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人物传记大全 > 老子传

第04章 无意升员 1节 收蜎渊,初遇孔丘

公元前五二一年,我们的李耳,胡须垂银,两鬓霜染,已经由一个感情激烈奔放、 有时锋芒外露的青壮之人变成一个内里涵深无底、外表朴拙随和而又有点飘逸若仙的五 十一岁的老年。

随着年事增进,人们对他已不再是当面直呼“李耳”,而是称之为“伯阳先生”、 “老聃先生”了。此时,他家人口仍然不多,除了书童燕娃和男仆韩六之外,他还是孤 身独站,只其一人。他的儿子李宗,从生下来之后,就寄养在居住于沛地的姑奶奶(李 耳的姑母)家,眼下已经长成一个十六七岁的大小伙子,仍然在那里居住,不愿回乡。 他一个人过日子,还要做学问,须得雇人,生活上不大宽裕。乡邻们为了报答他以及他 祖上的恩德,决定给他对出银两,供他费用;没想到,他的仆人韩六在刨树时从他这李 家院里刨出了他祖上埋下的两大缸银子和一锭金子,这以来,他无论如何再也不愿意接 受邻里们给对集的银两了。

随着学问和修养的增进,老聃先生的声望越来越大,一些有着一定教养的志士仁人, 不断从很远的地方前来拜访。有的直接向他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他能出来设坛讲学。

一次,他到沛地姑母家里去看儿子李宗,顺便拐往巷党助葬,初次遇见鲁国的孔丘。 两个陌生人见面,竟然一见如故。老聃先生笑着说:“我听说先生年少的时候就好礼, 是北方的贤人。”孔丘恭谦地说:“老聃先生,您太谦虚了。孔丘我今年才三十一岁, 在您面前还是个小学生,您用‘先生’二字来称呼我,我实在是担当不起。老聃先生德 高望重,学识渊博,我早已慕名,早想登门拜访,没想到今日有机会在这里见到了您, 这真是我的幸运!今后我要多多向您请教哩。”

“仲尼先生不要客气,”李老聃仍然笑呵呵地说,“年龄不论大小,学识各有专长, 您虽然比我小二十岁,可是,您有很多长处需要我学,还是让我以‘先生’相称为好。” 两位有着非同一般的头脑的学问家,十分欢欣地谈了一阵。临了,孔仲尼热情地向李伯 阳提了自己的一项建议,那就是希望他能正式出山,设坛讲学。

李老聃从巷党回到家乡曲仁里之后的第一天,就开始认真考虑孔丘的建议了。“正 式出山,设坛讲学,我是干呢,还是不干呢?”他想,“锋芒尽露,好为人师,是进步 的终结,不能,我不能出山。”又一想:“如今天下,晋、齐勾心,吴、楚相攻,子杀 父,弟杀兄,数方乱成一团,黎民不得安宁,占有欲膨胀,奉献欲消退,争夺者无视天 道,丧失人德,贪得无厌,胆大妄为,全不知天的变化规律是与贪恶霸占的妄为者为敌, 为给苍生造福于万一,我要以不设坛的方式宣传一下自己打算立起但是尚未成熟的学说。 这样,或许一方面可以教学相长,一方面在实验中看看自己的学说究竟是粪土还是金子。”

当他意决之后,就在苦县东门里边,以不设坛的非正式讲学方式,开始宣传自己的 主张。不少群众纷纷前来听讲,他的一些信仰者,特地从很远的地方赶来拜见。文子、 庞奎先后正式拜他为师。

初夏时节,空气清鲜。辽阔原野,新绿接天。远望苦县县城,有如绿海之上一只小 船。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苦县城里,房舍古朴,市井有条,三三五五,人往人来。 东门里边,靠北,一片中间鼓肚,四周凹平的空地上,绿草如茵,黄花点点,白色蝴蝶 轻盈地起舞。放眼看去,这里就象一个巨大的鏊子面上蒙了一幅绿色的绣锦。“绣锦” 左侧是一行茂盛的白杨,右侧有四株深绿色的秋桐。那紫色的桐花,一枝枝,一朵朵, 俊美而不妖异。“绣锦”中间鼓肚的地方,长着一株高大的古老的青松。松树下,盘腿 坐着一位花白头发、灰白眉毛、银白胡须的老人。老人年方五十一岁,实际不能算老, 他身上穿着带有杏黄领边,紫色水袖的灰袍。面前放一捆子尚未展开的竹简。一群人规 规矩矩地围坐在他的面前。在他身后,坐着一个书童模样的少年,名叫燕娃。他的左边 和右边,分别坐着两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一是文子,一是庞奎。他们同是中间那花发 白胡“老者”的弟子。“花发白胡”姓李名耳者,正是第一次“出山”、作非正式讲学 的李老聃。

