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武侠小说 > 古龙小说全集 > 小李飞刀系列 > 天涯明月刀

第二十四章 最后一战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天河接绿水,秀出九芙蓉。
  我做一挥手,谁人可相从。
  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李白
  九华山在安徽青陽西南四十里膨即汉时径县,陵陽二地。
  三国时孙吴分置临城县境至隋废,唐置青陽县,以在青山之陽为名,属池州府,青山在县北五里,逾梅家岭,与贵池接壤。
  九华山南望陵陽,西朝秋浦,北接五溪大通,东际双陷龙口,昔名九子山,唐李白游九子山,见其山峰并时,如莲开九朵,改之为九华山。
  书籍上有记载"旧名九子山唐李白以九峰如莲花削成,改之为九华山。"青陽县志上也记载"山近县西四十里,蜂之得名者四十八,岩十四,洞五,岭十一,系十八,源二,其余台石池涧溪撵之属以奇胜名者"知行金二""的王陽明曾读书于此山中,与李白书堂并名千古。
  诗仙李白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有序。
  "……………"太史公南游,路面不书,事绝放老之口,复缺名贤之纪,虽灵仙往复面赋咏笔间,子乃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时访遁江汉,憩于夏侯回之堂,开檐岸绩坐眺松雪,因与二三子联句,传之将来。"他们的诗是这样的
  "妙右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李白。
  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留。高雾。
  积雪暇睡邀,飞流欲陽崖。韦极舆。
  青荧玉树色,漂渺羽人家。李白。"
  九华山不但是诗人吟咏之地,也是佛家的地藏王道场。
  《地藏十轮经》"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尽藏。"取名地藏。
  《大乘佛经》上记载的是"地藏受释尊付嘱,令救度六道众生,决不成佛,常现身地狱中,以救众生之苦难,世称幽宾教主。"《地藏本愿经)二卷,唐实义难 陀译,经中记载"佛升切利天为母说法,后召地藏大士永为幽买教主,使世上有亲者皆得报本荐亲.威登极乐。"这本书多说地狱相及迫荐功德,为佛门的孝经。
  经中又说地藏苍萨救渡众生,不空誓,不成风之弘愿,故名"地藏本愿。"所以"九华剑派"不但剑术精绝,同时也有待人的浪漫,和佛家的玄秘。
  武林中有七大剑源,九华山并不在其内,因为九华山门下的弟子本就极少,行踪更少出现在江湖。
  多年前江湖中就已盛传九华派已与幽灵教合并,同时供奉的两位祖师,一位是地藏王菩萨,另一位就是待洒风流,高绝千古的李白。
  据说这位青莲居士不但是诗仙,也是剑仙,九华的剑法,就是他一脉相传,直到千百年后,江湖中又出现位奇侠李慕白,也是九华派的嫡系。
  这些传说使得九华派在江湖人心目中变得更神秘。九华门下弟子,行踪也更诡秘,近年来几乎已绝迹于江湖。
  但这些却还都不是让傅红雪吃惊的原因,令他吃谅的,是如意大师这个人。
  如意大师着白袍,登芒鞋,赤尼,摩顶,神情严肃,眸子有光,看来无疑是位修为极深的出家人,一位出家的女人。
  她看来仿佛已近中年。
  身材适中,容貌端正,举止规矩有礼,一张表情严肃的脸上,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更没有足以令人吃惊之处,无论任何人眼中看来,她只不过是个修为严谨的中年尼姑,和佛门中其他千千万万个谨守清规的尼姑并没有什么不同。
