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决胜哈勒欣河(2)
5时45分,战役打响了。一时间万炮齐鸣,惊天动地,苏联红军猛烈的炮火对日军高炮及机枪阵地进行了轰击,同时部分火炮对苏空军将要轰炸的目标发射了烟幕弹。
在哈勒欣河地域上空,到处是飞机马达的轰鸣声。苏空军150架轰炸机和近100架歼灭机牢牢掌握着制空权。飞机的突击非常迅速而凶猛,战士和指挥员的情绪极为高涨。
8时15分,苏军所有火炮及迫击炮对敌人目标进行了火力袭击。8时30分,空军再一次升空。此时,苏军指挥部通过各条电话线和无线电台发出预定的密码命令--15分钟后,开始冲击。
8时45分,在空军震耳欲聋的轰炸声中,三颗红色的信号弹拔地而起。总攻击开始了!冲击部队以排山倒海之势,奋力向前涌去。
事实证明,朱可夫战前的欺骗战术及作战日期的确定十分成功。在苏空军、炮兵的强烈压制下,日军在精神、物质方面一下子就伤了元气。在一个半小时内日军炮火无力进行还击,其观察所、通信联系及炮兵阵地均被摧毁。但日军仍很有斗志,在混乱中拼命顽抗,战到最后一人也不投降。
21日、22日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在大沙地域,苏联红军遇到了异常顽强的抵抗,这是苏军也没有想到的。为此,朱可夫开始动用战略预备队,他命令摩托装甲第9旅投入战斗,并加强炮火支援。
8月26日傍晚,苏军坦克部队和摩托化部队完成了对日军整个第6集团军的合围。随后开始穿插分割,分片分块歼灭被围敌军。由于流沙、沙坑、沙丘遍布,加之日军顽固抵抗,红军仗打得很苦,全在啃"硬骨头"。
在激烈的战斗中,朱可夫的指挥是十分有力、十分果断的。有一件事可以说明朱可夫非凡的组织领导能力。鲁斯兰诺夫上校在《朱可夫元帅》一书中对此进行了详细生动的描绘:
朱可夫命令他的一个师攻打日本人的防御工事,这一进攻能否成功关系到整个战役的胜败。这个师遭受重大损失,给打了回来,发现再也无法前进一步。该师师长打电话,请求下达新的命令。朱可夫命令他再次进攻。过了一会儿,朱可夫亲自打电话找那位师长。当师长说他还没有能使部队向前推进时,朱可夫问道:"你能够发起攻击吗?"师长审慎地表示了他的疑虑。朱可夫就说:"现在我解除你师长职务,让你的参谋长接电话。"
可夫又用同样的问题问参谋长。参谋长做了肯定的回答。朱可夫说:"现在我任命你为师长。"但这位参谋长也没能发动一次新的进攻。在他向朱可夫汇报了这一情况后,他接到同样的命令:"我解除你师长职务。等候新的师长的到来。"朱可夫从他自己的参谋部派去了一位新师长,并用炮兵加强了这个部队,还以空军加以支援。在付出重大伤亡代价后,这次进攻成功了。他制定的进攻计划的其他部分也都成功了。
这个充分反映朱可夫为将之道的故事,在二战期间广泛地得到传播。应该说,朱可夫严厉果断的指挥作风此时已形成了,尽管到二战时期他才变得那么引人瞩目,那么大名鼎鼎。美国作家奥?普?钱尼入木三分地分析说:朱可夫"对下属的行动缓慢、犹豫不决和迟钝,他都不能容忍。在那样的危急关头,让他做老好人或是亲密的朋友是不可能的。"
在激烈的战斗中,朱可夫处变不惊、沉着应战的大将风度也得到了淋漓的表现。战地记者劳特巴赫对此很有感受,他讲了一件典型的事:
"坐落在蒙古大草原中部的一座名叫哈玛巴达的青山上,有一个深藏地下四壁很厚的碉堡。里面有一群苏联战地记者正围着一座旧铁炉在休息。这时一位身体结实、胸部宽阔、头大脸圆的人走到这一群人中间。记者们都尊敬地叫了他一声'将军同志'。将军同志刚洗完清晨澡回来,两颊红红的,容光焕发。他的情绪特别好。他一面穿衣服,一面和记者们聊着。突然两个红军侦察兵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他们十分惊慌地报告说,日本人正在集中大量部队,显然是准备发动一次有力的反攻。记者们都紧张起来,以为将军同志会感到震惊,并发出简短而明确的命令。但是将军同志听到这消息时稳如泰山。他穿上军装上衣,冷静地告诉侦察兵,发动这样的反攻是完全不可能的,日本军队已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反击了。
"他的话立刻使碉堡里的气氛改变了。侦察兵都纳闷他们怎么会被他们自己的眼睛所欺骗,记者们也纳闷他们怎么会被自己的耳朵所欺骗。每个人都绝对地放了心。将军同志说了话,他是不会错的。"
