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入秦过函 3节 两进咸阳(4)
坐在前排靠后的那个头戴白金发束的少年开始高兴了。他看着徐甲的长方形的俊秀 脸庞,看着他的红裤、蓝衫以及头上那肘双牛角般的高发髻,心里说:“嗨,他真行。 我看最多只有十八岁,比我大不多。年轻轻的就会传道了。听他说话又清又脆,还带点 奶腔。不赖。”
坐在书几南边的刘老头心里笑着说:“这孩子能讲。可就是,你把老聃先生抬举出 来,先生并不知道。他要知道一定会动气的。”
接下去,徐甲学着老聃先生以往的样子,把天道学说的内容大概地作了介绍;把道 体的无状之状作了描述;把天道落实到人生层面、政治层面时所产生的人德、政德作了 讲解;把天道创生万物以及它带着自己特性往物界落实时所表现出的规律作了阐明。在 场的听众无不感到此种学说新鲜,独到,上合天理,下合人情;无不感到徐甲是个新出 现的能说能讲的人材。
店主人刘老头高兴地站起来说:“好!徐传士已将五千言的道德学说讲解完毕;现 在请十七画先生向听众进行讲演!”
话音刚落,几个店员半是搀着半是护拥地陪同老聃先生走进屋来。
看到一个手持拐杖,半掂半拄的白胡大仙一般的老人走来,场上的听众一下子轰动 了。“咦,我的娘哎,我说十七画先生是个啥样的人哩,这不是个风度不凡的老爷爷吗?” 大家张大眼睛够着头看。后边看不清的,干脆从蒲团子上站了起来。有的还从后头跑到 前边去了哩。
“坐下!坐下!请各位坐好,好让十七画先生给咱们演讲!”
刘老头笑着,朗声地喊着,用双手往底下按着手势说。
听众重新坐好。徐甲离开麻扎,给先生誊出座位,自己在书几北边的蒲团之上坐下。
老聃先生在书几后面麻扎之上稳稳坐下。他,亲切,祥蔼,逸然,大怀,清雅之中 透出一点风趣。这居于平凡而不平凡的风度一下子使在场的所有听众悦然起敬起来了。
“感谢诸位光临。感谢诸位欢迎我传道。”老聃先生开始说,“既然刘君(指刘老 头)邀我给诸位讲道,我就讲讲,哦。”说到这,吸溜一下嘴。他牙齿已经全部脱落, 说话不如早期那样伶牙俐齿,但是仍然清楚,明白,字音真切。正因牙齿全部脱落而不 是部分脱落,正因脱落之后牙床齐截,排气仍然匀称,所以说话和原来大致一样。不同 之处就是如今在说话停顿,一时没有想起下句是什么的时候,好加上个闲字“哦”,并 且吸溜一下嘴。然而当他的话说到熟口时或是激情上来的时候,那个“哦”字就和吸溜 嘴一起不见了。
“关于道德著文已有徐甲作了讲述,我不打算再去重复。”老聃先生接着说,“下 面,我想按照这五千多字的著文中所涉及的德政,说说以德治国和以智以苛治国的问题。 以德取天下、治天下,人心悦服,天下长治久安;以苛取天下;治天下,狂风不能终朝, 暴雨不能终日,兔子尾巴是长不了的。哦。”说到这里又“哦”了一下,但是没有吸溜 嘴。“以德治国的中心问题是个‘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问题。”他又接着说, “真正的圣人,真正英明的君主是没有一颗固定不动的心的,是没有常心的。他没有常 心,那他的心到底是啥哩?以百姓的心为他的心,百姓怎样想,他就怎样想嘛。真正的 明君是不跟百姓的心对立着过日子的呀。以智治国也是不好的。我说的以智治国是不以 诚信治国,是以狡治国,以诈治国,以欺骗治国。玩手段治国是不行的。‘天下’这物 件是很奇怪的,‘天下’二字是神圣的,是玩弄不得的,玩弄者是要掉窑里的,即使一 会儿半会儿不掉窑里,最终也要掉窑里的。以德治国,国之福音,以狡诈治国,民也狡 诈,统治者诚信不足是不行的。”说到此,他眼珠一转不转地看着那个身穿绵衣绵服的 中年男人。从心里,他把这男人拟设成了秦悼公。那“秦悼公”微微点头,同意地笑笑, 好象说“是的,是的,你说的是的。”
“统治者的诚信,是以德治国中不可没有的。因为这里有个诚可换诚,诈只换诈, 你尖我比你还尖,你赖我比你还赖的问题。”见人们一声不响的在静听,他又接着发话 了。他习惯地摸了一下白胡,风趣地笑笑,没说“哦”,光吸溜一下嘴。
