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故事大全 > 名人故事> 被消费过度的于丹

被消费过度的于丹

来源: 未知 作者: 安静的夜 时间: 2013-08-11 阅读:

2006年是于丹的成名年,时隔6年,消费时代的浮华足以改变一个人,名利双收带来的光环也让一个人离最初越来越远。6年前的11月,刚刚成名的于丹来到石家庄为某公司作讲座,讲的是《论语》。记者与她相见,她热情招呼,在陌生人面前,她具备很快与人熟稔的能力。

记得她当时是一个人前来,名人每到一地前呼后拥的阵势在于丹身上还没有显现。记者与她面对面地随性聊着,愉快完成采访。那时的于丹是很好的采访对象。

在没登上《百家讲坛》之前,于丹说很享受她的教师生活。她经常自费带着研究生学生们到咖啡厅,吃点零食,喝点咖啡,边玩边上课。此外,于丹对学生的要求极“高”,希望他们内外兼修,比如女生们上课时要穿得漂亮,男生们要爱体育,这样的教师在高校里最能和学生打成一片。那天的石家庄之行结束后,于丹说过一句话,现在邀请她讲课的人很多,但她不能耽误给自己的学生上课。

从2007年开始,于丹的曝光率激增,无论是官方大活动还是民间讲座,学者于丹都成了座上宾。再后来,一些商业活动上也能见到她的身影。于丹给人的印象是无所不知,知无不讲,她的书接连问世,她马不停蹄地全国签售。2008年11月,于丹再来石家庄,在人民会堂里讲《庄子》和昆曲。主办方提前告知,于丹时间很紧,没有专访时间。再看她讲座的阵势,居然有30余名保安“护驾”,主讲台与观众之间还设置着防线,俨然是明星的排场了。于丹匆匆来去,不知如此忙碌的她如何安排本职的上课时间。

于丹的公众形象走向犹如一道抛物线,在被公众消费到顶峰之后开始下落。学者明星化在消费时代更容易迷失自己,满腹的诗书在象牙塔里是尊贵与清高的,也是最平易近人的。一旦被包装成明星进行消费,有了明星的行头和派头,那就是这位学者远离大众的开始。于丹讲《论语》时说过:“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觉得,半部《论语》可修身。”不知道成为明星后的于丹,是否还这样修身。
(摘自《燕赵都市报》 作者: 侯艳宁)
 

  • 上一篇: 智利强人皮诺切特
  • 下一篇: 林志玲:美人美言,妙不可挡
  • 猜你喜欢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