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古典文学 > 佛经大全 > 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讲记(三)

丙二、明果德分十:一、明离杀生功德二、明离偷盗功德三、明离邪行功德四、明离妄语功德五、明离两舌功德六、明离恶口功德七、明离绮语功德八、明离贪欲功德九、明离嗔恚功德十、明离邪见功德

丁一、明离杀生功德

【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

“离杀生”,就是远离一切伤害众生性命的心理和行为。功德是能成就十种远离苦恼的妙法。

“离恼”的意思是说,由于对一切生命都远离了杀害的心,因此能够恒时安住在仁慈当中,不论是身体、心情、昼夜的心态、临终的心态以及和众生相处,都远离苦恼,常得安乐。

【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

是哪十种离恼法呢?第一、对一切众生普遍布施无畏。

奉行远离杀生的善道,这是极为广大的善心,包括对十方世界从地狱到诸佛之间一切种类的生命,都不起杀心,因此给一切众生都带来无畏。

比如佛世时,有一只鸽子飞来,落在舍利弗的身影里,心里还有恐惧,飞到佛的身影里就非常安稳,原因是佛已经断尽了杀业习气。像这样能永断杀心,动物和我们接触时,心态就很安稳,不生任何恐惧。

宋朝诸暨的县令潘华,是个修行人,修普贤忏法。在他做官期间,禁止全县捕鱼。后来奉皇帝的诏令入朝做官。这天夜晚,梦到江河里几万条鱼哭号说:“长者走了,我们不免被人宰杀!”当时哭声震天。潘华醒过来,觉得很奇异,就写下《梦鱼记》嘱咐后来的官员。潘华心地仁慈,禁止全县捕鱼,让全县江河里的几万条鱼免除了遭杀的恐惧,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像这样,远离杀生,就能让一切众生得到安宁。

【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

如果能从心里发誓:以后不论遇到什么众生,都不损害它的性命。能够这样恒时守持不杀生戒,就常常会对众生生起慈心,常常安住在慈心当中。也就是每当遇到众生时,唯一想到的就是给它安乐、不给它痛苦,这样就是恒时住在仁慈的心当中。

造了杀生,被杀生的业习蒙蔽,慈心就发不出来。像猎人、屠夫杀多了生,见到众生受苦时内心麻木不仁。众生被千刀万剐、活活地扔到油锅里时,他的心是麻木的,这是他的良知被埋没了。如果恒时远离伤害众生,心就会变得非常柔软、慈愍,不用说亲眼见到众生被杀,就连听到众生惨叫、呼号,也于心不忍。

古时有位仙人,常坐在大树下禅思入定。有一次,飞来一只鸟栖息在他怀里。仙人怕惊动鸟,结跏趺坐纹丝不动,一直到鸟飞到别处才起定。这就是对众生有慈爱之心。

像这样能常常慈爱众生,众生也会视我们为亲人。从前华林禅师住在深山里,地方官仰慕他的道德,披荆斩棘到深山里来拜望他。见面之后,地方官问禅师:“您怎么连个侍者都没有呢?”禅师说:“有一两个。”就叫:“大空!小空!”两只老虎从茅棚后吼着奔出来,地方官吓得脸色都变了!禅师挥挥手说:“去去!这里有客人,不要吓坏他!”

还有唐朝的李长者想给《华严经》写论。当时背着经走了二十里路,遇到一只老虎在路上挡着。李长者摸着老虎说:“我要给《华严经》写一部论,你给我找个地方!”就把经包放在老虎背上让它背。老虎非常乖,在前面带路,一直走到神福山下。那里有个土龛,老虎在旁边蹲下。长者进了土龛,老虎才离去。所以慈心能使猛兽变成温顺的侍者。