在朱可夫出色的指挥下,苏军对日军第6集团军的分割包围战打得十分漂亮。8月26日,日军企图冲破分割线,汇集在一起,但被坦克第6旅打退了。8月27日,日军突围的企图也被挫败了。与此同时,苏空军成功地阻止了敌人调动新的预备队进入作战地区。仅24日、25日两天,他们就进行了218次攻击,进行了10次空战,击毁了74架日军飞机。
这次战役彻底打破了日本所谓的"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连许多日军下层军官和士兵都识破了日本当局的谎言。一位叫福田的士兵所写的日记,就反映了许多士兵在当时的心情。他写道:
"1939年8月20日。
"一早天气就很好。敌人的歼击机和轰炸机50架,一群一群地出现在天空。6时30分,敌人的炮兵全力进行射击。炮弹在我们头上呼啸。
"炮弹遮天盖地打到我们近旁。真可怕。观察所使用一切办法寻找敌人的炮兵,但毫无办法,因为轰炸机在轰炸,歼击机在扫射。敌人全线获胜。
"7时45分。可怕。士兵们怨声载道,炮弹隆隆爆炸,简直像在地狱一般。形势十分困难,情况很糟,我们被围了。如果黑夜即将到来,全体人员应呆在交通壕里,排成一排……。士兵的心灵是悲哀的……。
"8时30分。敌人火炮不停地向我军射击。躲到哪儿,都没有生路,到处是炮弹,只有在菩萨脚下才能得救。
"14时40分。残酷的战斗在继续着。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人死亡,多少人受伤……射击一直不停。
"8月21日。苏蒙军队空军大批飞机轰炸我们的阵地。火炮也不停地轰击。在轰炸和炮击之后,敌人步兵投入冲击。死亡人数不断增大。晚上敌人的飞机轰炸我们的后方。
"8月22日,9时30分。敌人步兵开始冲击,敌人机枪猛烈开火。我们处境极为危险,我们胆颤心惊。士兵情绪糟透了。所有军官死光了,我被任命为连长。这事使我非常不安,一夜都睡不着。"
就在这时,福田的生命中止了,日记也随之结束。
这次战役中类似的一件事,给朱可夫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多年后他还清楚地记得。
那是战斗后期的一天早晨,侦察兵把一名已被蚊子咬得不像样子的日本俘虏兵带到指挥所。朱可夫问俘虏,是谁在什么地方把他搞成这个样子的。俘虏回答说,他昨天黄昏受命躲藏在芦苇里,暗中监视俄军的行动,但没有给他防蚊用具。军官命令他不准动,他就咬紧牙关呆了一夜,生怕被发现。可红军战士一喊话,他就马上举手投降。他说他再也忍受不住这种折磨了。朱可夫给他半杯伏特加酒喝,但俘虏出人意料地说:"请您先喝一口,我害怕中毒。"并说日军当局告诉他们,被红军抓住后会被折磨得半死,然后再被枪毙。朱可夫感到,日军的宣传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最终这是骗不了士兵的。靠欺骗的办法带不出真正能征善战的军队。
再说哈勒欣河战役现在已进行到最后阶段。被分割包围的日军在突围的企图被粉碎后,孤注一掷负隅顽抗。按常规讲,既已把敌人困住就必然会使他们最后投降,不一定非要打速决战。但朱可夫的性格倔强而急躁,他决不允许也决不会采取这种消极的作法。他的思想是,必须发动一系列进攻,系统地歼灭敌人。
他命令南方集群承担主要的进攻任务。进攻过程中遇到的情况是复杂多变的,朱可夫有条不紊的处理方式以及出人意料的举动,表现出了他的灵活机智。8月27日,南方集团拿下了贝查纳亚高地和哲伦纳亚山,肃清了海拉斯台音河左岸的敌人。接着又从后面和两侧对雷米佐夫高地发动进攻。海拉斯台音河水浅而有淤泥,日军企图以此作为雷米佐夫高地南面的屏障,但朱可夫却命令工兵连夜把河床加固,使坦克部队能从这一方向发动进攻。苏军的行动使日军大为惊恐,士气大降。果然,在几天后的一个夜晚,苏军突然渡河,全面摧毁了日军的工事,攻占了高地。之后,部队开始肃清流窜的残余日军。
在进攻战斗中,苏联空军继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苏军飞行员的高超技术和献身精神,连与之对垒的日军也赞叹不已。
在一次空战中,苏联空军英雄拉霍夫上尉遇见了一个极有作战经验的日军飞行员。双方在空中竭力周旋。尽管日军飞行员使用了全部本领,先是要打,一看打不过又要跑,但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掉,最后其飞机被勇敢的拉霍夫击落了。这名日本飞行员被苏联红军俘虏后,要求见一见能如此巧妙地作战并击毁他飞机的那位飞行员。当拉霍夫走近他时,这个日本人向他深深地鞠躬,声称败得心服口服。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