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古典文学 > 史书典籍 > 《史记》白话文版

历书第四(3)


  游兆摄提格,即建始元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五十六日,小余七百七十八分;
  冬至大余二十三日,小余八分;
  强梧单阏,即建始二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二十日,小余六百八十五分;
  冬至大余二十八日,小余十六分;
  徒维执徐,即建始三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十五日,小余九十三分;
  冬至大余三十三日,小余二十四分;
  祝犁大荒落,即建始四年。
  右边《历书》中:大余,是指的余日。小余,是指余分。端蒙等,是年名。包皮皮括干支两部分,支:如丑名赤奋若,寅名摄提格等。干,如丙名游兆等。正北,是指冬至在子时;正西,冬至在酉时;正南,冬至在午时;正东,冬至在卯时。
  【原文】【注解】
  昔自在古,历建正作于孟春①。于时冰泮发蛰②,百草奋兴,秭?先滜③。物乃岁具④,生于东⑤,次顺四时,卒于冬分⑥。时鸡三号,卒明⑦。抚十二〔月〕 节⑧,卒于丑⑨。日月成⑩,故明也。明者孟也(11),幽者幼也(12),幽明者雌雄也(13)。雌雄代兴,而顺至正之统也(14)。日归于西,起明于东 (15);月归于东,起明于西(16)。正不率天(17),又不由人,则凡事易坏而难成矣(18)。
  ①建正:设定正月位置。如秦以十月为岁首(正月),称为建亥,周以十一月为岁首,称为建子等。正,即正月。一年之中开始的月份为正月。孟春:春天的第 一个月。古人把每季三个月,依次名之为孟、仲、季,如孟春、仲春、季春等。②冰泮:冰溶化。泮,原义是分散。如《诗·匏有苦叶》“迨冰未泮”,毛注: “泮,散也”。冰散就是冰溶化。发蛰:在地下冬眠(称为蛰)的动物苏醒过来,钻出地面。《夏小正》称为“启蛰”,《礼记·月令》称为“振蛰”。今称惊蛰。 汉代以前以发蛰为孟春时的物候,如《三统历》尚以惊蛰为正月中气,此处同;汉以后便是仲春(二月)的物候了。③秭?:即杜鹃鸟,又名子规、鹈?等。《离 騷》“恐鹈?之先鸣兮”,王逸注说:鹈?,“常以春分鸣也。”滜:同号。鸣号。④万物于是具有了一岁的秉赋。就是又长了一岁的意思。⑤按五行理论,东方与 春相应,生于东就是生于春季的意思。⑥到冬尽结束。卒,《索隐》释为“尽也”。冬分,《索隐》释为“冬尽之后,分为来春”,就是冬末的意思。⑦很快天就亮 了。卒同猝。与上句一起状黎明时的天色,细致入微。⑧依次经过十二个月的节气。抚,挨次,一个挨着一个。⑨自正月寅到十二月丑,恰一岁。《正义》释为“自 平明寅到鸡鸣丑”,与上句不谐,不取。⑩日月成周。即由交会到下一次在同一层次交会谓之成。日每天行一度,月每天行十三度余,日月每月一交会,正月会于 寅,则二月会于卯,如此下去到来年一月,日月重又会于寅,是为一周,称为成。?(11)古人解释经典,自汉以来多从双声叠韵字求义。如《周礼·考工记》中 以蹇释楗,以齐释资等。此处以孟释明也属此类。明、孟本义完全不同,但两字声母相同,便互相通假了。孟是长、大的意思,与下文幽义相对。?(12)幽、幼 也是双声字,见上注。(13)为陰陽理论。幽属陰,明属陽;陰为雌,陽为雄。所以幽明就成了雌雄。按:以上是就性质的分类而言,并非幽明真的就有了男女之 别。(14)至正之统:指建寅之统,即以孟春为正月的历法。按《汉书·律历志》儿(读ní,泥)宽论历中语:夏、商、周三代历法为三统之历,夏正建寅,商 正建丑,周正建子,唯建寅的夏正最得岁时之正,固称至正之统。(15)指太陽东升,西落。(16)古人认为天左转(自东向西转),所以日月五星被天带动也 向左转,人们才看到太陽东升西落;同时日月五星等又有一个向右行的自转运动,向右行就是自西向东行,所以人们看到的是月亮从西方露出来,每天向东行十三度 余,直到从东方没入地下。(17)当真是不靠天。正,真正是,当真是。语出《大戴礼》,原意正通政。率天,一作法天。以天为表率,模仿天而行。(18)既 不靠天,也不由人,天、人都无所施其力,所以说物易坏而难成。这是一种比兴的说法,并非“物易坏难成”的理由当真是“不率天”,“不由人”,古人论事,往 往如此:取其一端而已,不可太过执着。
