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典网络小说 > 穿越小说 > 回到明朝当王爷

历史上的刘六刘七起义

  刘六、刘七是河北霸州文安人。正德五年,霸州(河北霸县)豪杰刘六(刘宠),刘七(刘宸)在安肃(现在的河北徐水)劫狱救出齐彦名,然后一同领导农民起义

  在此前的正德四年,杨虎已经在霸州组织了一支规模不大的起义军。这两支近在咫尺的起义军在正德六年最终完全合并起来,有数万人。

  在明成祖时(永乐十一年),为了防御蒙古,规定在北京周围的州县计丁养马,十五丁以下养马一,十六丁以上养马二。后来的皇帝逐渐把这项制度推行到河北,河南等地。这时农民纷纷用自己养的马来武装起义军,起义军声势顿时浩大,一个月间攻下了山东,直隶的二十多个州县。

  七月,起义军兵分两路,西路由杨虎,刘三(刘惠),赵燧(赵风子)率领,挺进河南山西,山西人李华起兵和刘六等相呼应。东路由刘六,刘七,齐彦名率领,在直隶,山东作战,两个月间,两只起义军破城数百,转战千里。

  负责镇压起义军的都御史马中锡和担任监军的当朝太后侄儿作战不力,均受严惩。朝廷被迫命右佥都御史陆完率宣府、大同、延绥三总兵统边兵主力弃关入内镇压起义军,并将山东巡抚都御史边宪等人撤职查办。

  这年九月,两军会师霸州(又杀回来了),挥师北上逼近北京。明朝慌了,赶紧调集大军围堵。起义军见明军势大,一时难以攻下,随即向东迂回,连克日照、海丰、寿张、阳谷、丘县、宁阳、曲阜、沂水、泗水、费县十城。当明军尾追而来时,他们又回师济宁,切断运河交通,焚毁明政府运粮船1200艘,活捉工部主事王宠。

  这年十一月,起义军再次分兵作战。刘六等仍然在山东直隶转战,不久又北上,准备绕过驻扎重兵的临清,突袭北京城,迫使明政府紧闭城门,同时调涿州、通州、良乡等驻军护卫京师。

  刘六见明军有备,声东击西,挥师西向,转战河北雄县、易州等十余县,又南下河南。明廷除派陆完统军从山东追击外,又命副都御史彭泽提督军务,以咸宁伯仇钺为平贼将军,统率在晋陕守边的延绥、榆林诸路军马开进河南,以与陆完形成对起义军的包围之势。

  起义军采用机动灵活战术,趁东西两路明军合围之时,又北上进逼北京。陆完等明将大惊失色,恐北京有失,立即调派许泰等部追杀起义军。

  而杨虎刘三则挺进河南和苏皖。至此,起义军汇合成一支几十万人的大军,转战于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湖广、南直隶、江西等省区。

  明朝官军东西奔命,义军如入无人之境。明政府命太监谷大用提督军务,除加派京营精锐部队以外,又增调宣府、大同、延绥守边的军队进入山东镇压起义。当时所调的军队有“京、边及卫所奏留京操官军二十余万,马三十万匹,其粮草之费,以正德六年一岁计,支太仓及各项银九十余万两”(《明武宗实录》卷八三)。据统计,明统治者在正德六至七年调到山东境内镇压农民起义军的部队,约占全国总兵力的一半以上。

  面对明军的重重围剿,起义军被迫兵分两路:以刘六、刘七、齐彦名为一路,刘六为首领;以杨虎、赵鐩、刘三、邢老虎为一路,杨虎为首领。他们时分时合,互为倚重,转战于河北、山东等地,攻打明军。

  杨虎率领的一路起义军,在山东境内活动的时间不长。他们自沧州进入德州,又南下济南、泰安、兖州,再东进直至登州、莱州等地。后杨虎率军进入鲁西南,在此地突破明军的重兵包围,进入江苏、安徽境内。

  杨虎战死后,起义军由赵鐩统率,分28营,转战于河南、湖北间一年之久。“恃马力悠忽驰骤,栖野不战城郭,蹈虚不立方所”。官军则闻风丧胆,怯不能战,几无抵抗之力可言。

  但由于力量对比过于悬殊,起义军在明朝辽东、大同、宣府边兵和地方军队的联合包围下于正德七年八月失败,刘六、刘七、齐彦名等壮烈牺牲。农民军的失败具有深刻的原因。一是与明军相比,势单力薄。二是农民军长期流动作战,虽具有机动灵活的特色,可以出其不意,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由于缺乏牢固的根据地和后方,士兵疲于奔走,兵员和军需补给都有一定困难,影响了战斗力的发挥。三是两支较大的起义军独立作战,缺乏配合,更没有和当时在四川的农民起义军取得联系共同抗敌,致使明政府便于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刘六、刘七领导的这次起义,自起事至全部被消灭,前后持续3年,转战河北、山东、河南、湖北、江苏等九江省,三过北京,三攻南京,沉重地打击了统治阶级。为了镇压起义,明政府动用了大量财力,耗尽了府库之银;

  起义军所到之处,狠狠地打击了当地贪官污吏、地主豪绅。这次起义给明统治者一个沉重而深刻的教训,使明朝统治者认识到仅凭高压政策难以维持长久统治,必须要采取有力措施缓和社会矛盾。明朝出现了嘉靖初年较为清明的政治局面。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