它不是智慧,智慧那完全通达明了。所以诸佛菩萨大善知识他们用智慧不用知识,佛法、圣贤之道都是讲的智慧,不是知识。智慧从哪里来的?本有的,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第三句话,“何期自性”,用现在话说没有想到我们的自性,“本自具足”,本来自己就具足了。具足什么?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本自具足,不是从外头来的,所以你可以无师自通。不像知识,知识是外面的,是跟我们对立的,你可以去求,要学习你才会懂得,它不是开悟的,开悟是智慧。但是智慧里面有知识,开悟了智慧现前,这些技术,所谓雕虫小技,全在里头,真的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所以我们要相信,相信能大师这五句话,它能够破除我们许许多多的疑惑,让我们的真性、真心现前。这个作用就大了,对我们的帮助就大了。

佛菩萨、神圣、上帝跟我们有什么差别?差别就在迷悟不同,他们觉悟了。悟有小悟、有大悟、有彻悟。像佛经上讲的天道,咱们六道的天道,天有三类二十八层。除了最上面无色界天,它没有物质现象,我们世间人讲灵魂,那是个灵魂的世界,他不要身体,为什么?身体很麻烦。身体,你看,需要衣食住行,附带的东西太多了。如果是说灵,没有身体多好!这些东西统统都不需要了,衣食住行都不需要,没有这些负担。所以最高的是无色界天,有四层,这里面没有社会组织;换句话说,这四层天上没上帝,没有神圣,他们真的是自由自在,寿命很长。佛在经上说的,他们的寿命八万大劫,这天文数字,我们无法说清楚的。下面这二十四层天,每一层天都有天主、都有天王,我们一般讲都有上帝。所以上帝,上帝很多,不是一个,这些上帝他们层次不一样,程度高下不相同。色界天福报很大;欲界天,就是有饮食、男女之欲,有这个欲望,欲界有六层,佛给我们说得很清楚。什么时候你能见到?开悟就见到了,大概一般讲的小悟,阿罗汉,六道轮回可以见到;大悟是菩萨,菩萨等级很多,《华严经》上有五十二个等级,一层比一层高明。佛给我们讲了,真正能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就是把宇宙这三个秘密揭穿的,他完全明了,他见到了,八地,要八地以上。五十一个阶级最上面的四层,四个阶级,八地、九地、十地、十一地,十一地是等觉,他们完全看清楚,看到了、听到了,完全晓得了,那叫大彻大悟。大彻大悟之下的是大悟。这都是无师自通。

什么东西障碍了我们觉悟?什么东西障碍?佛法常讲的五欲六尘。欲是欲望,五欲指的是贪欲、瞋欲、痴欲(愚痴)、傲慢、怀疑,这叫五欲。另外一个解释,解释得很浅的,财色名食睡,这一般是对凡夫讲的。讲贪瞋痴慢疑,这是对修行人讲的,学佛人来说的。七情里面,最深的情执很难断。七情里面,有贪瞋痴慢疑,也有财色名食睡,有这个东西,这个东西要不能放下就变成障碍,就不能开悟。所以学佛最关键的,要把障碍我们开悟的东西统统放下,你放下得愈多,你悟入的就愈深,这个东西管用。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