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巍巍大人法
接下来引证《楞严经》上的话:
楞严会上佛告阿难: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
这是佛所说修证的法门。我们要了解一件事,想修行成佛做工夫,靠什么做工具?一切佛法的修证,除了此身心以外,没有另外的工具。佛法将身心分类为十八界,亦即六根对外境的六尘,加上根尘中间假定的界线。何以说这个中间界线是假定的呢?没有修证的人很难体会。譬如眼睛一接触光色,当光色进入眼睛时,光色与眼睛中间就有一个界线,这个界线非常微妙。六根、六尘加上中间的六个界线,称之为十八界。
佛说,修行有各种方法,离不开六根、六尘等十八界的作用,也就是以十八界做为修行的工具,如此修持下去,以至究竟圆满,任何一法都可以大彻大悟而成佛。比如净土念佛,重点是用意根念佛,“南无阿弥陀佛”是由意识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方法,那么,这中间有没有一个他力成就的阿弥陀佛存在?中间是有个界线,在初步感觉有自力得到他力加持的作用。另外,有些人用耳根听声音、听呼吸,在听与不听之间有个界线,此所谓观音圆通法门。
重要的是“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满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我们不应有这种方法好、那种方法坏的分别心,只要一门深入,没有不到家的。而每一位佛所走的路线也许不同,但成就是一样的。这是佛所说修证的第一个原则。
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佛说因为你们智慧太低下,不能在这个中间“圆自在慧”。六根根器不利,拿现代话来讲,就是头脑不利落。我们平常讲学佛有钝根、利根的差别,钝利二字要特别注意!以佛法的道理,人的根一性一有利钝,利钝也就是智愚的不同,实际上世界上没有笨人。所以儒家教我们不要轻视任何人。每个人都要自重,但如果自己认为了不起,那已经是自轻。
每个人的聪明相等,不过表现的程度有快慢,钝刀和快刀切肉,虽然时间上有差别,结果还是一个,你不能说那把钝刀不是刀。笨的人告诉他一件事,也许他三天才转过脑筋来,也许碰了钉子吃了亏才变聪明。聪明人事情一来,马上反应此事会吃亏上当,不干。我经常觉得,世界上没有一个笨人,你骗一个人,他总归会变聪明,至少临死会恍然大悟某件事上了当。当然也有人被骗死了他不知道,我想来生一定知道。
所以佛说阿难,你们的根器下劣,并不是下劣的人就无可救药,没有这回事!因为根器下劣,在这个中间不能圆自在慧,什么中间?就是各种修行方法,念佛也好,数息观也好,做别的止观也好、密宗也好、显教也好,方法没有什么不对,但在这个中间差一个东西,什么东西?“圆自在慧”,圆融无碍的智慧,也就是能融会贯通的智慧。这个智慧哪里来的?是你自己原有的,所谓“观自在”,你要自己把这个慧根找出来。找出慧根后还要发展培养力量,此谓之“慧力”
成佛有十力。从佛学的观点来看,只有佛有十力,智慧是一种大力。我们静坐、修止观,用各种方法培养慧根变成慧力;慧力到达后,智慧自然开发。
成了佛悟了道的慧力就叫“自然智”,也叫“无师智”,不是没有老师,而是他本身已跟老师到达一样的境界。同样道理,诸佛是我们的老师,如果你也到达那个无师智境界,你也是佛。自然智并不是外来的,是我们每个人本有的东西,之所以没有见到道的究竟,是不能圆融自在,所以不能发展成就自己的自在慧。那么,怎么办呢?
一门深入
佛说:“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没有第二个办法,你不要想另外去求一个慧,只有走禅定的路子,禅定没有第二个办法,只有打坐的路子。打坐不是定,打坐只是练习修定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如果认为打坐就是定,那你大错特错!真得了定,站着、走路、做事忙着,乃至办公、读书,都在定境中,那个才是定。不过要到达此境必须先从打坐做起。所以打坐有如此重要!
打坐是修定最基本的一步,所以佛说他自己宣扬、教化,其实也是教我们一门深入,每个人把握对自己最适合的一个方法,不管是参禅、修观行,也不管什么打坐,甚至于世间法的打坐都可以。所谓世间法的打坐,譬如练武功的修看香头、看光,真正练成以后,也会忘掉自己、没有身一体的感觉,同你学佛打坐忘我忘身的感觉一样。很简单,人的肉一体总是身、心两个家伙,这两样到达某一个境界、程度,它的感受大体上差不多。
所以你只要依这个方法一门深入,进入专一的境界,“入一无妄”,没有任何妄心妄念。大家念佛为什么要先念到一心不乱呢?心里只有一句“阿弥陀佛”,意念知道自己只有这个佛号,眼睛也不看。如果还是:阿弥陀佛,冷气太吵,阿弥陀佛,身一体不舒服……那根本没有专一。我们想想看,念佛也好、念咒子也好,大家一点都不专一。有些人修密宗,唉呀!念了五千遍了,怎么没有神通、没有光,阿弥陀佛、唵嘛咪叭咪吽……,唉!怎么看不见菩萨?这根本没有专一,没有用!
