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文摘大全 > 看点> 失望的“中国导演”

失望的“中国导演”

来源: 南都周刊 作者: 安静的夜 时间: 2013-08-06 阅读:
  文_慢三
 
  一直以来,我都是张黎的忠实粉丝。从《走向共和》到《大明王朝1566》,再到《人间正道是沧桑》,其风格强烈的画面拍摄,富有反思精神的人文情怀,以及对于宏大题材的准确把控都使我坚信张黎就是中国当代最好的电视剧导演。个人认为,张黎最大的特点并不在于其作品多么深刻,而是他会讲故事,戏剧毕竟不是文学,就电视剧而言,外在的形式表现和个人的情感抒发都是虚的,能否把故事讲得精彩、动人,才见真本事。
 
  但很遗憾,在《圣天门口》这部剧中,张黎不仅没有好好叙事,在我看来,甚至有点“反叙事”的意思。从第一集开始,剧情就相当跳跃,一会儿是县长被杀,一会儿是狗头勒索,接下来两个大家族相互较劲,国共两党意见分歧……在一集四十来分钟的容量里,前后差不多出现了十几号角色,讲了不下五件大事,最关键的是丝毫看不出有一条主线将这些东西串联起来,给人感觉想说的东西极多,却没有一件说清楚,一团五彩毛线搅在一起区分不开。
 
  剧中充斥着摄影炫技和“博大情怀”,至于故事逻辑,说它一塌糊涂都不为过。资料上说刘醒龙的原著“有一百多万字,写了五十几号人物,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写到‘文革’,差不多五十几年的历史,是真正意义上的史诗性巨著”,若用四十几集的电视剧表现,确实吃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应该削弱整体故事性,而加重“艺术性”。这不禁让我想起多年前陈凯歌的《无极》,想法极多,寓意极深,技术极炫,但事实证明那玩意儿最终还比不上胡戈恶搞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来得更有意思。电影尚且如此,电视剧又情何以堪呢?
 
  按照本人粗鄙的理解,电视剧虽说归到文艺作品范畴,但毕竟面向大众,通俗性始终还得排首位,否则就等于一帮艺术家拿着投资商的钱关房间里自渎,着实不利于身心健康。就拿当年的《大明王朝1566》来说吧,就剧本身而论,随便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一流,而且还搁在湖南卫视这样强势的平台播出,结果呢,一轮过后销声匿迹,连已经列入计划内的第二部都胎死腹中,虽然该剧后来被众业内人士追认为经典,但其现状就跟一些有钱老板办公室靠墙的书柜上放的精品线装书一样只可远观。连《大明》这样故事性极强而影像风格过于强烈的剧都玩歇菜了,《圣天门口》竟然还搞这种所谓“意识流”(某评论家语)。
 
  当然,也有一些人总喜欢把剧情出问题的账算在编剧头上,事实是,无论盛和煜还是刘和平,包括这次的邹静之,和张黎合作的编剧哪个不是国内最顶尖的剧作家?可为何早期的张黎作品行云流水,此番却如此云山雾罩?况且原著是作为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醒龙的长篇力作,应该也不缺优秀而完整的故事坯子吧?这两年革命题材的剧集非常多,但像原著故事这样透过鄂东的一个山间小镇里两大家族的恩怨情仇史,以小见大地展现恢弘历史画卷,倒还少见。可惜创作方光顾着照顾影视剧的文学性(甚至表示是“故意的”),把大爷大妈们看得脑子混乱,最终只好低声骂一句“什么玩意儿”。
 
  仔细观察即可得知,这或许印证了“中国式导演”的老路:默默无闻,获得认可,捧为大师,得意洋洋,不着四六。可以说,这也是笔者对整个国产导演的失望,在中国当下,电视剧中任何形式的所谓知识分子或精英意识创作都是一种令人难过的错误姿态。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或许并非是一种可叹的悲哀,至少他们维持了自己不向世俗屈身的光辉形象,以此获得了大荧幕抛来的橄榄枝(《辛亥革命》已公映)。这类剧的意义也许就在于此:演员捞名声,导演得尊重,观众洗洗睡。
 
  • 上一篇: 木偶的脱口秀
  • 下一篇: 长得美会挣得多?
  • 猜你喜欢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