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人物传记大全 > 朱可夫传

第七章 从军区司令到总参谋长(3)


第二项议程是讨论军事艺术问题。共做了5个十分适合时宜的报告,包括:丘列涅夫《现代防御战役的特点》,雷恰戈夫空军中将的《进攻战役中和夺取制空权斗争中的空军》,斯米尔诺夫中将的《步兵师的攻防战斗》,西部特别军区司令员帕夫洛夫上将的《关于机械化兵团在现代进攻战役中的使用》,朱可夫的《现代进攻战役的特点》。这些报告质量都很高,帕夫洛夫是著名的坦克战专家,雷恰戈夫是西班牙战役的直接指挥者,其报告都内容丰富,观点新颖,论证充分,受到与会者的高度重视。
反响最大的要数朱可夫的报告。报告的内容,特别是关于大量使用机械化部队的意见,引起了很多有益的讨论。大家对朱可夫的意见都没有重大的异议,他们十分关心这样作战的细节问题,如,担负扩大突破后战果任务的部队的组织问题,如何安排其战斗队列,突破口的宽度,在突破口投入摩托化部队的时间,摩托化部队的组织及与航空兵的配合,在机械化部队进入敌阵地纵深独立作战时的控制及后勤支援问题。朱可夫根据远东战役的实战经验和近期的思考,逐一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就这样,大会对朱可夫的报告形成了共识,接受了朱可夫关于广泛运动战的理论后,立即着手研究此类战斗的细节问题。
当时,与会的高级将领们是把德国作为假设敌的,这一点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对半年后迎接德军的闪电战进攻是非常有益的。
1941年1月11日,会议宣布闭幕。铁木辛哥在闭幕词中指出:如果敌人(大家都清楚是指德国)把战争强加在苏联身上,我们就不得不同西方最强大的军队作战。今后必须继续组建坦克和机械化兵团,以便在兵力对比上与德军相等。
根据会议的结论,过了不久,总参谋部便采取了进一步提高边境军区部队战斗准备、提高参谋业务水平的措施,各军区掀起了进行大规模战役战术演习的新高潮,制订了边境掩护计划,进一步加强了部队的组织性。
几十年后,叶廖缅科元帅在谈到这次会议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这次会议,在战略、战术、作战科学、各兵种进攻及防御方面,对提高红军高级指挥人员的训练水平,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虽然结束了,但会议的内容及活动仍在继续,好戏还在后头。
会议结束后,计划第二天进行一次大型演习。但就在当天晚上,参加会议的各军区司令员突然被斯大林召到克里姆林宫。
斯大林态度很冷淡,见到将领们只是略微点头算是打了招呼。让大家在桌子四周坐下后,斯大林批评铁木辛哥没有征求他对于国防人民委员闭幕词的意见,就让会议闭了幕。接着,又详细询问了演习开始的时间,谁充当"红"方,谁充当"蓝方"。
铁木辛哥十分拘谨地说:"朱可夫大将充当'蓝方'(西方),帕夫洛夫上将充当'红方'(东方)。"
斯大林连连点头,并要求各司令员都不能走,等演习完后再说。?
1月12日,演习开始。演习总指挥是铁木辛哥和麦列茨科夫。作为战略情况基础而假设的事件是苏联遭到德国进攻时西部边界可能发生的情况。"蓝"方(德军)假设是进攻的一方,由刚在会上宣读《现代进攻战役的特点》的朱可夫和波罗的海沿岸军区司令员库兹涅佐夫上将领导。"红"方(红军)假设是防御一方,由帕夫洛夫和克里莫夫斯基领导。双方兵力:"蓝"方60多个师,"红"方50多个师。双方地面行动均有强大空军的支援。
演习的方向选在包括东普鲁士至波列西耶一线。总参谋部为朱可夫、帕夫洛夫等人指挥演习准备了全部材料,这些材料是苏联国家安全部费尽心机搞到的德军近期在欧洲活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在演习中,双方都用了很大的心思用进攻部队来深深攻入敌阵,以击败大量的敌方部队。演习中充满了戏剧性的情节,这些情节与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到德军进攻后所发生的一些情况在很多方面很相像。在演习过程中还暴露了一些问题,其中明显的是,双方都没有给第二梯队和预备队留下足够的兵力,主要进攻方向的兵力优势,是以削弱方面军较不活跃地段的兵力达?到的。?
