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古典文学 > 蒙学经典 > 了凡四训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净空法师主讲(4)

所以,同修们千万不要认为这本书我看过了;这一本经我已经学过了。当知菩萨们从初发心到等觉位,天天都在学,没有一天不学习。每年总得要讲几 遍,这是自救。所以,你们听这篇文才是真正有福报。听《华严》、《楞严》,未必有福报,因为境界太高,学不到,有什么用处!而听了此记之后,马上就可以做 得到,立刻就收到效果。诸位果然能够以三年的时间,从这一篇文上奠定基础;三年以后,再学大经大论就不一样了,这才是真菩萨。那时大经大论才能契机。现在 不契机,为什么?因为好高骛远。

今天下午,我去参观华视的节目制作,他们建议我,弘扬佛法必须现代化,制作录影带,建新式讲堂,佛法就可以流传到全世界。确实是有价值的启示。

所以经教,必须要天天听、天天讲,天天在一起切磋琢磨才有效。读了这一段文,我们的信心、勇气就要提起来。

因于家堂所供观音大士前。叩头流血。敬发誓愿。愿善念永纯。善力精进。倘有丝毫自宽。永堕地狱。每日清晨。虔诵大慈大悲尊号一百声。以祈陰相。

这是求佛菩萨加持,因为靠自己的力量断恶修善,实在不容易。人家做的并不多,每天早晨拜拜佛,念佛号一百声。我们同修每天念佛号不止一百声,但 是诸位用心不如他。人家的一百声,声声虔诚,我们所念的恐怕只是有口无心,那就不如他了。我们念一万声,抵不上他一声的效果。就是要诚、要敬,要诚心诚意 去做。他能发这个誓愿,我们也要效法。发誓愿是督促自己。念观音也好,念阿弥陀佛也好,都可以得到佛菩萨的加持。

从此一言一动一念一时。皆如鬼神在旁。不敢欺肆。

这几句话非常重要。这就是他所以能成功,能转变命运关键之所在。这一念,是不是事实?是事实。‘举头三尺有神明’,这是一点也不假。无论在何处,都有鬼神看著我们,若有这个警觉心,当然就不敢自欺、不敢放肆。

凡一切有济于人。有利于物者。

‘物’包括一切动物、植物。广则遍及九法界一切众生。

不论事之巨细。身之忙闲。人之知不知。力之继不继。皆欢喜行持。委曲成就而后止。随缘方便。广植陰功。

这是在‘行持’上转过来了。前一段是从心地里转过来(观念的转变)。心念一转,身口的行为就随著转了,这是我们应当学习之处。从此以后,凡是于 人、于物有利益的,不管是大事、小事;自己是忙、是闲;别人知道不知道都无所谓,我一定要去做。做的时候也不必考虑“力之继不继”,我有没有这个力量,能 不能把它做到有始有终?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尽心尽力去做;做到一半,没有力量了,这样功德才能圆满。只问事之应为不应为,应该做不应该做,不问力之能继 不能继。‘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事无有不办者,“皆欢喜行持”,都欢欢喜喜去做,委曲婉转的一定把它做到成就而后已,这就是“随缘方便,广植陰功”。这几句是行持的典范。

且以敦伦。勤学。守谦。忍辱。与夫因果报应之言。逢人化导。惟日不足。

前是‘自行’,此是‘化他’。自行里有心行,心的念头转变,身口行为就转变。化他有五个重点;一、敦伦。‘伦’是伦理,敦睦伦常。我们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伦常’。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大家能守住自己的本分,尽自己应尽的义务,这叫‘敦睦伦常’。二、勤学。要努力读书,要读好书、读善书。三、守谦。《了凡四训》中讲的‘谦德之效’。四、忍辱。五、深体因果报应的道理,恳切地劝导大众。

每月晦日。

‘晦日’就是每个月的月终日。

即计一月所行所言者。就灶神处为疏以告之。

每个月到灶神爷前报告一次。把这一个月当中,身口意三业所修的善法,月月报告。这就是说明他求灶神爷监督他。有一个督促他的力量,他要是不做, 到了月终,他就没有法子给灶神爷交差了。这个效果真是不可思议。诸位修学,不一定要写疏文去报告灶神。你们家里供奉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圣 像,就在佛菩萨面前具疏以告之,比灶神那里还要灵,还有效。这都是要认真学习之处。

持之既熟。

下面两句是讲修持的效果功德不可思议。

动即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起。

这样的境界,是我们非常羡慕的,他做了几年呢?

