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世界船王”包玉刚 5、智勇双全的“陆地王者”
把船队开进避风港
蓝色的海洋上,包玉刚凭借着银行家的睿智与敏锐以及高超的商业手腕成就了自己的霸业。可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他却逐渐把重心转移到陆地上来,是什么促使这位“世界船王”做出如此重大的“转型”呢?
20世纪70年代,一场因中东战争而引发的石油危机席卷全球,导致了航运市场的空前繁荣,在很多人眼里,作为全球航运业“龙头老大”的包玉刚势必是最大的获利者,但是包玉刚却像海燕似地嗅到大萧条风暴的气息,在他看来,航运市场的情况必定会越来越糟。
其实,当时很多从事航运业的船主都意识到了这点,但是,他们却天真地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抱着一种听天由命、顺其自然的心态。可是如果船到桥头直不了,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船翻人亡”的悲惨下场。
而包玉刚有着十分接近市场的感知力,他以银行家的敏锐与睿智,实业家的大胆与魄力,在航运低潮来临之前,大刀阔斧的对集团战略作出重大调整。最初,包玉刚是把资金多元化运用,逐步将赚得的部分资金投于越来越红火的房地产、酒店及交通运输业上,这使得他在接下来爆发的声势浩大的国际经济大风暴中,不但逃过劫难,而且财富大为增加。
紧接着,包玉刚又做出了一个令世界为之震惊的决策减少船只,准备登陆!事实证明,包玉刚的做法是十分具有前瞻性的,当世界航运业的大萧条像飓风海啸般袭来时,包玉刚已把他的船队稳稳地开进了“避风港”!
与李嘉诚密谋
20世纪80年代,包玉刚已经逐步将麾下船队从过去的200艘削减为96艘。人们不由得纷纷猜测,船队大大“缩水”的船王,接下来又将何去何从?过去在海上纵横驰骋、翻云覆雨的“蛟龙”,能否在陆地上也独霸一方呢?
接下来,包玉刚向整个香港,乃至全世界证明了自己不但是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更是智勇双全的“陆地王者”。他登陆的首役,便是和实力雄厚的英资怡和洋行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九龙仓闪电战”。
九龙仓是香港最大的码头,拥有资产18亿港元,其产业包括九龙尖沙咀、新界和香港岛上的一些码头、仓库、酒店、大厦、有轨电车及天星小轮,是香港的一块风水宝地。谁掌握九龙仓,谁就掌握了香港大部分的货物装卸、储运业务。它当时的主人,就是香港四大英资财团之一的怡和。不过,怡和集团虽然控制九龙仓,但持股比例不到20%,若谁占据20%的股份,就可与之公开竞购九龙仓。
最先盯上九龙仓这块“肥肉”的,是有着“香港地王”称号的李嘉诚。为了避免惊动怡和,与其发生正面冲突,李嘉诚早已不显山不露水地采取分散户头暗购的方式,悄悄地买下了2000万股九龙仓股票。
在李嘉诚看来,最想得到九龙仓的,应该是“船王”包玉刚。如果把2000万股以每股30港元的价格转让给包玉刚,不仅自己能够获得5000多万港元的利润,还能通过包玉刚的关系在汇丰银行承接和记黄埔9000万股的股票。这样,他既可稳稳入主和记黄埔,又可避免华资之间的“窝里斗”,这绝对是一个交了朋友、打了英资、获得大利的一箭三雕的绝招。
1978年夏日的一天,在中环文华酒店一间幽密的客厅里,李嘉诚悄然约见“船王”包玉刚,提出了上述构想。包玉刚投身航运20多年,纵横四海,却一直苦于没有自己的码头,长期以来,他庞大的船队总是使用别人的码头和仓库,颇有寄人篱下之感,大量的利润也白白流失了。
因此,他对拥有自己码头的重要性的感受比谁都深切。他也确实早就盯上了九龙仓,而且也买下了不少股票,但尚未达到与怡和竞购的份额,现在有此“空档”,岂能无所作为,让到了眼前的良机白白溜走?当然,包玉刚也非等闲之辈,在赴约之前他就已经揣摩到李嘉诚的想法。
对于眼前这位比自己年轻十岁,风头正旺,而且实力和成就与自己不相上下的“地产大王”,包玉刚一直颇为欣赏,他对李嘉诚的这个一箭三雕的妙招、绝招连声称赞。两人一拍即合,当场成交,同时约定不向新闻界透露任何风声。
就这样,在李嘉诚的帮助下,包玉刚宣布他以及其家族已买入了15%~20%的九龙仓股份,九龙仓集团也不得不正式对外宣布,包玉刚加入九龙仓董事局。
创富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如果你面对的是一家在几年乃至十几年的经营历程中一帆风顺,从来就没有遇到过挫折和失败的企业,那么,要么它是上帝格外垂青的异类,要么它根本就是一个自欺欺人的泡沫。
经济学家魏杰曾经下过一个预言:“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阶段,非常痛苦,我估计再过十年,现在民营企业200个中间有一个生存下来就不简单,垮台的垮台,成长的成长。”
为什么中国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只有8年?为什么当年名噪一时的“孔府家酒”、“三株”“秦池古酒”等品牌都已烟消云散,退出历史舞台?为什么IBM、通用等国际企业的CEO们经常充电、考察?一切源于危机感!来自外界的危机感!自身的危机意识!
企业的危机意识说到底就是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危机意识。在谈到微软时,比尔盖茨认为“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绝对是告诫自己管理层的警戒。海尔的领军统帅张瑞敏对自己的形容是“如履薄冰”,目的在于鞭策自己勤奋,保有制定战略的警惕性,但海尔的企业文化中却渗透着是“积极向上,奋勇向前”的精神。
蓝色的海洋上,包玉刚凭借着银行家的睿智与敏锐以及高超的商业手腕成就了自己的霸业。可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他却逐渐把重心转移到陆地上来,是什么促使这位“世界船王”做出如此重大的“转型”呢?
