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古典文学 > 佛经大全 > 印光大师文钞

印光大师文钞(七)(26)

(一)灵岩佛七,多一次回向。(他处亦多如此行者)即每日正午前,上供后,接连至牌位前荐食,(即延生佛七,亦无妨附供,追荐祖先等位。)亦为一次迥向。每日除早晚课外,六枝香,此在第二枝香后。上供荐食毕,稍停片刻,即午斋。

(二)早晚功课,为亡人称名回向。(森)则按照普通丛林功课,每朔望早课完,礼祖时,将礼毕,有各代为生身父母,礼佛三拜,求生净土之语。故每朔望,即一人独行之早课完,亦照常礼祖。(此随众时多而详备)礼毕,即逐一称名礼佛,为之回向,如为父母回向,则拜时心中默念观想云,代为生身父母,礼佛三拜,(若一拜者,则云一拜。)忏悔业障,解除无边罪业,销释愆尤,出离苦趣,求佛慈悲哀愍摄受,早垂接引往生净土。(随拜随默念,心中随想父母形仪,同在佛前随行礼拜。一拜如是,拜拜皆然。)父母既尔,余人亦然。甚至怨亲平等,以及法界一切众生,次第普为称名礼佛回向。即非朔望,如每日早晚功课,至三皈依完,不礼祖,亦当代生身父母,及大有关系之恩人,(或有特别因缘,如新逝亲友等。)均如此回向。此(森)之未有师承,全依己见而行者,(灵岩山,每晚大回向,亦有三拜。)准理常无所碍。回向已毕,或即礼佛三拜而退,亦可。(森)乃再行礼观世音菩萨,持大悲,往生咒等,为求世界和平,自他同免厄难等功课。(灵岩功课,名曰灵岩念佛仪规,今年夏早已出版。惜此时不能寄,待可寄时,随寄数本,便知。)

(三)茶毗之事,僧俗皆无碍。西域人死之后,葬法有四。一、水漂,投诸江河,以喂鱼鳖也。(此须近大江河乃可。山僻小溪,则非所宜。) 二、火焚,火焚其尸,冀破我执也。(此须随处皆可。)三、土埋,穴土掩藏,俾无暴露也。(此亦普通。)四、林施,置之林间,俾鸟兽食也.(此须深山大泽乃可。究不及前三种妥善。)吾国向主土埋,(读孟子盖上世常有不葬其亲者一篇,即知所由。)其实仍不如火化之美满。且佛法东来,僧皆火化,即取破除我执之意义。人之烦恼生死,完全我执身见为根本。即一一婬一一欲等大患,亦仍从我执身见而生。身见我执若破,一一婬一一欲又从何而生。故唐宋时代,深知佛法之高人达士,虽未出家,亦每主火化。后世多不乐从者,即为固守身见我执。身见太重,实属修行之一大障碍。而来示所谓,居士多未断欲,为色身不清洁,不宜火化,亦非通论。博地凡夫,四大假合之身,未至业尽情空地位,不拘僧俗,皆是腥臊臭秽之脓血而成。身虽断欲,依凡愚浅近情见论,则较之贪欲之人,略似清洁。然心欲未尽,即污秽仍存。若据高深谛理论,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诸法因缘,皆无自性。诸怫正遍知海,在一切众生心想中。一念回光,便同本得。遮那妙体,遍界全彰。本无生、灭、增、减、之殊,又何有僧、俗、垢、净、之异。故心经云,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即指此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真如实 相之本体也。吾人迷真逐妄,背觉合尘,以致流浪生死,了无出期。今欲返妄归真,背尘合觉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必须破除身见我执,为最初下手工夫。因此故凡学佛之士,如知求神 识得所,不拘僧俗,均当火化。不特无碍,确有实益。(对今后之环境,尤为适宜。为铁路之经过多致暴尸露骨。即大都会,棺材价昂,觅土尤难,恐非佛弟子亦当就范。但须求得焚化之良法为要。) 至眷属不忍,亦仍不知注重神识得所,及身见我执为患等义之所致也。若稍有知,在本人则弃之唯恐不速,在眷属亦当善体亲心,又何至稍生留恋。(四)在家二众入殓之衣冠,既知必须破除身见我执,而衣冠之随便皆可,更不待言。一生赖以作为一切之色身,尚可弃之如遗。而包裹幻身之身外衣冠,又何足重视。(孔子对人之在世,尚不以恶衣恶食为耻。况人之已死,随腐烂之死尸而入殓者乎。)依愚见,必以节省为上策。宁可将新制衣冠等费,省来做弘法利生,及救济饥寒困苦等慈善事业之用,为之资益亡者神识得所,较之糜费厚殓,得失自 属天渊。即须稍顺人子俗情,不能因重神识,而废弃形仪,即可从亡者之心愿,僧服俗服,俱无不可。但总要不涉糜费,即亡者主张,有近糜费从厚,亦须善为解释,令其不著身见而后可。若顺其贪著厚殓,助其身见我执,亦属往生之障,仍非所宜。如亡者自主薄殓,则无身见之累,而僧装俗装,俱无所碍也。愚见如是,不知高明以为如何。