此时,老聃先生正向围听者们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他讲得入情入理,生动感 人。讲到悲伤处,神情凄然;讲到兴奋处,色舞眉飞。“这些个真实的故事,其中包藏 着一个啥样的道理呢?恐怕大家细细一想,即可悟出。……好,这个暂且不说,接下去 再来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恐怕诸位并不生疏,未讲之前,我先来给他定个题目,叫做 《南霸天——熊虔》。……楚灵王熊虔,原是一个不咋个样的小人物,自从他害死侄子 熊麋,登上楚国王位,一下子威风起来。他野心越来越大。他想称霸天下,取大周朝江 山而代之,就把周灵王的年号拿来搁到自己身上,号称楚灵王。这楚灵王不仅阴险狡诈, 而且不可一世,十分骄傲,又十分奢侈。为作福作威,向各国诸侯玄耀,就大兴土木, 筑章华台。台高三十仞,台顶入云端。台中,楼阁雄伟,宫室壮丽。一层一层,槛曲廊 秀,居高俯下,可以观尽人间春色。这熊虔,住在台上,终日有绝美佳丽的细腰美女作 陪,花天锦地,灯红酒绿,歌女们轻歌曼舞,弹琴奏乐,捧玉盘,举金爵,向熊虔频频 劝酒,歌功颂德,高喊吾王万岁,天下您为第一。这里彩云缭绕,粉香迷人,玉盘晃晃, 桃腮擦擦,在金石响里,竹丝声中,楚灵王品尽甜意,淋尽蜜雨,神魂飘荡,陶然飞升, 舒适至乎顶端。可是,熊虔咋着也没想到,待他乐至绝顶,忽然来了个天大的转折:当 他兴兵伐徐于乾溪之时,陡然之间,郢都兵变,赫赫一世的楚国灵王,竟然极饿之后, 吊死在棘村农家草舍!”

老聃先生讲到这里,顿然停下,故意一声不响。此时,全场默然,鸦雀无声。文子、 庞奎异常动心,十分感慨,但是,他们只是相对一视,并无言语。……

再看楚国有位少年,姓蜎名渊,是春秋时著名的学问家。蜎渊从小就具有远大理想, 他活泼有趣,爽快热情,天资高敏,聪明过人。父亲曾给他请过三个老师,都因教不住 他而自动辞职。从此之后,蜎渊开始自满起来。他傲视一切,天底下几乎没有他服气的 人,所以一时找不到自己的老师。

这年初夏的一日,十四岁的蜎渊,从楚国家乡到陈地的景村来走亲戚(景村离苦县 县城十二里),听说苦县城里有位收徒讲学的老人,姓李,名耳,字伯阳,人称老聃, 是个知识渊博的大学问家。蜎渊得知这一消息,心中异常高兴,想拜他为师,特意跑十 二里路从亲戚家赶往苦县县城。

他走进东门,往北一看,见一群人正坐在地上围着一个花头发白胡子的老头儿听讲。 他不声不响地坐在人圈外边,然后又伶伶俐俐地抽身站起,沿着人缝构成的弯弯“小路”, 笑眯眯地走到讲学老头儿身边,扳着膝盖往地上一坐,聚精会神地看着讲学老头儿的胡 子以及他那并不算老的俊秀慈颜。

讲学老头儿见一个穿着天蓝袍,露着红裤脚,足登麻布双脸鞋,头挽乌黑小牛角, 脸庞俊美,目秀眉清的少年突然之间坐在他的身边,笑眯眯地看着他,感到很是希奇, 就说:

“这位小弟,你是——?”

