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人物传记大全 > 朱可夫传

第十九章 结局(2)

苏联卫国战争之后,刚刚从战争的灾难中走过来的苏联人,对军队的信任与感激之情,往往超过对党和警察,他们把朱可夫看成是胜利的象征而加以崇拜。

较之其他社会职业,此时的苏联军队有着更强的集中统一性和向心力,他们有着独特的价值标准,这就产生了一种独立的、不受外来控制的倾向。这种倾向性 加之军队生活的隔离性、其内部系统的完善性、军队在地区上的流动性,特别是军队掌握着枪杆子以及人民群众对之的信任感,都不能不使党和政府当局考虑对军队 的控制问题。

"朱可夫想干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在党的领袖们的脑子里打转转,当然也在赫鲁晓夫的脑子里打转转。

"不管怎么样,不能让朱可夫为所欲为。"赫鲁晓夫暗下决心。

控制朱可夫和军队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建立军队的"集体领导"制度。斯大林是控制军队的老手,他的成功经验就是分而治之。他往往在军队中同时任命一些私人间有宿怨的人相处,借以互相制约和监督。

按照斯大林的做法,在政治元帅布尔加宁当了国防部长后,极瞧不起布尔加宁的朱可夫当了他的第一副部长。在朱可夫当了国防部长后,他的冤家对头科涅夫 元帅则当了华沙条约部队的总司令。科涅夫是赫鲁晓夫的老朋友,他约束朱可夫有相当的实力,他阻止了朱可夫在军队中一些重大意图的实现,1957年秋天朱可 夫的垮后,科涅夫在中间起了主要作用。

在科涅夫的内心深处,还有自己的算盘。他希望朱可夫早点垮台,然后由他取而代之。他利用曾经在战争时期同赫鲁晓夫在乌克兰一起共事的关系,表示要与 赫鲁晓夫共命运。他与朱可夫不同,为了得到赫鲁晓夫的欢心和政治家们的好感,他一再声称军人要成为党和政府的驯服工具,他赞扬党在军队中的决定作用。除此 之外,他还极力参加对苏联历史著作编撰工作的控制,试图创造一个关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赫鲁晓夫功绩的神话。

但是这些都还只是一种设想。眼前的朱可夫仍然官居显位、手握大权。他经常出面接待外国代表团,参加各种重要的国务活动。他的照片在报纸上频频出现。 有一期的《红星报》的头版,甚至有7处提到他。关于他的印度之行的影片发行到各地。从新闻消息中看,他与赫鲁晓夫、布尔加宁等国家重要领导人总是在一起, 他们相处的亲密无间。

这种气氛不仅给外界,而且给朱可夫自己也造成一种感觉,似乎他的声誉和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他稳稳地站在权力阶梯的顶点,他甚至可以在那里打一会儿瞌睡而不必担心身后有人向他下手。

其实他想错了,他的这一切荣耀和权力,就像春天的雪人一样,突然间会融化得无影无踪。

1957年10月初,朱可夫乘着苏联海军的巡洋舰前往南斯拉夫访问。他一想到自己此时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心情就显得格外舒畅。

但是来到贝尔格莱德,欢迎的气氛和场面并不像他想象中的那样热烈隆重。这使他那已经膨胀起来的虚荣心和权力欲难以得到满足。南斯拉夫方面迎接他的都是军方代表,前来欢迎的群众很少,掌声也稀稀拉拉。更使他面子挂不住的是,铁托总统没有中断他在斯洛文尼亚的休假来迎接他。

直到访问后期,铁托才在他的家中接见了朱可夫。铁托在家中为客人举行了宴会,两人兴高采烈地来到斯洛文尼亚的野外打猎。

敏感的新闻界已经显示了一些迹象,与他过去的出访相比,他这次出访在国内报纸上的报道规格显得低了许多,往往是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登载一篇小幅文章。

与此同时,铁托对朱可夫也没有好感。在两个月前,铁托曾在罗马尼亚与赫鲁晓夫会过面,他们都想结束无休止的争吵。赫鲁晓夫答应放松对东欧各国的控 制,铁托答应停止对苏联的辱骂嘲弄。在这次会面中,赫鲁晓夫有意无意地向铁托透露--朱可夫的权力太大了,而且他不懂得如何运用好手中的权力,他把军队置 于党之上,并且有可能会制造出又一个匈牙利事件。已经和赫鲁晓夫建立某种谅解的铁托,此时宁愿要一个比较自由的赫鲁晓夫,而不愿要一个"拿破仑式"的朱可 夫。

可是朱可夫并没有猜准铁托的心思,或者他根本就没有去猜,于是这位粗心的元帅在政治棋盘上又投下一粒错子。在和铁托谈话时,朱可夫面带怨气。他毫不 掩饰地抱怨赫鲁晓夫和他的政客们对军队的干预。他表示决不容许共产党恢复对秘密警察的控制,"即使赫鲁晓夫要控制也不行!"他斩钉截铁地说。

