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人物传记大全 > 老子传

第08章 入秦过函 4节 扶风情深兮!槐里义长(3)

此时,老聃先生正在紧张地思考:“完了,完了,这一回我完了,……再也没法去 请医者了……。我胳膊里的骨头可能是断了,我觉得好象是听见响了。人老得很了,骨 头是脆的,很可能是那里断了。唉,我不该,我真不该恁急。很急了不中,欲速则不达 呀。我后悔了,我真不该……。不,我应该着急,我不能不急呀!你想,扶风村,恁么 多的人生命危在旦夕,我能慢腾腾一点也不急吗?我不能不急呀,我若不急,目下不是 连村也出不了吗?……然而,然而我栽到了这里,这咋办?我不能走了,我栽毁了,不 能去请医了,这咋办哪?我不能对徐甲说我栽毁了,他如若知道我栽毁,一定不让我去。 他自己去又请不来。他不让我去,我硬要去,劝劝阻阻,周周折折,出些不必要的事, 也会耽误时间的。”想到“耽误时间”这几个字,老聃先生心里倏地一惊,猛然想起, 他不该在这里想下去,想起他如若再在这里想下去就是对抢救病人的时机的贻误,就是 犯罪,就赶紧折起头,强装笑脸——这笑里无可奈何地透露出痛苦——,对徐甲说: “不要紧,我不要紧,徐甲,没事儿。我没摔着,歇一会就过来了。年纪大的就这样, 没摔着也看着象是不得了,实际没事,抓紧时间去请医,拉牛!你先别拉我,快去拉牛。” 说到这,皱一下眉头,那是胳膊猛又一疼。不过这种不易让人发现的表情,他并没让徐 甲看见。

徐甲将青牛从石坑拉上去,让它在路上站好,然后回过头来又到坑里去拉老聃先生。 在他的搀扶下,老聃先生忍着疼,勉强站起。徐甲看着他说,“先生,您,您不能走了, 您摔伤了。”

“摔伤?摔伤个啥。”老聃笑了,故意打起精神,“老头子家就这样,待一会就过 来的。我身子骨有点暂时不遂和,你可以先背我上牛,到牛背上趴一会就好了。快吧, 快吧,时间可不能再耽误了。”说到这里,又皱一下眉头,额头上渗出细微的汗珠。

徐甲将先生背起,好不容易地走出石坑,来到青牛身边,将他放到地上。然后撑他 上牛。当他一手托着他的下身,一手推着他的右胳膊往牛背上撑的时候,一下挤着了那 里头的伤处。老聃先生猛地感到一阵疼痛。他咬牙紧皱眉头,一声不响地扭着头,不让 徐甲看见。脸上的汗珠象豆粒一样滚了下来。

“走吧,快走吧。”他挤着眼在牛背上说。

青牛撑着脖子,平举着头,瞪着眼睛,眼里往外冒着光光,喘呼呼地往前走着。徐 甲喘呼呼地加快脚步,几乎是往前小跑。

“快些。”老聃先生趴在牛背上,几乎是成了习惯地重复着刚才他那句话。

徐甲和青牛的步子进一步加快。由于喘呼得厉害,就又放慢一点脚步。

“快些,再快些。”老聃先生又重复着他那句话,所不同的就是又添了“再快些” 三个字。因这三个字,使徐甲刚放慢了的步子又加快了。

走一阵,一条小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一个中年艄公站在船上。他们来到河边,将 牛停下,努力控制着心里的焦急。老聃先生忍着疼,让徐甲靠扶着,从牛背上擦下,拄 着拐棍站在地上。徐甲和艄公一起将青牛弄到船上。然后,他们又扶老聃先生上船。中 年人将船慢慢撑动,一篙,两篙,三篙,五篙,好大工夫才撑到对岸。

下船之后,老聃突然想起“晚了”,想起时间被他耽误了,被他的爬坡,摔坑,下 牛上船,艄公的不慌不忙耽误了。他心里“嘭”地一声燃起一团大火,这团火炽热地烤 灼着他干瘦的胸腔,把他的疼痛全烧掉了,此时他一切念头都没有了,只剩下一个要不 顾一切往桓家坞急赶了。

他憋着一肚子火急,让徐甲撑着他急忙上牛又往前急赶,哪想刚走不远又碰见一条 河,而且这河比刚才那河还宽。一只木船停在渡口这沿。青年艄者招呼他们上船。青牛 在船上站正。徐甲提心屏气地护老聃先生靠在牛的身边。老聃想起刚才艄公的磨蹭,心 急火燎,只想着快到桓家坞去,说有十分紧急的病人急亟抢救,须急请医,催艄者快快 开船,越快越好,青年艄者一听,也十分着急,迅速将船撑动。木船在河心晃了几晃, 差点儿没有淹水。木船越走越快,迅速向对岸划去。急慌最易出错,没想到猛地一下碰 到岸上,把老聃、徐甲一起闪到河岸的河水之中。老聃先生心里一凉,头懵多大……

由于紧张,劳累,加上跌撞,水激,使年老之人无法承受。当老聃先生被徐甲、艄 者从浅水中搀扶出来,乘牛来到桓家坞桓先生面前的时候,已经晕得闭着眼睛不能抬头 了。

这外号“天难请”的桓先生,身穿绢质的黑衣黑裙,出落得十分清雅,一脸傲岸, 嘴上留着清高的小胡。他坐在药橱旁边,惊讶地看着一位浑身水湿,可敬、可怜的老人, 一时不知是怎么回事。当他听徐甲说完重先生为救扶风病人冒艰难危险,百苦千辛前来 请他的时候,一下子感动得流泪了。

“好心的重大伯啊,我活了五十多年,还是第一次才见到您这样的人哪!”

