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故事大全 > 历史故事> 摆地摊也能开分店

摆地摊也能开分店

来源: 故事会 作者: 未知 时间: 2014-12-25 阅读:

如何突围物价飞涨的“高成本生活”?江苏省南京市一位外企女白领,靠在工作之余摆地摊,竟然摆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摆地摊的无奈之举

陈怡姗1985年3月出生在江苏省宿迁市一户农家。她在江苏省南京市读大学时,与同学张明明恋爱了。2008年6月,大学毕业后,她在一家信息技术公司找到了一份美术制图的工作;张明明则供职于国企,做了一名网管。

工作虽辛苦,但陈怡姗憧憬着未来的幸福生活。她希望与张明明一起努力攒钱,在南京买房成家。然而,2008年冬天的一个深夜,陈怡姗加完班,回到租住的小区门口,竟撞见了男友坐在他女上司的轿车里,与女上司激情拥吻。

事后,面对她的责问,男友却振振有词地说:“我也是为了工作,如果没有工作,咱们哪有钱买房结婚?”陈怡姗愤懑又憋屈,她提出了分手。

相恋四年的爱情,竟然败给了残酷的生活压力。分手后陈怡姗很长时间才走出失恋阴影。2010年8月,在同事的介绍下,陈怡姗认识了在银行工作的刘涛。陈怡姗对刘涛印象不错,岂料对方直截了当地说:“我买房还差10万元钱首付,如果你肯拿10万元,房子到手后,咱们立即结婚。”婚姻剥离了温情和含蓄,将金钱与功利赤裸裸地摆上了桌面,陈怡姗难以接受,落荒而逃。

渐渐地,陈怡姗意识到,也许刘涛并没有错。毕竟谈婚论嫁,缺不了钱。温情是婚姻的“必需品”,难道金钱不是吗?而自己没房没车,存款只有两万元,靠这点存款,又如何谈婚论嫁?

这么一想,陈怡姗不禁冷汗涔涔。她想努力攒钱,可不是想攒就能攒的。她每个月6000元的薪水,扣除社保、住房公积金等各种“雷打不动”的款项后,到手只有4500多元钱。4500多元需要支付房租、伙食费、交通费、衣服等日用品费等,每月最多也只能攒上1000多元。

如何突围“高成本生活”?陈怡姗抠来算去后觉得,在“节流”的同时更要“开源”。于是,她想到了做兼职。一番比较后,她打算在“淘宝网”上开家网店,利用上班时间偷偷打理。

2010年12月4日是周末,陈怡姗到夫子庙小商品市场上淘了近1万元的小饰品。12月6日周一上午,开完例会得以空闲后,陈怡姗准备上“淘宝网”注册网店,可“淘宝网”的页面怎么也打不开。原来,因为很多员工上班时间在“淘宝网”买东西,公司从这周开始,屏蔽了“淘宝网”、“一淘网”、“拍拍网”等购物网站。陈怡姗欲哭无泪:那一堆货物该怎么办啊?

2011年元旦,陈怡姗逛街时,路过南京大学的西门,看到有很多人在摆地摊。前来“扫摊”的多是大学生、住在附近或在附近工作的白领。陈怡姗灵机一动:不如自己也趁晚上和周末来摆地摊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1月12日晚上6点,陈怡姗戴着墨镜,骑着电瓶车,载着小饰品,来到了南京大学西门夜市一条街。可她刚从袋子里掏出一块方形桌布铺在地上,一位挎着腰包体态臃肿的中年妇女就走过来朝她嚷嚷:“你占了我的地盘!”陈怡姗看到对方怒目圆睁,吓得赶紧向旁边挪了挪位子。

初次练摊,没有胆量叫卖,陈怡姗只卖出两件小饰品,进账才30元钱。次日,她再接再厉再次摆摊。令她不解的是,有几个买家在付款时,都会将钱塞进她的手心,要她仔细摸摸。后来,来了一对情侣。女孩看中了一个手链但嫌贵,男孩小声对女孩说:“贵就贵点吧,就当献爱心了!”陈怡姗才恍然大悟,她戴着墨镜,顾客把她当盲人了!

这晚回到家,陈怡姗一盘算,进账100多元钱。她心想,照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她的库存就会售罄。

1月21日晚上,陈怡姗第三次摆摊。她开始大声吆喝,前来光顾的买家越来越多,可她没料到的是,苦恼的事情还在后面……

工作与摆摊间的平衡

2011年3月4日晚上9点多,陈怡姗准备收摊时,遇到了公司里的同事晓婷。陈怡姗央求晓婷不要把她摆地摊的事告诉公司同事。可第二天,就有不少同事拍着陈怡姗的肩膀,话里有话地对她说:“美女老板,发了大财,别忘记请客呀!”陈怡姗不知如何应答,只好陪着僵硬的笑脸。

2011年3月底,部门总监李健交给陈怡姗一个电子制图工作,陈怡姗不小心写错了一个代码。李健大发雷霆,指责陈怡姗心思不在工作上。显然陈怡姗摆地摊的事情,李健已经知晓。陈怡姗百口莫辩,只好接受批评,保证下次不犯错。

5月的一天,陈怡姗由于摆摊过晚,在公司会议上打起了哈欠。李健再次当众拿陈怡姗当“典型”,警告员工要用心工作,否则工作难保。陈怡姗委屈的泪水只能使劲往肚里咽。

陈怡姗认识到,李健的话不无道理,摆地摊是为了补贴生活,如果因为摆地摊而弄丢本职工作,的确得不偿失。虽然摆地摊是利用业余时间,可哪个领导愿意员工下班捞外快、上班补瞌睡?所以,只有在保质保量地完成本职工作之余,摆地摊才不会落人话柄。

