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大举西进(5)
然而,就在朱可夫部队向奥得河全力推进的时候,德军在其右翼的东波美拉尼亚实施反攻的威胁,也一天比一天增大了。当时德军在东波美拉尼亚集结了40 个师的部队。德军统帅部打算将这些部队隐蔽在格鲁琼兹地域,一俟朱可夫的部队向柏林进攻,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朱可夫部队后方实施突击,并越过瓦尔塔 河和内策河平原,前出到屈斯特林。如果德军这一企图得以实现,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将会处于十分被动不利的境地。
在决定是否要一鼓作气攻占柏林的问题上,让朱可夫为难的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在刚刚实施的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中,部队的伤亡比 较大。战役结束后,各步兵师人数平均只有5500人左右;两个坦克集团军仅有坦克740辆,每个坦克旅平均有坦克40辆。由于装备和人员都受到很大削弱, 将必然影响到对柏林实施进攻的能力。另一个原因是部队的后勤保障问题。由于朱可夫的部队在20天的进攻时间里,不间断地向前推进了500多公里,在如此高 速度前进的情况下,后勤辎重是很难跟上的,这样就使部队在物资器材、弹药和燃料方面感到紧张。
考虑到这些因素,朱可夫决定先不冒险去攻打柏林,他于1月31日向斯大林报告说:
"1由于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左翼脱离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右翼过远,到1月31日为止,我方面军战线的宽度已达500公里。如果罗科索夫斯基的左翼仍 继续停滞不前,敌人毫无疑问将对拉得过长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右翼采取积极的行动。"在报告中,朱可夫建议斯大林命令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立即组织部队向西 进攻,以尽可能地靠近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右翼;同时责成科涅夫元帅指挥乌克兰第1方面军迅速前出到奥得河。
对于朱可夫的建议,斯大林既没有立即答复,也没有给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什么具体支持。
当时围绕是否要不间断地向柏林发起进攻,进攻的结果将会如何,在苏军将领和以后的军事、历史学家中都是一个长期议论的话题。
但是当时负有特殊身份和特殊责任的朱可夫元帅仍然认为,不论是乌克兰第1方面军还是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在1945年2月以前都不能进行柏林战役。
朱可夫的这一看法,显然也得到了斯大林的同意。直到2月10日,斯大林才命令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向东波美拉尼亚的德军发起进攻。为了配合白俄罗斯第 2方面军的行动,朱可夫指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右翼也转入进攻,从而加快了苏军在东波美拉尼亚的推进速度。3月初,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第2方面军的部队 已经前出到波罗的海沿岸和奥得河下游。到3月底,白俄罗斯第2和第1方面军结束了东波美拉尼亚战役,整个东波美拉尼亚都已掌握在苏军手中。
与此同时,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2月和3月份在西里西亚也胜利地完成了两个战役,并在3月底前出到尼斯河,与早先到达奥得河的朱可夫部队并列成一线。
至此,苏军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即告结束。这一进攻战役,几乎呈一边倒的形势。据苏联方面宣称,在23天的战役中,苏军 消灭德军整编的"A"集团军群35个师。仅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就俘虏敌人14..7万多名官兵,摧毁和缴获1377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5707门迫击炮和1360架作战飞机。苏军在这一战役中,平均每昼夜向前推进25~30公里,而各坦克集团军则达到平均45公里的速度,最高时一昼夜达 到70公里。这样的进攻速度,在苏联卫国战争中还是第一次。
