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古典文学 > 佛经大全 > 印光大师文钞

印光大师文钞(七)(21)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作佛,是名正因,此屬性德,亦本覺也。雖有正因,若不聞佛法,則如寶在藏中,珠繫衣裏,由不知故,枉受貧窮。既聞佛法,知佛是已成之佛,我及一切眾生,皆是未成之佛。從茲修戒定慧,斷貪瞋癡,返妄归真,背塵合覺,是名缘因,此屬修德,亦始覺也。修德功深,性德體顯,方知從昔已來,承正因佛性之力,行種種背性之事,受種種幻妄之苦,猶如暗室觸寶,反受損傷。今已親見本有佛性,則昔本不失,今亦無得,全妄即真,全修即性,是名了因,乃性修双融,始本合一也。凡佛所说一切大、小、权、实、法门,无非令众生亲证乎此而已。然众生根有利钝,职有亲疏,难以普益。故以建立塔庙,庄严法相,鸣钟击磬,扬拳竖拂,为助发入道之缘。而古人每于大聚落处,建大塔庙者,以期见者闻者,纳佛种于八识田中,后来必至亲证觉道,非徒为壮观瞻也。苏州报恩寺者,乃三国吴主孙权,为报母恩所建,原名通玄寺。至梁武帝中大通四年重修,僧正慧建十一级宝塔,备极庄严。隋文代陈,为吴令孙宽所废。唐初,僧慧頵重建。玄宗开元二十六年,诏天下州郡各建一大寺,以开元为额,遂改名开元寺。中有金铜玄宗像,昭宗大顺间,为淮西贼孙儒焚毁。后唐同光三年,吴越王钱镠,另建开元寺于盘门内瑞光寺旁,以晋愍帝建兴元年,由海浮来之二石佛,修无梁砖殿以供之。吴越王钱镠,自唐僖宗时,征黄巢,平董昌,尽忠唐室。昭宗时封王,所辖吴越,法道大兴。五代之世,唯吴越最为安靖,以数世信佛,绝无苛政所致。至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尽献所辖之地于宋。此八九十年,于佛于儒,均有莫大之关系焉。当五代周显德间,钱王于故开元寺基,重建寺,移支硎山报恩寺额于此,为报恩寺之所由名也。至宋神宗元丰间,重修寺塔,苏东坡舍铜龟以藏舍利。自后兴衰,不一而足。明万历初,塔寺复毁,由僧性月任兴复,适如金至,性月悉委任之。金广谈因果,显大神力,致檀施云集,阅九年而竣功。清康熙五年,一源法师,欲为重修。适太传金文通公告老居家,因劝倡修,遂得大逾前规。道光十六年,邑绅潘梅溪,独舍巨资,俾得一新。光绪二十四年,敏曦老法师蒞苏,邑绅以报恩寺塔颓败,欲仗德望恢复,请为住持。法师许之,未及开工而寂。法徒詠荷公,极力担当,令徒孙昭三公辅弼之。祖孙二人,竭力监督,功甫及半,而詠荷公殁,时在光绪三十一年。昭三公接住持,惨淡经营,至次年,俾九级浮图,及各殿堂,悉皆完整。迄今又三十余年,风雨摧残,木朽瓦裂。今年五月中旬,塔巅第八层陵角,忽然崩堕。由上至下,层层受损,若不急修,则后难收拾矣。昭三公持志书来,并说现状,拟即募修,祈不慧撰一缘起。恳祈十方宰官长者,善信人等,发菩提心,行方便事,舍不坚之资财,培无尽之福德。将见佛天云护,吉庆骈臻。富寿康宁,现身获箕畴之五福。桂兰蔚茂,后裔纳伊训之百祥矣。

阜一陽一资福寺重建念佛堂开莲社缘起(民二十六年)