【三、永断一切瞋恚习气;】

嗔恚就是众生不如你的意时,马上就发怒,用口、或手持凶器想加害对方。能守持十善,恒时远离杀生,就会生起尊重生命的善心,会想到对方具有佛性,怎么能对佛杀害、污辱呢?对方是前世的父母,怎么能对父母杀害、污辱呢?常常心怀尊重众生的善心,就会断除嗔恚。就像常不轻菩萨见到任何人时,都说:“汝当作佛,我不敢轻慢汝。”心里生起了尊重生命的心,就能断除一切嗔恚。

【四、身常无病;】

远离杀生之后,身体能得到健康无病。严重的杀生毁坏众生的命根,轻微的杀生也使众生的身体受到伤害。既然已经使众生的身心遭到了破坏,那就会在自己身上遭到多病的果报。相反来说,如果彻底远离了杀害众生,身体就不遭受病苦的折磨。很多多病的人通过长期放生,消除了疾病,也是一种证明。

【五、寿命长远;】

内心远离了杀生,就会得到长寿的善报。仁慈是生生不息的根本,就像果实里的仁,种在地里就从这个仁里生出万物。有仁慈之心,充满慈祥,会使万物生长得更好,就像和风细雨滋润万物一样。相反,怀有杀害之心,发出的就是摧残生命的暴力,就会使生命受损害,这就像冬天的肃杀之气一样。所以心中没有杀气,不但不会损坏众生的性命,而且不会损坏自己的性命,因此就能得到寿命长远的善报。

以前有个比丘证到了六神通。他和一个沙弥同住,定中见到沙弥再过七天就决定死亡,因此让他回家去看父母(意思是让他死在自己家里)。没想到八天后,沙弥又回来了。比丘再入定观察,发现他在回家的路上,见到流水要流入蚂蚁洞时,急忙脱下袈裟拦住了水流。以这个救护蚂蚁的善业,沙弥的寿命延长到80岁。

古代有个萧震,少年时梦到有人告诉他寿命只有18年。他随父亲到四川去做主帅。四川官员认为主帅上任,大摆宴席。萧震偶然走到厨房,见有人在用绳子捆牛,就问原因。有人说:“酒过三行,照例要进一道菜,叫‘玉箸羹’。做法是取来母牛,烙铁钻母牛的乳一房,牛乳凝固在筷子上作为食物。”萧震急忙告诉父亲,索回食牌,宣布永远免除这道菜。这一年萧震17岁,又梦到神人说:“你有一陰一德,不但免除了夭折,还能活到百岁。”后来果然享年90多岁。

【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

平时守持不杀生戒,就恒时有善神守护。《戒经》上说:受持五戒,有25位善神恒时保卫不离,不会遭遇各种灾祸。不但能得到善神守护,还能得到圣贤守护。圣贤欢喜持戒的人,会常常佑护他。

比如南北朝的仙家陶弘景,他的徒弟桓恺得到飞升之后,有一天秘密降临在他屋里,对他说:“师父,你写的药书以水蛭、蚊虻为药,虽然对世人有功——能治病,但伤害物命,天帝因为此事而震怒。”陶弘景就忏悔,用其它药代替,另外写了三卷药书来赎罪。后来他到阿育王塔前受五戒,曾在梦中得佛授记,称为“胜力菩萨”。临终时用袈裟覆盖身体,安祥而化。这就知道,持不杀生戒确实为圣贤守护。

【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

如果能彻底远离伤害众生的性命,内心没有被杀生的罪垢染污,就恒时坦然自在,不但醒觉中恒时快乐,睡梦里也常常安稳快乐。

相反,损害了众生的性命,造了大的罪业之后,心里就总是不坦然、不干净。会经常做恶梦,梦境里现行各种恶业、显现很多恐怖景象。醒觉时也由于恶业力的牵制,内心沉重、烦乱,在人群中难以心地泰然。

所以一定要知道:只要干了坏事,就会失去内心的清净、安详。要想内心清白、昼夜安乐,就只有远离一切损害众生的心念和行为。

【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

有情都最爱惜自己的性命,如果杀害它的性命,就会引发它的怨恨。这股怨气深藏在八识田里,因缘一旦会合,就会来索命报复。所以杀生就要偿命,这是无法逃脱的,这叫“等流果”。

