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大全 > 浪潮之巅

太阳公司(sunmicrosystems)

第一节 太一陽一公司[1]

奥地利著名传记作家茨威格在他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书中写道“一个真正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在这种关键的时刻,那些平时慢慢悠悠顺序发生和并列发生的事,都压缩在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这一时刻对世世代代作出不可改变的决定,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在人类在命运降临的伟大瞬间,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顺从、勤勉、谨慎,都无济于事,它始终只要求天才人物,并且将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命运——这世上的另一位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节选自“三联版”舒昌善译本)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是一个科技工业史上群星闪耀的时代。在以前at&t和ibm的时代需要半个世纪才能发生的事,可能在这十年里一下就发生并结束了。在这个大时代,有很多公司原本有可能成为信息工业的王者,但是却最终与机会失之一交一 臂。这些公司,不论当初多么辉煌,当它开始走下坡路时,被人遗忘的速度比它衰落的速度更快。今天,我们不妨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些失落或者已经消失的争霸者,毕竟他们曾经在信息产业呼风唤雨过。这里,我们将介绍太一陽一公司(sunmicrosystems)、novell公司、网景(netscape)公司和realnetworks公司。其中关于太一陽一公司的篇幅最长,因为它相对的影响力最大。网景公司的知名度曾经也很大,但是由于它和微软的浏览器之争的历史已广为人知,我们只是简要回顾一下这段历史,重点探讨一下它是否存在胜出微软的可能。novell公司和realnetworks公司的名气要小些,但是它们的的确确有过成为it行业巨头的可能一性一和机遇,只是因为一些原因和命运失之一交一 臂。

第一节太一陽一公司(sunmicrosystems)

1.1昔日的辉煌

从斯坦福大学孵化出的高科技公司首推太一陽一公司(sunmicrosystems),它也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并直接与中国政一府开展技术合作的计算机公司。在2001年的高峰期,太一陽一公司在全球拥有五万雇员,市值超过两千亿美元,不仅是它今天市值的三十多倍,而且远远超过今天市值排名第二的google的一千七百亿美元、和排名第三的ibm的一千六百亿美元。它的办公面积超过五十个足球场(四十五万平方米),并且还有十几个足球场大小的办公楼正在建设中。太一陽一公司不仅打败了包一皮括ibm在内的全部工作站(workstation)和小型机(minicomputer)公司,而且依靠它的solaris(一种unix)和风一靡一世界的ja一va程序语言,成为在一操一作系统上最有可能挑战微软的公司。太一陽一公司不乏能人,它不仅为google培养了ceo埃里克.施密特和首任工程部副总裁韦恩.罗森(waynerosen),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今天google工程部门的基础。

但是,今天的太一陽一公司,不仅人数规模、市场股值、办公面积远不能和当年相比(能人都走了,办公楼也卖了,股票一落千丈),而且彻底退出了it领域霸主之争。太一陽一公司从1982年成立到2000年达到顶峰用了近二十年时间,而走下坡路只用了一年,足以令经营者为戒。

太一陽一公司名称的由来很多人不知道,它其实是斯坦福大学校园网(stanforduniversitynetwork)的首字母缩写。当安迪.贝克托森andybechtolsheim(我们以后介绍google时还会提到他)还是斯坦福大学研究生时,他设计出一种“三个百万”的小型图形计算机,称作图形工作站(graphicworkstation)。这“三个百万”是指每秒一百万次的运算速度(现在微机的万分之一)、一百万字节的内存(今天pc的千分之一)和一百万象素的图形显示器(比今天的微机显示器低、比手机高)。但是,这在当时已经是很先进的了。贝克托森采用了摩托罗拉68000处理器,并用了一种当时很先进的内存管理器芯片来支持虚拟内存。和一般微机不同,网络功能是其必选项。贝克托森开发出原型机sun-1后,便于1982年和斯科特.马可尼里(scottmcnealy)等斯坦福毕业生从学校出来创办了太一陽一公司。马可尼里担任了公司的ceo,直到两年前退休。半年后,公司便盈利了。这是我知道的最快实现盈利的科技公司。四年后的1986年,太一陽一公司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当时的股票代号是sunw,即太一陽一工作站的缩写,而不是今天的ja一va。

太一陽一工作站早期采用摩托罗拉公司的中央处理器。1985年,太一陽一公司研制出自己的sparc减指指令(risc)处理器,将工组站一性一能提高了一大截,并且保证了工作站在对dec和hp小型机的竞争中最终胜出。在九十年代前很长的时间里,太一陽一公司的竞争对手是小型机公司和sgi等图形工作站公司,虽然在具体的商业竞争中,太一陽一和dec等公司互有胜负,但是太一陽一总的来讲是无往不利。太一陽一公司的胜利,实际上是基于unix服务器和工作站的系统对传统集中式中小型机(以dec、hp为代表)和终端系统的胜利。前者淘汰后者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太一陽一公司远没有当年at&t和ibm那样的好运气,后者一个主流产品可以销一售十几年。而太一陽一公司崛起的时候正是信息革命的大时代,一切技术革命的周期都被大大地缩短了。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微机的发展,基于微机的网络系统占领了中小企业很大的市场。虽然早在80年代,3com和novell就在推广它们基于微机的以太网系统,但是他们的业务和太一陽一没有太大的重复,因此不会威胁太一陽一公司的发展。到九十年代后期,情况发生了根本一性一的变化。在硬件上,高端微机在计算速度上已经不逊色于低端工作站,但价钱便宜了很多。在软件上,微软公司推出windowsnt后,有了企业级(enterprise)的网络一操一作系统解决方案。这样,高端微机取代低端工作站和小型机进入企业级市场的时机就成熟了,企业级的霸主的争夺战就在微软和太一陽一之间展开了。

