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人物传记大全 > 松下幸之助自传

第一篇创业前史 1.我的少年时代(2)

我在脚踏车店当学徒的工作是:早晚打扫、擦桌椅、整理陈列的商品,这些事每天至少要做一次。然后是见习修理脚踏车,或做助手。修理脚踏车的工作有一点象小铁匠,店里也有车床和其他设备,所以我也学会了使用这些机器。

我从小就喜欢这类铁匠的工作。做起来不但不觉得讨厌,反而感到有趣,每天过得很愉快。

当时转动车床并不用电,都叫工人用手转,这对我来说很难。最初十几二十分钟还可以支撑,到了三四十分钟,手就累了,没力气再转,这时前辈工人就会用 小铁锤敲一下我的头。乍听起来好象很粗暴,可是当时的工人都是这样的。做学徒都得经过这样"打成器",才能毕业。你不服气,或提出抗议都没用。如果有人真 的提出抗议,那才会惹上麻烦。作法虽然不合理,在粗鲁中却也有温暖的人情味,这一点也是我所怀念的。

我一边当铁匠学徒,一边也兼跑腿,到顾客家去,或到主人亲戚家去办事。这时候,老板娘会亲切仔细地教我怎样说话,怎样向对方道谢才有礼貌。一年的时 间,好象做梦似地过去了。主人的店愈来愈兴隆,店员也增加到四五人。我虽然个子小,却已经是老店员之一,可以向新进店员逞威风了。这时候,脚踏车竞赛开始 兴盛。总经销为了促销,一面培养选手,一面

组织后援团体到各地举行竞赛,当时的大阪新报社,也为竞赛出了不少力,其热烈程度有点象现在的棒球比赛。主人家的"五代商会",自从有了自己的品牌 (国王牌和其他两三个牌子),常有选手到店里走动,由于这个缘故,我也想做选手,每天早晨四点半就起来,跑到当时设在住吉的竞赛场,骑着比赛用的脚踏车练 习。集合在场上的选手,每天上午都有三四十人以上,所以有人在竞赛场开了一家小茶店。

我虽然每天早上勤练,可是进步有限,大概是没有天分吧。不过,我去各地参加竞赛,也有好几次得第一。有一回,到淡路扳屋的竞赛会出赛,果然又得第 一,被观众夸奖说:"这小鬼好厉害啊!"还有一次,当我快接近终点时,前轮撞到前车的后轮,车子翻倒,不省人事。那次折断了左锁骨,到伊吹堂接骨场去治了 一个半月才好。主人叫我不要再参加竞赛,我自己也害怕了,以后就不再练习,也不再出赛。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我,和一般

年轻人一样,是蛮有活力与冲劲的。脚踏车竞赛,一直流行到 1902 年,后来就没落了,有一阵子几乎中断,最近好象又有复活起来的样子。

父亲的训示

我这样过着学徒生活,一面也学习做生意。父亲一定在心里期望我有朝一日出人头地。我小时候,大概肠子有毛病,常常大便在裤子里。有一次骑脚踏车出去 办事,回程肚子开始痛,实在忍不住,终于边骑车边拉了。前面已经说过,我不是端正骑在车上,而是半蹲式斜斜地骑,这样更刺激便意,脚踏车弄得全是屎,又肮 脏,又狼狈。当时,我已经没力气自己处理,就哭哭啼啼地跑到盲哑学校去找父亲,然后哭了出来。父亲一看到我的样子,吃了一惊说:"到底是怎么搞的啊?"他 一面安慰我,一面耐心替我处理。当时的情况,现在回想起来,仍深深地感到父亲的爱。

类似这样的事,发生了好几次,每次都是跑去找父亲解决。父亲每次都口头掸似地说:"要发迹啊!伟大都是自从小做学徒干起,经过千辛万苦才成功的。不 要灰心,要忍耐啊!"父亲一直内疚自己把祖先的财产赔光,也把这一家的所有希望寄托在唯一剩下来的男孩子--我的身上。回想起来,我是可以理解父亲的心 情。