如是三年。

千日之功。我们想一想,他过去的业障多重!三年就转过来。袁了凡先生过去转命的时候,也是三年转过来。三年就见到效果了。为什么我们三年还做不到!三年时日不算长,为什么不肯自勉、发奋呢!希望同修们读到这里,应当要奋起,效法俞净意先生。

年五十岁。乃万历二年。甲戌会试。张江陵为首辅。

‘江陵’是地名。张公是江陵人,张江陵是对他的尊称。最尊敬的人是称他居住的地名;像满清末年,大家尊称李鸿章为李合肥(他是合肥人)。佛门里 也常用这个惯例,我们称祖师大德,既不称名也不称他的字或号,都是以地名或以寺名来称他。如天台大师,天台是指智者大师。我们不称智顗,而称为‘天台’, 大师住天台山。又如窥基大师,称为‘慈恩大师’,窥基是他的法名。他一生大部分时间住在慈恩寺。‘慈恩’是寺的名字,并不是他的名字,这叫‘尊称’。这里 也是尊称,张公是当时的首相。

辍闱后。访于同乡。为子择师。

他以首相的身分主持这一次的考试,也就是主考官。考完之后,他想在同乡中选一位品学兼优的人,来教导他的儿子—为子礼请一位老师。

人交口荐公。遂聘赴京师。公挈眷以行。张敬公德品。为援例入国学。

他既然想请一位品学兼优的人,乡里的人都推荐俞净意先生。从前没有学校,富有的人家,另外有一间书房,请一位老师,这就是‘私塾’。家里的子弟 以及社会上清寒的子弟,有聪明智慧的,往往也召集来跟老师读书。俞先生应聘在宰相家中做了儿童的老师,生活环境当然就改善了,不至于再像过去那样的穷苦潦 倒。感应也来了。他带了家眷一同到京城。张公非常敬重俞净意公的道德学问,所以也为他“援例入国学”(国子监)。张公替他报了名,入了学。当时国家所办的 大学,不像现在大学有这么多,那时国立大学只有一所,而这所学校出来的学生,都是做官的,是为国家培养通才的学府。

万历四年丙子。附京乡试。遂登科。次年中进士。

从前读书人志在功名。得了进士,功名成就了。‘进士’是古代的最高学位,相当于现代博士学位一样。

一日谒内监杨公。

‘内监’就是从前的太监,侍候皇帝的。俞公有一天去见老太监杨公。

杨令五子出拜。皆其觅诸四方。为己嗣以娱老者。

杨公是太监,所以没有儿子。他的儿子都是义子,现在所谓的干儿子,都是从外面找来的。他养育这些孩子,可以养老。他有五个干儿子,自己年老了,干儿子很孝顺。他叫这五个儿子都来拜见俞净意先生。

内一子。年十六。公若熟其貌。

其中有一位小孩,年十六岁。俞公一见面,就觉得很面熟,好像是从前认识的。

问其籍。曰江右人。

‘籍’就是籍贯。‘江右’包括了现在长江以南,江西、江苏、浙江这一带,当时都称之为江右。‘江右人’,俞先生是江西人。

小时误入粮船。犹依稀记姓氏闾里。公甚讶之。

这小孩还仿佛记得家乡,自己本来姓氏。小时候游玩时误入人家载粮食的船,船开走了,小孩也带走了。俞净意公一听之后,非常的惊讶。

命脱左足。双痣宛然。公大呼曰。是我儿也。

原来就是他遗失的儿子。他太太生了五个儿子,死四个,有一个失踪了;生了四个女儿,死了三个,只剩一个女儿在身边。他的太太因为想念儿女,眼睛都哭瞎了。这个时候,遇到他失散多年的儿子。

杨亦惊愕。即送其子。随公还寓。

这个太监杨公很不错,知道小孩真的是俞公的儿子,立刻欢欢喜喜的就送还给他了。

公奔告夫人。

‘奔’就是很快地,将这个消息告诉他太太。

夫人抚子大恸。血泪迸流。子亦啼。捧母之面而舐其目。其母双目复明。

改过迁善之报如是。诸位想想,眼睛瞎了,现代眼科这样进步,也不容易恢复。经上常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怎么会没有感应道交呢?袁了凡先生 短命都能延寿,寿命都可以延长,疾病怎么会不好?这并不是迷信。经上说的理论,我们看了也很明了,说起来也能相信,可是经本一丢开就忘了。不能说不相信, 是忘了!经上说‘境随心转’,《华严》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唯识经论中常说‘万法唯心’、‘一切法从心想生’。境界是我们心里变现的,我们这 个身体也是自己心里变现的。所以,‘感应道交’是有理论依据的。理上能讲得通,事上就可以办得到。理就是事;事就是理,所谓‘理事无碍’,当然能转变。

他的儿子孝顺,也非常难得。看看这一段,这不是容易的事!失踪这么多年的儿子,忽然遇到了,使得母亲欢喜流泪。儿子孝顺,能“捧母之面而舐其目”,这一点很难得!他母亲因此双目复明,这是感应道交的事实。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