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 国乱归园 4节 失(2)
“说恁些,还是一句话,你是不愿意把藏书地址告诉我们哪!”南宫嚚说,“那时 要你守藏典籍是天子的心意;这个时候要你说出藏书地址,让我们把书挪走也是天子的 心意。因为将来继位的新天子必是我们的三殿下,我们是三殿下的命官,所以我们来挪 动书籍算是天子的心意。你问我们挪哪去,我们爱挪哪挪哪,挪哪都中。我们是往京邑 (开封)挪,眼下京邑是周朝的京都。我们不放心,怕书丢了,所以先把书挪到京邑去。 以后周朝京都再挪回成周(洛阳)的时候,再把书籍挪回来。好啦,不说啦,快把藏书 的地址说出来吧。”
“南宫大人将问题这么的去看,卑职李聃仍然不敢苟同。”老聃先生仍然笑着,而 且笑得仍然又和又美,“听大人方才之言,大人是怕书籍丢失才来挪动,这个请大人放 心。因为卑职曾下决心尽心尽力,忠于职守,情愿以自己生命去保护典籍。再者,眼下 书籍不会再有什么闪失。所以大人不必再有对典籍不放心之处。方才大人说三殿下久后 必然继位,既然三殿下必在周都成周继任天子之位,当然他对我在成周的忠于职守,坚 守典籍,必然十分欢喜,因为他继位后,典籍俱全,对他大有用处;典籍失去,对他会 是大的损失。如若现将典籍从成周挪至外地,兵荒马乱,一是极易丢失,二是周之典籍, 象逃难一般地运往外地,很不雅观,并且会给将来三殿下继位造成不祥之兆。如要运往 京邑(开封),现在京邑只是三殿下临时登基之处。因为眼下二殿下也立有临时登基城 邑。如若现在就将书籍运往京邑(开封),将来三殿下在成周(洛阳)正式继位,还得 把书再从京邑运回成周。这样来来往往,只能白费力气,而且路上会出闪失。如若将来 要将京邑定为周都,眼下移书仍不必要,因为,等到正式定都之时,再往京邑运送书籍, 也不为迟。”
听老聃先生说到这,南宫嚚一下子火了,他两眼一瞪,从座位上站起来说:“少讲 恁些月白理!你给我把藏书的地址说出来!我要你给我把藏书的地址说出来!不说不行! 不说我就杀你!”
老聃先生见南宫嚚蛮横无理,丝毫不听他委婉的好言劝说,还连脸也不盖地直接用 杀来威胁他,心中也很气愤,心想,反正不行了,只有豁上了!虽然如此,但是,他仍 然还是控制住自己,努力使自己保持着平静。他平平和和,但是底气十足地说:“既然 南宫大人你这样说,卑职李聃我只有以身殉职了。为了社稷,为了新天子,为给三殿下 保全典籍,我这条老命是死是活都没有啥。不过,当着两位大人之面,我得把话说个明 白。南宫大人要想杀我,易如翻掌,倒不值啥。然而您就是把我砍成肉泥,也不会对大 人有益。不仅无益,而且坏了大人一世清名。因为,大人将我杀死,今日、明日,以至 久后,再也无法从我嘴里得知藏书之处;大人得不到书籍,又白白落个杀死周天子柱下 史和守藏史之名,让后人千年万载说长道短,等于卑职用一条不值钱的老命玷污了大人 的名誉。再说,将来三殿下正式登基,找不到典籍,心中着急,追究责任,也会怪罪大 人。大人一心为了英明君主,而又得罪英明君主,好心好意,反倒招致灾祸,这就叫做 事与愿违。一失典籍,二招灾祸,三落恶名,大人实属好大的不值!明知大人会有不好 的结果,眼睁睁看着不向大人说出,故意去让大人遭害,卑职李聃也不忍心!”