有一回,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由于父亲和我都住在大贩,我 11 岁那年,留在和歌山的母亲搬到大阪天满区来住,姐姐读过一些书,所以在大阪储蓄局计算事务所当雇员。刚好局里征工友。姐姐和母亲商量让我去做。商量之后, 母亲告诉我:"幸之助,你连小学都没毕业,以后读书写信都不方便,所以,利用这个当工友的机会,夜间就可以到附近学校去读书。"我听了当然很高兴。每天从 家里母亲的身边去上班当工友,夜间可以去上学,这当然

比现在做不自在的学徒好多了,于是请求母亲帮我换工作。母亲说:"我去问问你父亲,如果他同意,我们就这么办。"下次见到父亲时,父亲却说:"你妈 要你当工友,夜间去读夜校,我反对。希望你继续当学徒,以后做生意。我认为这是最好的一条路,不要改变志向,继续做学徒吧。我知道现在有好多连一封信都不 会写的人,都能做大生意,手下用很多人。只要生意做成功,就能雇用有学问的人,所以绝对不要想去当工友!"父亲很明白地这样告诉我。所以,做工友的事,虽 然是母亲的好主意,也只好放弃了。现在回想起来,父亲的想法是了不起的。一想到我有今天,便感到父亲的判断正确。

这并不是我为自己的没有学问而辩护。不错,学问很可贵,可是,如果不能活用的话,反而会成为包袱,而阻碍一个人的发展。我暗地里想,没有上学,反而 使我提早领悟另一方面的道理,才有今天的成就。有福气得到学问的人,要小心不使学问成为包袱,真正的活用它,为人类、为世界做有意义的事。这样子,学问才 是可贵的,做学问才有意义。不过,据我观察,很多例子足以证明,这一点似乎很难做到。

第一笔生意

我的勤勉不敢说是最优等,但我敢说在中等以上。这里可以举两三个例子来证明:第一个例子是,来店里的客人,常常叫我去买香烟。我只好先把脏兮兮的手 洗干净,跑到附近的香烟店。次数多了,我开始想,这样洗一次跑一次,又麻烦又花时间,如果大量买来放在店里,不是很省事了吗?既不用跑,又不必中断修车的 工作,还有一点微薄的利润。当时一次买 20 包香烟,就赠送1 包,所以卖 20 包就可以赚一包。这真是一举三得。我开始这么做了以后,就出名了。有的客人说:"你们店里的那个小弟好聪明啊,将来必定能成为大人物!"

第二个例子是,13 岁那年,我的学徒年资高了,有时也有机会去访问顾客。我一直想独立卖成一辆脚踏车。可是,当时脚踏车是百元上下的高价品,相当于今日的汽车,即使有人想买,也轮不到我这小徒弟一人去销售,顶多是让我跟着伙计送车去罢了。

很幸运,有一天本叮二段的铁川蚊帐批发商打电话来:"送脚踏车给我们看吧。我们老板在,现在赶快送来啊!"我听了,以为好机会来了,精神百倍地把脚踏车送到铁川去。我虽然不是销售老手,却很认真地游说。那时我才 13 岁,勉强可以算是乡下的美男子吧,反正人家把我当作可爱的小孩。老板看我拼命说明的模样,摸摸我的头说:"你很热心,是个好孩

子--好吧:我决定买下来,不过要打九析。"因为太兴奋了,所以没拒绝就回答说:"我回去问老板!"说着跑回来告诉主人:"对方愿意打九折买下 来。"主人却说:"幸吉(小名),打九折怎么行呢?算九五折好了。"这时候,我一心一意想第一次独立成交,很不愿意再跑一趟去说九五析。竟对主人说:请不 要说九折,就以九折卖给他吧。说着哭出来了。主人感到很意外:"你到底是哪方的店员呢?你怎么了?"我一直哭个不停。过一会儿,对方的伙计到店里来:"怎 么等了这么久呢?还是不肯减价吗?"主人说:"这个孩子回来叫我打九折卖给你们,说着就哭出来了。我现在正在问他,到底是谁家的店员呢。"伙计听了,好象 被我的热心和纯情感动的样子,立刻回去告诉他的主人。铁川的主人说:"真是一个可爱的学徒。看在他的份上,就按照九五折买下来。"终于成交了。这就是我第 一次成功地卖出的脚踏车。铁川的主人甚至对我说:"只要你在五代,这期间我们买脚踏车,一定向五代买。"真给我很大的面子。这件事情使我至今难以忘怀。

