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励志书籍大全 > 谈笑间

第22章 识人识面识心否

第22章 识人识面识心否

你不懂读人 怎知真相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你不喜欢的人,但你要小心,你不喜欢的人不一定是坏人,就像你喜欢的人不一定是好人。“好”与“坏”是道德词汇,而我们对人的喜欢不喜欢几乎都与对方的性格有关。

你要小心那些对你毫无了解就对你疯狂示好的人。要么他们把你当偶像痴迷,他们爱的是想象中的你,他们会说“我怎会不了解呢”,可惜他们看到的永远是 被媒体化的你;要么他们的示好经不起任何考验,稍有风吹草动就调头,甚至会因外界一句质疑而迅速全盘否定你。他们不会怪自己盲从,而且还会怪你欺骗了他 们。

你头痛得要命,以为是缺少睡眠,其实是颅脑病变,可惜你自鸣得意,知道时已晚了。你员工跳槽,你以为是嫌你这钱少,其实人家觉得为你工作很痛苦,恨 你专断,但人家不会和你说。你男人跑了,你断定他嫌弃你的姿色,又看上了别个女人的大胸大屁股,其实他忍受不了你的猜忌多疑。你不懂读人,怎知真相?

天性活泼调皮的人长大后若常严肃,可能性很多,如:1.经历过很多苦难,笑不出来;2.生长在充满冲突争吵或严苛要求和批判的家庭环境,严重压 抑;3.老师总表扬严肃的孩子,好生羡慕,就有意无意地开始模仿严肃的神态;4.小说中读到美女总被沉默寡言、孤独忧郁的严肃男人吸引,所以发誓要学 习……

今日见了一位有修行的高人,高人告知,他这一生遇见许多高人,所谓高人就是能助你抉择,点化造就你之人。无论哪行,举凡在台前蹦跶的,几乎都没什么高人,高人都在幕后藏着。

“选择恐惧症”患者,说白了,就是啥都想要,所以才不知怎么选。遗憾的是,无论他做什么选择,最后依旧会后悔,“哎呀,早应该选那个的”。越这样,他的选择恐惧就越重,越纠结,越不敢做决定,越要拖到最后关头胡乱做一个,越需他人在旁推动。

解决“选择恐惧症”的方法是随时随地问到底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同时,你必须明白任何选择都会有所失,只是大小不同而已。

有些人因自己的成长经历,习惯于在对话中用冷漠、无所谓、质疑和不回应来保护自己,可惜总会被人们误会为难交往,而这种误会并不会让他去解释,相反只会导致更大的反弹和对抗。这种人需要更大的关爱和耐心,而且他们会加倍回报你。

那些嘴上说“我无所谓别人是否理解我”的人,其实大多渴望最亲近的人的理解,如果这个也得不到,巨大失望便会转化为“天下无人可懂我,自己懂自己,无愧于心即可”的心态。拿这个作自我安慰,自我打气,也可算是保持个性的一种强有力的暗示。

勇士:身处世界的污浊,看到人心的丑陋,被现实打击,受苦难摧残,依旧追求光明,且从未怀疑人性中有光辉。

真正的完美主义者不会把“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挂嘴边,因为他会觉得说出此话本身就已经不完美了。常提“完美”一词者,多数是被此词代表的意境吸引。

文人相轻,艺人相轻,专家相轻,学者相轻,武林各派相轻……大家都牛逼哄哄,都觉得有各自的受众群体、各自的信徒拥趸,其实你不过是运气好,世道不 公,有嘛了不起!但商人不相轻,谁钱多谁就拽;政客不相轻,谁官大谁就牛。所以前面那些人看上去难搞,但可惜面对不斗嘴只斗狠的政客与商人,只能玩完。

对一个很会自责且常给自己压力的人而言,当他认为自己犯了一个大错之后,即便是再小的事,任何来自于他人轻微的埋怨和批评,都会让他诚惶诚恐,因为他会解读为这是对他的不满,同时联想并加重自己所犯大错引起的内疚感。

那些你认为享受孤独的人,其实并非享受孤独,而是享受孤独所带来的痛苦、咀嚼和自我对话的感觉。

他说:越怕事,越来事;不怕事,事不来;事已来,就让它来。我问他,您记仇吗?他说他很小气,很记仇。我说,您给我的印象一直是慈祥、大气,特别宽厚。他说:是呀,不然怎么复仇。

逞能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是,无论实力如何,先冲出来做老大,让别人觉得自己厉害;另有打肿脸充胖子,不管最后结果,要的是开始时人们奉上的认可所带 来的飘飘欲仙;隐性的还有为了面子死撑,明明新装修房有气味,别人说你家材料的确好高级,就很高兴地继续住。其实,逞能者多是傻傻的理想主义而非实用主 义。