20世纪70年代,一场因中东战争而引发的石油危机席卷全球,导致了航运市场的空前繁荣,在很多人眼里,作为全球航运业“龙头老大”的包玉刚势必是最大的获利者,但是包玉刚却像海燕似地嗅到大萧条风暴的气息,在他看来,航运市场的情况必定会越来越糟。
其实,当时很多从事航运业的船主都意识到了这点,但是,他们却天真地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抱着一种听天由命、顺其自然的心态。可是如果船到桥头直不了,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船翻人亡”的悲惨下场。
而包玉刚有着十分接近市场的感知力,他以银行家的敏锐与睿智,实业家的大胆与魄力,在航运低潮来临之前,大刀阔斧的对集团战略作出重大调整。最初,包玉刚是把资金多元化运用,逐步将赚得的部分资金投于越来越红火的房地产、酒店及交通运输业上,这使得他在接下来爆发的声势浩大的国际经济大风暴中,不但逃过劫难,而且财富大为增加。
紧接着,包玉刚又做出了一个令世界为之震惊的决策减少船只,准备登陆!事实证明,包玉刚的做法是十分具有前瞻性的,当世界航运业的大萧条像飓风海啸般袭来时,包玉刚已把他的船队稳稳地开进了“避风港”!
与李嘉诚密谋
20世纪80年代,包玉刚已经逐步将麾下船队从过去的200艘削减为96艘。人们不由得纷纷猜测,船队大大“缩水”的船王,接下来又将何去何从?过去在海上纵横驰骋、翻云覆雨的“蛟龙”,能否在陆地上也独霸一方呢?
接下来,包玉刚向整个香港,乃至全世界证明了自己不但是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更是智勇双全的“陆地王者”。他登陆的首役,便是和实力雄厚的英资怡和洋行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九龙仓闪电战”。
九龙仓是香港最大的码头,拥有资产18亿港元,其产业包括九龙尖沙咀、新界和香港岛上的一些码头、仓库、酒店、大厦、有轨电车及天星小轮,是香港的一块风水宝地。谁掌握九龙仓,谁就掌握了香港大部分的货物装卸、储运业务。它当时的主人,就是香港四大英资财团之一的怡和。不过,怡和集团虽然控制九龙仓,但持股比例不到20%,若谁占据20%的股份,就可与之公开竞购九龙仓。
最先盯上九龙仓这块“肥肉”的,是有着“香港地王”称号的李嘉诚。为了避免惊动怡和,与其发生正面冲突,李嘉诚早已不显山不露水地采取分散户头暗购的方式,悄悄地买下了2000万股九龙仓股票。
在李嘉诚看来,最想得到九龙仓的,应该是“船王”包玉刚。如果把2000万股以每股30港元的价格转让给包玉刚,不仅自己能够获得5000多万港元的利润,还能通过包玉刚的关系在汇丰银行承接和记黄埔9000万股的股票。这样,他既可稳稳入主和记黄埔,又可避免华资之间的“窝里斗”,这绝对是一个交了朋友、打了英资、获得大利的一箭三雕的绝招。
1978年夏日的一天,在中环文华酒店一间幽密的客厅里,李嘉诚悄然约见“船王”包玉刚,提出了上述构想。包玉刚投身航运20多年,纵横四海,却一直苦于没有自己的码头,长期以来,他庞大的船队总是使用别人的码头和仓库,颇有寄人篱下之感,大量的利润也白白流失了。
因此,他对拥有自己码头的重要性的感受比谁都深切。他也确实早就盯上了九龙仓,而且也买下了不少股票,但尚未达到与怡和竞购的份额,现在有此“空档”,岂能无所作为,让到了眼前的良机白白溜走?当然,包玉刚也非等闲之辈,在赴约之前他就已经揣摩到李嘉诚的想法。
对于眼前这位比自己年轻十岁,风头正旺,而且实力和成就与自己不相上下的“地产大王”,包玉刚一直颇为欣赏,他对李嘉诚的这个一箭三雕的妙招、绝招连声称赞。两人一拍即合,当场成交,同时约定不向新闻界透露任何风声。
就这样,在李嘉诚的帮助下,包玉刚宣布他以及其家族已买入了15%~20%的九龙仓股份,九龙仓集团也不得不正式对外宣布,包玉刚加入九龙仓董事局。
创富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如果你面对的是一家在几年乃至十几年的经营历程中一帆风顺,从来就没有遇到过挫折和失败的企业,那么,要么它是上帝格外垂青的异类,要么它根本就是一个自欺欺人的泡沫。
经济学家魏杰曾经下过一个预言:“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阶段,非常痛苦,我估计再过十年,现在民营企业200个中间有一个生存下来就不简单,垮台的垮台,成长的成长。”
为什么中国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只有8年?为什么当年名噪一时的“孔府家酒”、“三株”“秦池古酒”等品牌都已烟消云散,退出历史舞台?为什么IBM、通用等国际企业的CEO们经常充电、考察?一切源于危机感!来自外界的危机感!自身的危机意识!
企业的危机意识说到底就是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危机意识。在谈到微软时,比尔盖茨认为“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绝对是告诫自己管理层的警戒。海尔的领军统帅张瑞敏对自己的形容是“如履薄冰”,目的在于鞭策自己勤奋,保有制定战略的警惕性,但海尔的企业文化中却渗透着是“积极向上,奋勇向前”的精神。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