第三个例子是,关于一个同事的事。这个同事小有聪明,主人对他的印象也不错,不知道为什么,他竟常常偷店里的东西去变卖,充当零用钱。事情给发觉 了,主人认为,这个人做事还不错,只犯一次过错,原谅他算了,说了他几句训诫的话,就让他留下来了。可是,我听了很愤慨,对主人说:"这件事这样处理,我 觉得很遗憾。要跟那种人一起工作,我不愿意。如果要把他留下来,我就要离开此地。"主人听了,面露难色,可是最后还是依了我。

现在想来,我可能做得太过份,也许我违反了主人的慈悲心,我没有体谅主人的宽恕之德,而凭着单纯的孩子气和"洁身自好"心理,强迫主人采纳自己的意见,现在想起来,真值得再三考虑。不过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当时的我也有强硬的一面。

父亲之死

父亲不断地以他的爱鞭策着我。有一天,可悲的事发生了。1906 年 9 月,父亲忽然生病,仅仅三天就去世了。母亲、姐姐和我的哀痛不言而喻,最使我幼小的心灵感到难过的是:父亲做了不该做的投机生意,把祖先遗留下来的家产赔 光了,虽然对家族和祖先都心存内疚,他大概还是想挽回名誉吧,只要身边有了一点钱,就不理母亲的阻止,仍去做他的投机买卖,一直到死为止。且不论是非曲 直,父亲那样的心态,使身为小孩子的我,也感到非常难过。每次想到父亲的模样,考虑到在老家乡村里的父亲和家声,又联想起父亲训诫我的话,我就自己勉励自 己:非好好努力不可。如今,爱护我、鼓励我的父亲,突然离开了人间,我成为松下家的户主,该负起重任来。父亲死了之后,母亲和姐姐都不愿意住在这个不大熟 悉的大阪,回到住惯了的和歌山去了。只有我留下来,立志完成父亲的遗训。

在此,让我来谈一谈当时一般商家学徒的劳务情形。

当时的公休日,只有过年、天长节(日本天皇的生日)和夏祭。其他日子都不休假,我服务的五代商行,还算是新行业,多少比人家时髦些,比船场边火盘店 的主人家,那是轻松多了。可是,比起每星期日休假的人,还是差多了。因此,我们天天都等待着过年、天长节和夏祭的来临。到了 10 月末,同事之间就会谈起过年的事情,大家都期盼着新年的快乐,更提起精神来工作。

一天的劳务,可以说是从早忙到晚。当时学徒的衣食,现在看来很怪。尤其是有一种特别给学徒穿的衣服:中秋节和过年会发棉衣,夏天发单衣,冬天发给棉 衣等各一件。有些商店另外加上衬衫和裤子各一件。至于零用钱,11~12 岁的小徒弟、每月三四毛钱。14~15 岁,一元左右。我从 10 岁到 15岁,服务了 6 年,要离职时的薪水才只有 2 元。可见当时的工资很低,虽然领得这么少,当时的学徒却都有储蓄。除了领钱之外,每逢过节可以添一件衣服。我们还引以为乐呢!再说当时的三餐,早餐是酱 菜,午餐是青菜,晚餐还是酱菜,只有初一和十五的午餐有鱼。所以一过了初十,大家都等待着十五午餐的鱼,觉得很快乐,现在商店的待遇一定好多了。不过,我 现在回想起来,当年贫穷的学徒生涯,和今日改善的学徒生涯在衣食方面所带给学徒的乐趣,还是没有差别的。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