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信念系统: 创造与毁灭的力量(2)
如果你希望主宰自己的人生,那么就必须好好掌握自己的信念。第一步就是你得知道信念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
信念是什么
信念到底是什么?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常常脱口便脱口说出一长串的话;其中到底有投有什么意义可并不是十分清楚,就像“信念”这个字跟大家都常用;可是 不一定人人都知道它的真正面貌。信念者,乃是对于某件事有把握的一种感觉,譬如说当你相信自己很聪明,这时说起话来的口气便十分有力量:“我认为我很聪 明。”当你对自己的聪明很有把握时,就能充分发挥脑力,作出好的成绩来。对于任何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见,即或不然也船从别人那里问得答案;然而自己若是 个优柔寡断的人,亦即没有坚定信念或对自己实在是没有把握,那么就很难充分发挥所拥有的各样能力。
要想了解信念并不难,不妨可以从信念的最初形式──念头──来谈起,每个人日常中都有许许多多的念头,不过可不都是深信不疑,就以你自己为例来作个 解说,或许你认为长得挺吸引人的,当你说:“我很吸引人。”这可能只是个突发的念头面已,若要成为一个信念还得看你相信这句话的程度而定。如果你说:“我 并不怎么吸引人。”这话童思就有如:“我没多大信心自认为长得吸引人。”
然而你要怎样才能把念头转化为信念呢?在此我可以打个比方,假设你把念头想像成是一个没有桌腿的桌面,当一个桌子没有了桌腿就不足以称之为桌子,同 样地,信念若没有支撑就不足以称之为信念,而只能算是个念头而已。如果你自认为长得吸引人,请问你何以敢如此有自信?难道你是有什么样的“依据”支持你这 么说吗?若是有,这就构成你信念的支撑,使你有把握敢这么说。
你到底是有什么样的依据呢?是有人告诉你很吸引人吗? 或者是你从镜子中所见并跟周围那些也具有吸引力的人比较过?还是走在街上不时有人向你投以羡慕的一瞥?不管你有多少这类的依据;除非你把它们归之于“你有吸引力”这个念头的名下,那才足以构成这个信念的支撑桌腿。
一旦你明白了我所说的这个比方,不妨可以检视一下自己的信念是如何形成的,同时也想想如何可以改变所不喜欢的信念。从上面所说的可以知道,只要有了 足够的支撑──足够的依据或参考──差不多没有什么是不能建立成信念。在此我要请问,你相信人性本恶,当与人打交道时常常担心会吃别人的亏,还是你相信人 性本善,只要对人好别人也会同样地对你好?从多年的经验中或从别人处得知,相信你的心里已经有数。
问题是这两个信念到底哪个才是对的呢?答案是你别管哪个是对,哪个是错,重要的是哪个能帮助你过得更快活。也许周围的人可以提供你答案,让你对自己 的看法更有自信,不过这些是否能使你日常的生活过得更积极呢?不错,个人的经验是最有用的,然而你这些经验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是看书、听录音带、看电影、 听别人说的、还是纯粹发自于自己的想像? 这些再来的依据必然会激起我们的情绪反应,其程度的强烈自然会影响到支撑我们信念的强度。个人的痛苦或快乐经验会造成情绪上很大的反应,其越强就提供信念 越坚固的支撑;另外个人类似经验的多寡也深深影响信念的强弱,不用说支持一个信念的依据越多,所形成的信念就越强固。
这些构成你信念的依据得精确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为你所用呢?其实这没什么关系,不管它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是坚定的还是摇晃的,因为经过个人的认知,就算是再强固的个人经验也必然会被扭曲的。
由于人类具有这种无中生有的扭曲本领,因而要想寻找构成信念的依据可说是没有穷尽。我们不要管这些依据的出处、不要管它是真的还是假的,只要把它当 成是真的去接受就能发挥效果。当然,若是我们的信念是消极的,哪怕是再假的依据也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既然我们有能力运用想像的依据来推动自己向前追逐 美梦,那么只要想像得越活灵活现,好像它就是真的一样,就能使我们越容易成功。何以会有这种现象呢?那是因为我们的脑子根本分辨不出何为真实,何为生动的 想像,只要我们相信的程度越强烈,并且反复地练习,我们的神经系统便会把它当成真的,即使它是百分之百想像出来的。 在我所拜访过的每一位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有这种能力,他们能无中生有出可用的依据,因而有充分的把握,做出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来。