  可是在傅红雪眼中看来,就完全不同了。
  她的容貌虽平凡端庄,一双玉手却美如春葱,柔若无骨。她赤着芒鞋,不着鸦头袜,露出的一双底趾趾敛的如霜雪白玉足,更美得令人目眩。她的白布僧袍宽大柔软.一尘不染,遮盖着她绝大部分身体。
  没有人会去幻想一个修为严谨的中年尼姑,在僧袍下的胴体是什么样子的。
  傅红雪却不能不想。
  栏杆上的洁白僧袍浴池中的丰美脑体,黑暗中的呻吟呼吸,温暖光滑的拥抱,还有那双牵引他进入梦境的手。
  他竞不能不将眼前这个道貌岸然的出家人,和昨夜那个成熟而充满渴望的女子联想在一起,虽然他一直禁止自己去想,但却偏偏不能不想。
  虽然他对一切事都已能不闻不问无动于衷,可是这规矩严肃的中年尼姑却使得他的方寸大乱,他已感觉到自己的嘴唇发干.心跳加速,几乎无法控制。
  如意大师只淡淡地看了他一眼,端庄严肃的脸上,还是全无表情。
  傅红雪几乎忍不住要冲过去,撕开她的僧衣,看看她是不是昨夜那个女人,可是他还是勉强忍耐住。
  他仿佛听见她在问"这位就是名满天下的傅红雪施主?"他仿佛听见自己的回答"是的,我就是傅红雪。"卓夫人看着他们眼睛里的表情狡黠而诡谲。
  ——她是不是已知道他们的事。
  她忽然笑道:"大师驻锡九华,想不到居然也知道傅大侠的名。"如意大师道:"贫憎虽然身在方外,对江湖中的事,却并不十分生疏。"卓夫人又问道:"大师以前是不是见过他?"
  如意大师沉吟着,居然点了点头,道;"仿佛见过一次,只是那时天色昏黑,并没有看清楚。"卓夫人笑道:"大师虽然看不清他,他却一定看清了大师的。"如意大师道:"哦?"
  卓夫人笑得更钟秘,道:"因为这位傅大侠是夜眼,在黑暗中视物,也可以明察秋毫。"如意大师的脸上,仿佛起了种奇怪的变化。
  傅红雪的心也在往下沉。昨夜在黑暗中,他并没有看清她,只不过隐约的看出了她的胴体的轮廓。
  他一直没有想到这一点,现在才发现他的眼力不知不觉中已受到损失,那一定是他在见到铁柜中那老人以后的事。
  难道那老人的眼睛里,竟有种可以令人感觉变得迟钝的魔力?他为什么不让傅红雪看见黑暗中那个女人?她为什么要在黑暗中等待。
  最后的两位见证也被公子羽请了进来,傅红雪竞没有注意这两人是谁。
  他的心又乱了,他不能忘记昨夜的事,也不能将一个活生生的女人当作工具。
  陈大老板的哀恸,倪宝蜂怨毒的眼神,忽然已变得令他无法忍受。
  还有那柄鲜红的剑。这柄剑怎么会到了公子羽手里?剑在他手里,燕南飞的人呢?这两人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神秘关系?公子羽为什么直到现在还不肯露出真面目?
  火炬高燃,石台上亮如白昼。傅红雪终于走上了石台,手里紧紧握着他的刀,比平时握得更紧。在他悲伤烦恼,痛苦无助时,只有这把刀,才能给他安定的力 量"对他说来,这把刀远比盲者的明枚更重要,他的人与刀之间已经有了种奇异的感情,一种永远没有任何人能了解的感情,不但互相了解,而且互相信任。
  公子羽凝视着他,字字缓缓道:"现在你已随时可以拔刀。"现在他的剑已在手。无论谁都看得出。他远比傅红雪更有信心。
  傅红雪忽然道:"你能不能再等一等。"
  公子羽眼睛里露出讥诮之意,道:"我可以等,只不过无论再等多久,胜负也不会有所改变的。"傅红雪没有听他说完这句话,忽然转身走下石台,走到如意大师面前,如意大师抬头看着他,显得惊讶而疑惑。
  傅红雪道:"大师来自何处?"
  如意大师道:"来自九华。"
  傅红雪道:"王子来自何方?"
  如意大师道:"来自新罗。"
  傅红雪道:"他舍弃尊荣,为的是什么?"
  如意大师道:"舍身学佛。"
  傅红雪道:"既然舍身学佛,为何曾不成佛?"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