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人物传记大全 > 松下幸之助自传

第三篇伸展时代 1.企公阵容扩张(2)

意。好吧,今年之内销售 20 万个的话,就赠送 1 万个给你。""谢谢,我这就回去按计划进行。"这个销售计划,冈田氏不但十分了解,他还十分赞成。从此以后,冈田氏对我有特别的好感。我按照计划,很大方 地免费赠送。怎么送也送不完,1 万个的数目并不少。一个一元二三毛钱的东西,没有人敢开口要两三个。就是有人开口,我们也不会给。只能给一个。样品送到 1000 个左右的时候,已经接二连三地有人来订购了。我们只好把样品先当作商品寄给他们。短短期间内就获得了市场认可。到那一年的 12 月,我们远远超过预约的 20 万个,而销售了 47 万个。冈田氏一定感到恨意外吧,从来不曾出门拜访顾客的冈田氏,在元月二日特地到大贩来,穿着礼服,带着感谢状和 1 万个电池的货来向我拜年。他说:"我真的吓了一跳,做梦也没有想到电池能卖出这么多个。我过去 15年间,看过各种人做各种计划,多半都归失败。你来谈计划的时候,我心里也很担心,我想大概会成功,真没有想到,你能销售 40 几万个,这真是我国电池界的空前纪录!"他那感激的口气,使我觉得比领到 1 万个电池还要高兴上 10 倍呢。过了 15 年后,干电他的销售量增加到每月 300 万个。这数目是当时无法想象的。不能把这个庞大的数目拿给冈田氏看,是一件很遗憾的事。电热部门的发展国际灯就这样强而有力地销出去,1928 年,销售量更增加,干电池的生产却始终跟不上,我为了替冈田干电池加油,也花了很多力气。

松下电器十分了解电池灯的实用性,所以能预测来年的增产量。跟市场没有直接接触的冈田氏,还以为电池灯是一时流行的东西,不敢扩大工厂设备,所以产 量一直不够。1927 到 1928 这两年间,我真是不眠不休地为冈田干电池打气。结果是,电池灯的销路显著地增加,到了 1928 年末,月销电池灯 3 万个,电池 10 万个。全国各地都爱用国际灯。至此,国际灯第一阶段的发售计划,可以说已经有了成果。1927 年开始,电热也慢慢走上轨道,电熨斗、电炉等有特色的制品,渐渐地被业界所认识。配线器具部也很顺利地增加生产。花区福岛设置第三工厂,也在这时 候,1927 年底,各部的销售金额约 10万元,员工约 300 人,不但为业界所知,也为大众所瞩目。话说回来,开始销售国际灯的 1927 年,是我印象很深的一年。那年中尾君回来创设电热部,又是发生有名的"银行恐慌"的一年,好友武久君也在这时人所。武久君和我一样,从小做学徒(米店), 经过经商的实地磨练之后,在大开路开了一家小小的米店。我们虽住在同一条街,认识他却是很久以后的事。我出任卫生合作社评议员时,他也是评议员,交谈之下 才知道两个人的经历很相似,开始自立做生意的时间也差不多,年龄仅小我一岁,谈起来很投机。因为是同一条街选出来的评议员,对合作社的工作意见也相同,慢 慢的变成了好朋友,时常交换有关做生意的意见。他起初是从小资本开始做,因为夫妇通力合作,生意兴隆,资产也增加了。经营租赁生意也很顺利。他在新开町 内,和我一样是被看做成功人物的。做了 5 年生意,他已经拥有二三万元的资产。健康好动的他,渐渐对零售米店感到不满足。这种心理的转变,是相当自然的。这样才会向上发展,可是也带来问题。有了 5 万元资金,可以开一家批发米店,他想试试看,问我好不好,又跟我商量。当时计程车愈来愈多,如果出资买车,雇用司机来经营,可能是又有趣又新鲜的生意,他 也想试试看。我回答说:"关于开米店的批发商,我不大清楚,可能其中有一点投机的成分,所以我不大赞成。"至于开计程车行,当做副业经营,我认为不好。我 们常常交换意见,或互相研究。他对松下电器也慢慢感兴趣,偶尔来帮我做点事。这时,我考虑到电热器的发展,计划在松下电器增设一个电热部。我把计划告诉了 武久君:"你不是常常说要做一点什么吗?如果你真的想要干,电热部名义上属于我私人的经营事业,私底下你可以出一部分资金,共同参加经营。我们是谈得来的 朋友,何况电热器是很有前途的。尤其有一位非常可靠的技术人员中尾君,已经约好要来担任工厂负责人。"武久君非常感激,立刻决定要参加。我说:"你既然要 参加,那么负责电热部的工作吧。我有本业的配线器具的工作,电热部交给你和中尾君去合作。"1927 后 1 月创设了电热部,我请他们两位来服务。超级电熨斗销售成功电热部的第一个制品是中尾君苦心设计的"超级电熨斗"。

当时的电熨斗有东京的 MI 厂、京都的 OI 厂、大阪的 NI 厂等出品。电熨斗的市场需求并不大,可能是一年不到 10 万个吧。这么少的需要量,由上述三家和各地小厂出品,加上一部分西方舶来品,总共合起来供给,每一家的产量就很少,大概不能大量生产,定价都很高,一般人 买不起。只有比较摩登的家庭,或知识分子的家庭才使用。我们设计的时候,就以"品质比人家好,价钱比人家便宜"为目标。为了要便宜,就得数量多才行。可 是,做多

