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文摘大全 > 人生> 名著看不下去?那就对了!

名著看不下去?那就对了!

来源: 《简书周刊》 作者: 霍真布鲁兹老爷 时间: 2015-04-16 阅读:

很多人看名著看不下去,其实没什么奇怪。有些名著看不下去,是很正常的。看不下去名著不丢人,不证明你是个索然无味的人,也不证明你逼格低,大方地说出来不磕碜。

其实很多人都这样,大家都是大俗人。华罗庚爱看武侠电视剧,只有一个标准,打不打,打就看,不打就不看。

毛泽东给儿子推荐书,看看这书目:“《精忠岳传》《官场现形记》《子不语正续》《三国志》《高中外国史》《高中本国史》《中国经济地理》《大众哲学》《中国历史教程》《兰花梦奇传》《峨嵋剑侠传》《小五义》《续小五义》《聊斋志异》《水浒》《薛刚反唐》《儒林外史》《何典》《清史演义》《洪秀全》《侠义江湖》”。惊呆了有木有?大部分是爽书有木有?逼格很低有木有?

事实上,文学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劳动说,有宗教说,但我比较赞同的是游戏说。说白了,文学从诞生的时候起,就是为了玩,就是个娱乐呗。实在没必要整得那么高大上,不知道你喜欢看的什么书?我觉得只要看得爽,不妨继续看,不用害臊。

毕竟鞋子跟脚不跟脚只有自己知道。

事实上,有些名著读不下去,不仅仅是读者的问题,也有名著本身的问题。有些名著读起来是需要一些前置条件的,这种书可以不必读。名著不必读大概有三种情况:

一、知识不够。像《神曲》和《浮士德》这种书,年少时我仗着年轻,为了装逼,曾经很张狂地读过,但是读完以后发现除了跟人吹牛逼,居然一无所获,别人说好,我也说好,好在哪我不知道。因为要读这种书,至少要对《圣经》有比较完整的了解,对基督教典故很熟悉,显然我读书时不具备这种知识量,所以看完就忘,一无所得。而读《十日谈》这种黑基督教的书,我就完全没有障碍。很多名著跟《神曲》一样,是存在一定的知识障碍的,必须跨过这些障碍,方才能阅读出滋味,我想没多少人能读懂爱因斯坦的著作。读之费神,此名著一不必读也。

二、阅历不够。我读的第一本名著是《三国演义》,第二本是《茶花女》,《三国》还好,《茶花女》读完觉得真是狗屁不是,后来长大再读,发现原来我是狗屁不是,我读的时候才上小学四年级,我懂个屁的爱啊?同样我读高尔基的三部曲,有女神也一起看,看完她表示这玩意怎么会是名著,我当时觉得好,但是朦朦胧胧说不上来,如果现在我遇见她,我一定能说上来,不过她再也见不到了。读之无趣,此名著二不必读也。

三、时代进步了。说这些可能挨骂,因为中国人有很浓的崇古情结,言必推三代。但是事实如此,有些名著在当时和其后的时代,是名著,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天下文章又是一大抄,今人站在前人肩膀上,胜于古人再正常不过了。比如《李尔王》,如果熟读中国历史,你会觉得就这么简单吗?这就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而等你看到黑泽明的《乱》(改编自李尔王),你就只想跪下唱《征服》了。这就是名著的问题,后人的很多技法已经大大超越了前人,有些名著放到今天可能就泯然众人,它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远远大于它的阅读价值,如果不做研究,没有很浓的兴趣,也不必读。读之无意义,此名著三不必读也。

那么如果想读名著,怎么读?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就在于它的娱乐性能满足很多人的需求,我要再引用这句话“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或者鲁迅先生说的“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哥厚着脸皮掏心掏肺地跟你说,哥看《红楼梦》就看了个吃,看《水浒》除了大部分打架撕逼就爱看吃满桌子的肥鸡烧鹅,花糕也似的好肥肉,读的时候稀里哗啦的哈喇子淌一地,读《儒林外史》,读马二先生吃肉,哥读了不下几百遍。

这让我一直很惭愧,后来我看张爱玲的书,才发现我道不孤,她说“相府老太太看《儒林外史》,只看了个吃”。当时觉得倍儿有面儿,人家李鸿章的儿媳妇,堂堂大清总督之女,也这么看书,咱也不埋汰啊,至此我才觉得方能挺直腰杆做人。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要善于发现名著里的爽点,所以读《论语》,不妨只记住“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后做菜的时候这么做,生活能多增几分情趣吧;观《红楼》,学学贾琏的泡妞技巧,学学凤哥儿斗小三的本事,又有何妨。哥看《飘》,只记住郝思嘉在塔拉的红土地上得到治愈,“我明天回塔拉再去想吧,那时我就经受得住一切了”,从此理想就是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块土地。你看我好歹从小就学会理财,不是挺好吗?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咱做不了名士,也当不了英雄,咱就一大俗人,爽,就够了,逼格云云,于我何加焉?

  • 上一篇: 就做个喜欢摄影的农民
  • 下一篇: 二的
  • 猜你喜欢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