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健康养生书籍 > 常见疾病生活小妙方

小伤口惹出大麻烦

王先生在家中庆祝自己的生日,在开酒瓶时,手指末节皮肤被瓶盖划破了,伤口约1厘米长。伤后两周,因患指末节皮肤坏死、指端血液循环障碍而在上海进行了截指手术。

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顾玉东教授在临床上遇到的一个病例。“一处很小的皮肤割伤,由于处理不当发展到需要截指,留下终身残疾,这虽然是个案,但可以从中吸取一些经验与教训。”顾玉东院士说。

手指长期暴露于各种潜在的危险中,与外界的接触最多也最频繁,从而更易受伤。

发生手外伤后,采用正确的止血方法是很重要的第一步。一般小伤口通过压迫即可止血,只要用棉球或纱布(干净的手帕或卫生纸也可)压在伤口处数分钟即可。对于出血量较多的手指外伤应当怎么办?顾玉东院士介绍说,此时可以用健手压迫指根部止血,也可以用橡皮条结扎指根部,但要记录时间,,一小时要放松一次。长时间扎得过紧会使手指缺血,甚至坏死。在手外科,由于止血带结扎过紧、时间过长而导致手部局部组织缺血坏死直至戳指的病例不在少数,通常是由于患者缺乏医学常识,一旦出现问题则追悔莫及。

现在天气开始越来越热,伤口感染也是不容忽视的。

预防感染很关键的一个步骤就是清洁伤口。顾玉东院士表示,在控制活跃性出血的条件下,应当用蒸馏水或矿泉水冲洗伤口,将伤口中的污物冲除,也可减少微生物污染。没有的话也可用自来水冲洗伤口,尽量减少创面细菌的数量。“伤口裂开,皮下组织暴露很容易发生微生物污染及繁殖,最终致伤口感染化脓。因此,闭合伤口也是预防感染的最重要的措施,越早闭合伤口,感染的机会越少。闭合的方法,可以用各种消毒的胶布,大的伤口应去卫生站或医院处理。”顾玉东院士说。

需要提醒的是,手受外伤后,每个人的皮肤愈合周期差不多,一般一周左右即可愈合。但是皮肤伤口感染后,身体免疫力低下的人,可能会长时间不愈合,甚至会出现溃烂。如果伤口超过7天仍有红肿刺痛等症状,不见好转,就要考虑伤口是否已感染,此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

专家支招:走出手外伤出血处理的六个误区

误区一:不包扎,让伤口自然风干,才能更快愈合。

伤口愈合需要湿润的环境,如果手指破了,在严格消毒的前提下,最好用纱布覆盖伤口,这样有利于伤口快速愈合。

误区二:伤口包扎得紧一些,不容易感染。

包扎时要留有一定空隙,否则会减少伤口接触氧气的机会,使伤口愈合变慢。此外,包扎过紧还会阻碍血液循环。

误区三:出血时,立即用止血药。

在家处理伤口,尽量不要用止血粉,否则会刺激伤口,还会盖住创面,为医生的诊断及“二次处理”造成困难。其实,止血的首要原则是在伤口上方施压,直到血不流为止。

误区四:每天换药,能好得快些。

只要保持伤口清洁,不需要每天换药,3~5天更换一次敷料即可。如果天天换,反而会增加伤口接触空气中污染物的机会,且破坏刚刚长好的组织,加重瘢痕的形成。

误区五:愈合中的伤口长出一层黄黄的薄膜,要马上清除。

其实这层薄膜是新生的肉芽组织,有助于伤口愈合,除掉会适得其反。

误区六:涂紫药水、碘酒等急救药品。

这些急救药品都有消毒用途,既会减少促进伤口愈合的白细胞的活性,又可能造成难看的瘢痕。虽然这些消毒药品可以使伤口快速干涸,但如果涂在未经消毒的伤口上,细菌反而会在痂皮的保护下生长,并入侵伤口深处,甚至导致化脓。一般情况下,用0.9%的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只要在处理伤口时避免以上误区,较小的伤口可在家自行处理。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