如来圣教,法门无量,随依一法,以菩提心修持,皆可以了生死,成佛道。然于修而未证之前,大有难易疾迟之别。求其至圆至顿,最简最易,契理契机,即修即性,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为律、教、禅、密、诸宗之归宿,作人、天、凡、圣、证真之捷径者,无如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也。良以一切法门,皆仗自力,念佛法门,兼仗佛力。仗自力,非烦惑断尽,不能超出三界。仗佛力,若信愿真切,即可高登九莲。当今之人,欲于现生了生死大事者舍此一法,则绝无希望矣。须知净土法门,法法圆通。如皓月丽天,川川俱现。水银堕地,颗颗皆圆。不独于格物、致知,穷理、尽性,觉世、牖民,治国,安邦者,有大裨益。即士、农、工、商,欲发展其事业,老、幼、男、女,欲消灭其疾苦者,无不随感而应,遂心满愿。今则人心陷溺,世乱已极。变乱是非,颠倒黑白,争夺欺陵,极力演变。若不挽救,则人道或几乎熄。于是各处有心之士,群起而提倡佛法,明三世之因果,显六道之轮迥。示娑婆之浊恶,表极乐之严净。以期斯世之人,克己复礼,生入圣贤之域。了生脱死,没归极乐之邦。阜一陽一资福寺,乃几朝古刹,载之志乘。近以住持无弘法之资格,一班不知佛法者,竞倡维新,破除迷信,急欲毁灭其寺。虽明哲之士,谕以正理,绝不肯听。阜一陽一佛教会代表邢纯斋,愤不顾身,奔走省垣,面见主席雪亚刘公,祈其出示保护。幸蒙刘公护法心切,爱民情殷,立即出示禁止,方得保存。地方人士,因思佛法理智高深,利益广大。更念资福为颖地名胜,自古迄今,人民沐恩戴德者,多难胜数。不忍任其荒凉,于是重谋兴复。现已建立念佛堂五楹,请秉初法师暂主其事。拟安戒德师僧若干位,常年修持净业。每月朔、望,聚集在家信士,念佛一日,以资提倡。午后念佛毕,不拘缁素,为之讲演念佛大旨,与居尘学道。在野报国之法。以及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事。并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之理。俾一切人,知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作佛之所以然。则于一切时,一切处,皆为希圣学佛之事。此实不居位而护国、救民,不现形而移风、易俗、之大方便法门。愿若缁若素共勉之,则其利益大矣。

募印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说明(民十四年办法从略)

观世音菩萨,于过去无量劫前,久成佛道,号正法明。但以慈悲心切,救苦情殷,不离寂光,垂形九界,于十方无量世界,随类现身,度脱众生。普门品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虽则十方世界,无刹不现,而于娑婆世界,因缘甚深。虽则十法界身,无身不现,而世人皆以菩萨称之。虽则应化之处,遍满寰宇,而浙江普陀,最为显著。印光受恩实钜,负恩甚深。初则出家于陕西南五台山,为观音现身降伏毒龙之道场。继则寄居南海普陀,为善财南参观音之圣地。每念世人不知菩萨之深慈大悲,欲搜辑大藏,及与群书,凡菩萨本地之行愿,及此方感应之事迹,述为颂文,加以详注。俾世之同伦,同知观音之大慈悲心,与夫随类逐形,寻声救苦之实理实事。庶可同持圣号,同消业障,同增福慧。生为身心清净之人,殁入莲池海众之会。用此以正人心而挽劫运,以期天下太平,人民安乐也。然此心虽发,但以学识浅陋,笔墨拙朴,未能即时举行。适江西大文学许止净居士来山见访,一见即成莫逆,因以其事见托,彼即欣然允许。遂潜心撰述,时经二年,述成颂文二万余言。每句事迹,悉注于每段之后,俾阅者一目了然,共成三卷。又录经中要义,名为经证一卷,附于颂文之后。又金刚经功德颂一卷,亦附于后。俾诵经念佛人,同知向方。以期即凡心以见佛心,克遂如来度生之愿。现今天灾人祸,相继降作,世道人心,陷溺已极,特借此以作挽狂澜,扶世道,同登圣域,共证菩提之向导。今即付排发刊,愿有力善信,共出净资,俾举世同人,各沐观音菩萨之慈恩,以迄同得亲证本具佛性,圆满无上觉道。区区之心,如是而已。(下略)