就在这时,白三老另外派的,前来桓家坞请医的人也赶来了。

桓先生安排人快给两个落水者换干衣裳,并且要好好照护重先生。他自己赶快带上 医病要用的东西,找到一位善骑马者。桓先生上马,趴在善骑者的背后,然后举鞭催马, 向扶风方向飞奔而去了。……

来扶风后,桓先生一头扎到对瘟疫病人的紧张抢救之中。经诊断,他给开了医治此 病的药方。此次桓先生开出的中草药,不仅量大,而且样多——有白头翁、黄连、芍药、 竹叶、栀子、犀角、蔻仁、滑石、蚕矢等。

桓先生安排扶风村人,要迅速弄来这些药物,迅速煮好,迅速送到病人嘴里。他让 人到桓家坞把他存放的所有这方面的药物全部拿来,又派人四处找药。他说:“我这药 方上有几样药现在不好找到,其中有些药缺,有些药找不够用的。我知道,城里这几种 药已经不多,必须派一部分人下乡四处寻找。必须迅速将这些药物购买齐全,以满足病 人所需。”

老聃先生要徐甲用牛驮他下乡找药。徐甲不让他去,说他已经摔损了身体。老聃先 生一口咬定他没有事。他以他的包容和含蓄将病苦严严地隐下。他跃在牛背上,让徐甲 牵牛驮他到四乡去。他亲自掏出他讲学、收徒得下的金银,将药一样样买足买够。在他 和桓先生、徐甲、白三老以及扶风村全体民众的共同努力下,村上的瘟疫很快扑灭了。 接下去,其他村上的瘟疫也被扑灭了。一方人的生命得救了,老聃先生累病了。

七月二十日,天气骤然变化。突然之间,黑云涌起,北风大作,暴雨倾盆,连下一 天又零半夜。气候陡然转冷。夜里,老聃先生躺在“扶风闲屋”的竹床之上,突感彻骨 透髓地寒凉起来。他浑身发冷,高烧烫人,很快进入昏迷状态了。他病了,由于过度紧 张,过度操劳,精疲力尽,由于岁数太大,经不起折腾,由于伤损苦痛,出汗之后又遇 冷水,寒气入内,由于天气骤变,燥热陡然转冷,他病了。他岁数太大了,一生给予, 最后更加给予,竭尽精津,没有一点反力了。整个躯体,很快由酸变假了,他觉得他天 数已到,无法救治,认为已经走到尽头,临死别再讨扰别人,就听之任之,干脆一声不 响了。

天明,徐甲发现先生面色如土,脸型扭曲,进入昏迷状态,已经不行了。就放声大 哭。噩耗传遍全村。扶风人流着泪围在他的床前,拉着他的手说:“重先生啊!您不能 走啊!您是为救我们扶风人弄成了这样的呀!我们的病好了,您却要走了呀!我们还没 来得及报答您呀!您连俺一口热水还没喝的呀!您不能走啊,您睁开眼吧,睁开眼再看 看我们吧!再给俺说句话吧!”

老聃先生慢慢地将眼睁开一条缝,哆嗦一下嘴唇,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好, 好了,我,不,不,挂……念了。……槐,槐里,……大,大黑,他,他们……”慢慢 地闭上眼睛,啥时也不再说话了。

人们开始放声大哭。屋里屋外跪了一大片人,玉山、火娃和他的妻子桑离氏跪在最 前面。火娃手扒床梆,看着盖在黑布底下的那个露着白发的救命恩人,泪如泉涌。桑离 氏拉着老聃的袖子哭着说:“重公公啊!您是个大好人哪!俺扶风人再也见不到您了啊!”

就这样,先生永离人间了。周元王姬仁五年,秦厉共公六年,公元前四七一年七月 二十一日早晨,中国古代伟大的人道主义哲学家,具有巨大智慧的思想家,道德学说的 创始人老聃先生逝世了,宇宙间一颗巨星陨落了。

就在老聃先生去世的当天,槐里的赵弼襄、大黑,领着一群人前来找他。见先生已 死,失声痛哭。霎时间,人们都知道重耳先生就是老聃了。接着,槐里村的人都来了。 这天,扶风人和槐里人都为先生赶制了孝衣。两村人商量先生的殡葬事宜。为了以后能 看到先生的坟,两村人都要求把先生的尸体埋在自己村上。槐里的人说,槐里是先生的 家,那里有他的家,他生前所喜爱的西山就是他的家呀,他离开槐里的时候,还说要回 槐里呀,他临死的时候还在说着槐里呀!请让俺把他殡到槐里吧,请你们尊重先生生前 的意愿吧,请允下我们的请求吧,再不允,我们就要给你们跪下了!就这样,扶风人这 才答应了。

槐里的灵车来了,先生的灵柩被抬上灵车了。

扶风人看到先生要走了,就又放声大哭了。槐里人戴孝扶着灵柩哭;扶风人戴孝跟 在车后哭。七月“秋霜”降,白云含哀情,当天秦国百姓,凡知道这消息的都哭了。

秋风飒飒,秋云凄凄,举世哀聃,人心悲恸,老聃先生的灵柩在槐里西山安放了。 安放那天,除了秦宫的人(“秦失吊之”)之外,各界的人士都来了,尹喜也从函谷专 程赶来了。

老聃先生去了,留下真善道德而去了。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