如果我们远离损害众生的性命,跟任何众生都不做怨对,已有的怨结就会解除、未结的怨结也不会结下。相反的方面也就知道:如果经常杀害众生,跟无量众生结下怨结,这个怨结会一直缠住你不放,不加倍偿还,就没办法了脱。

明朝无锡有位余氏,20多岁就开始持斋信佛,但她很讨厌蚂蚁苍蝇,见到就杀。到她72岁时,生了很重的病,大叫:“有无数蚂蚁入到我口里。”又叫:“有千万只苍蝇飞来索命。”从这里就知道,因果律是无法逃脱的,不论做哪种恶业,都会有恶报降临。看起来72岁前,没有任何反应,但这只是时辰没到。时辰一到,就要由自己去承受悲惨的苦果。

【九、无恶道怖;】

如果造了杀生恶业,临终就会显现被杀的众生前来索命,自己会在极度恐惧的心态中堕入恶趣。但没有做过伤害众生性命的事,临终就不会有堕恶趣的恐怖。

《好生录》里说:古代杭州有个郑某,开一家熟食酒店,杀的牲畜多种多样。到他临终时,很多牲畜前来索命,他口里叫:“鸡来!”两个手臂就扇动,像鸡被杀时翅膀扑地的样子;又口里说:“鹅来!”然后伸着脖子摇着手臂,喉咙里“嘎嘎”地惨叫;又口里说:“鳖来!”就像鳖那样,头和手脚收缩起来,做拘挛的样子。凡是口里称某种动物,就做那种动物被杀的样子,显现这些恶相之后,就悲惨地死去。像这样,杀生的人临终会有堕入恶道的极大恐怖。而且堕入恶趣后,还需要千生万劫遭受惨烈果报。所以,造杀生罪业等于是把自己往地狱的油锅里送。

相反的方面也知道:如果能彻底远离杀生,不做任何损害众生的事,临终时就心安理得,不会恐怖堕入恶趣。

【十、命终生天;是为十。】

不造杀业的人心地清净,到临终时内心安稳,自然上升天界。相反造了杀生的恶业,内心沉重,就堕入恶趣。

古代的孙思邈真人在没成仙时,出门遇到村里的小孩抓了一条蛇,奄奄一息快要死去。孙真人就把蛇买放水中。后来他静坐时,有个青衣人来请他。他跟在后面到了一座公府,就是世人所说的“水晶宫”。龙王请真人坐在上方,然后说:“我的小儿昨天出游,不是先生几乎死掉!”设宴款待后,拿出各种珍宝作为报谢。真人辞谢不受,对龙王说:“我听说龙宫有很多秘方,传给我救济世人,不是比金玉好多了吗?”龙王就传给他玉笈三十六方。孙真人从此医术更加一精一湛,后来证得仙果。

还有张提刑常常到屠宰场,用钱买放生命。后来临终时对家人说:“我因为放生,积德深厚,现在天宫来接我,我要生天了!”随后安然坐逝。

经书上讲,天王以六斋日巡察人间,人所做的善事、恶事无不觉察了知。而且人行十善,诸天就能得胜;人造十恶,修罗就能得胜。所以天帝时时希望人间行善。有一人行善,飞天神王就会上报到天廷(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因此如果在世时行持十善,临终就能上升天界。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

十善业道是五乘法共同的基础,大乘行者也必须行持。但是大乘行者行持十善,不是为求人天福报和小乘涅槃,而是为了庄严佛果,也就是想将来自己成佛时能显现无量无边的功德普度众生。这是大乘菩萨念念不忘的事。

大乘菩萨恒时远离杀害有情,而且把远离杀生的功德回向无上菩提,将来成佛的时候,就得到随心自在寿命。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