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的餐桌政治
来源: 读者杂志 作者: 蔡子强 时间: 2015-03-27 阅读: 次
丘吉尔是一位在战争时期显示卓越才能的政治领袖。“二战”期间,他在纳粹铁蹄踏破大半个欧洲时,凭着勇气和钢铁般的意志,坚定不移地带领英国这个孤岛,拒绝议和,抗争到底,力保欧洲自由和民主的最后火种;在民心最虚怯时,他凭借鼓舞人心的能力,激发出英国百姓的勇气和决心。最后,他带领英国渡过最黑暗、最风雨飘摇的时刻,取得最终胜利。
丘吉尔的信念是,政治家要满腹韬略、老谋深算,而且深具历史视野。他天生是一个外交家,在大英帝国今非昔比、国力萎靡不振时,仍能够运筹帷幄,与美苏等列强合纵连横,与纳粹法西斯周旋,跻身同盟国三巨头之列,与美苏平起平坐。
丘吉尔靠的是其一流的外交手腕,无论何处都可以成为其施展手腕的舞台。这里且谈谈餐桌这部分。对于丘吉尔来说,餐桌从来都是服务于政治的,是他回馈朋友、拉拢对手、搜集情报的一大重要场所。他曾无数次为“政治饭”做东,这为他建立和改善了很多人际关系,为政途铺平了道路。
先说“回馈”:在盟军成功登陆诺曼底后几天,丘吉尔特地走到诺曼底滩头,探望英国官兵,了解军情,更与名将蒙哥马利在滩头野餐。首相亲临前线,大大鼓舞了官兵士气。
再说“拉拢对手”:丘吉尔早年曾任装备部部长,有次遇上一家军工厂大罢工,他与其中一名罢工代表会面,并建议一起“饮杯茶,吃块饼”,结果,这场劳资纠纷在茶杯里被顺利平息了。
最后说说“收集信息”:Joseph Davies曾任美国驻苏联大使,有次他路过伦敦,丘吉尔便请他到家中做客。Davies事后回忆,吃饭期间对方不断问问题,由苏联工业到军队实力,每样都“打破砂锅问到底”,而且要的都是事实和数据,令他印象深刻。
丘吉尔的饭局之所以能为他屡建奇功,是因为每次都能宾主尽欢。事实上,他是个很好的宴会主人,对宾客十分细心体贴,时刻确保他们不会被冷落怠慢,从餐单、倒酒,到陪客名单,都极花心思,而且他风趣幽默,擅长搞活气氛,宾至如归,笑逐颜开。他擅长讲笑话,妙语连珠,永远是餐桌上的主角。
举个例子,战时物资短缺,食物不会好到哪里,但丘吉尔天花乱坠的口才令晚餐生色不少。丘吉尔的司机回忆,有回他宴请一些军政界人物,晚餐的头盘,只是普通的“牧羊人焗派”,但丘吉尔别开生面地介绍:“盖在彩云般的薯蓉之下的碎肉。”刹那间,大家觉得这个派好像真的好吃了很多。
丘吉尔会为宴会座位安排费心,每次都由他亲自制定。老友艾森豪威尔便曾夸赞他在这方面心细如尘,并说丘吉尔永远会把自己安排在其右,作为首席上宾。只有一次例外,丘吉尔也事先给他打电话,说因为有一位认识多年的上将老友Smuts同时出席,问他介不介意仅此一次把右边的位子让出,改坐丘吉尔的左边。由此可见,这位主人是多么周到。
丘吉尔是一个“夜猫子”,越晚越精神,晚餐会和工作结合在一起,因此往往延续至深夜、凌晨,以至清晨。当其他人已经睡眼惺忪,丘吉尔却神清气爽,也因此最易得其所想。工作人员回忆,通常晚餐从晚上9点开始,10点多吃完,到电影房欣赏一部电影,再闲聊一下,到了子夜一点左右,再回到房间,丘吉尔会说“现在讨论正经事”,再讨论到凌晨三四点。后来拜相的麦克米伦回忆,当年他们就是如此和这位老上司抽烟、饮酒、辩论的。当然少不了的,是听丘吉尔大发宏论,通宵达旦。
吃饭与办正经事一起进行的习惯,甚至延伸至户外野餐。战时,丘吉尔曾多次与战地将领一起在前线野餐,一起讨论战事进展、战略战术,他认为这样有助于提升士气。在法国诺曼底滩头,在北非战线的黎波里的沙漠等,都能见到他和将领们一起野餐的身影。
(赵红星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14年第42期)
