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人物传记大全 > 朱可夫传

第七章 从军区司令到总参谋长(4)


"如果发现我不是一个称职的总参谋长时,我将请求再回?部队。"?
斯大林终于满意地点点头:"我们谈妥了,明天中央颁布?命令。"?
告别斯大林后,朱可夫赶到铁木辛哥的办公室。铁木辛哥把一份命令递给朱可夫,微笑着说:"我听说了,你拒绝担任总参谋长的职务。刚才斯大林同志给我打电话了。现在你回军区去,然后尽快到莫斯科来。基尔波诺斯上将受命接替你当军区司令员,但你不必等他,暂时让军区参谋长普尔卡耶夫代理司令员职务。"
朱可夫看到命令上除他和基尔波诺斯上将任职外,还有波波夫中将任列宁格勒军区司令员,科涅夫中将负责北高加索军区,麦列茨科夫调到军训部工作。
朱可夫虽然与他的继任者基尔波诺斯没有在一起工作过,但还是比较了解的。基尔波诺斯是一位很有经验的合成兵种指挥员,曾担任喀山步兵学校校长。1940年6月,被任命为列宁格勒军区司令员。他的优点是,军事理论扎实、生活经验丰富、勤奋而又机智,弱点是缺乏领导像基辅特别军区这样大的军区的知识和经验。不过,朱可夫对基辅军区由基尔波诺斯领导很高兴、很放心,他认为,基尔波诺斯会成为一流的司令员。
当天晚上,朱可夫动身去基辅。一路上他心情很沉重。他是一个重感情的人,离开他所喜爱的乌克兰和古老美丽的基辅,离开他的忠诚的部属们,在感情上一下子难以接受。朱可夫本想在基辅多呆几天,然而,铁木辛哥一天打三个电话催他,于是,朱可夫匆忙赶赴莫斯科。1月31日,朱可夫正式出任苏军总参谋长。
苏军总参谋部执行着繁重的作战、组织和动员工作,是国防人民委员的主要工作机关,战时它成为统帅部的机关。这里聚集着军中一批精英。朱可夫到任时,担任第一副总参谋长的是苏联举国闻名的瓦杜丁中将,他是一个工作非常勤奋、很有战略头脑的指挥员。负责组织编制的副总参谋长是索科洛夫斯基中将,是一位有很高天赋和很大潜力的将才。在那里工作的还有著名的华西列夫斯基少将,这是位帅才,后来担任了总参谋长,在二战中,与朱可夫珠联璧合,导演了许多声势巨大的战役。另外还有马兰金少将等一批有才干的、果断的军官。
在这些得力助手的帮助下,朱可夫一到位立即投入工作。整个2月份,他集中精力仔细研究了与总参谋部活动有直接关系的档案资料。
经过研究,朱可夫高度紧张了。他发现,红军军训部和各军兵种司令部在最近两年中出版发行了几十种重要的条令和规范,远没有全部在部队中得到贯彻。也就是说,军事实践落后于军事理论。此外,大量德军集结在东普鲁士、波兰和巴尔干,但西部各军区却缺乏足够的战斗准备。在全军的防御方面,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朱可夫与瓦杜丁一起立即将此情况向铁木辛哥汇报。
铁木辛哥十分平静地说,所有这些情况领导们都很清楚,但目前国家无法给更多的东西。最后,铁木辛哥还是把朱可夫的意见转达给了斯大林,斯大林答应给朱可夫十分钟的汇报时间。
汇报是在斯大林进晚餐时进行的。朱可夫汇报时,强烈要求鉴于当前复杂的军事和政治形势,采取紧急措施,及时克服西部边境防御和军队中存在的缺点。
在一旁的外长莫洛托夫疑惑地插:"怎么,你认为我们要同德国人打仗吗?"斯大林打断谈话,招呼大家吃饭,有说有笑,喝着格鲁吉亚淡酒。
最后,斯大林说,应当认真研究一下那些最急迫的问题,提交政府作出决定。但是应当依据现实的可能性,而不要去空想那些我们的物质条件暂时还不允许的东西。
1941年2月15日至20日,苏共召开了第18次代表大会。朱可夫参加了会议,并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会议通过了苏联和平时期最后一个国民经济计划,要求国防工业在1941年有很大发展。
这时,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对苏军进行改革的要求也更加紧迫。在斯大林、铁木辛哥的直接领导下,朱可夫加速推进军队的改革,改组机构,淘汰不称职的军官,反对军事上的官僚主义。
2月23日,为纪念红军建军23周年,朱可夫在《真理报》头版发表署名文章。文章认为,人员、武器、军事思想,这是一支军队的三个主要组成因素。红军正在迅速掌握这些组成因素。朱可夫专门提到了他所指挥的哈勒欣河战役,他认为红军在那里"经受了严峻的长期的考验"。引人注意的是,朱可夫一反总参谋长在建军节一味赞美的常态,专门点到了苏军中的缺点,不过用词十分委婉。他说:"但是如果我们让胜利的光辉照得我们看不到战士训练工作中暴露出来的缺点,我们就不是布尔什维克了。这些缺点是我们训练方法中贯穿的墨
守成规的作风造成的。这些缺点在战斗初期就表现出来,自然对战斗产生了消极影响。"
朱可夫还在军队报刊发表文章专门论述1940年8月恢复了的"单一首长制"。他提出,要进一步扩大指挥员的权限和威信,进一步加强纪律性。他认为,要正确贯彻"单一首长制",必须重视建立官兵的良好关系,做到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他忧心忡忡地说:"帝国主义战争正在我们周围进行。在重建我们军事训练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不容怀疑的成绩。我们是在战争迫近的情况下进行训练,我们提高了部队的战术技能;但是如果我们骄傲自满那就大错特错了。"
与此同时,国家机关和工业部门也在进行重大的改革。国防工业人民委员部划分为四个新的人民委员部,即,航空工业、造船工业、弹药、军械人民委员部;机器制造人民委员部分为重型机器制造、中型机器制造和通用机器制造人民委员部。新的机构消除了重叠和过分集中的现象,变得更加灵活。根据需要,还增设了同巩固国防有直接关系的新的人民委员部,改组了苏联人民委员会所属的经济委员会。总之,庞大的国家机器已全部围绕着备战运行。
中央军事机关和地方军事领导机构也进行了改组。在国防人民委员部,重大问题都交由红军总军事委员会讨论。总军事委员会主席由国防人民委员担任,委员由副国防人民委员和一名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组成。特别重大的问题要报请斯大林和苏共中央政治局其他成员决定。根据新的形势,还决定在各自治共和国、各州和各边区设立军事人民委员部。
1941年3月8日,苏共中央和苏维埃政府做出决定,对国防人民委员部的职责分工作了更明确的规定。具体是,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通过总参谋部(朱可夫)、副国防人民委员(布琼尼等)和各总部,实施对苏联红军的领导。铁木辛哥还直接领导装甲兵司令部、办公厅、财务部、干部部和制造发明局。朱可夫被任命为副国防人民委员,不仅负责总参谋部,还负责领导通信部、油料部、防空总部、总参军事学院和伏龙芝军事学院。另外,朱可夫、布琼尼还被授予可以直接和政府联系有关国防设施问题的特殊职权,这在7名副国防人民委员中是仅有的两位。
铁木辛哥和朱可夫尽了最大的努力以推动苏军的改革,他们边研究边干,取得了一些效果,有了一套较成熟的思路。
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朱可夫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