在同一时间里,苏军乌克兰第2和第3方面军进行了维也纳战役,粉碎了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30多个师。4月中旬,苏军进入了奥地利,占领了维也纳,打开了向捷克斯洛伐克中心地域进军的道路。这样,德国完全失去了匈牙利和奥地利的石油产地和武器生产基地。
到4月底,苏军战略正面的几个方面军基本处于同一线上,这使苏军在柏林方向上占有一条宽大的作战面,并在两翼获得了可靠的保障,这为下一步彻底粉碎德军柏林集团和突击柏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在西线战场上,美、英等盟军于2月和3月强渡莱茵河,迫使在鲁尔区的德集团军投降。
德军在东西两个战场几乎是土崩瓦解般地惨败,使得希特勒已无力量继续作战。他的灭亡已经指日可待了。
就在胜利即将到来之际,新的矛盾也在同盟国之间产生了。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1945年4月1日给罗斯福的信中把这一矛盾的要害问题端了出来。他写道:
"俄国军队毫无疑问将占领整个奥地利并进入维也纳。假如柏林也由他们占领,难道他们不会不适当地得出印象,似乎是他们对我们的共同胜利作出了绝大部 分贡献?难道这种印象不会使他们产生一种将给未来造成极为重大困难的情绪?因此,我认为从政治观点来看,我们应尽可能向德国东部推进,如果柏林是在我们能 达到的范围之内,我们毫无疑问应当将它占领。"
随后,美、英军队统帅部一改过去那种犹豫拖延的态度,而是加足马力,以最快的速度向德国的中心地域和柏林推进,努力在苏军到达之前将其占领。
3月的一天,还在苏军实施东波美拉尼亚战役期间,斯大林召朱可夫飞回莫斯科。
朱可夫从机场直接前往斯大林的别墅。那天,斯大林的身体看上去不太舒服。
斯大林向朱可夫询问了前线的一些情况后说:
"我们出去走一走,我怎么感到有点精神不爽。"
朱可夫再一次仔细地打量了一番这位最高统帅。只见他面容憔悴,举止和言谈都透着一种疲劳感。朱可夫作为斯大林的副手,当然比别人更清楚,在4年的战 争期间,斯大林的确是太疲劳了。他的工作非常紧张,经常睡眠不足,特别是在1941~1942年曾为苏军的失利而过度忧虑,这一切都将长远地影响到他的神 经系统和健康。
散步时,使朱可夫感到意外的是斯大林不是与他谈战役计划,也不谈国际关系,而是谈起了他的童年生活。
他们两人边走边谈,约摸一个钟头过去了。突然,斯大林停下了,他说:
"我们喝茶去吧,还有些事需要同你谈一谈。"
在往回走的路上,朱可夫问道:
"斯大林同志,我早就想知道有关你的儿子雅科夫的情况。有没有关于他的消息呢?"
斯大林默默不语,仍然慢慢地向前走着。好像他尽量想回忆一些什么东西。一会儿,斯大林以低沉的语调说:
"雅科夫无法从战俘营逃出来。法西斯强盗会把他枪毙掉的。据说他们把他同其他战俘隔开,诱劝他背叛祖国。"
又是一阵沉默。接着,斯大林像是对朱可夫,又像是对自己讲:
"不会的,雅科夫宁愿死也不会背叛祖国。"
此时,站在斯大林旁边的朱可夫觉察到,斯大林为即将失去儿子内心极度痛苦,可是朱可夫找不出什么话来安慰这位刚强的统帅。进到房间,斯大林一点东西也没吃。他们俩坐在桌子旁,仍然是长久地沉默。
后来,斯大林自言自语地说:
"多么艰苦的战争。它夺去了我们多少人的生命。看来,我们很少有谁的家庭没有牺牲亲人……。这种体验只有在斗争中受到锻炼的、意志坚定的、受过共产党教育的苏联人才能承受住。"
说完这段话,斯大林的情绪似乎好了一些。随后,斯大林给朱可夫讲述了雅尔塔会议的情况。他对这次会议的结果是满意的,他对罗斯福的印象很好。
斯大林不仅详细讲述了苏联与各同盟国就德国投降后对其实行管制问题;关于"对德管制机构"的问题;关于德国领土如何划分占领区以及盟军和苏军各应推进到何地区的问题达成的协议;还谈到了关于波兰未来的西部国界问题达成的协议,即以奥得河和西尼斯河作为国界。
"丘吉尔希望与苏联毗邻的是一个敌视我们的资产阶级的波兰,而这是我们所不能允许的。"斯大林说,"我们希望一劳永逸地有一个同我们友好的波兰,这也是波兰人民的希望。"
谈完话,朱可夫即起身告辞。因为朱可夫要准备参加明天国防委员会召开的关于实施对柏林总进攻的战役讨论会。在那个会上,朱可夫将满怀希望地承担起这一具有辉煌历史意义的重任。
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朱可夫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