了,卖得完吗?当时的定价会那么贵,是因为不能大量生产。如果我们也不能大量生产,那不是跟别家一样吗?这样创设电热部就没有意义了。松下电器既然 创设了电热部,就要有独特的方法,去突破这个瓶颈才行。于是我交代中尾君说:价钱一定要比别家便宜三成以上。品质一定要比别家好。数量可以不必担心。如果 月产 1 万个才能便宜,就制造 1 万个,非制造 1.5 万个不可,就制造 1.5 万个好了。"中尾君一再计算之后的结果是,制造 1 万个,可以便宜三成以上,而且也可以做出品质更好的东西来。剩下的问题是销售了,当时全国每月的需要量合起来还不到一万个,松下一家就做出 1 万个,销售得了吗?会不会太冒险?我冷静检讨了市场之后认为,这个数目绝不是毫无根据,现在大家都开始对使用熨斗感兴趣。但是价钱太贵,大家不肯买。只要 再便宜三成,一定会畅销。这是我分析的结论,我以充足的信心按照计划进行。1927 年 4 月,第一批产品出来了。批发给代理店是一个 1.8 元,零售价是 3.2 元。开始轰轰烈烈推了出去。结果比预期更好,价钱便宜,品质又好(这就是后来被指定为"国产优良品"的国际牌熨斗。当时并没有使用"国际牌"的名称),为 大家所欢迎爱用。本来业界都以怀疑的眼光看着我们电热部门。我们做成功了,总算给同业颜色瞧瞧,也使他们感到相当的紧张。电热部收回自营电热部按照这样的 计划进行,经营的责任完全交给武久君和中尾君包办,我还是专心经营本行的工厂。可是过了半期决算的结果,却有了亏损。这怎么行呢?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当初 的计划太草率了吗?或者是经营实施上,有不得当的地方?非检讨不可!经过冷静的检讨,我找到了问题症结。计划和方针都没有错,但是在执行上有不得当的地 方。我自己估计错误。我把电热部当作副业交给了他们两人,以为一切都会顺利,这是根本的错误。负责人武久君,其实是电器的外行人,对制作也没经验。虽说家 里的米店由他太太经营,其实他多少分点心的。他们两个人还不够专心为电热部卖力。于是我沉痛地反省,如何才能使电热部的经营恢复过来。我得到的结论是:

一、电热部共同经营不得当。

二、今后由我自己直接管理。

三、经营的态度要彻底认真才行。

我请武久君来,告诉他说:"武久君,关于电热部亏损的事,我做了一次检讨。发现我的想法错了。虽然你和我是好朋友,也是共同经营者,可是我不应该把经营的责任交给外行的你。我认为,这是使电热部亏损的根本原因。本来,电热部是新开发部门,我应该把全部精力 用在上面。再说,你的经营作风,坦白说,是不适合做制造业的。依我的想法,我是跟你商量,以往的事,全部一笔勾销,你还是回去专做米店好。事到如今,松下 电器是不能停掉电热部的,今后由我来接办,到今天为止的亏损全部由我负担,请好好考虑吧。"武久君听了之后说:"难得有机会参加经营,却搞成亏损,我感到 很遗憾,也很抱歉,我愿意退出经营。可是,我总舍不得和你的事业分离。一方面也感到对社会没有面子。""你的心情,我很了解。但是,如果你要继续做下去, 等于愈陷愈深,到时候更糟糕,更没有面子,所以,还是到此为止比较好。"武久君默默地想着,我继续说:"电器的将来非常有希望。你对做米店感到不满足,所 以我请你加入电热部,你也很高兴地努力到今天。双方的友情和诚意,一直都没有变。可是,我看到电热部的经营才深深的感觉到,用单纯的想法来经营事业是不行 的。所以我才劝你退出。如果你对松下电器有执着,对电器界有志趣的话,我也很高兴,我劝你干脆做松下电器的职 员。你是我的朋友,而且你在做生意方面已经有了一点成就,叫你做职员,对你是委屈,可是,除非请你从头做起以外,别无他法。请你再三考虑之后,再做决定 吧。武久君回答说:"我明白了。让我想一天看看吧。到底做职员好呢,还是专心做米店,

我明天来回话。"

第二天早晨 5 点钟,我还在睡觉,有人来敲门。这个时间,到底谁来了?我没有出声,那人还在继续敲,注意一听,好象是武久君的声音。我不由得站起来叫一声:"武久君吗?"然后走到门口开门,一看,正是武久君站在那儿。

"这么一大早有什么事?"

"昨天的事情,我想了一整夜没睡觉、终于下了决心,所以赶快跑来。"

我吃了一惊,同时觉得这也难怪。

"我再三考虑的结果,断然下定决心,要做松下电器的职员,请多指教。"

"你是说真的吗?你可以做职员听我的指挥吗?"

"我是男子汉大丈夫,发誓的事,一定做到。"

我看他的眼睛,真的没有睡,有一点红红的。不由得抓住他的手说:"欢迎你。你真是了不起!武久君,我失去很难得的朋友,可是我却得到将来可靠的职 员!"就这样,武久君终于以普通职员的身份进入松下电器。我开始到电热部去坐阵指挥,把武久君派到本行营业部去。我叫 M 君当助手,开始推动电热部的业务。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