太一陽一公司的位置非常像微机争霸战中的苹果公司。它有自己成套的硬件和一操一作系统,但是它缺乏应用软件。太一陽一的staroffice至今恐怕除了它自己没有其它象样的公司在使用。而微软只做软件,而且只做一操一作系统(windowsnt),数据库sqlserver和办公软件(office)等少数但同时是至关重要的软件。这三种软件是一个企业必不可少的。

这次争霸对微软来讲比它和苹果的竞争要轻松的多,首先,1995年的微软已经不是八十年代初的小公司了,它当时已经成为历史上罕有的高成长、高利润公司。有了钱,一个有雄心的企业家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人。比如盖茨甚至为了照顾那些不愿意搬家的数据库专家,在他们现有的城市设立研发办公室。这是微软早期在和苹果竞争时根本做不到的;其次,微软已经在微机领域形成了垄断,并且它很善于将垄断的优势扩展(leverage)到其它领域—非计算机专业的用户接受微软的windowsnt一操一作系统比接受太一陽一的solaris要容易得多,因为大家在自己家的微机上使用和nt没有什么区别的windows3.1和windows95;第三,在应用软件开发上,微软更多地依靠第三方,而太一陽一和苹果一样,经常不得不自己开发。(苹果公司也曾面临同样的问题。)我们知道,一种一操一作系统是否能推广,关键看上面有多少应用软件可用。微软windowsnt上的应用软件比太一陽一solaris多得多。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人的因素。我们不能不承认,微软的管理一团一 队是当时世界上it领域最好的,比尔盖茨当年也是最棒的工业界领袖。

反观太一陽一公司,它的一操一作系统solaris在技术上比windowsnt有明显的优势。我们在这里跳过技术上的细节,因为把它讲清楚需要花很大的篇幅。事实证明,包一皮括solaris在内的各种unix一操一作系统比windowsnt能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资源,尤其是当计算机系统庞大、用户数量巨大增加时。1997年,微软买下了hotmail后,花了很大力气想把后者的电子邮件服务系统从它原有的两种unix(freebsd和solaris)一操一作系统移植到微软自己的windowsnt下,居然没有成功,因为windowsnt管理这么多服务器和用户并不方便。但是,这件事微软又必须做,否则它无法说服企业级客户购买自己的一操一作系统。于是,微软花了更大的力气,终于把hotmail移植到nt后来的版本windows2000上。但是据说其中某些功能仍然由unix来完成。太一陽一公司版的unix,即solaris是所有商业版中最可靠最完善的版本。太一陽一和微软之争,其实就是企业级的一操一作系统之争。对太一陽一来讲,取胜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将它在unix上的技术优势转换为市场优势。

马可尼里领导的太一陽一公司在很长时间里甚至没有看出决战一操一作系统的重要一性一,这样太一陽一公司和微软公司的竞赛还没有开始就先输了第一回合。这倒不是马可尼里无能,而是马可尼里等人的“思维”锁定在卖硬件上了。虽然太一陽一公司的工作站当年每台要上万美元、服务器要十万美元,但是比dec的小型机和ibm的大型机便宜多了。在九十年代末由于互联网的兴起,太一陽一公司的服务器和工作站销路太好了、太挣钱了。虽然太一陽一公司的中小企业市场份额不断被微软/英特尔联盟侵蚀,但是它也在不断占领原来dec和hp小型机的市场并有足够的处一女地可以开发。因此,它的整体业务还在不断扩大。这很像十六世纪的西班牙王国,虽然它的无敌舰队已经被英国人打败了,并失去了海上霸主的地位,但是由于世界上可殖民的处一女地仍然很多,支撑着这个海上老二繁荣了两个世纪,直到十九世纪全世界再无殖民地可开拓时,西班牙早期埋下的危机才表现出来。当然,衰落要比繁荣来得快,在很短时间内,西班牙从欧洲的富国沦为穷国。太一陽一公司也是如此。从1986年到2001年,太一陽一公司的营业额从2.1亿美元涨到183亿美元,成长率高达平均每年36%,能连续十五年保持这样高速度发展,只有微软、英特尔和思科曾经做到过。在这种情形下,很少能有人冷静地看到高速发展背后的危机。太一陽一公司当时不自觉地满足于捏sgi、dec和hp这些软柿子、并沉溺于在硬件市场上的胜利,忽视了来自微软的威胁。但当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碎时,它以服务器和工作站为主的硬件业务便急转直下。2002财政年度(到2002年六月),它的营业额就比前一年跌掉了三成,并且从前一年盈利九亿美元跌到亏损五亿美元。太一陽一公司找不到稳定的利润来源和新的成长点,从此太一陽一公司便一江一 河日下,一下从硅谷最值钱的公司沦为人均市值最低的公司。

第一节 太一陽一公司[2]

1.2错失良机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