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大战前夜(3)
事实上,朱可夫任总参谋长后做了大量的战争准备工作,是功不可没的。
1941年4月,朱可夫接到报告,德军已经在沿苏联边境集结。他立即打报告给苏联各个军事部门和部队提出了警告:"3、4两个月德国指挥部一直在紧 张地把部队从西线和中部地区调到邻近苏联边境的地区。"尽管碍于当时的形势,朱可夫不便点明德军的行动目的,但潜台词是明显的。
在有限的时间里,朱可夫率领总参谋部制定了保卫苏联西部边境的详细计划。计划规定了每个集团军负责的地段和第一梯队每个师负责的防线。除去芬兰边境 一段,沿边界都组织了统一的防御体系。具体设置是,每个集团军的步兵师都在靠近边界的地方展开一条线,其任务是打退敌人的进攻。每个集团军的第二梯队包括 一个机械化军,其任务是消灭一切突破了边境阵地的敌人。
在制定计划时,朱可夫根据计算发现,波罗的海沿岸军区、西部军区、基辅军区和敖德萨军区的现有部队,不足以抵抗德军的突击。他感到压力很大,马上向 斯大林报告,要求立即从内地军区紧急动员若干个集团军,并且无论如何应于5月初到达波罗的海沿岸、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地区。斯大林十分谨慎,担心会给希特勒 以发动战争的借口。经再三考虑,斯大林批准用野营集训的名义往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各增调两个集团军。斯大林再三叮嘱朱可夫,要求其谨慎,并采取战役伪装措 施。截至5月底,从内地军区调往西部边境的军队共计有28个步兵师和4个集团军指挥机关。
5月中旬,朱可夫总参谋部制定了一个补充作战计划。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计划。计划要求在宣布动员后的几天之内立即向边境军区迅速增援。计划规定,边 境地区的部分部队将沿着边防线担任掩护任务。这些部队应顽强抵抗,掩护全国主力的动员和战略集中。主力将沿着离边界若干距离的战线展开,防御纵深约 60~95英里。如敌人突破防御阵地,防御部队应由阵地防御转入机动防御,使敌人尽量长久地阻滞在各条战线上。在两道防线之间,可以用设置障碍,炸毁桥 梁,以小股部队进行伏击等方式减慢敌前进的速度。按照这个计划,由帕兰加伸展到多瑙河口的1240英里的边防线将由9个掩护集团军防守,由40个步兵师和 2个骑兵师构成第一道防线。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朱可夫在制定作战计划的同时,十分注意后勤保障工作。他协同中央供应部,在用国家储备的燃料、粮食、弹药扩大西部边境军区的应 急品储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时,他犯了一个错误。当时他认为,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必须使物资技术器材更加靠近部队,更加靠近使用者。这个看法似乎是比 较普遍的。然而事实证明是错误的。当苏德战争爆发时,德军很快夺取了苏军边防军区的物资储备库,给苏军供应和组建预备部队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在这一时期,朱可夫始终带着紧迫的心情工作。有一天,他的好友巴格拉米扬去看他。他眉头紧皱,答非所问。巴格拉米扬说的话,他都没听进,继续自己的 思索。当巴格拉米扬告别时,朱可夫对他说:"我们迫切需要一批不仅在综合武器方面,而且在作战方面有良好训练的部队指挥员。"显然,朱可夫刚才正在为部队 指挥员缺乏的问题发愁。
朱可夫的政绩是显著的。在苏共中央的领导下和总参谋部出色的组织下,苏军各军兵种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如果不是德国过早发动战争,进步可能会更大。
下面有这样一组事实:
苏军步兵部队于1941年4月实行战时编制。每师编三个步兵团、两个炮兵团、一个反坦克炮营、一个高炮营、一个工兵营、一个通信营以及其它后勤分队,共14500人。这项工作是朱可夫极力说服斯大林才做到的。到战争前夕,各边境军区的170师当中,有近100师达到满编。
装甲坦克兵方面。这是朱可夫十分热爱的兵种。1940年,开始恢复组建机械化军和坦克师,当时苏联政府决策组建9个机械化军。1941年2月,朱可 夫任总参谋长后,立即提出一个令政府领导人咋舌的组建装甲坦克和摩托化部队的计划,要求组建20个机械化军。斯大林也感到很吃惊,他迟迟不表态,直到3月 才勉强同意。然而,要装备齐新建的机械化军,共需32000辆坦克。一年之内要生产这么多坦克,就苏联的工业生产能力讲,是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的。因此,当 战争开始时,苏军装备起来的机械化军还不到计划的一半,然而,正是这些机械化军,在抗击敌人最初的突击中起了巨大作用。
