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人物传记大全 > 华盛顿传

第十一章 能上能下平常心(3)

这时的华盛顿,确实无意竞选,更不想当总统。夫人玛莎也说:“没有想到战争结束以后,竟还会召唤将军进入公共生活。”

不管华盛顿本人是否愿意,选举如期举行。因国会要等到代表达到法定人数,所以到4月初才开始计算选举院的选票。计票完毕,结果是华盛顿以选举人全票 (69票)当选为美国第一届总统。

4月14日,国会秘书、华盛顿的老朋友查尔斯·汤普森,特地带着国会主席的公函从纽约赶到弗农山庄,正式通知他已当选美国首任总统。

华盛顿得知这个喜讯时,没有狂欢大喜、没有兴奋激动,完全处以平常之心。出于“为公众谋利益”的使命感,他还是下决心挑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再度出山担任总统一职。就任前他把家务作了安排,并专程前往亚历山德里亚探视年过80的老母亲。

4月16日,华盛顿告别了五年多的布衣生活,动身前往纽约赴任。

他没有因总统的殊荣和民众的拥戴而陶醉。这一切都使他感到愉快,但也使他感到痛苦。他想到,如果竭尽心力还不能为人民谋到幸福,等待他的就可能是完全相反的场面。

华盛顿上任的准备工作,就是起草一篇就职演说。他最初拟了一篇长达72页的讲话稿。几经斟酌,后来改成了只需20分钟就能读完的演说辞。

一切筹备就绪,美国第一次总统就职仪式于1789年4月30日隆重举行,这一天天气晴朗。上午9点,各教堂举行祈祷仪式,祷告上天降福于新政府。中午12点,华盛顿穿上礼服,登上国会派来的专用马车,向联邦大厦驶去。

总统宣誓仪式安排在参议院议事厅前面的一座陽台上举行。陽台中央放着一张桌子,上面铺着深红色天鹅绒桌布,桌布上放着一本装订精美的圣经。

华盛顿健步走上陽台,用手抚在摊开的《圣经》上,庄重而清晰地宣读誓词:

“我谨庄严宣誓:我将忠诚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我将竭尽所能坚守、维护并保卫合众国宪法。愿上帝助我!”

华盛顿再次向群众鞠躬,转身回到议事厅,向参众两院发表就职演说。这篇就职演说词,成了美国开国历史上一部经典文献。

在人类社会历史上,从封建君主制摆脱出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之举,最先在美国出现了。

华盛顿将怎样使用他手中的权力呢?这位共和政体的总统会不会转化成为专制政体的君主?人们还带着警惕的目光注视着华盛顿步上总统的宝座。

对于担任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自己曾如是说:“在我任职期间,我就把自己看做公仆。如果在此期间,他们进而把我称为他们的奴隶,我也毫无异议。”

华盛顿上任后面临的问题的确是千头万绪。所谓的新政府,就是一位总统、一个国会,十几个办事员、一个空空如也的国库和一大堆债务。

他要从“零”开始。

他首先要做的,就是物色和任命政府各部的首脑。这个时候,华盛顿的办公室和住所实在是说客盈门,许多人都想来谋取官位美差。有托关系游说的,有毛遂自荐的,有借战争中共过事的老关系来“叙旧”的。

华盛顿清醒地看到,要是用人问题上采取了不公正和不得人心的手段,“政府本身会处于被这些手段颠覆的危险之中。” 试看华盛顿经过深思熟虑而组成的政府工作班子成员:

处理外交事务的部门称为国务卿办公室。任命托马斯·杰斐逊为首任国务卿。他是享有很高声望的民主主义者,长期担任驻法国公使,精通国际事务。可是众所周知,他对 《联邦宪法》一向持有异议,与华盛 顿政见相左。选他担任重要职务,不仅提高了新政府的民主色彩,也显示了华盛顿用人的雅量。

任命亨利·诺克斯为陆军部部长。这是一位优秀的将才,独立战争期间他是炮兵司令和总司令的顾问,具有大将风度。

任命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为财政部长。他才34岁,是个开业律师,独立战争中显露了才干,在制宪运动中又发挥过重要作用。他精明能干,思想周密,理财有方。

任命约翰·杰伊为大法官、埃德蒙·伦道夫为总检察长。

美国参议院同意,这些重要职务均由总统直接任命,不必像英国的传统习惯那样,由参议院任命,从而开创了政府官员向总统负责,而不是向国会负责的先例。

政府班子组成之后,美国的国家机器开始正常运转了。这种新型民主体制的国家事务,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实验。联邦宪法对政体虽然作了原则规定,但是诸如总统与 议会、总统与部长之间的关系,“三权分立”如何分权?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无具体细则规定。华盛顿通过实践和探索,居然在治理国事的操作上,为 他的继任者们树立了许多先例和规则。