“讲到这,我想起个笑话,也算是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说了个两人比尖比赖的问 题。说是从前有两个亲家。两亲家一个住在尖庄,一个住在赖庄。住在尖庄的这个,名 叫老尖;住在赖庄的这个,名叫老赖。有一天,老赖到老尖家去走亲戚,吃饭的时候, 老尖端来两碗清汤,两黑窝窝。老尖端起汤碗递给老赖说:‘来吧亲家,咱喝汤。”老 赖接过汤碗,往那一放,伸手去拿窝窝,说:‘我不好喝汤,好吃馍。’老尖伸把把他 手里窝窝夺过来,笑着说:‘亲家,别吃馍了,你喝汤吧。喝汤馍好放。这俩馍给我放 着,叫我明儿个吃吧。’第二天,老尖去老赖家走亲戚,一进门,老赖就说了:‘亲家 你来了?走吧,上地吧。’‘上地弄啥?’‘干活吔,从这会儿到吃饭的时候你还能给 我家干好大一会活哩。我知道亲家是个勤快人,不好闲着。’老尖干半晌午活,肚子饿 得吸多深。吃饭的时候,老赖端来两个盘子,一盘子里头是个鸡蛋,一盘子里头是把豆 秸。老赖说,‘我的招待可比你强吧。看,一盘小鸡,一盘豆芽。除了小鸡嫩了点儿, 豆芽老了点。’老尖想去叨‘小鸡’,老赖伸把把鸡蛋抓过来说:‘亲家,你叨豆芽吧, 你牙口得劲,你看着,遍牙口。’‘咋?’老尖瞪着眼说:‘那小嫩鸡叫谁吃吔?’老 赖说:‘我吃吔,老豆秸我嚼不动,你看我的牙老得都没龋啦。’”讲到这里,老聃先 生摸着白胡,咧开没牙的嘴。
“哈哈哈哈!”在场的人们全笑了。
“以上说的所谓的故事,只是个笑话,没影子的事儿。”老聃先生接着说,“然而 它能说明一个问题,‘投我一木桃,报之一琼瑶,’‘投我一缺德,报之一豆秸’,一 个国家的政治,缺了道德是不行的。有人说,国家是通过战争夺来的,战争是不要道德 的;我说,不,战争也要道德的。请让我根据五千言道德著文的二十九、三十、三十五、 三十六、四十八、五十七、六十一、六十二、六十六、六十九等章的意思,说一说以道 治兵、以道治国的道理。请记着我送的两段话语吧。
“我送的第一段话是:天下有道,把运载的战马还给农夫用来耕种;天下无道,连 怀胎的母马也要用来作战。善作将帅的,不逞勇武;善于作战的,不轻易激怒。祸莫大 于轻敌。善于战胜敌人的,不一定非得直接对斗。将要收敛的,必先扩张;将要削弱的、 必先强胜;将要废弃的,必先兴举;将要取去的,必先给与。两军相当的时候,慈悲的 一方可获得胜利。柔弱胜过刚强。以道辅助君主的人,不靠兵力逞强于天下。师之所处, 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用兵的只求达到救济危难就是了,不敢用兵力来逞 强。达到目的却不夸耀,达到目的却不骄傲,达到目的却出于不得已,达到目的却不逞 强。凡是气势壮盛的就会趋于衰败,因为这是不合于道的,不合于道,得了天下也难保 长。大国要象居于江河的下流,处在天下雌柔的位置,是天下交汇的地方。正因为它能 雌柔,可以交汇,小国才佩服它。大国对小国谦下,小国对大国谦下,特别是大国更应 该谦下。
“我送的第二段话是:治理天下,用强力去做,是达不到目的的。天下神器,不可 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因此圣人要去除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措失。 政治宽厚,人民就淳朴;政治严苛,人民就狡狤。以德治国,国之福也;以智(诈)治 国,国之贼也。大海之所以成为许多河流汇往的地方,是因为它善于处下。圣人要做人 民的领导,必须心口一致地对他们谦下;作他们的表率,而把利益放在他们之后。他居 于上位,而不使人民感到负累;居于前面,而不使人民感到受害。所以天下人乐于推戴 他,而不厌弃他。以道治国,天下都来归往,归往而不互相伤害,大家都能和平安泰。 道是神圣的宝贝,治理国家决不能没有它。立位天子,设置三公,送上千车金银碧玉, 也不如用道作为献礼。上士听了道,努力实行;中士听了道,半信半疑;下士听了道, 哈哈嘲笑。——不被嘲笑,就不足以为道。我的话完了,谢谢诸位。”
话音落地,听众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只见这时屋子里所有的空地上都挤满了人,甚至连屋外的窗户上都趴满了人呢。徐 甲紧紧接继,进一步发表演讲。老聃先生在几个店员护拥陪同下,走出屋子。
当人们悟出十七画就是老聃的时候,他们已经不知去向了。
一传十,十传百,知道老聃来咸阳传道的人越来越多,全城轰动,连秦宫里的人也 都知道了。秦宫里那个听老聃讲过道的、头戴白金发束的锦衣少年就是秦悼公的孙子。 当孙子向他爷爷秦悼公说到老聃先生讲得如何如何好的时候,说到他不露身份、讲过之 后就不知去向的时候,连这个病中之人都感到未听他讲道“这是终生遗憾”呢。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