传春浦居士生西记(民国二十七年九月述)(余蕅生、陈展西)

同记居士,讳川,号春浦,江西清江县东郭村人。幼失怙,母聂太夫人,苦节教养。习法政巡警学,屡充清江县署科员,万载株潭镇警察分所所长,樟树义务学校校长等职。居县城有年,参与各项公务,官绅倚畀,有大疑难,每预商决。聂太夫人,夙奉观音大士,持素念佛。民国十七年, 太夫人寝疾,居士发愿朝普陀,弗药而瘉。二十年九月,遂至普陀还愿,礼梵音洞,感菩萨示现白衣执净瓶杨枝相。复求明宿命,见一头陀,衣服蓝缕。乃悟轮回之非虚,求出离娑婆之念益切。得月净法师函介,谒印光法师,及德森师,于苏州报国寺,始闻净宗法要。嗣后弘化社出版典籍,各有所赠。因而信解益增,遂函恳皈依。德师为取法名禅川,宇航西。复承德师路过樟树时,为授优婆塞戒。信愿念佛,一精一进不懈,盖得力于德师之启迪为多。二十二年,充鹿江念佛林宣讲主任,诱掖劝导,从者甚众。居士家道素寒,体弱善病。每欲出家,苦无相当寺宇。常就诊蕅生家,蕅生语以时节因缘,非可强致。然厌浊欣净之心既深,减寿求生之愿益切。礼拜观想,必期早蒙接引,径赴莲池。今年春,梦观音菩萨示语,期在七月。迨盂兰盆会后,遂抱病,则一心念佛,忘其所苦。二十三日,戚友助念,已瞑,而逾时复苏。请永泰大宝殿大仁师来,托以茶毗事。二十六日复绵惙,家人泣。居士笑止之曰,吾当于地藏菩萨圣诞日西归。至时,端坐椅中,结弥陀印,凝视佛相,安然西逝。遍体冷透,顶门独温。面容妍泽,有逾生平。闰七月初二日,樟树通慧寺住持大松和尚,及大仁师,皆至,料理入龛。为之趺坐合掌,宛如生人,先日大风雨,迄子时举火,天忽光明。异香馥郁,非檀非兰。白光一道自龛出,向西而去。当秋初炎热之时,死经三四日,尸不腐臭,反放异香,非佛法灵异,曷克臻此。见者闻者,咸赞叹起敬,称佛法真不可思议也。春秋四十有八。

蕅生曰,末世念佛者多,成就者少,无真信切愿故也。孟子论大丈夫,须富贵不能一一婬一一,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世间法尚如此,况求生净土,超凡入圣之佛法乎。居士于贫病家累,概置弗顾,孜孜汲汲,唯佛是念,讥侮摧挫,百折不回。卒之预知时至,瑞相昭然,足为生西之据。如来彻底悲心,无问自说之净土法门,真为末世众生出苦之捷径。但办肯心,决不相赚,古人诚不我欺。蕅生获与居士交,实受其熏陶而起信。欣足之先,勉抑人琴之痛。传之励俗,亦以自警焉。

聂云生居士生西记(陈展西记)