楹联肇于宋初,蜀后主孟昶庆新春。自后僧俗,各以之赞颂功德,发挥道妙,摅心所蕴,藉谕同仁。云栖法汇,曾载各联,今踵芳规,以博一笑。印光识。

释迦

下兜率而降神,住世八十其年,令九界众生,彻见本来真面目。

睹明星而悟道,谈经三百馀会,俾大千佛子,复归原有旧家乡。

释迦

佛应西乾,度众生以悟证菩提,故感天龙常拥护。

法流东土,开文化而震发聋瞆,致令贤智尽归宗。

1、三惑尽而二死亡,一尘不立。

2、五蕴空而六根净,万德圆彰。 

释迦

圆悟藏性,彻证自心,道通天地有形外。

慈起无缘,悲运同体,恩遍圣凡含识中。

1、冀有情共证真常,本寂灭心,说圆通法。

2、期含识同登觉岸,依一实道,开方便门。

释迦

华严顿演圆宗,独被上根,尚未悉符出世度生之弘誓。

行愿导归极乐,全收九界,方堪大畅成道利物之本怀。

1、弥陀(莫讶一称超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

释迦

华表圆因,显如来成始成终之道。

岩彰实果,示众生心作心是之门。

1、弥陀(如来拯济无方,广度众生须度我。

吾辈竛竮没寄,不念弥陀更念谁。)

弥陀

(一)依宏誓愿,建折摄之法门,但肯一心持名,自尔潜符实相,俾四

圣六凡同证真常,故得九界咸归,十方共赞。

(二)以大慈悲,立厌欣之胜行,若能初土托质,何难顿入寂光,导三

乘五性齐登净域,因兹千经俱阐,万论均宣。

1、应当发愿愿往生,客路溪山,切莫从头再眷恋。

2、自是不归归便得,故乡风月,直须全体总亲承。

弥陀

(一)成就六八大愿,居西方以作佛,举华藏世界诸庄严,圆彰净土。

(二)愍念九品含灵,向东域而垂慈,引娑婆国中众男女,同往莲邦。

弥陀

(一)舍西归捷径,九界有情,上何以圆成觉道。

(二)离净土法门,十方诸佛,下不能普利群萌。

1、五住二执,蒙光顿圆夫四德。

2、三乘六道,克念定证于一真。

弥陀

(一)佛愿宏深,十方共赞。

(二)生心恳到,九界同归。

1、寿量无边,竖穷三际。

2、光明有象,横遍十方。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乐邦有路,起信即生。)

弥陀

(一)唯期五浊顿空,任他香无人焚,地无人扫。

(二)傥得一真共证,自尔愿令我满,心令我安。

1、弥勒(宝阁覆十虚,宛若空含万象。分身遍尘刹,直同月印千江。)

弥陀

济度无方,怜伊体一;

津梁罔测,悯彼迷深。

(1)誓愿宏深,十方共赞;慈悲广大,九界同归。(弥勒坦腹笑容

摄海众,分身散影示时人。)

弥勒

宴坐等人来,预摄龙华会里有缘之辈;

逢机以笑应,圆彰大肚皮中无所不容。

(1)楼阁门开,圆彰法界修因事;慈悲愿普,预摄龙华证果人。

观音

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

无机不被,万里无云万里天。

(1)佛(彻证一真法界,三惑尽而二死亡,德超十地;普令九类

圣凡,五蕴空而六度具,道继大雄。)

观音

一尘不立,得真圆通,现随类逐形之身,寻声救苦;

五蕴皆空,证大寂灭,依即心自性之道,说法度生。

(云起慈门,悯彼迷情不易悟;波腾愿海,怜伊佛性了无殊。)

观音

慈悲心切,虽救苦以寻声,常住楞严大定;

与拔情殷,纵逗机而说法,圆彰寂灭真宗。

(1)照见五蕴皆空,说法度生,竖穷三际;证极一乘实相,

寻声救苦,横遍十方。

观音

誓愿宏深,处处现身说法;

慈悲广大,时时救苦寻声。

(1)法法圆通,故名自在。头头合道,因号普门。(慈起无缘,

恩周庶类;悲兴同体,道启多门。)

势至

本愿不违,摄念佛人归净土;

分身无量,居极乐国遍十方。

(1)都摄六根,获大寂灭;单提一念,证真圆通。(以智慧光普

照一切,乘圆通道广度众生。)

菩萨

证诸佛本妙觉心,从兹安住寂光,享真常之法乐;