空军方面。1940年以后,苏联空军有了很大的发展,共有雅克-1、米格-3和拉格-3歼击机,伊尔-2强击机,佩-2俯冲轰炸机等约20种型号 的飞机。1940年底,铁木辛哥和总参向苏共中央呈交了《关于改编红军空军的决定》,要求组建新的部队(106个团),扩大和巩固空军学校,用新式飞机改 装作战兵团。苏共中央很快批准了这一决定。1941年4月10日,在朱可夫等人的提议下,苏共中央通过了改组空军后勤系统的决定。决定按地区原则建立空军 后勤,取消空军部队和兵团中的后勤机构,建立空军基地区和机场勤务营。这是又一个巩固空军的重大步骤。1941年4月,苏军着手组建了5个空降军,到6月 1日,人员全部配齐。尽管这些措施在战争爆发时尚未完成,(如计划组建106团,只组建了19个团,5个空降兵军未来得及训练,部分只能当步兵用。)但为 战争期间苏军空军的壮大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然而,由于工作中碰到无数的挫折和持续高度紧张,朱可夫在这一段时间显得急躁而缺乏耐心。因此,一些高级将领对朱可夫有些意见,其中意见最大的要数 海军人民委员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他说:"从朱可夫任总参谋长以来,我们和总参谋部的关系不能说好。我和总参谋部的联系特别重要,这也因为斯大林在处理军 事问题时是很依靠这个机构的。这就是说总参谋部也接受他有关海军的指示。朱可夫当总参谋长后,我找过他几次都没成功,他态度相当高傲,根本不想讨论海军的 问题。"其实,在朱可夫当军区司令时,两人关系不错,朱可夫当总参谋长后,两人才开始发生矛盾。库兹涅佐夫对海军将领们讲:"朱可夫在性格上是不适合在总 参谋部工作的,这一点要早一些显露出来就好了。"
有趣的是,面对库兹涅佐夫的批评,朱可夫反而耐住了性子,不动声色。他私下对好朋友说:"争论这些没有任何意义,实际上,斯大林讨论海军问题时,无 论是铁木辛哥还是我,根本就未被邀请参加。"朱可夫就是这样,我行我素,除了作战的问题外,不愿向同事们做更多的解释。他认为,那是浪费时间。
进入6月后,形势一触即发。苏军一些高级将领已敏感地察觉到即将爆发的战争。6月11日,驻扎在塔什干的卡扎可夫将军被召到莫斯科。一路上他看到川 流不息的军车都往西北开。他到了总参谋部后,发现那里的气氛十分紧张。他得知,这一时期铁木辛哥和朱可夫每天工作十八九个小时,常常通宵达旦地呆在自己的 办公室里。华西列夫斯基将军告诉他,德国部队已经沿着苏联边境集结。卡扎可夫直截了当地问道:"和法西斯德国的战争什么时候开始?"华西列夫斯基回答 说:"如果不在15到20天内开始就是幸事。"
令人遗憾的是,在这危急的关头,斯大林仍然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
1941年5月5日,斯大林在红军学院毕业招待会上,向该院学员发表了演讲。他提醒学员们说,局势很严重,不能排除德国在不久的将来发动战争的可能 性。他告诉学员们,红军还不够强大,正在紧张的训练之中,苏联政府正设法通过外交和其他办法把德国人拖到秋季,冬天的到来会把德军的进攻推迟到1942 年。如果苏联的策略能够成功,尽管同德国的战争仍不可避免,但这就会赢得几个月的宝贵时间。斯大林还警告说:"从现在起到8月份是最危险的一段时间。"
然而,斯大林在内心深处对战争近期爆发是持怀疑态度的。6月上旬的一天,他悄悄地把朱可夫叫到克里姆林宫,对朱可夫说:"有个人给我们送来一份关于希特勒政府意图的非常重要的情报,但是我们怀疑……。"
6月13日,铁木辛哥当着朱可夫的面给斯大林打电话,要求批准下令边境军区部队进行战斗准备,并根据掩护计划展开第一梯队。
斯大林回答说:"让我们再考虑一下。"
第二天,朱可夫又到克里姆林宫,当面向他报告各军区的不安心情,请求必须使部队进入一级战略状态。
斯大林着急了,他放大嗓门说:"你们要进行全国动员,立即把部队调到西部边境吗?这就是战争!你们懂不懂?"
停了一会儿,斯大林平静下来了,问道:"我们在波罗的海沿岸军区、西部军区、基辅军区和敖德萨军区部署了多少个师?"
朱可夫不加思索地回答:截至6月1日,西部边境4个军区共有149个师零1个独立旅。
斯大林说:"你看,难道还少吗?根据我们的情报,德国人还没有这么多的部队。"但当朱可夫解释,根据情报德军都是15000人左右的整编师,苏军只是8000人的简编师时,斯大林又摇头说:"不能完全相信侦察。"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