“你,你!我!我……”南宫嚚听老聃说到这里,一手摸剑,外表发怒,但是心虚 嘴软,一时弄得恨不抹脖儿。
召悼见南宫嚚陷入尴尬境地,赶忙出来圆场,急忙搬梯让他下楼,“李征藏史,不 要误会,不要误会!我们,我们,说实话,我们可不是要杀……要,要,可不是要,我 们没那意思,没那意思。我们是故意唬唬你,看你是不是真能将典籍保住。能保住,我 们放心了,放心了。南宫弟,咱走吧,走吧。”赶快站起来和南宫嚚一起走了。
当他们走到老聃先生家大门外边的时候,召悼眨巴着眼睛对南宫嚚说:“他这样的 人不能杀!真不能杀!只能吓唬一下。吓唬不住,能有啥办法。我看咱们只有偷着干了。”
“奶奶的,咋碰上这个老顽固!”
……
南宫嚚他们走后,老聃先生急忙跑到小纯家里。用好话将他安慰一阵,要他不要害 怕。
“不害怕,先生,我不害怕。”小纯说。
“你快把大纪叫来,我有事要和你俩商量。”
“好吧,我这就去,”小纯说一声,抽身走了。
半个时辰之后,小纯领着大纪,喘呼呼地从门外走来。
“先生,有什么事?”大纪一进门就问老聃说。
“情况不好,我看咱们的书籍很难保住。”老聃先生说,“咱们是不是将书籍再往 别处转移一下,例如转往偏僻的不会引人注意的农家住所。”
“不中。晚了。”大纪说,“恐怕不转移便罢,一转移反而招致更多的麻烦。”
“那咋办?”小纯说。
“让我们商量。”老聃说,“好好商量商量。”
……
就在老聃去找两个助手商量办法的同时,王宫之内一群兵士正在南宫嚚、召悼指挥 之下大搜典籍。
他们将王宫之内许多房门一一打开,将屋内角角落落一一查看,全没发现典籍的影 子。他们继续搜查,在院中之院发现两所背静的屋子。两所屋门之上都用铁棍砸弯砸死。 他们用大铁棍别,不管怎么样别,就别不开。他们抬来一根木梁。十多人抬着木梁往门 上撞。咣!只一下,将门板子给撞了个窟窿。几个兵士从窟窿里钻进屋去。里边空空, 一无所有。
他们又去撞那第二所房上的铁门。咣!没有撞开。咣!咣!还是没有撞开。他们火 了,又增加上三四个人,一个个紧咬着牙,火暴着眼,用力往门上猛撞。咣!咣!只两 下,就将门搭撞断。铁门大开。他们进屋一看,又是一无所有。
人们泄气了。南宫嚚恼羞成怒,火暴着眼大声喊:“不要泄气,继续搜查!查!给 我继续搜查!不许泄气,我看哪个泄气?!”
兵士们开始进一步搜查。他们从院中之院跳过墙去,发现一个没有进出之路的密院。 这里有好几所背静的房屋。房门用铁锁锁着。其中有两所房屋都是铁门。粗大的门搭门 鼻上盘着拧弯的铁棍。一群人将那木梁从院墙上边搬了进来。他们抬起木梁就往铁门上 撞。咣!咣!咣!一连三下都没撞开。
咣——!他们用尽全力,还没撞开。
他们把院墙扒开一个豁口,接着将墙推倒一丈多长。他们又抬来一个两个人合抱只 能对手指头的大树干。接着,他们几十人抬着大树干,照铁门上猛撞。咣——!“轰隆” 一声,铁门连着门框,连着前墙,全被撞塌!这一下,被发现了,一个屋里摆放的全是 竹简、木简、麻布、帛绢的典籍。
他们喊着,叫着,更大的一群兵士走来。他们扛的扛,抬的抬,来来往往象蚂蚁行 雨一般,霎时间周之典籍几乎被全部弄走,只剩一些他们认为无用的东西,扔到地上。
他们将典籍装了几大军车,挥鞭赶马,扬长而去。
老聃先生听说之后,十分惊慌,当他急急忙忙赶到这里之时,典籍已被他们运走了。