愍众生迷如来藏,故复现身尘刹,作得度之因缘。

(1)佛殿(冥显咸加,恩逾父母;圣凡普利,德迈穹苍。)

韦驮

菩萨化身,辅正摧邪宏圣教;

童真入道,安邦护国度群迷。

(1)普陀韦驮(护法安僧,俾有情共入普门,满观音愿;降魔

制外,令含识齐登觉岸,遂善逝心。)

普陀天王

企慈云普覆尘寰,以天王身,作如来使;

期法雨均沾沙界,现大人相,镇圆通场。

(1)关帝(浩气冲天,仰效义天之覆庇;一精一忠贯日,常随佛日以

昭彰。)

佛殿

行满果圆,导三乘以齐成觉道;

悲深愿重,拯四生而共届莲邦。

(1)普陀仙人井观音(悲愿宏深,故从个里涌甘露;慈恩浩荡,致

使寰区尽竭诚。)

佛殿

教演偏圆,统九界而齐度;

德全福慧,超十地以独尊。

(1)灵岩山智积殿(证法华而来灵山,追随多宝塔中佛;现色身以

医陆弟,愍念阎浮世上人。)

灵岩智积

灵岩灵迹有永夫,足显轮回旷远;

智积智谋启陆相,用彰佛道渊深。

(圣德难思,特现像身说法要;悲心无既,永留本寺作帡幪。)

藏经阁

(一)如来广运慈悲,畅谭三藏甚深之妙典,普使众生,开发菩提,

销镕惑业,荡昏迷而复常寂照,摄果觉而总作因心,直同露滴沧溟

便是汪洋大海。甄陶化育,利益难名!我辈欣逢明诲,敢不卒年矻

矻、依教修行、彻底穷源、饮兹一味?自此,罄空後际,导怨亲以

共出畏途,用冀仰酬夫佛力。

(二)皇帝不忘付嘱,颁布五时秘密之真诠,悉令含识,闻熏般若,

清净根身,了罣碍兮获本圆通,即凡情兮全彰圣智,无异尘投华岳

顿成岌嶫高山。护念保绥,功勋罔测!吾侪幸遇指南,固当终日乾

乾、竭诚持诵、登峰造极、观彼太虚。由斯,周遍十方,扶胞与以

齐臻道岸,永期上报於君恩。

(1)法堂(慧焰重重,烁破千年之暗室;法源混混,滋生五性之

灵苗。)

藏经阁

法海汪洋,深探彻底之源,方可谓无孤佛化。

义山峭峻,直上绝高之顶,始堪云不负己灵。

(1)藏经阁佛殿(佛光普照十方界,法雨均滋五性根)

藏经阁

五时言教,非异非同,为实施权,开权显实,有如海孕百川川赴海;

三乘谛理,即多即一,由性现相,摄相归性,直似空含万象象依空。

讲堂

(一)法会宏开,教行并进,欲得千机普育、利钝齐修,是故,略资通途,

偏崇持别,以华严圆满菩提之妙因唯在导归净土;

(二)讲筵大启,理事双诠,拟求万派朝宗、圣凡等益,由兹,拣去自力,

注重佛加,冀娑婆具足惑业之含识现生同赴莲池。

(仗自力者,名通途法门;仗佛力者,名o;特别法门。佛教净业社讲

堂落成,命撰楹联,因标示宗旨。)

念佛堂

何必问是谁?此道於今昭日月。

但能常系念,佛心无处不慈悲!

(决志求生,效昔贤将错就错;一心忆念,至今日人云亦云。)

念佛堂

因戒生定,定慧圆明菩提本;

由教入净,净禅贯彻觉道成。

(1)力修戒定慧空,则无我见;常念慈悲喜舍,方契佛心。

(了君大事唯修净,畅佛本怀在往生。)

念佛堂

三业相应,往生有分;

六根都摄,见佛无难。

(1)照见五蕴皆空,远离颠倒梦想;都摄六根净念,上合本妙觉心。

(五蕴皆空,六根俱寂;一尘不染,万德圆彰。)

三教堂

儒释本同源,道并行而不悖;

内外原一体,理交显而弥彰。

(1)永明塔院(《宗镜》圆照,万善同归,本教义而续慧命;

《法华》一部,佛事百八,振大机以警愚顽。)