演习结束后,铁木辛哥命令"红""蓝"双方司令进行局部讲评。讲评结束后,斯大林出人意料地亲自打来电话,建议在克里姆林宫再进行一次讲评。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和苏联政府领导人都参加,军方参加的有正副国防人民委员、总参谋长、各兵种司令员和各军区司令员。
会议的气氛很严肃。朱可夫等军方领导人对这次演习的重要性是清楚的,但没有想到会重要到如此的程度。会议首先是由总参谋长麦列茨科夫做报告。他心情比较紧张,加上斯大林突然改变了讲评的时间和地点,他的报告很不联贯,显得支离破碎,他做的一些结论和建议都脱离了实际情况,引起了斯大林等人的批评。?
麦列茨科夫说:"在制定野战规程时,我们根据的事实是,我们的师比德国法西斯军队的师要强得多,在遭遇战中一定能打败德国师。在防御中我们一个师能打退敌人两到三个师的进攻。在进攻战中我们一个半师就能攻破敌人一个师的防御。"随后,他还举例说,在这次演习中"红"方60到65个师成功地打破了"蓝"方55个师的防御。
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斯大林皱着眉头问道:"兵力上的优势这样小,怎么能做到这一点?"
麦列茨科夫解释说,"红"方部队的指挥员可以从整个战线的非主要地段抽调兵力,使他能形成局部的兵力上的优势。
斯大林十分不满意地反驳道:"在我们这个机械化和摩托化部队的时代,'局部'的优势是不能保证进攻一方的胜利的;处于防御地位的敌人也有同样的机动手段,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调集部队,加强受威胁的地段,这样就可以把攻击一方的'局部'优势抵消掉。"
斯大林还带着讥讽的口吻问麦列茨科夫:"这次谁打胜了?是不是又是'红军'?"
麦列茨科夫满脸通红,一时拿不定主意是该肯定还是否定,他吱吱唔唔说,这样的演习是没有明确的胜负的,裁判员只是判断双方哪些行动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斯大林打断他的话,转过脸问:"谁还想谈谈?"
随后,铁木辛哥、伏罗希洛夫、帕夫洛夫、朱可夫等都做了发言。朱可夫在谈到白俄罗斯的筑垒地域时,引起了争论,他不得不中止发言,坐了下来。
最令斯大林恼火的是副国防人民委员库利克的发言。这位军方负责人居然认为"组建坦克和机械化军团,目前还不宜开始",建议把步兵师编制人数增加到16000~18000人,要求炮兵用马匹牵引。
库利克的发言使军方很难堪。铁木辛哥忍不住插了一句:"部队的领导干部都懂得部队尽快机械化的必要性,而只有库利克对这些问题还弄不清楚。"
斯大林尖锐地批评了库利克,他指出:"战争的胜利将属于握有更多的坦克和部队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一方。"他还批评铁木辛哥说:"在对摩托化和机械化存在这样混乱的观点时,你就不可能实现摩托化和机械化。现代的战争是摩托化的战争:陆上、空中、水上、水下都如此。"
朱可夫听了深有感触。他一直坚持建立强大的机械化军团,但一直未被采纳。1939年11月21日,斯大林做出了解散坦克军的决定,现在斯大林终于对机械化军团有了重新的认识,使朱可夫颇感欣慰。
在报告结束时,斯大林做了一个简短的讲话。他很动感情地说:"在宣传规程上或许应该写上,我们的师在和敌人遭遇时可以击败一师德国法西斯军队,在进攻中我们一个半师就能突破他们一个整师的防御阵地,但对在座的人和将来方面军和集团军的指挥员必须讲现实的能力。"
会议结束时,与会者的心情都很复杂,既为红军进一步机械化的前景感到高兴,也为总参谋部蹩脚的报告感到丢脸,还有的则为自己的前途惴惴不安。
这次会议,也坚定了斯大林更换军方领导人的决心。斯大林很清楚,在国家如此危急的时刻,已没有更多的时间让他考虑了。会议结束的当天晚上,政治局召开会议,对军队高级领导人进行了一系列重要任免。
第二天上午,斯大林召见朱可夫。他叼着大烟斗,神情十分严峻。他说:
"政治局决定解除麦列茨科夫总参谋长的职务,任命你接替他。"?
朱可夫愣住了,这个决定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回答。沉默了一会儿,朱可夫说:
"我从没有在司令部工作过,我始终在部队里。总参谋长我干不了。"
"政治局决定任命你,你应该服从。"斯大林严肃而期待地说,他把重音放在"决定"两个上。
朱可夫从斯大林的语气中意识到,这是最高统帅已决定的事,任何反对都是无济于事的。他立即表示,感谢最高统帅对他的信任,然后又强调说: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