要“入一无妄”,专一是最基本的一步。到达以后,“彼六知根一时清净”,进一步连“一”也没有了。这时眼耳鼻舌身意、生理、心理作用,知觉感觉统统没有了!彼,指生理上、心理上。这六根一时清净,才可以到达清净法身的境界。这其中有好几个层次,先要选择一个方法一门深入,深入到什么程度?进入专一境界,没有其它妄念,“无妄”就是既不昏沉又不散乱。那么,这还不算数,再进一步,到达六根六尘“-时清净”。“一时”是顿悟,立刻到达。由“一门深入”、 “入一无妄”是一个程序:到达“彼六知根一时清净”,这个时候顿悟到则没有程序,等于电灯开关,一开全亮。
色声香味触法皆是入道处
是以憍陈那因声悟道,优波尼沙陀因色悟道,香严童子因香悟道,乃至虚空藏菩萨因空悟道。
《楞严经》提到,憍陈那因耳根听声音而悟道,优波尼沙陀因眼睛观色而悟道。严格说来,色法包括很多,有表色、无表色之别。这个宇宙世界有些是概念的东西,看得见的黄蓝白赤叫色,物质世界的地水火风、山河大地也叫色。香严重子因鼻子闻到香味而悟道,乃至虚空藏菩萨,因为证到空而悟道。
则知自一性一遍一切处,皆是入路,岂局一门而专以蚊蚋之愚,翻恃鹪鹩之量。
由这个道理,晓得六根、六尘随处皆可悟道。自一性一不在一个地方,等于虚空,虚空比方自一性一,并不在某一个方向。如果认为只有这个方法才能悟道,或只有这个方法才是佛法,基本上违反了佛法的观念。这说明自一性一遍一切处。“皆是入路”,都是证入菩提的道路。“岂局一门而专以蚊纳之愚,翻恃鹪鹩之量”,把一根树枝当成一棵大树!
且法无速,见有浅深,遮障之门,各任轻重。是以文殊菩萨颂云:归元一性一无二,方便有多门。圣一性一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并且这个佛法,也没有说哪个法能快速成就悟道,哪个法会慢些悟道。法的本身没有迅迟快慢,快慢迅迟问题出在我们智慧的见解,以现代话说,说是观念、观点。智慧大、观点透彻就来得快,智慧小、观点不明彻就慢慢来。“法无迟速,见有浅深”,还是在于我们自在慧的问题。
所以“遮障之门各任轻重”,遮障就是魔障,被遮挡住、障碍住了。学佛法做工夫有很多障碍,有时是生理上发生障碍,有时是心理上发生障碍。这种障碍的轻重,并没有一个主宰或魔王挡住你,“自任轻重”,一切唯心所造。你智慧浅,障碍重,智慧深,障碍容易破掉,完全在于你自己。这一段有一半是《楞严经》的原文,后面几句是永明寿禅师的评论。
接下来又引用《楞严经》原文,是文殊菩萨的颂。《楞严经》记载二十五位菩萨圆通法门,每一位菩萨报告已当时学佛悟道的经过,最后由文殊菩萨作结论。为什么由文殊菩萨作结论?因为文殊菩萨在佛教中代智慧而且他是七佛之师,他自己早已成佛,释迦牟尼佛及其前面六位佛都是他的学生,因为学生当教主,他来捧场,所以现身为大弟子,称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因此关于智慧方面成就的佛法,到了最后多半开始学佛,进入定慧三昧的境界,有人快,有人慢。譬如禅宗讲顿悟,根一性一明利,很快就到了,有人要三大阿僧祇劫慢慢修,迟速不同。等于走路,有人脚步大走快一点,有人脚步小慢一点,都在走,你不能说他没有走。老年人慢慢走也在走,小孩子跑碎步跑得快,结果跑了半天还落后。此谓“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不要在那里比快馒,只要最高目的一样就对了。
此《宗镜录》中,并是十方诸佛大威德不思议法门。
他说这本《宗镜录》,编辑收录三藏十二部中所有佛法的一精一华,集中十方一切佛最高最大的威一性一德一性一不可思议的方法。方法有很多,但到达最高点明心见一性一的道理没有两样。
“圣一性一无不通,顺逆皆方便。”明心见一性一悟道后,到达圣人、佛的境界“无不通”,邪道、魔道、外道,在正法佛法的眼光看来,统统变成正道。
没有悟道以前。学佛法在下意识带着一种邪心、不正的观念,自己体察不出,正法也变成魔法歪法。所以“圣一性一无不通”,只有到达胜境者,看世间法间法无一不是佛法,没有不通的。
那么在佛眼看,“顺逆皆方便”,走顺路,走倒路,都是方法而已!净土是方法,禅宗也是方法,密宗是方法,律宗也是方法,出世间是方法,入世间何尝不是方法!一切皆是方法、方便而已!方便者非究竟,究竟就是悟到那个本一性一、那个东西。
“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开始发心学佛的人叫初心。永明寿禅师引用他的结论中的话:
犹赫赫日轮,岂婴孩所视;高高法座,非矬陋之能升。唯文殊大人,普贤长子,上上根器方堪能尔。
“矬”,古书考据,矬即矮,后来又有一专门念法念矬(音错)。这两句比喻的对子,皆是永明寿禅师才华的流露。赫赫是形容太一陽一光出来的威光,光芒耀眼四射,使眼睛睁不开,高高法座,不是矮小陋劣的人所能爬得上去。
“唯文殊大人,普贤长子,上上根器方堪能尔”。大乘佛法中有所谓四大菩萨,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悲,地藏王菩萨代表大愿,普贤菩萨代表大行,文殊菩萨代表大智。大悲、大愿、大行是连贯而密不可分的,因此,也可归纳为:智慧与行愿。
中国丛林庙子以大乘佛法为标榜,大雄宝殿的三尊佛像,中间是佛,两旁是文殊与普贤,代表“智悲双运”,此即大乘佛法的一精一神。“智不住三有”,真的跳出三界得了道的人,就不想到三界教化众生,度人是好痛苦的好麻烦的事。但菩萨要起大慈悲,自己跳出,别人没有跳出,因此牺牲自我,再入三界度众生,所以叫“悲不入涅槃”。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