送走了朱可夫,铁托思来想去,他决心把朱可夫刚才的一番话转告给赫鲁晓夫。

两天后,赫鲁晓夫又给铁托打来电话,请他做朱可夫的工作,劝他不要直接回莫斯科,而是继续到阿尔巴尼亚去访问,理由是弥合一下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的紧张关系。

蒙在鼓里的朱可夫带着铁托的"信任"和"委托"喜滋滋地离开了贝尔格莱德去阿尔巴尼亚访问。

对朱可夫在阿尔巴尼亚访问的消息,苏联国内报纸的处理上又有了更进一步的变化。他的演说只被《真理报》和《消息报》刊登了几条摘要,甚至有许多重要讲话,这两家权威报纸根本就未予置理,这种情况在过去是没有的。

朱可夫似乎还没有从这些蛛丝马迹中寻找出异常的迹象。对阿尔巴尼亚的访问结束后,他打算从容不迫地返回莫斯科,他期望在途中检阅克里木的苏联军队。

但是赫鲁晓夫的秘书却突然给他打来电:"赫鲁晓夫同志要元帅您直接飞返莫斯科。因为定于11月7日革命节40周年时举行盛大的军事检阅,现在有许多事情等着您回来处理。"

朱可夫欣然同意。因为赫鲁晓夫的要求似乎在情在理,何况朱可夫压根儿就没想到,赫鲁晓夫早已经在莫斯科为他设好了陷阱。

此时的赫鲁晓夫正在和莫斯科军区的高级司令员们举行一次不寻常的会议,他们讨论如何安排朱可夫的命运。

在会议上,赫鲁晓夫明显地表现出对这位国防部长的力量和声望的惧怕。但他又没有足够的依据和勇气把这位重臣拉下马。他打算用明升暗降的策略把朱可夫提升到部长会议副主席的岗位,从而剥夺他对军队的控制权。

朱可夫从机场被直接接到主席团的会议室。在主席团会议上,当他得知赫鲁晓夫的打算后,他面孔涨得紫红,脖子直挺挺地梗住了,他双眼射着愤怒的目光, 死死地盯着眼前赫鲁晓夫那圆滑的胖脸。他猛然间有种受骗上当的耻辱感,他怎么也难以相信,4个月前,正是由于他的保护和支持,赫鲁晓夫才免除了灭顶之灾。 可是转眼之间,他却翻脸不认人,向他狠狠捅了一把"软刀子"。"这大概就是政客们常玩儿的把戏……"他在心里默默地憎恨道。

不知怎的,朱可夫忽然回忆起前不久乌里扬诺夫在一次纪念会上一段很有教益的讲话,乌里扬诺夫先问大家:

"你们知道怎样把傲慢的鹰驯化得由人摆布,而且能够执行人的指令吗?"

他看大家都不作声,便接着说:

"先要把小鹰带到帐篷里,用一只皮口袋罩住它的头,用绳子扎紧袋口。这时胆怯的小鹰只得用爪子紧紧抓住绳子。然后主人使劲晃荡绳索,小鹰越来越害 怕,因为它什么也看不见,弄不清,只盼着让它歇一会儿,喘喘气。过一会儿可以取下罩在小鹰头上的口袋,主人向它伸过一只手去。于是小鹰呆在这只手上会觉得 格外安全和稳当。这时,一切还要重新开始,还要罩住小鹰的头部,还要抡起绳索使劲晃荡……,如此需要多少次就重复多少次,直到把傲慢的鹰训练成俯首贴耳的 仆从,直到它能够为主人猎取野物,把战利品带回主人家并且忘记辽阔的天空与自由的翱翔。"

"从斯大林到赫鲁晓夫,他们不是始终把我当鹰一样对待吗?……"

朱可夫越想越气,怒火中烧。他断然拒绝对他的"提升"意见。于是双方开始摊牌了。辩论的时间很长,双方各不相让。

赫鲁晓夫早有预谋,在朱可夫返回莫斯科6小时以后,塔斯社发表了一项会议公报,公报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任命苏联元帅罗季翁?雅科夫列维奇?马 林诺夫斯基为苏联国防部长。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免去苏联元帅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的苏联国防部长的职务。不到1小时,莫斯科电台在晚间 新闻节目中广播了这一消息。第二天早上,《真理报》在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里刊登了这则消息。立时这一新闻传遍了世界各地。一切都按赫鲁晓夫他们的策划在进 行。于是朱可夫又突然从社会和政治生活中消失了。

"朱可夫怎么了?"外界有人分析朱可夫可能被提升,而另一些人则预料他会被清算。一时间围绕朱可夫的沉浮,人们议论纷纷。

一周后,赫鲁晓夫在一次外交场合向记者透露说:

"朱可夫还活着,并且身体很好,我们将给他安排别的工作。"当记者进一步追问时,赫鲁晓夫又说:"我们对他的新工作还没有最后确定,但他将得到一个 合乎他的经验和资历的工作。"为了增强他这番话的可信度,赫鲁晓夫补充说:"我今天还看见了朱可夫元帅。我同他谈了话。他的身体很健康。"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