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古典文学 > 宋代宫闱史

第006回 指迷途老僧赠偈语 遇机会太祖入戎行

话说匡胤跟随小沙弥来到方丈处,早有一个皓首庞眉的老和尚,降阶相迎。匡 胤见这和尚,癯骨清颜,衲衣锡杖,飘飘然大有出尘之概,知道他非寻常僧人可比, 连忙向他拱手。老僧也慌忙答礼道:“小徒无知,冒犯贵人,尚望宽宥为幸!”

匡胤道:“小可原想投效戎行,博取功名,因此离家远行,不料性急匆忙,走 错路径,以致资斧告匮,落魄穷途,栖止无所。

今天虽蒙上人青眼,得瞻道范,有处安身,但后顾茫茫,机会难遇,尚不知如 何结局。上人无故称为贵人,未免拟非其伦。

况且小可毫无才干,不能奋发有为,创建事业,扬名四海,只落得长途奔波, 覥颜向人,哪里敢当这贵人两字?还请上人不要如此称呼,使小可听了,十分汗颜, 无地容身!“老僧道:”此事早有定数,不过时机未至,龙困浅水,尚缺风云;一 旦得了机会,自然飞黄腾达,无人能及,此时何必过谦呢?“一面说着,邀匡胤在 方丈处坐下。

小沙弥献上茶来。匡胤喝着茶,询问老僧的姓名,老僧答道:“老衲自幼出家, 世事久已抛弃,迄今年逾百岁,哪里还记得俗家姓名?不过当年出家的时候,本师 曾代老僧,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义,起个法名,唤做大空,因此人家都叫老僧 为大空和尚。”匡胤问道:“上人寿过期颐,道行高妙,必然能知过去未来之事。 小可愚昧,未知将来结局如何,还求上人指示迷途,加以教诲,就是万幸了!”老 僧道:“赤光绕室,已呈预兆;奇香不散,早有异徵;点检作天子,已有定数,后 福正是不浅,结局何用忧虑呢!”

匡胤见老僧竟将自己出生时的赤光异香都说了出来,好似目睹一般,不觉十分 惊诧!只有所讲的点检作天子那句话,心内不甚明白,便追问道:“上人所说的点 检,究竟是何人物?

小可生性愚鲁,不能懂得隐语,还请上人明白指教,以释我疑,那就感激得很 了!“老僧微笑道:”天机不可泄漏,日后自然明了,老僧饶舌,已经罪过了! “匡胤道:”未来之事,深恐泄漏天机,致干上苍罪谴,恰不必去谈它。但是小可 此时穷途踯躅,进退两难,未知向哪一方面行去,可以碰到机缘能够得志,这是指 点迷途,救拔众生的事情,略略谈论,想必无其妨碍。“老僧毅然答道:”此刻机 会将到了,只要再向北方进行,自有奇遇。“

匡胤听罢,沉吟了半晌,低头不语,现出十分踌躇的样子,老僧不待询问,早 就明白匡胤为难的缘故,遂即说道:“但请放心,不用忧虑。区区盘缠乃是小事, 老衲自当代为筹备。”

匡胤谢道:“萍水相逢,便承上人资助,小可心下如何得安呢!”老僧道: “结些香火因缘,也是老僧份内之事,何必心下不安呢!今晚权请在敝寺暂宿一夜, 明日即当送行,免得错过机会,又要多费周折。”说毕,遂唤小沙弥近前吩咐道: “你引这位贵客至客房内暂时休息一下,并命厨房备饭款待休得怠慢!”小沙弥答 应了一声,便代匡胤拿了弓箭包皮裹,请他往客房里去,匡胤起身向老僧致谢告退。 老僧扶了锡杖,款款的送出门外,自回方丈。

匡胤同了沙弥来到客房,见是一间小小的房屋,内中床帐被褥,色色俱备,并 且收拾得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十分清净。

匡胤接连赶了好多天的路,在途中所受的尘氛之气,到了此处,不觉一扫而空, 心内很是爽快!忙将身上的尘埃拂拭干净,坐在房里,饮了杯茶,那小沙弥已携进 一个烛台,摆在桌上,用火将烛点上,把桌子揩拭一下,随后出去,搬入晚饭,将 莱肴碗箸安排齐整,回身对匡胤道:“贵客请用晚膳。”匡胤腹中正觉饥饿,便狼 吞虎咽的大吃一阵,吃得腹中已饱,方才把碗筷放下。等到小沙弥将残肴撤去,送 上脸水,匡胤净过了脸,身体己觉疲乏异常,遂将被褥取过,倒身在床上呼呼睡去。 只因行路辛苦,连日在乡村人家借宿,没有好好的睡眠,今天在这客房里面,觉得 甚是舒服,所以一会儿睡着,竟是贪眠忘晓。

及至一觉醒来,已经红日当窗,连忙披衣坐起道:“怎么一觉睡至此刻方始醒 来!岂不有误行程么?昨晚那个老僧,曾言今天送我动身,免得错了机缘,倘因起 身迟延,把际遇错过,那就追悔莫及了!”一面说着,走下床来,早见小沙弥送进 了面盆手巾,侍候梳洗。梳洗方毕,早又搬进早餐,匡胤随意吃了一会儿,遂即整 衣出外,径向方丈而来。

老僧已扶着锡杖,在那里守候。两下相见,互相问了早安,便邀入方丈坐下。 匡胤唯恐错过机缘,急欲告别登程。老僧笑道:“贵客休要性急,从来说一饮一啄, 莫非前定,断乎没有差错的。贵客就是此刻动身,也要到得那个时候才有机会碰着, 却是勉强不得的。况且老僧尚有薄酒三杯,奉敬贵客,以壮行色;等到午后登程, 并不嫌迟!”