智者坊

教判五时,化仪化法双诠,灵鹫亲承诸善逝;

佛明六即,心作心是并阐,支那弘道无二人。

(1)孔圣殿(继往开来,道通天地有形外;祖尧述舜,恩遍飞

潜异类中。)

如意寮

万德洪名常忆念。百般幻病自消除。

(1)地藏坛:洪愿发时,生蒙度脱;尊经演处,罪自消亡。

(法华坛:大事因缘,端归实相;一乘源本,在报亲恩。)

三门

经承北阙,律阐南山,续慧命於将来,直使普天含识,顿明寂灭真心竖穷三际;

道继西乾,宗传东震,开佛知於当念,咸令法界有情,彻悟圆通妙性横遍十方。

三门

诣菩提场,趣寂灭殿;

登圆通路,入解脱门。

(1)菜园:地壮菜根粗,因真果正;粪多茄子大,德厚福隆。

(戏台:权制排场扶教化,巧垂明训振纲常。)

戏台

寓褒贬,别善恶:庆殃福极,报不爽於淑慝贤奸。发聩震聋,允作千秋藻鉴。

扶教化,振纲常:慈孝仁忠,义各尽於君臣父子。移风易俗,洵为万世典型。

戏台

典型示彼将来,俾狂夫克念作圣;

奸谀诛於已往,庶潜德大发幽光。

(1)法如庵三门:法道幽深,直入圆通妙境;如门广大,全彰寂照真宗。

贺传戒

张戒网以振宗风,二谛圆明,诚足追踪往哲;

布慈云而降法雨,三根普被,允堪贻范後昆。

(1)讲《禅林宝训》:览镜知惭宏宝训,规今师古振禅林。

挽法师

以求生得故乡之风月,生本无生,无生而生,生於无生之净土;

以示灭作险道之导师,灭实不灭,不灭而灭,灭於不灭之秽邦。

挽法师

圆满菩提,常光现处幻缘灭;

庄严净土,本有彻时真智生。

(1)贺五十寿:效伯玉之知非,五十年愆尤,从兹尽忏;

师仲尼之立命,百千世懿范,永用遵行

挽讲《楞严》

汇一陰一、入、界而头头合道,数十年教义宗风,徒成景仰;

泯根、尘、识而法法归真,一刹那因圆果满,永作津梁。

(1)贺寿:己立立人,是名上寿;知非非断,可谓长年;

挽老修行

禅心虚寂,净业一精一纯,蒙佛接引以往生,不枉数十年来居海岛;

道貌威棱,清神卓荦,令人敬畏而景仰,允堪千百世後作典型。

挽天童寄禅和尚

(一)迫忆拈提,意旨昭著,悉令认影狂徒,即时返得本头。可叹天不假年,

致砭法门亡砥柱!

(二)每吟偈颂,声韵铿锵,普俾抛家浪子,直下顿开宝藏。堪悲事未遂志,遽教

後进失规绳

(1)平交法嗣晚辈皆可用:十载住天童,恒以诗歌传密印;一朝生佛国,

永随观势证圆通。

寄禅和尚

(一)解同霁月光风,上继密云之法道。方欲宏开学会、接引後昆,

岂料竟生极乐克因去!

(二)诗等金声玉振,永为苦海之慈航。尚期亲证圆通、追踪先觉,

急宜复入娑婆了愿来。

寄禅和尚

痛法道之式微,腹蕴经纶,志图恢复。援官长以作金汤,何意半途而逝!

冀宗风之丕振,心悬藻鉴,口吐珠玑。刊枣梨以普流布,可云永劫常存。

挽留云观月和尚;

(一)仰承师志,创建禅林,普令参请缁流,得以安身立命。幸值年高德

邵、式范後昆,何缘月落青天水到海?