华盛顿反对繁琐的礼仪。接待来访客人时,他的助手汉弗莱斯上校在客厅门口高喊“合众国总统驾到!”华盛顿很不安然,告诉他今后切不可再喊。

总统与国会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呢?宪法规定,根据参议院的意见或取得参议院的同意,总统才有缔结条约之权力。1789年8月22日,华盛顿准备同南方的印 第安人签订条约,就亲自去参议院征询意见。在宣读文件时,因街道上车辆来往人声嘈杂,议员们没听清楚便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华盛顿听得火起,转身拂袖而去。 到了下周一他派秘书给议会送去一份详尽的材料。从此,华盛顿再也不亲临参议院去当面听取意见,这就成了美国总统代代传承的惯例。

再说总统与政府部长的关系。宪法规定,总统得用书面向每一行政部门长官征求有关事项的意见。部长们应对他所需要了解的情况写出书面报告。可是他喜欢采用战争期间开军事会议的形式,坐在一起听取下级的口头意见。这种方式形成了美国内阁集体讨论问题的制度。

再如中央政府同各州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当时美国政治生活中最复杂、最敏感的问题。美国长期是有邦而无国,州自为政,州长就是一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在一些人眼中,州长和总统就是平起平坐的关系。华盛顿建立了个新规矩,联邦政府理所当然居于各州政府之上。

华盛顿任总统期间,日夜为国事操劳。他患过一场大病,动过手术;病愈不久,又得到母亲因癌症去世的消息。幸亏他有一个好内助,夫人玛莎帮了他的大忙。

丈夫当选了总统,玛莎由侄儿刘易斯骑马护送,带着孙儿孙女跟去纽约赴任。沿途受到的隆重接待使她受宠若惊。起初总统府坐落在皇后大街和樱桃街的交叉处,远 远说不上富丽堂皇。屋顶很低,房屋太窄小,勉强委曲住下。稍后租赁了法国驻美公使离任后留下的宅第作为总统官邸,搬进了百老汇大街,条件倒是改善多了。官 邸总共有4层楼房,相当宽敞,客厅外有漂亮的陽台,餐厅的长餐桌很大,能坐27位宾客用餐。

于是家里经常冠盖云集,嘉宾贵客不断。当惯了乡村家庭主妇的玛莎,突然一下子成了全国第一夫人,要演好这个角色的确难为她了。孩子得照料,还要帮助丈夫接待应酬,遵守各种礼宾仪节的约束。

华盛顿平时处理国事,每周二下午3—4点,必需穿礼服戴假发扑发粉戴手套,全身披挂会见来访人士。夫人则每周五举行一次招待会。总统说,招待会应该高雅而 不俗气,绝不过分豪华。做起来也真难:简陋寒碜了有伤堂堂大国体面;丰盛排场了又易遭致非议。在一个民主国家,总统的各个方面都是透明的,无不受到舆论的 监督。对于俭朴的新英格兰平民百姓来说,若知道这里天天开宴会,成群的仆人穿着统一的制服,也许会惊呼老将军过起国王生活了。他们哪里知道,当上了总统的 华盛顿,生活上仍然严于律己,处处谨小慎微。

她清楚地记得这么一件小事。她的乔治很喜欢吃鱼,一次厨房总管从市场买到一尾美洲大鲱鱼。这天没有宴会,家里开饭时仆役送上了这道稀罕的名贵菜肴。总统感到怀疑,问总管这鱼花什么价钱买的?总管结结巴巴答说花了3块钱。总统马上大声吩咐:“撤下去,马上撤下去!

我的餐桌上绝不能带头这样奢侈和铺张!”

纽约有个传统习惯,元旦那天亲朋好友要互相登门拜访。从下午 1点起,军政显要络绎不绝来到总统府。有副总统亚当斯夫妇,全体内阁成员,纽约州克林顿州长,外国使节和国会成员。那天晚上由玛莎出马举行大型招待会,好 在她举止大方、应对得体,普遍反映良好,都说第一夫人谦恭礼让,值得大家爱戴崇敬。不久,他们全家随同政府迁移到了费城。

军人出身的总统向来态度严肃、不苟言笑,有时遇事急躁,令人生畏。有了夫人从中调和,晚宴的气氛就变得亲切而活跃。日子长了总统本人也随和起来,变得谈笑 自如风趣诙谐。在夫人耐心帮助下,他那受人尊崇但高不可攀的英雄形象,也恢复了几分有血有肉的凡人面貌。这一来她的第一夫人的地位得到了公众的承认。

可是对于玛莎来说,出头露面、荣华风光、权势地位,这一切都不是她之所愿;她和丈夫一样,梦寐以求的是早日回到弗农山庄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她给外甥女范妮的信中曾说过:“我在这里生活很单调……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