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由左至右)
丘吉尔的信念是,政治家要满腹韬略、老谋深算,而且深具历史视野。他天生是一个外交家,在大英帝国今非昔比、国力萎靡不振时,仍能够运筹帷幄,与美苏等列强合纵连横,与纳粹法西斯周旋,跻身同盟国三巨头之列,与美苏平起平坐。
丘吉尔靠的是其一流的外交手腕,无论何处都可以成为其施展手腕的舞台。这里且谈谈餐桌这部分。对于丘吉尔来说,餐桌从来都是服务于政治的,是他回馈朋友、拉拢对手、搜集情报的一大重要场所。他曾无数次为“政治饭”做东,这为他建立和改善了很多人际关系,为政途铺平了道路。
先说“回馈”:在盟军成功登陆诺曼底后几天,丘吉尔特地走到诺曼底滩头,探望英国官兵,了解军情,更与名将蒙哥马利在滩头野餐。首相亲临前线,大大鼓舞了官兵士气。
再说“拉拢对手”:丘吉尔早年曾任装备部部长,有次遇上一家军工厂大罢工,他与其中一名罢工代表会面,并建议一起“饮杯茶,吃块饼”,结果,这场劳资纠纷在茶杯里被顺利平息了。
最后说说“收集信息”:Joseph Davies曾任美国驻苏联大使,有次他路过伦敦,丘吉尔便请他到家中做客。Davies事后回忆,吃饭期间对方不断问问题,由苏联工业到军队实力,每样都“打破砂锅问到底”,而且要的都是事实和数据,令他印象深刻。
丘吉尔的饭局之所以能为他屡建奇功,是因为每次都能宾主尽欢。事实上,他是个很好的宴会主人,对宾客十分细心体贴,时刻确保他们不会被冷落怠慢,从餐单、倒酒,到陪客名单,都极花心思,而且他风趣幽默,擅长搞活气氛,宾至如归,笑逐颜开。他擅长讲笑话,妙语连珠,永远是餐桌上的主角。
举个例子,战时物资短缺,食物不会好到哪里,但丘吉尔天花乱坠的口才令晚餐生色不少。丘吉尔的司机回忆,有回他宴请一些军政界人物,晚餐的头盘,只是普通的“牧羊人焗派”,但丘吉尔别开生面地介绍:“盖在彩云般的薯蓉之下的碎肉。”刹那间,大家觉得这个派好像真的好吃了很多。
丘吉尔会为宴会座位安排费心,每次都由他亲自制定。老友艾森豪威尔便曾夸赞他在这方面心细如尘,并说丘吉尔永远会把自己安排在其右,作为首席上宾。只有一次例外,丘吉尔也事先给他打电话,说因为有一位认识多年的上将老友Smuts同时出席,问他介不介意仅此一次把右边的位子让出,改坐丘吉尔的左边。由此可见,这位主人是多么周到。
丘吉尔是一个“夜猫子”,越晚越精神,晚餐会和工作结合在一起,因此往往延续至深夜、凌晨,以至清晨。当其他人已经睡眼惺忪,丘吉尔却神清气爽,也因此最易得其所想。工作人员回忆,通常晚餐从晚上9点开始,10点多吃完,到电影房欣赏一部电影,再闲聊一下,到了子夜一点左右,再回到房间,丘吉尔会说“现在讨论正经事”,再讨论到凌晨三四点。后来拜相的麦克米伦回忆,当年他们就是如此和这位老上司抽烟、饮酒、辩论的。当然少不了的,是听丘吉尔大发宏论,通宵达旦。
吃饭与办正经事一起进行的习惯,甚至延伸至户外野餐。战时,丘吉尔曾多次与战地将领一起在前线野餐,一起讨论战事进展、战略战术,他认为这样有助于提升士气。在法国诺曼底滩头,在北非战线的黎波里的沙漠等,都能见到他和将领们一起野餐的身影。
(赵红星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14年第42期)
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由左至右)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热门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