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古典文学 > 课外文言文

《四臣论》译文

《四臣论》参考译文

古代之所以能治理好国家,是因为有四类臣子。有哪四类臣子呢?即社稷之臣、腹心之臣、谏诤之臣、执法之臣。什么是社稷之臣?他们的忠诚被朝廷上下信服,威望在朝廷内外之上,敌国听说了他们就不敢有所图谋,违法乱纪的人害怕他们而不敢发作,比如汉代的汲黯、吴国的张昭、唐代的郭子仪就是这类臣子。什么是腹心之臣?他们的学识足以把握天下时机,谋略足以成就天下大业,从容不迫,运筹帷幄,谋略制定出来而其他群臣却浑然不解,计策制定下来而将军却没听说过,比如汉代的张良、陈平、魏国的荀彧、前秦的王猛就是这类。什么是谏诤之臣呢?纠正君的错误,让君采纳好的建议,不阿谀顺从来取悦讨好君,不迎合来取悦君,说正直的话,不做邪僻的事,敢于触犯君忌讳的事,君发雷霆之怒而不惊,刑具摆在面前而不顾虑,比如像唐代的魏征、褚遂良、张九龄就是这类人。什么是执法之臣?他们走正直的路,办事公道,不畏惧权贵,遇到奸佞之人必定举报,遇到邪恶之人必定打击,使豺狼狐狸屏住呼吸而不敢轻举妄动,比如像汉代的王章、盖宽饶、唐代的宋璟就是这类人。社稷之臣奉献忠诚,腹心之臣奉献才智,谏诤之臣奉献正直,执法之臣奉献刚烈,这四类臣子,国家不可以一日没有。

国家无社稷之臣,就无法抵抗大的灾难;无腹心之臣,就无法图谋大业;无谏诤之臣,就无法匡正大的过错;无执法之臣,就无法剪除大的佞臣。无法抵抗大的灾难,国家必定险危;无法图谋大业,国家必定衰败;无法匡正大的过错,国家必定昏暗;无法剪除大的佞臣,国家必定削弱。所以古时国家兴盛,未尝没有这四类臣子,而国家灭亡,未尝有这四类臣子。

对待社稷之臣的方法,应当是以礼来尊重他们,给他高高的爵位、厚重的俸禄,即使他们说一些过激的言论也不能中伤、打击他们,做一些不合规矩的琐事也不能疏远他们;那么他们必定把国家的忧虑当做自己的忧虑,把国家的耻辱当做自己的耻辱,毅然以身殉节而心不变,这样,国家的大灾难就可抵抗住了。对待腹心之臣,应当是以诚心推崇他们,略去烦琐的礼节,坦诚地对待他们,在一起吃饭,在一起谈心,他们所说的无不采用,所想要的东西无不给予,那么他们必定竭尽思虑,提出取胜的计策,国家的功业就可图谋了。对待谏诤之臣,则应当以宽厚之心结 他们,他们凡有所论奏,都要停下车子接受下来,赏赐财帛来旌表他们,即使他们言辞激烈直率也不发怒,即使他们言有指斥也不怪罪他们;那么他们必定竭尽他们的正直而无谄曲的心做事,这样国家政事中的缺点就会每天传到君耳中,君主视听的路子就会越来越广,这样国家的大过错也就可匡正了。对待执法之臣,应当不因个人的偏爱阻挠他们的权力,不因谴责羞辱挫伤他们的锐气,即使握有强权的人也不敢中伤他们,善进谗言的人也不敢诋毁他们,那么他们必定精神振奋,雷厉风行,检举坏人无所回避,来尊崇朝廷的威势,这样佞臣就可铲除了。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