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文摘大全 > 看点> 中国的假唱文化

中国的假唱文化

来源: FT中文网 作者: 安静的夜 时间: 2013-08-04 阅读:
  在发起“真唱运动”11年之后,崔健终于把他的真唱带上了电视。今年春节期间,崔健和乐队在北京、湖南、安徽的春晚上演出了他的摇滚乐。
 
  而与此同时,央视春晚则被一些网民指责有多名歌手假唱。
 
  在由电视主导的中国音乐产业里,假唱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孙楠、谭咏麟、阿牛等人都曾表示在央视的要求下对过口型。李春波更曾说过中国“100个歌手可能有99个都在某种意义上假唱过”。
 
  据《南方周末》报道,央视春晚老导演黄一鹤透露,早期春晚上的歌曲“都是事先录好的”,要么是事先到录音棚里录好,要么是利用已经出版的录音带,然后“到晚会上放”。而另一位春晚导演郎昆则称“对于央视春晚,真唱是个比较难的课题”。
 
  或许我们不应该对于中国的假唱现象过于苛刻,因为这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比如,碧昂丝今年1月在奥巴马就职典礼上演唱的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就是对口型的表演。
 
  不同之处在于对假唱的态度。碧昂丝事后在新闻发布会上承认自己“由于天气、延时、缺乏适当的调音”而选择了在现场使用预先录制好的歌声。而在中国,被怀疑在春晚上假唱的歌手没有一个做出回应。
 
  虽然没人能拿出今年春晚假唱的实质性证据,但是对于连鼓掌都有“掌托”引导的这一晚会而言,假唱如果不存在会比存在更令人感到意外。
 
  比电视晚会上对口型更严重的是现场音乐会的假唱,而这在中国并不罕见,尤其是在有多名歌手参与的拼盘演唱会中。这类演唱会大多由电视界人士操办,因而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演出现场使用录制好的音乐对于中国的很多晚会导演来说是正常的,因为这可以使晚会获得更好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假唱在国际上被视为丑闻,而在国内却没有引起多大反响。林妙可形象更好,而杨沛宜声音更好,为什么不能把她们结合起来达到完美的效果呢?
 
  “完美”,是中国人的一大艺术标准,即所谓“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说的“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对中国的主流艺术及大众审美至今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的主流观念中,艺术应该是“美”的,而“真实”并不是艺术的必要条件。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的那些既不漂亮动作也不整齐的志愿者演员不可能出现在北京奥运会上,因为他们对于中国人来说太不“美”了。
 
  在这样的语境中,假唱的出现几乎是必然的,尤其在春晚这种仪式性的活动当中。
 
  中国的配音产业也早已让我们习惯了人与声音脱离的现象。九十年代之前,不仅在中国播放的外国影视剧全部加上了中文配音,连一些国产影视剧也由专业的配音演员重新配音,因为演员自己的声音不够“完美”。
 
  当VCD、DVD出现以后,我们有机会对比外国电影的原声与中文配音。你会发现它们不仅语言不一样,而且带给人不同的感觉。中文配音听起来像是被抛过光一般,而原声或许相比略有噪音,但却更为自然。
 
  假唱和真唱之间的区别也是如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看电影时选择带字幕的原版而非配音版。在音乐方面,人们也不满足于对口型的表演而要求听到真实的现场演唱。
 
  假唱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现象,它还是一个权利问题。或许有些人满足于看到偶像在舞台上的表演而并不在意他们是否假唱,但是观众首先对于表演的真实情况有知情权,特别是在商业演出当中。
 
  “假唱给艺术的中庸化、媚俗化提供了繁殖的温床。让公众在不知情的状态下,获得低质量的精神消费,这是不道德,也是不公平的,属于欺诈行为。”崔健发起的“真唱运动”这样宣言。“‘真唱运动’是我们的第一步,这个行动不是公益活动,不是宣战,而是一次纯粹的自卫行动。它已超越对公民经济权利的保护范畴,隐含着公民人身权利意识的觉醒。”
 
  • 上一篇: H7N9预防方法集锦
  • 下一篇: 品牌展,想叫好很难
  • 猜你喜欢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