此后,即便生意再好、人流量再大,陈怡姗也一定会在晚上9点之前收摊,以免影响第二天上班。在工作上,她付出比之前更多的耐心和细心去应对,避免再出差错。就这样,陈怡姗凭着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再也没有遭到李健的责难。

卖完第一批饰品后,陈怡姗净赚4500元。随后,她又去夫子庙进了几次货。她交付订金后,由批发商直接快递到公司。一次,一个快递袋在搬运的过程中,被撕破了一个洞,一大包各式各样的饰品掉了出来。陈怡姗立刻感到所有的目光都在那些饰品上聚焦,她恨不得钻进地缝中去。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陈怡姗与出租屋的房东商量,请他帮忙代自己收快递,她每月则给房东买些小礼品,以表谢意。

摆地摊时间久了,与陈怡姗联系的批发商也多了起来。有一次,她正在开会,一位批发商突然打来电话,说上次订的那款耳坠没货了,能否换个款式?那位批发商说话粗声大气,安静的会议室空气瞬间凝固。陈怡姗急中生智,用十分镇定的语气,说:“对不起,您打错电话了!”说完,迅速掐断电话。

陈怡姗的公司每到第四季度,便会频繁加班。2011年12月的一个周末,她正在地摊上忙碌,李健突然电话通知她下午去加班。这时,有位顾客正拉着她不依不饶地砍价,可电话里李健还在喋喋不休地叮嘱她别忘记将图片带到公司。慌乱之中,陈怡姗竟然错按了关机键……

两次“手机事件”后,陈怡姗意识到,这种意外再也不能发生了。于是,她把手机开通了“移动秘书”功能,这样就可以在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回复,掌握了电话的主动权,既不会漏接,也不会穿帮。

白天穷尽心力与领导同事“躲猫猫”,晚上要风雨无阻地坚持出摊,这让陈怡姗疲惫不堪,可看着存折上的数字连连上涨,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不激发自己就永远不知道自己的能量有多大!

慢慢地,陈怡姗悟出了一些生意经。比如:地摊竞争也很激烈,要想吸引顾客,就得有独特的商品。陈怡姗想到曾去云南旅游时,留过一位傣族饰品小店店主阿强的电话,于是便与他联系,订购了50件傣族饰品。没想到,这些造型独特、个性鲜明的傣族饰品,一摆上地摊,就受到不少女孩的追捧,不到一个星期就销售一空。

细心的陈怡姗发现,来买这些饰品的都是年轻一族,他们追求个性、热爱新鲜、崇拜时尚,于是她决定投其所好做生意。

此后,陈怡姗每天下班出摊时,都要换上卫衣、仔裤和板鞋,戴上一顶棒球帽。她这副90后的装扮,拉近了与顾客的距离。休息时间,她买来大量时尚杂志,捕捉当季最流行风向,根据时尚杂志的“指点”去进货。比如,《昕薇》杂志介绍流行铅笔裤时,她就会出售与之相配的腰带和背带。

陈怡姗紧跟潮流风向摆地摊,使她的生意越发红火。而“生意经”又“助力”了她的工作:许多女同事主动向她讨教穿衣打扮技巧;领导更乐意带她出去见客户,她在客户面前侃侃而谈对时代潮流的见解,也令客户大加赞赏……

摆地摊带来的附加值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陈怡姗发现地摊容量有限,许多货品摆放在一起,既不方便展示,又容易“自相残杀”。于是,她开始寻思开“地摊分店”。

2012年1月,陈怡姗把地摊分为饰品、包包和衣服3个摊位,并请了两个在校女大学生兼职。除去人工和其他费用,每个地摊每月可获利4000多元。

然而,很快陈怡姗就郁闷地发现,每当她利用自己掌握的时尚资讯引进新货时,其他摊位便会纷纷模仿。正在她为此焦虑时,公司组织了一场名营销讲座,讲座中谈到的“防御性进攻”案例对她产生了启发。

陈怡姗仿照案例,将生意最好的饰品摊位在街头、街中和街尾各开一家。街头那家,故意将价格开得比中间高20%,顾客询问价格后觉得贵,通常会走开。等她们走到第二家时,发现价格比第一家便宜很多,便会毫不犹豫地购买。即使错过了第二家的顾客,陈怡姗在街尾的第三家摊位也能将她们“一网打尽”。

在这种策略下,陈怡姗发现收入比原来的一个摊位的3倍还要高。加上包包和衣服这两个摊位,陈怡姗一个月净赚超过15000元钱。

陈怡姗独特的经营方式,逐渐使她在地摊市场“杀出一条血路”,赢得了固定的顾客群。见此,陈怡姗决定建立个人品牌。2012年4月,在大学同学的介绍下,陈怡姗认识了一位在广告公司专画手绘漫画的小锋。陈怡姗与小锋签订合同,小锋则为她独家提供个性化的手绘T恤。这些个性独特的手绘T恤,拿到地摊上出售,再次引发购买狂潮。陈怡姗趁热打铁,又与一个85后小伙子签订合同,独家订制他的个性手链……

独特的商品总能成为抢手货。到2013年初,陈怡姗的地摊已经“裂变”为8个,分别分布在南京大学西门、鼓楼、莫愁湖等地,每个月能为她带来近5万元的纯利润。

2013年5月,陈怡姗购买了一辆价值23万元的轿车。10月,又在湖南路上按揭了一套120平方米的精装修现房。

虽然再也不用为高成本的生活发愁了,但陈怡姗表示,她会继续将摆地摊的事业进行到底,“因为摆地摊,让我强大。这种强大绝不仅是金钱物质上的强大,更是精神上的强大。”

  • 上一篇: 民国第一离婚案:太监与妓女闹离婚
  • 下一篇: 牛皋出丑
  • 猜你喜欢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