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公的退休生活
刘太公名叫刘惴,是秦朝丰邑扮榆乡的一个农民。大概在他65岁左右,他家老三事业有成,给他接到城里住去了,太公算是正式告别了土地,退了休。
太公这辈子真不容易,生于战国,长于战国,那年头世道就没见太平过,后来好不容易秦朝统一了,但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日子过得异常艰难。饶是如此,太公还是努力养活了四个儿子,整出了个“儿孙满堂”,这是太公最得意的一件事了。
太公曾以为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要说还有什么值得操心的,那就是老三刘季了。老大不小的人了,为什么就不能和兄弟们一样,踏踏实实种点地,或是做点小买卖呢?
但说心里话,太公其实是最疼刘季的,大概因为他最像自己吧。太公年轻的时候,可不也是成天晃晃悠悠,和村里那些屠夫贩卒、酤酒的、卖饼的打成一片,斗斗鸡、踢踢球,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吗?只是后来有了妻儿,他才收敛了而已。所以太公也常想,刘季有一天定会痛改前非。果然,刘季后来当了亭长,虽然官小得没品,但好歹吃上了皇粮,让太公觉得自己腰杆挺直了许多。可是刘季的个性愣是一点没变,总让人感觉不靠谱。
果然,刘季这小子居然造起了反,而且改了个名叫“刘邦”。那几年,可把太公折腾惨了,他带着一家人躲来躲去不说,最后还被项羽抓去当了人质,差一点就被扔到油锅里,虽然最后毫发无损地回到刘邦身边,但魂儿早就吓掉了大半。
再接下来,刘邦就当了皇帝。刘太公跟着他到了京城长安,像做了一场梦。
但是,和如今那些退休后随子女到大城市“享福”的老年人一样,刘太公也很不适应全然陌生的环境。他住的是深官大院,一望无际的亭台楼阁,显得死气沉沉。吃的倒是好,也有娱乐节目,可是山珍海味吃多了,舌头也就麻木了,娱乐节目看多了,也逐渐索然寡味了。为保证他的安全,刘邦甚至给他配备了专门的卫队,他到哪里,都有一帮彪形大汉跟着。终于,太公开始抑郁了,成天就没个笑脸。
刘邦是个孝子,隔三差五就来看看老爸,可是跟如今那些不太了解老人所需的子女们一样,刘邦也不知道老爸为什么总闷闷不乐。儿子都是皇帝了,您老想要什么没有啊,您说吧,您还缺点什么。太公也说不出什么来,反正就是浑身不得劲。后来刘邦偷偷问伺候太公的人,人家告诉他,太公常念叨乡下的日子,说老哥几个在一起唠唠嗑、下下棋,那才有意思呢!
刘邦挠了挠头,心想这还真不好办。丰邑离长安可远了去了,总不能让老爸一个人去那儿单过吧。不过,他下定决心,要满足老爸的愿望。不久后的一天,刘邦亲自来请太公,说要带他回老家看看,太公一听,高兴得路都不会走了。一行人出了宫,走了没多远,刘邦在轿外喊:爹,到了!
太公下轿一看:哇,真到了老家的村口。再一想,不对啊,不是在轿里刚打了个盹吗?太公满腹狐疑地进了村,一路上看到的景物就跟老家一模一样。哟,这不是老张头吗,这不是老李头吗,那不是王家大妹子吗,大伙儿都在呢!太公越走越奇怪,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是刘邦请了工匠,照丰邑的样子重新建了一个“新丰”,把乡亲们全都迁了过来。乡亲们一到新丰,各回自己的房子,跟在老家时一样。连那些鸡鸭狗羊都认识路,各回各家。看到眼前熟悉的一切,太公高兴得老泪纵横……
这个“鸡犬识新丰”的故事,出自晋人葛洪的《西京杂记》,事情真假不好说,反正感觉蛮温暖的。刘邦的孝心没得说,但是,景物一样,人也一样,太公真的就能找回当初的感觉吗?毕竟,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刘老汉了,他有了一个全新的称呼,叫“太上皇”。
西哲说过,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是的,很多东西,一旦失去就永不再来。相信刘太公在新丰住过一段时间后,会想明白这一点,然后或者失落下去,或者旷达起来,不管怎样吧,这就是人生。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热门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