匡胤听了老僧的话,哪有不依之理!遂又重行坐下。和老僧闲谈一会儿,不觉 谈及时局,匡胤便问老僧道:“天下大势,一治一乱,原是循环不息的。所以前人 曾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便是易经上也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否极泰来, 乱极必治’。现在的时局,离合纵横,兵戈扰攘,已经四五十年,也不可谓不久了。 照着常理推测起来,天心也应厌乱;但时之久暂远近,小可凡胎俗骨,难以细度, 上人能知过去未来,想必久已明了,究竟不知何日方得太平?”老僧答道:“贵客 所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话,一点也不错!到了中原混合为一的时候,自有太平 出现;老僧夜观天象,为期也不远了。”

匡胤道:“混合中原之期,既已不远,那真命帝主,想已出世的了,不知现在 何处?”老僧道:“贵客要问真命帝主在于何处,却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但天 心虽然相助着他,也总要戒杀好生,才能够统一中原。玉食万方,孟子所言‘不嗜 杀人者能一之’,正是这个意思。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一味的荼毒生灵,以偿所 欲,既使能够统一,他的国祚也决不长久的。”匡胤听了,连连点头道:“上人的 言语,实在有理!天生民而立之君,原是要他代天宣化,保护人民的;倘若只管自 己争城争地,不管百姓的死活,又何必要这君主呢?不用上溯唐虞,但就周秦两代 而论,文王、武王,专以保民为主,所以国祚绵长,传至八百年之久。秦始皇虽然 统一了中原,专门暴虐百姓,荼毒人民,唯恐天下背叛,费尽心血的收兵器以对内, 筑长城以御外,焚诗书以塞民智,禁偶语以杜反侧,这样的防微杜渐,总认为以子 孙帝皇,传至万世了。哪里知道,陈涉崛起田间,振臂一呼,天下响应,传到二世, 就灭亡了。把周秦两朝的事迹略一比较,可见开基创业之君,断乎不可以多事杀戮 的。”

老僧不待匡胤说完,早已拍着手道:“贵客能见及此,真是苍生之幸,老衲可 以断定贵客的后福,将来竟没有限量哩!”

两人谈论得十分投机,不知不觉,时已晌午。老僧一看日影,笑向匡胤道: “我们只管饶舌,连时间都忘记了。贵客还要赶路哩,老衲如何昏蒙到这样地步, 把正经事情也几乎误了。”说着,即命小沙弥,快去开饭。小沙弥去了一会,搬进 来几样素菜,另有一把酒壶,盛着热酒,一齐摆在桌上。又取过一副杯箸,安排在 上首。老僧起身,请匡胤上坐,匡胤道:“既蒙上人款待酒饭,如何一个人独吃, 上人何不一同用膳呢?”

老僧道:“既请贵客饮酒,老衲理应奉陪,只因服气已久,烟火食屏绝多年, 老衲只好旁坐相陪,请贵客独用罢!”一面说,一面执壶斟酒,让匡胤入席。

匡胤见老僧不吃酒饭,也就不再谦让,致谢了一声,便在上首坐定,举杯一饮 而尽。老僧又执壶斟满。匡胤甚觉不安!

便向老僧道:“上人既不饮酒,可让我自己斟吧,如此劳累上人,心中实在不 安得很!”老僧还要客气,匡胤早将酒壶取在面前道:“让我自斟自饮,倒可多喝 几杯,上人倘若再不允许,我就从此停杯不饮了。”老僧见匡胤并不作客,也就任 他自便,不复多礼。匡胤饮着酒问道:“刚才上人说,服气已久,屏绝烟火食已经 多年,不知道‘服气’是什么一种功夫,像我们俗骨凡夫,可以学习么?”老僧道 :“服气一法,乃是禅门真诀。

大凡修道的人,都要从此入手,无论什么人,只要真心从道,皆可学得,而且 学习久了,效验异常宏大。但是这种秘诀,只有修道的人,才要学习,像贵客一般 人物,将来还要玉食万方,享受四海的供献,用不着导引辟谷的法子。“匡胤听了, 方不多言。饮了一壶酒,便命小沙弥盛饭。老僧道:”只因贵客还要赶路,老衲也 不奉劝多饮了。“

匡胤吃罢饭,小沙弥送上面水,方把残肴撤去。老僧已取出十两银子,送给匡 胤,匡胤再三推让,不肯收受。老僧道:“贵客休得客气,这银子也由施主舍给敝 寺,老僧特地取出,送给贵客的。大概由此处起身,向北而行,不过十日,便有机 缘。这区区银子,虽是少数,已够应用了。”匡胤知道推却不了,方才收了银子, 向老僧再三道谢,遂即取了弓箭包皮裹,作别欲行。老僧道:“且慢,老僧尚有几句 偈语,为贵客送别,虽没什么深意,留作后来应验,也是好的。”匡胤道:“上人 既有偈语,自当恭听清诲!”老僧遂作偈道:“遇郭乃安,历周始显;两日重光, 囊木应谶。这十六字,请贵客记取,将来自有应验。”匡胤听了,茫然不解,知道 这是天机,便向老僧追问,他也不肯直言,只紧紧记牢了四句偈语,回答了领教两 字,并不向老僧细细诘问。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