“我叫‘蜎渊’,两个字同一个音,第一个‘蜎’是姓,‘虫’字旁搭个‘口’, ‘口’底下再搭个‘月’;第二个‘渊’是名,是知识渊博的‘渊’。我家在楚国,离 这很远。我听说苦县有个李老聃,学问很大,想拜他为师。你可能就是李老聃吧,我按 人家说的你的模样,一看就知道你是李老聃。”说着一下子从地上站起,恭恭敬敬而又 昂首挺胸地立在老聃面前,引得大家一阵好笑。

老聃先生听他这样一说,虽说心中感到可笑,但是十分感动,他赶忙站起来,弯腰 扶着蜎渊的肩膀,“有意思,有意思!好一个有出息的孩子!快坐下,快坐下。你说我 学问很大,这是过夸,实际上我的学问并不大。我并不是在这里收徒讲学,我到这里来 只是和大家一起研讨一下问题。我一般不收徒弟,只是你得例外,你千里遥远来投奔我, 我要不收下你,对不起你,我于心不忍。好吧,来吧,先坐下听讲,坐下听讲。”说到 此,就和蜎渊一起各坐各位。

接下去,老聃先生又把话重新纳入他刚才所讲的问题,“这些个事情都说明了什么 呢?依我看,在人生之中深深的埋藏着八个大字,叫做‘乐极生悲,否(pǐ)极泰来。’ 我武断地给人生定下来这八个字,现在虽不能过早地称它为‘定理’,可是我考虑,这 八个字想要推翻是不可能的。”

蜎渊心里说:“咦!这老头咋恁熊子也!光‘乐’呗,他还‘悲’!光‘否’呗, 他还‘泰’!‘乐’就是‘乐’啦,‘乐’咋还‘悲’哩?‘否’就是‘否’啦,‘否’ 咋还‘泰’哩?‘乐’是‘欢乐’,‘悲’是‘悲苦’,‘否’是‘情况不好’,‘泰’ 是‘安泰’,也是‘安详’,谁不懂得吔!别瞒我!不中,不中,这老头儿不中!他是 瞎胡连,胡连胡!这老头儿连的乱七八糟哩,前后不照气,一看都知道不沾弦,我不能 拜他为老师,不能拜他为老师!”想到此,泛着白眼往老聃斜了一下,一手摸着束腰带, 站起来,走出人群,头也不回地往正南去了。

老聃先生以为他是出去小解,并没在意,仍然继续讲他的学。

蜎渊出了县城,走上原野,见初夏风光煞是美好,忽然之间,高兴起来。他向着景 庄方向一里又一里地往前走着,霎时走了五六里路,见初夏风景一程更比一程美,心里 越来越高兴,乐得这个酷爱自然景色的少年文人不由自己的哼起南国国风《葛之覃兮》 来:

葛之覃兮,(长长绿绿葛藤,)
施于中谷,(沟坡上面织棚,)
维叶萋萋。(叶儿密密层层。)
黄鸟于飞,(黄雀成群飞鸣,)
集于灌木,(灌木丛里喜盈,)
其鸣喈喈,(欢声笑语不停。)

他越哼越唱越高兴,快乐得拍着手往前跑起来。跑了一阵之后,停下来往前放眼一 看,见那里展现出一片更加美丽的风光。

一片娟美的绿野,墨绿、黄绿、青绿、油绿,间杂相映;红花、黄花、紫花、白花, 对笑其间。一个个天然的池塘,宛若镶嵌在绿玉之上的蓝色宝石。近处的一个池塘,塘 水清得可见水底墨绿的水草。墨青脊梁、白色肚绷的鲤鱼悠然游然地摆动着尾巴,碰动 青黄色的水草茎子,晃动草尖上的粉红小花,水皮上漾起的小圈圈儿,如晕如醉般的扩 大,消失。黑绿脊背淡黄胸脯的长嘴小鸟,一动不动地站在水边,忽然“噔”地一声飞 起,一下子露出翅膀底下的鲜红。再往前看,一片低矮的小山坡底下,展开一片树林, 桃树、梨树、葛瓦树,杨树、柳树、绒花树,核桃、白果、石榴树,应有尽有,疏密有 致,茂盛葱茏。千红万紫,杂花生于树上;喉头百啭,群莺唱于枝头。在蓝天、白云的 衬托下,在甜美花香的撩拨下,出神入画,动人心弦。蜎渊看到这里,心花盛开,实在 乐不可支!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