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两战两捷挽狂澜(2)
2. 巧取普林斯顿
打了胜仗,有些军官主张扩大战果,乘胜追击,华盛顿却分外冷静。
特伦顿一战不可能改变双方力量对比,敌军大部队很快就会报复性反扑。他果断地命令部队撤出特伦顿,带着战利品,押解近千名俘虏,渡河返回宾夕法尼亚境内。
华盛顿曾去看过生命垂危的拉尔上校,吩咐给予必要的医疗救助。
并慨然答应了拉尔的最后请求:“除了解除投降者的武器外,请不要没收黑森军官兵的私人财物”。这个杀人无数的黑森军官,临死时良心发现,对大陆军的人道待 遇表示感激。华盛顿恪遵诺言,把黑森战俘押送过特拉华河,几十名军官安置在宾夕法尼亚新城的旅馆里住宿,士兵住在教堂和监狱里。为避免老百姓对战俘采取报 复行动,总司令在城乡张贴布告,不准虐待俘虏。在战场上华盛顿决不手软,但放下武器不再与人民为敌的,就不应当再以敌人看待,应该给他们生存权利和人格尊 严。
特伦顿战役结束,已是1776年年底。宾夕法尼亚兵团士兵的服役期将满,人心想家盼归。但是面对强敌,让老兵走光是非常危俭的。华盛顿充分使用大陆会议授 予的权力,向费城的豪绅巨富专项借款,发给士兵服役超期补贴。除经济补偿外,还进行宣传说服工作,有二百多人自愿延期服役。
回头再说威廉·豪将军。他有勋爵的封号,习惯于贵族的养尊处优生活,有机会总不忘寻欢享乐。他在纽约休息等待,只要大部队能从冰上渡河,便亲率大军直取美 方的临时首都费城。当传来黑森军被歼灭的消息时,豪将军又震惊又生气。他很难想象3个老牌团队,竟然放下武器向一支衣衫褴褛、纪律松弛的民兵投降。他决心 投入更大的赌注和华盛顿较量。他命令康华利继续担任指挥官,率领精锐七千余人开赴特伦顿,寻找美军决战。可是英军这一调度,已被华盛顿所侦知。
华盛顿处理好战俘和物资后,率领所部人马渡过特拉华河,回头再次占领特伦顿。12月31日,侦察获悉,英将康华利正在征集车辆,向特伦顿进军。豪将军带了一千轻步兵随后开来。华盛顿立即作了相应部署,命令米夫林和卡德瓦拉德两将军,火速前来会合,总兵力达到3600人。
主力部队部署在特伦顿到普林斯顿之间的阿森平克溪东岸,溪面不宽但溪水很深。溪上有一座狭窄的石桥,特伦顿战役中黑森军的一部分就是经这座石桥逃跑的。美军的大炮布置在高地上,准备迎头痛击来犯之敌。
1777年1月2日中午,康华利部赶到特伦顿,未及休息便开始进攻。
美军的小股部队节节抵抗,将近日落时分英军才到达阿森平克溪的西岸。康华利把军队分成数路轮番争夺石桥,华盛顿亲自到火线指挥防守,英军强攻均被打退。夜 幕降临,双方停止交战,英军后退安营扎寨,营帐外面燃起堆堆篝火。美军方面也拆了栅栏点起营火,两岸熊熊火光,倒映在溪水中煞是壮观。
当士兵酣然入睡之际,双方主帅却在彻夜运筹斗心斗智……
康华利的副官夤夜献策,建议今夜奇袭美军营地。康华利笑而不允,因为他已与驻普林斯顿的英军指挥官约定,次日清晨两面同时夹击华盛顿军。他满有把握地说,“总算追到这只老狐狸了,明天早晨我们将要逮住它!”
