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古典文学 > 佛经大全 > 六祖坛经

《坛经》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坛经》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吴言生

(陕西师范大学佛教研究所)

自从一党一 和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以来,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佛教界对它的最富有影响力的回应是2006年4月在中国杭州·舟山召开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这场建国以来规格空前的佛教盛会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佛教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禅宗的根本著作是《坛经》。《坛经》以其富有中国特色的佛学理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一供了富有现代意义的启迪。

禅宗的根本宗旨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超越妄想执著,回归于一尘不染的本心本性。回归于纤尘不染的本心本性,就是觉悟。觉者所处的人际关系必然是和谐的人际关系,觉者所处的世界必然是和谐的世界。每一个个体明心见性、获得觉悟了,由无数个体组成的社会也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明心见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在这个意义上,《坛经》的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坛经》的本心观:人人皆有本心,贵在明心见性

《坛经》强调人觉悟的本心,主张通过修行回归于本心,警醒修行者自我完善,出离生死苦海,走出迷妄轮回: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

自悟。(《坛经》第12则,郭朋《坛经校释》本,中

华书局1983年版,下同)

自识本心,自见本性,悟即元无差别,不悟即长

劫轮回。(第16则)

自性心地,以智惠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

若识本心,即是解脱。(第31则)

释迦牟尼成道时曾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性,只为妄想执著盖覆而不能证得。《坛经》也指出:“日月常明,只为云盖覆,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忽遇惠风吹散,卷尽云雾,万象森罗,一时皆现。世人性净,犹如青天。惠如日,智如月。知惠常明,于外著境,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能明。”(第20则)用譬喻对释迦牟尼的悟道感受作了形象鲜明的体证。

明心见性的途径有两种,一是神秀大师的渐修式的北宗禅法:“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有尘埃。”一是慧能大师的顿悟式的南宗禅法:“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这两种修行方式不可或缺。不同根机的众生有不同的修行机缘,即便是同一个人,渐修的保任工夫与顿悟的桶底脱落也都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2.《坛经》的迷悟观:善恶皆由心生,开悟众生即佛

《坛经》指出,万法皆由自性而生,善恶皆是一心所变现。心的善恶决定行为的善恶。一念心恶时,便有地狱出现;一念心善时,便是天堂降临:

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便修于

善行。如是一切法,自性常清净。……思量恶法,化为

地狱。思量善法,化为天堂。毒害化为畜生,慈悲化为

菩萨。知惠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20则)

善恶由心生,由此导致的或沉迷或开悟、或为佛或为众生乃至于魔王的事实,也同样由个体所决定。因此,对本心的守护、保任,就显得非常重要:

故知不悟,即是佛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

佛。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何不从自心顿现真

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识

心见性,自成佛道。《维摩经》云:“即时豁然,还

得本心。”(第30则)

即烦恼是菩提。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第

26则)

迷即佛众生,悟即众生佛。愚痴佛众生,智惠众

生佛。

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一生心若险,佛在众

生中。

一念吾若平,即众生自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

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第52则)

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佛即众生。

自性悟,众生即是佛。……人我是须弥,邪心是大

海。烦恼是波浪,毒心是恶龙。(第35则)

真如性净是真佛,邪见三毒是真魔。邪见之人魔

在舍,正见之人佛则过。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忽除三

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第53则)

当每一个个体去除了贪嗔痴三毒,开悟成佛之时,由无数个个体组成的社会也就是理想的人间净土、和谐社会。

3.《坛经》的禅修观:无念无相无住,是为曹溪宗旨

戒学、定学、慧学是佛教的三学。戒即禁戒,能防止人们造作一切身口意的恶业;定即禅定,能使人们静虑澄心;慧即智慧,能使人们发现真理而断愚痴。修此三学,可以由戒得定,由定发慧,最终获得无漏道果,所以三学又名为“三无漏学”。《坛经》则从心性论的角度对三学予以阐释,使得它具有鲜明的顿悟特色: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乱自性定,心地无痴自

,r生惠。

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惠,自净其意名

为定。(41则)

这就将戒定慧三学与“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的佛教伦理紧密地结合了起来。心地没有错误、没有扰乱、没有无明,就是自性的·戒定慧。《坛经》将三学归结于自性、本心,还进一步指出戒定慧三学只是阶段性的方法,开悟之后,三学亦为多余:

得悟自性,亦不立戒定惠。……自性无非、无

乱、无痴,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有何可立?

(第41则)

与三学中“心地无乱”、“自净其意”的定学紧相关联,慧能大师建立了“无念”、“无相”、“无住’’的禅法要旨:

我此法门,从上以来,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

体,无住为本。何名无相?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

念者,于念而不念。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祝

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念念

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

缚;于一切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

本。……是以立无念为宗,即缘迷人于境上有念,念

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忘念,从此而生。故此教门,

立无念为宗。(第17则)

无念、无相、无住的宗旨,其实质就是“用智惠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道。”(第27则)这一禅修要旨,对于现代人摆脱物欲的障蔽,看破尘缘幻象,涵养超脱、包容的心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坛经》的处世观:过失反省于己,恭敬宽容处世

《坛经》的明心见性成佛的思想、善恶皆由心生的思想、无念无相无住的思想,落实到具体的生活中来,就是在与人相处时,除却“谄诳心”、“嫉妒心”、“是非心”,经常反省自己的过失,以“恭敬心”、“直心”、“真心”与人相处,涵养成恭敬谦和、博大包容的襟怀:

常下心行,恭敬一切,远离迷执。(第21则)

除却从前谄诳心;除却从前嫉妒心。(第22则)

世间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见自己过,与道即

相当。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非,自非却

是左。

他非我有罪,我非自有罪。但自去非心,打破烦

恼碎。(第36则)

一行三昧者,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

心。《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常”“直心是净

土。”……但行直心,于一切法,无有执著,名一行

三昧。(第14则)

若能心中自有真,有真即是成佛因。自不求真外

觅佛,去觅总是大痴人。(第53则)

内见佛性,外行恭敬。若轻一切人,吾我不断,

即自无功德。(第34则)

综上所述,凝聚着禅佛教甚深三昧的《坛经》,在本心观、迷悟观、禅修观、处世观等层面,都有着深刻而一精一警的开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极具现代意味的启迪思想。认真地汲娶消化其思想一精一华,对于获得内心的和谐与营造人际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