居士,讳传曾,号云生,江西清江人。幼失怙,受母氏教养。端重好学,光绪甲辰成进士。官湖北,伯兄丧,返籍,后被选为江西谘议局议员。入民国,为省议会议员。均克尽言责,不为媕婀游移。筹安会时,贿选劝进代表,投票则千金立至,违,则以兵劫持。居士竟拂袖归,所守类如此。喜为古文辞,然非有关世道大防不苟作。晚近二十年来,究心佛典,取法华、楞严、金刚、圆觉、诸大乘经,循环持诵,而归宿于净土五经,长斋念佛有定课。读印光法师文钞,恨未得亲炙。丁丑祷雨如愿,遂成立膏雨念佛林。常至樟树镇鹿江念佛林演讲,感化甚众。已卯夏,屡患泄泻,自以笃志西归,不复乞灵药饵。十月,衰病益剧,屡梦佛菩萨示现,自知时至,口授遗嘱,延僧侣戚友,率儿孙念佛。绵惙之际,气息渐微,犹能金刚念,毫无痛苦。正念分明,一心不乱,舍报安详,加入禅定。通身柔软,顶门后冷,颜色悦豫,威仪如生。凡诸瑞相,与往生证例吻合,考之观经,莲品必高。良由净土法门,以自力感佛力,故能即生取办也。居士生于清同治八年已巳,于民国二十八年已卯,十一月初一日西归,世寿七十有一。所著思补堂诗文日誌,多阐明净宗教义,藏于家。

阿弥陀佛,修净土行,一心虚寂,三业清净。

阿弥陀佛,修行施度,内外俱舍,心无所住。

阿弥陀佛,修行戒度,持犯俱超,真性彻悟。

阿弥陀佛,修行忍度,我见既空,何有违忤。

阿弥陀佛,修行进度,一念不生,万行俱备。

阿弥陀佛,修行禅度,动静体离,惺寂莫附。

阿弥陀佛,修行智度,五蕴俱空,不涉迷悟。

阿弥陀佛,圆施四摄,上中下根,平等相接。

阿弥陀佛,万行圆修,恩沾九界,了无不周。

阿弥陀佛,所行无碍,于一切法,得大自在。

阿弥陀佛,圆满三觉,上圣下凡,同登极乐。

阿弥陀佛,号无量寿,彼国人民,寿亦无数。

阿弥陀佛,号无量光,乐邦生者,光何能量。

阿弥陀佛,号无边光,普照遍摄,三际十方。

阿弥陀佛,号无碍光,山河大地,总无遮妨。

阿弥陀佛,号无对光,诸佛莫及,余何克当。

阿弥陀佛,号炎王光,其光清凉,明了辉煌。

阿弥陀佛,号清净光,圆离空有,彻露真常。

阿弥陀佛,号欢喜光,彻证常乐,了无惑殃。

阿弥陀佛,号智慧光,真穷惑尽,普照十方。

阿弥陀佛,号不断光,三德圆证,断续双忘。

阿弥陀佛,号难思光,九界众生,谁能赞扬。

阿弥陀佛,号无称光,除十方佛,莫能表彰。

阿弥陀佛,超日月光,一光等照,慈济无央。

阿弥陀佛,净土宏开,孤露众生,登宝莲台。

阿弥陀佛,度生念深,以果地觉,为因地心。

阿弥陀佛,恩德无俦,十方三世,悉蒙庇庥。

阿弥陀佛,国土庄严,正报依报,等离议嫌。

阿弥陀佛,楼阁门开,来者同入,何止善财。

阿弥陀佛,国气调和,了无寒暑,高山长河。

阿弥陀佛,理事甚深,贯禅教律,绝去来今。

阿弥陀佛,金臂恒垂,遍接来机,不失其时。

阿弥陀佛,白毫相光,照彼真修,不乏衣粮。

阿弥陀佛,心作心是,执是废作,地狱种子。

阿弥陀佛,如月在天,普印众水,妙莫能诠。

阿弥陀佛,洪炉片雪,无边罪障,直下消灭。

阿弥陀佛,修持妙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阿弥陀佛,万法包罗,水中沧海,药中伽陀。

相关评论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