对于华盛顿来说,这是一个不眠之夜。特伦顿和普林斯顿两地驻有大批英军,美军驻地处于二者之间。今天虽打退了康华利的进攻,很难长期守住渡口。更须提防普 林斯顿英军背后袭击;若两面优势兵力同时夹攻,后果非常严重。思之再三,当夜他召开紧急军事会议,提出他设计的声东击西战术。根据侦察得知,特伦顿敌军七 千有余,普林斯顿敌军仅有3个团。华盛顿决定避实就虚,弃强而攻弱。抢在敌人行动之前,急行军奔袭普林斯顿,一口将该地守军全部吃掉。一要机密,二要快 速,打普林斯顿守军一个猝不及防。此战若成功,不仅可死里求生化险为夷,而且能变被动为主动。
为了迷惑敌人,华盛顿故布疑阵。指派一支小分队,不停地给篝火添柴加薪,使其越燃越旺通宵不灭。士兵在火光之下彻夜佯装深挖战壕加固工事,做出一副死守姿态,等到明晨黎明之前迅速撤离追上大队。
英军哨兵看在眼里,如实禀报指挥官。康华利信以为真,命令官兵放心安睡,明晨早起配合普林斯顿人马同时夹击美军。
此时华盛顿已集合队伍,偃旗息鼓、布裹车轮,快速向普林斯顿运动。美军冒着严寒扛着武器弹药疾走,所幸未被敌人发现。天亮前默塞尔将军的先头部队350人终于赶到了普林斯顿郊外一英里处。
驻防普林斯顿的3团英军是第17团、第40团和第55团,这时已经开始出动,去特伦顿方向与康华利配合。前锋部队第17团刚好与美军先头团途中遭遇,打了 一场激烈的对攻战。美军是有备而来士气旺盛,英军则事出意外仓促应战。默塞尔骑在一匹灰马上带队勇往向前,大有一鼓作气直捣普林斯顿之势。不幸一颗流弹击 中默塞尔将军的灰马,那马猝然高高跃起,将主人掀落地上。英军趁势冲过来把他团团围住,几把刺刀反复刺他。美军失去指挥阵脚大乱,英军趁势反攻,逼迫美军 节节后退。如果中午以前美军攻不下普林斯顿,康华利主力就会赶来前后夹击,后果之严重可想而知。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华盛顿率主力从小路及时赶到。他在高地上遥遥望见美军不断后退,处境十分危急。也等不及队伍展开列成阵式,大喝一声“考验人们灵魂的时 候到了”,带头策马冲向敌阵。在他带动下,惊慌的士兵重新集合起来,和主力部队一起全面压上,把这团英军冲得人仰马翻。英军很快就发现这位白马将军定非等 闲之辈,纷纷集中火力对他射击。密集的子弹呼啸着从他身边掠过,随时都有被子弹射中的危险。
两军相遇勇者胜,只20分钟英军便支持不住,被打得溃不成军。第17团残部向特伦顿逃窜。
与此同时,美军另外两路人马也投入战斗。圣克莱尔将军和沙利文将军两部人马把第55团击溃。残兵败将向不伦瑞克方向退去。最后剩下一个第40团,因安排在 行军序列殿后,未能及时赶来参战。大部分躲进了普林斯顿大学校园,企图负隅顽抗。华盛顿认为必须速战速决,不可拖延恋战。命令青年军官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指挥部队猛攻普林斯顿大学。没打多少炮弹就迫使敌军全部缴械投降。
这一仗打得干净利落,算得是一场成功的速决战。共击毙敌军一百余名,俘虏三百多,其中包括14名军官。美方战死30人;尤为可惜的是失去了一员英勇善战的将级指挥官默塞尔。
这天黎明,康华利整顿部队杀过河去,才发现人去营空,篝火余烬未冷。先还以为华盛顿故伎重演,又是长岛式的悄然逃遁。等到太陽升起,便听到普林斯顿传来隆隆炮声,马上明白自己中了声东击西的圈套。
预料那里三团英军不是美军的敌手,更担心不伦瑞克的军需储备和私人行李有失,急命部队跑步援救普林斯顿。但为时已晚,沿途的桥梁又被美军破坏,他得修复桥 梁大炮才能通过。康华利急不可待,不顾河水冰凉,强令部下涉水渡过齐腰深的溪河继续赶路。正行走时,远处一道胸墙背后射出一发32磅大炮弹。康华利命令停 止前进,以为有大量美军抵抗。先朝那个方向打了一通炮,再派一队骑兵前去侦察,结果空无一人。
原来这门缴获的32磅大炮过于笨重,没法拉走才被美军留下。从后卫部队选了一名炮手,等追兵临近时划一根火柴点燃就走。这发炮弹让康华利浪费了许多炮弹和时间。
康华利追到普林斯顿,只有望尘兴叹了。
奇袭特伦顿、巧攻普林斯顿,接连两番告捷,结束了美军一直被动挨打的局面。由于军事上的胜利,华盛顿的名声远扬欧美,奠定了他在美国政治、军事领域中的领 导地位。与华盛顿同时代的腓特烈二世盛赞两次战役是“军事编年史上最光辉的成就”,专门赠送了一张自己的肖像给华盛顿,上面的亲笔题词挺有意思:“欧洲最 年长的将军致世界上最伟大的将军。”
3. 避免与敌决战
华盛顿撤出普林斯顿后,更注意开展游击活动。康华利的部队只能守住几座孤零零的城镇,再也不敢轻举妄动。新泽西地区的战局趋于相对稳定。
华盛顿决定利用这段时期,把部队带到莫利斯城进行休息整顿。
华盛顿选中莫里斯城安营扎寨,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十分有利。进可攻退能守,特别对于打袭击战非常有利。他从战略高度作出决定,较长期呆在这里整顿部队,提高部队的军事素质,训练出一支新型的正规军。
在莫利斯城,大陆军第一期任务就是全面休息调整,恢复体力。第二期工作是整训新军。根据大陆会议的决议,计划征募16个步兵团,3个炮兵团,1个工兵团和 3000名轻骑兵。此时最缺乏的是军官。总司令从实际出发,采取了多种渠道选拔、网罗人才。一是从部队原有的军官和士兵中,培养提拔军官。另一个办法是不 拘一格广揽人才。所谓不拘一格,即不论出身门第、不分宗教信仰、不问属于哪一州、甚至不排除外国籍人士。只要效忠于美国或同情美国的独立事业,具备真才实 学者,都委以重任。这样的用人政策,显得雍容大度,极具气魄,吸引了许多有志之士纷纷前来参军。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