凡是使用过电脑的人相信对“微软”这家公司不会陌生,然而大多数的人只知道它的创始人之一比尔·盖茨是个天才,却不知道他为了实现自己的信念而孤独 地走在前无古人的路上。当时盖茨发现在墨西哥州阿布凯基市有家公司正在研究发展一种称之为“个人电脑”的东西,可是它得用BASIC程序语言来驱动,于是 他便着手开始进行写这套程式并决心完成这件事,即使他并无前例可循。盖茨有个很大的长处,就是一旦他想做什么事,就必有把握给自己找出一条路来。在短短的 几个星期里盖茨和另外一个搭档竭尽全力,终于写出了一套程式语言,因而也使得个人电脑问世。盖茨的这番成就造成一连串的改变,扩大了电脑的世界,三十岁的 时候成为一名家财亿万的富翁。的确,有把握的信念能够发挥无比的威力。
不知你是否曾经听说过一英里四分钟的故事?数千年来,人类便一直认为要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是件不可能的事,不过在一九五四年,罗杰·班尼斯特就打破了这个信念障碍。他之能创造这项佳绩,一来得归功于体能上的苦练,二来是得力于精神 上的突破。在此之前他曾经在脑海中多次模拟以四分钟时间跑完一英里,长久下来便形成极为强烈的信念,因而对神经系统有如下了一道绝对命令;必须全力完成这 项使命,果然他做到了大家都认为不可能的事。谁也没想到班纳斯特的破纪录;却给其他的运动员带来无比的影响,在此之前没有一个人打破四分钟跑完一英里的纪 录,可是在随后的一年里竟然有三十七个人进榜,而再后面的一年里更高达三百人之多。之所以会有这个现象,乃是他的成就提供了其他人一个新的依据,大家所认 为的“不可能’实际上是可能的。
“就我而言,信念最真实之处便是让我能充分发挥所长,将美梦付诸行动上。”──纪德
人们常常会对自己本身或自己的能力产生“自我设限”的信念,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过去曾经失败过,因而对于未来也不敢寄望会有成功的一日,出于这种 对失败的恐惧,长久下来他们便开始学得“务实”。有的人经常把“务实一点”这句话挂在嘴边,事实上他乃是害怕,惟恐再一次遭到挫败的打击。长久以来内心的 恐惧成为一个根深蒂固的信念,当遇到事时便踌躇不前,即使做了也不会尽全力,不用说结果必然不会有多大的成就。
伟大的领导者很少是“务实”的,他们够聪明,遇事也拿捏得准,可是就一般人的标准来看可绝对不务实。然而什么叫作务实呢?那可全然没有个准,就甲看 来是件务实的事,可是换成了乙就全然不是那回事,毕竟是不是务实,那全得看是以什么样的标准而定。印度国父甘地坚信采取温和的手段跟大英帝国抗争,可以使 印度获得民族自决的权利,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就很多人来看过可是痴人说梦话,不过事实却证明他的看法极为正确。同样的情形,当年有人放话要在加州橙谷 建造一座有特色的游乐园,让世人在其中能重享儿时的欢乐,有好多人都认为那简直是在作梦,可是沃尔特·迪斯尼却像历史中少数那些有远见的人一样,把神话里 的世界真的带到这个并不美丽的世上。
如果你打算人生中做出一件错误的事,那么就低估自己的能力吧(当然,那可不能危害到自己的生存),不过这件事可并不容易做,毕竟人类的能力远大于所 能想像的程度。事实上根据许多调查,发现悲观的人与乐观的人在学习一样新的技能时有很大的差异,前者只想做到合乎要求即可,可是后者往往却想做到超过能力 所及的地步,就是这种对自己不务实的要求造成后者的成功。何以最终前者会失败而后者会成功呢?因为乐观的人心里根本就没有成功或失败的依据,即使有他们也 刻意不去注意,从而就不会产生像“我失败了”或“我不会成功”的念头。相反地,他们不断加强自己的信心、不断地发挥想像力,期望后面的每一步都走得更好, 以至于终于成功。就是这种特质和不寻常的观点,让他们得以坚持不懈,以期达到所企望的成就。成功之所以让那么多人向往,乃是因为他们在过去并未有过足够的 成功经验,可是对于那些乐观的人来说,他们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过去并不就等于未来”。一切伟大的领导者,不论他们是在人生的瞩个领域中有杰出成就,都知 道全心追求理想所能发出的力量是无比的,哪怕他们丝毫不知首要怎么去做。如果你能拥有积极信念,其所衍生的信心必然能使你完成各样的事情,即使是别人认为 不可能的。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