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古典文学 > 中华国宝之谜

商代白陶烧制技术之谜

在安一陽一殷墟有些国王或王后一级的墓葬中,出土了少量洁白如玉、器形规整、纹饰一精一美的陶器。考古学家对一些碎陶片进行了科学分析,发现白陶所用的料土与后来制瓷所用的高岭土(化学名为硅酸盐)相同。既然如此,为什么人们不称它为瓷器而称为白陶呢?

白陶是指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陶器。白陶从仰韶文化晚期开始出现,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比较流行,这个工艺后来为商代所继承。夏商两代白陶器专为奴隶主贵族所有,因其质地较硬,洁净美观,惹人赏爱,故做工十分考究,不厌其一精一。到了商代后期这种风气越演越烈,多出费工夫的一精一品而产量很少。西周以后由于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的兴起,白陶器逐渐减少以至根本不见,所以商代晚期的白陶成了稀世珍品。白陶为什么能做到表里和胎质都是白色的呢?学者们对此意见不一。白陶在中国陶器历史上曾经占过重要地位,影响深远。白陶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基本上都是采用手制的办法,后来逐渐地采用泥条盘制和轮制的方法。在纹饰工艺上与前期的陶器相比,有明显不同的地方。它的纹饰是用印模在作好的坯胎上捺印出来,最初只是出于防止器物变形,有加固陶坯的目的,故早期的印纹陶上多留有布纹、席纹和绳纹的痕迹。后来随着技术的提高和人们审美能力的发展,逐渐使纹样趋于丰富、一精一美。印纹陶的纹样均为几何形,主要有水波纹、米字纹、回纹、方格纹、编织纹、云雷纹。其纹饰多与器形相协调,如曲折纹、云雷纹、回纹等较粗犷的纹样,多用于瓮、坛及较大的罐等。而小件的盂、钵等多饰以米字纹、方格纹等细密、秀美的纹样,其中尤以商、西周、春秋时期的纹饰线条均匀,结构严谨且富有韵律感。因其比一般陶器胎质坚硬且洁净美观,在当时多为贵族阶层所用,生前享用,死后随葬在墓内。刻纹白陶的创制和使用,是商代晚期制陶工艺的新成就,它的硬度、耐火度、吸水率都较以往的陶器有质的飞跃,并为后世制瓷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由于白陶在西周以后逐渐减少,制造白陶的工艺也逐步地失传。对于当时是如何制作白陶的,现在只能从考古出土的器物入手分析。白陶和以灰陶为主的各种泥质陶器和夹砂陶器在颜色上显然是大不同,,从中可以看出两者所用的土质原料肯定有很大的差异。根据一些专家对山东成子崖龙山文化及河南安一陽一殷墟出土的白陶的研究,发现它们的化学成分非常接近瓷土(河南巩县瓷土)及高岭土的成分。在对安一陽一殷墟白陶的电子显微镜观察中,发现它的矿物主要组成与高岭土很相似。于是专家们基本上认为古代制作白陶所用的土质原料就是瓷土和高岭土。如果确实利用高岭土制造白陶,那么我国将是最早利用高岭土制造器皿的国家,意义非常深远。

为什么要利用瓷土和高岭土作为制白陶的原料呢?因为瓷土和高岭土所含的氧化铁分别为1.59%和1.72%,在制陶的土质原料中,它们所含铁的比例是极低的,因此烧成后使得陶器的颜色呈白色。陶器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烧制出来,古人是在什么样的温度下烧制出这样一精一致的白陶?我们现在也只能到出土的文物中去寻觅答案。从出土的白陶来看,它们的烧成温度不可能很高,根据当时陶器可能烧成的温度以及国外对白陶烧成温度的测试,估计它的烧成温度可能在1000℃左右,肯定不会超过商代几何印纹硬陶(1150℃左右)的烧成温度。

通过现代化学分析手段得知,白陶原料与瓷土和高岭土的化学成分非常接近,氧化铁含量低,使烧成的陶器呈白色。但现代科学检验的结果也只能说是化学成分非常接近,并非意味着两者是绝对的等同。是不是当时的古人在土质原料中还加进去其他的化学元素,使得陶器更容易变白?而且这种化学元素至今仍不为现代人所知呢?还有就是白陶和瓷土原料、高岭土的关系问题。用瓷土和高岭土烧制出的陶器可以呈现白色,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是直到仰韶文化晚期才出现白陶,是古人在制造陶器的过程中到这个时候才发现用瓷土、高岭土这种土质原料可以使得烧出来的陶器是白色的?还是由于技术上的约束,直到仰韶文化晚期才掌握了使得白陶变白的技术,进而利用最好的土质原料瓷土、高岭土去烧制陶器?如果仅仅是由于使用瓷土、高岭土这种土质才使得陶器变白,古人应该在仰韶文化晚期之前就应该发现这个秘密,但为什么在它的前面没能发现?可能还是技术上的因素占的成分多一些,或者两者因素都兼而有之。但这也仅仅是猜测,找不到任何有力的证据来说服和证明。另外陶器的烧制与炉温、火候有莫大的关系,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陶器的成色好坏。古人在烧制白陶时是如何控制炉温和火候的?还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白陶是怎样变白的?这是一个很难解的谜。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