此时,晋国军队从京邑(开封)方向往西推进,接着占领了成周(洛阳)。文公尹 固和召盈率军往王城(陕州)以南撤退。就在这个时候,召盈背叛王子朝,将住在他们 军队之中的王子朝赶走。王子朝、尹固、南宫嚚、召悼带领人数不多的随从,坐着拉有 周朝典籍的马车往楚国方向奔逃。他们打算把这些珍贵的典籍献给楚王,以讨得他的欢 欣。
这时,背叛王子朝之后的召盈,把逃难中的敬王迎进王城(陕州)。接着,召盈在 王城(陕州)与单旗、刘卷立下盟约,他们焚香叩头,对天许愿,从今往后,结为兄弟, 紧密团结,一致对敌。
也是这时,尹固从去楚国的路上逃跑回来,打算向王城(陕州)的敬王投降。晋国 的军队开进王城(陕州)。晋顷公派将军荀跞把敬王姬鄩从王城(陕州)接往成周(洛 阳)。晋国军队发现逃回的尹固,将他抓获。接着,晋国军队留下一部分兵力保卫周朝, 其余军队回国。周王朝争位战争暂时“结束”——告一段落(战争的余波,还在进行)。
接着,时间的脚步跨入公元前五百一十五年。这年老聃五十七岁。这时,掌握朝政 大权的单旗、刘卷,根据战后新的情况,根据战争中立功大小,对朝中官员重新作了人 事安排。派上用场的留下,派不上用场的可以自动回家。老聃先生因失去典籍,没配职 务,就自动回到家乡曲仁里。这时,他的儿子李宗已从沛地亲戚家里回来,成家立业。 老聃先生在家没有事干,也没动笔去写东西。因为此时王子朝已逃楚国,战争还在边远 地区进行,周朝争位之战还没彻底结束,他要睁大眼睛从家乡往洛阳盯着时局的发展, 要看战争怎样彻底结局。
两年之后,时间到了公元前五百一十三年。老聃五十九岁。这年,秋冬之交的一个 上午,乌云退去,天气晴朗,东周王朝的又一个正式天子周敬王处理战犯之事正式开始。
只见此时之敬王姬匄,头戴平天冠,身穿褚黄袍,团面眯眼,三缕清秀小胡,文文 静静,沉沉稳稳,依然保持着以往他那含藏不露的内向特色。他在正殿龙位之上坐稳之 后,看一眼坐在帘内的单旗、刘卷等以及帘外的一些朝臣。单旗、刘卷,锦衣玉带,面 带威肃。黑衣卫士拱护,龙凤日月烘托,金銮正殿显出一派庄穆。
正殿外面的台阶之下,一行跪着三个一色黑衣、身被五花大绑的罪犯,一个是尹固, 一个是召盈,另外一个年轻些的是原鲁的儿子。他们披头散发,满脸青黄,个个吓得面 无人色。站在他们身后,用手牵着法绳的三个身穿黑衣的杀人的刀手,手里都端着锋利 的齐头大刀。
正殿内,竹帘以里的周敬王,将一卷写有黑字的黄绢(圣旨)展开,递给单旗。单 旗接旨,略略施礼,随将旨转交给了坐在帘外的一位负责主斩的官员。
主斩官走出正殿,站在台阶之上开始宣旨:“万岁有旨!查尹固等战争罪犯,助朝 贼争位,燃战争烈火,毁我社稷,杀我臣民,罪大恶极,王法难容。为惩一儆百,安定 社稷,朕特修旨,将汝等予以处决。尹固、召盈,虽系作恶之后自愿反正,然而出尔反 尔,奸猾难靠,诡心莫测,亦不可留。其余罪犯,须处决者,可随尹、召等犯一并,同 斩于市。钦此。”
宣旨一毕,主斩官就和刀手们一起,将尹固等一并押解市曹。
此时,天子退朝。朝臣离去。作为监斩官的单旗,走出正殿,步下台阶,行至午门 外,坐马车往市中心而去。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