(二)上叩帝阍,乞颁龙藏,悉使宗教开士,因兹达本穷源。既经质谢神

迁、亲侍大觉,当必心冥理地道符空。

(1)平交挽住市里小庙僧:本来面目,即俗恒真,俯向碧潭观夜月;毕

世操持,似退实进,倒骑驴子上庐山

僧挽大商家护法

(一)白手起家,居廛为政,数十年广行慈济,大展经论,无边际清操

高风,讵料徒成夫景仰。

(二)赤诚护法,即俗真修,当斯时顿弃幻躯,真升安养,绝对待本光

常寿,必将彻证于唯心。

定海县送瘟:((1)经宣祕藏,送瘟神即归天府,岂徒一邑安康,纵属

邻邦不为壑。(2)咒誦真诠,祈吉耀常照下方,既锡闔境福庆,兼令通

国沐容光。)

送瘟

(一)下民背觉合塵,致使天灾以见告。

(二)大士寻声救苦,因怜葵悃之诚求。

代弔孙传芳:((1)心契真常,普为怨亲修圣道。(2)身償业债,浑忘

人我归莲邦。

送瘟

(一)慧日丽中天,灭尽瘟疫之霜露。

(二)慈雲覆大地,滋荣福寿之根苗。

自励((1)悉将格致诚正措己躬,是真豪杰。(2 )不以身心性命置度

处,乃大丈夫。

自励

(一)汝将死,快念佛,心不专一,决堕地狱,饿鬼畜生尚难求,勿妄

想人天福果。

(二)汝将死,快念佛,,志若真诚,便预莲池,声闻缘觉犹弗住,定

克证等妙圆乘。

自励

(一)照见五蕴皆空,心境俱捐,直同皓月孤圆,光吞万象。

(二)证到一尘不立,智悲双运,不异昊天浩荡,体覆群伦。

((1)念佛方能消宿业。(2)竭诚自可转凡心。)

自励

(一)闭户拒来人,痛念死期将至。

(二)专心修净业,深惭道业未成。

1、卓立不移,当师孔圣。2、有非必改,宜效蘧贤。((1)证道方能超

六道。(2 )明心自可了三心。)

自励

(一)道业未成,敢使此心散乱。

(二)死期将至,力辞一切应酬。

1、阅遍尘环原是幻。2、研穷妙性急归真。((1)寡过未能为我憾。

(2)居心无伪任人非。

自励

(一)知佛性常,奋剋证志。

(二)思地狱苦,发菩提心。

1、 閒联:(1)解行全无,敢充天鸟。(2)根身未净,勉效雲牛。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师贤心实,师圣心空。)

閒联

(一)虽有珠海金山,不如坐进此道。

(二)纵令封禅拜国,何若立往西方。

1、事事利人,出尔反尔。2、心心省己,念兹在兹。(一制夫心成铁汉。

三缄其口学金人。)

药师

(一)如来誓愿宏深,普利有情,果能心无所住持洪名,自可灾遍消尽

六道苦。

(二)经咒威神广大,齐资含识,若肯念不分驰稟圣教,定然寿得延及

两足尊。

法堂

(一)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相相离相,而万德圆彰,

究竟亲证夫实相。

(二)生慈心,生悲心,生欢喜心,生大舍心,心心印心,而一尘不立,

彻底显现乎佛心。

观音地藏

(一)观世音现众身以说妙法,随尘刹感,遍尘刹应。

(二)地藏王空地狱而尽生界,行如来事,慰如来心。

贺功德林((1)肉食忍心招劫运。(2)素餐善念致太平。)

观音地藏

(一)遍法界寻声救苦,随类现身,首推普门大士。

(二)举冥一陽一兴慈运悲,常时垂手,莫过地藏愿王。

贺功德林:((体乾父坤母之心,永除肉食。(2)存民胞物与之念,特

备素餐。)

地藏

(一)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緬与乐拔苦之心,共三际十虚而莫既。

(二)地狱己空,始示成佛,溯兴慈运悲之念,举五乘九界而无遗。

诸法渊海

(一)佛愿洪深,普被三根,因兹九界同归,十方共讚。

(二)法门广大,不遗一物,故得千经併阐,万论均宣。

格物致知确解((1 )格除幻妄私欲物。(2)致显中庸秉彝知。

喫素念佛

(一)缅如来愍念殊殷,常持洪名,冀历劫罪愆,由兹即灭。

(二)观世人睚眦必报,永断肉食,以杀身怨恨,决定难消。

素食处

(一)推吾人恶死之心,巧行救济。

(二)体天地好生之德,永戒殘伤

喫素念佛:((1)口腹误人,出尔反尔结怨对。(2 )佛名济世,念兹

在兹预圣流。)

附录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