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书籍 > 养生保健知识

老子的养生观:养生重在养心神

老子养生观:养生重在养心神 :1373

田甜

老子曾隐居于宋国沛地,自力更生,种田织衣,过着悠然的田园生活。然因其功高名远,前来求问修道之法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两个人比较特别,一个是孔子,之所以说他特别,是因为他是后来青出于蓝、万古流芳的至圣先师;另一个是南荣,之所以说他特别,是因为有了他才有了老子论养生这个故事。

南荣师从老子的徒弟庚桑楚,是老子徒孙一辈的人。年过三十,偶然听到自己的师傅讲养生之道,所以想专门学习养生之法。但是庚桑楚认为术有专攻,对养生方面自己所知有限,建议他去拜访老子。

南荣顶风冒雪走了七天七夜才到达沛地,带着满满的诚意向老子求教养生之道。老子自然也不会藏私,倾囊相授。

老子说:“养生之道在神静心清,静神心清者,洗内心之污垢,心中之垢,一为物欲,一为知求。去欲去求,则心中坦然;心中坦然,则动静自然。动静自然,则心中无所牵挂:于是,当卧则卧,当起则起,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外物不能扰其心,这就是学道之路。内外两除者,内去欲求,外除物诱;内外两忘者,内忘欲求,外忘物诱。由除而忘,则内外一体,皆归于自然。于是达于大道了。就如同你,如今你心中念念不忘学道,亦是欲求之欲,除去求道之欲,则心中自然平静;心中平静则大道可修。”

南荣听了老子的话,心中豁然开朗,苦心求道的想法顿时消散。没有了负担,心中顿时变得清凉爽快,平静淡泊,于是赶紧拜谢老子:“听先生一席话,胜过我自己修行十年。所以我现在不求养生之道了,想听听您的养生之经。”

老子说:“养生之经,要在自然。动不知所向,止不知所为,随物卷曲,随波而流,动而与阳同德,静而与阴同波。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此乃养生之经也。”

南荣听后问道:“这是完美的境界吗?”

老子否认:“这只能算是清融己心、进入自然的开始,倘若想要进入完美境界,则是与禽兽共居于地上,而不认为卑贱;与神仙共乐于天上,而不以为高贵。行不标新立异,止不思虑计谋,,动不劳心伤神。来而不知所求,往而不知所欲。”

但是老子接着说,“这也不是最完美的境界。最完美的境界是身立于天地之间,如同枯枝槁木,心居于形体之内,如同焦叶死灰。如此,则烈日炎炎而不觉得热,冰雪皑皑而不知道寒,剑戟虎豹均不能伤害自己,于是祸福皆不至,苦乐都忘掉。”

南荣听完,自然大感受教。其实老子说了这么多,其所渗透出来的养生方法总结起来很简单:

养生之道,在于去欲求

老子认为,养生之道是去欲去求的过程,只有无欲无求,心才会平静、安定。有句话叫“无欲则刚”,只有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求,只是顺其自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方能回归神静心清,做到按时就寝、按时起床、按时工作、按时休息。心无杂念就不会耗损精神,身随自然就会安宁康泰,如此身体和心灵都会变得强大,不受疾病所困扰,达到养生的目的。

养生之经,历经三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顺着天地自然变化去保养身体,这样能够随时调整身体状态,达到养生的目的,是养生的初级阶段;第二重境界是心灵平静,不妄自尊大,不兀自卑怯,没有大悲大喜的情绪起伏来伤害心神,这是养生的较高境界;第三重境界是心恒定,身才能与禽兽、神仙不分尊卑,无求无欲不伤心神,这是养生的完美境界。而每一种境界,关键都在养心神。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