你我素不相识,生命并无交集。爱我的人,其实是爱自己,当在我身上发现他们自己想要却已失落的东西,心生向往;恨我的人,其实是恨自己,当在我身上 发现他们自己想要却已失落的东西,心下愤然。其实,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你的爱与恨,都是自己与自己的斗争和对话。

说不出自己的缺点或者对自己的缺点避重就轻,原因之一是不愿意让人知道,更重要的原因是未洞见,即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

有人口中常说“我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你以为这说明他喜欢独处或孤独,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最可能的原因是:1.他曾被人深深伤害,认为自己和人相 处时没有防御能力,不能平衡好到底是该信任还是该戒备;2.和做自己擅长做的事相比,和人打交道实在太麻烦,顾虑的事太多,不能像自己做事那样随心所欲。

你对那些特别生硬的领导者说“多点亲和力吧”,形同废话。除了少数的领导者确实不喜欢与人打交道,更愿君子之交淡如水外,他们大多不愿后天训练亲和 力,原因有:1.太有亲和力,走得太近,处罚错误时不便下狠手;2.须按规则办事时碍于情面不易拒绝;3.易给人错觉,认为自己好说话,对谈判不利;4. 容易沾惹烂桃花和给人误会。

臆想者,喜欢意淫,常活在虚幻世界,在这个自己画出来的世界里,他们口淫,用自说自话的方式满足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渴求:长得美的必被爱所伤,长得不 美的也许从未得到过爱。他们不愿承认现实,连面对现实都不愿意,因为只有在虚幻中是安全、愉快的,幻灭了,他们担心就啥都没了,犹如吸毒者的感觉。

某事找他,他总说“很忙”、“路太远了”、“等下次吧”……所有这一切说法,背后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他认为这事还不够重要,没他手头做的事重要。如果他认为这事足够重要,他不会有任何的理由,自己就会驱动自己去做。你有本事,就要让他知道,这很重要,没有下次,就是此刻。

易上瘾者,缺乏自控,更重要的是,除了这个上瘾的东西,他在当下无法转移,能让他得到快乐的方式太少。

喜欢发短信者的特质:1.与人谈事时不愿意直接拒绝或被直接拒绝,文字可以缓冲,使交际变得柔和;2.注重情感互动中的丰富多彩、有滋有味,文字可以想象,留有伸缩进退的空间。

有些人,发生分歧时,迫不及待一股脑儿地把自己心中所有的想法倾泻而出,他们认为不这样就不够真实、不够真性情。其实他们只关注自己尽情表述的快 感,他们的结束语通常是“我要说的都说完了,不管你能不能接受,这就是我”,然后大义凛然地悲壮地走开。他们绝不会认为其实是自己压根没搞清状况。

“杀亲者”有许多共性,其中必有三条:1.远者多见其天使状,近者能见其魔鬼样;2.越是亲近的人,批判、骂娘、改造越凶狠;3.刀子嘴,豆腐心。

真正好胜的人永不认输,号称自己好胜的人,多数只是逞强和喜欢过招中的游戏感,根本无心持久战。

为何看清自己这么难?讲个故事给你听。楚想打越,杜子问楚王:大王为何打他?答:政乱兵弱。答:臣无知但为此忧。智慧像眼睛,能见百步外却不能自见 睫。咱自己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是兵弱;盗贼于境但官吏不能禁,是政乱。咱弱乱不在越之下,还要打他?此智如目。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剖人需智,剖己需明,更需勇。《吕氏春秋·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但老吕找不到更好的可自知的方法,只能说“欲知平直必准绳,欲知方圆必规矩,欲自知必直士”,你须找到能对你毫不留情提建议的人,可惜不好找,没找到前还是请你先学咋自知。

做到极致,需要完美主义的苛求、激情、偏执,温和者自身本难孕育出这种力量,更加需外界强力刺激。老头毕加索,地铁中看见小萝莉美眉,荷尔蒙乱跳, 飞奔上前自我介绍,掳获芳心;梵高爱上青楼女子,人家不鸟他,戏说我要你的耳朵,他真割掉一只,精心包扎亲自送上门。超凡艺术大师,总有些神经病的。

除了实力,巨星之所以“巨”是因为:1.少见,稀奇。距离太近,很难有大明星。人因远而珍惜,这是天性。2.观者众多,人有从众心,疯狂是由人数决定的。3.价高,能造成向往。价低,人们不鸟,和名牌的道理一样,所以宁可有价无市,也要死顶。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