  王者易姓受命①,必慎始初,改正朔②,易服色,推本天元③,顺承厥意④。
  太史公曰⑤:神农以前尚矣。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⑥,起消息⑦,正闰余⑧,于是有天地神祗物类之官⑨,是谓五官⑩。各司其序(11),不相乱也。 民是以能有信,神是以能有明德(12)。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13),民以物享(14),灾祸不生,所求不匮。
  少暤氏之衰也(15),九黎乱德(16),民神杂扰,不可放物(17),祸灾荐至(18),莫尽其气(19)。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20),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21),使复旧常,无相侵渎。
  其后三苗服九黎之德(22),故二官咸废所职,而闰余乖次,孟陬殄灭(23),摄提无纪(24),历数失序。尧复遂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而 立羲和之官(25)。明时正度,则陰陽调,风雨节,茂气至(26),民无夭疫(27)。年耆禅舜(28),申戒文祖(29),云“天之历数在尔躬 (30)”。舜亦以命禹。由是观之,王者所重也。
  ①王者易姓:即“为王者易姓”。就是改朝换代。受命:受天命。②改定历法。正,指岁始正月;朔,为月朔,就是每月初一。正朔皆改就是改正历法。③《索 隐》释为“推本天之元气行运所在,以定正朔”。天元释为天之元气行运所在。其实就是历法中的上元,古人制历讲究推求上元作为计算历法的始点,这时候日月五 星处在天球上的同一位置,即所谓“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自元·郭守敬《授时历》开始不用上元,只从日月五星当年所在位置推起。④顺承天的意旨。厥, 其。指天。⑤清·王元启《史记三书正讹》以为此四字应在“王者易姓”之前。是。⑥确立起木、火、土、金、水等五行与历法的关系。历与五行本无关,但为了给 历法演变以合理解释,才把它纳入五行系统。如春天过后就是夏天,这是历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五行理论解释为春属木,夏属火,木能生火,所以春季之 后就会产生夏季。⑦确定陰陽消长变化的关系。消息,生长、产生、发生的意思。始见于《易经》。清·严杰《易消息解》说:“消息者,陰陽生长之名也”,陽生 为息,陰生为消。由于有生就有灭,也可释为消失、灭亡。如清·汪家禧《易消息解》说:“陰往陽来为息,陽往陰来为消。”陰的消失、灭亡与陽的产生、生长都 叫做息,相反称为消。⑧正确确定闰月余分的大小。详后注。⑨于是有了分管天地、神祗、物类等事的官员。⑩即《正义》所说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中官,分 别名为青云、缙云、白云、黑云、黄云、,合称五官。?(11)司:掌管。序:序列。指职任系统。?(12)神不昏愦,有明德,指善恶有报之类。(13)神 为百姓降下好的收成。嘉生,应劭释为嘉谷。应是泛指好年景,丰收。(14)百姓以祭物(三牲福礼之类)享神。享,同飨。按:神降嘉生,百姓享神,是民神互 敬不渎的意思。《正义》引刘伯庄语,释为民“享福”,误。(15)按皇甫谧《帝王世纪》等书的说法,古帝王的序列在黄帝以后是少暤,少暤以后是颛顼。与 《史记·五帝本纪》不同,有人以此否认《历书》为司马迁原著。其实司马迁并不排斥其他书所载的帝王序列,这从《五帝本纪》中的“太史公后序”里就不难看 到。所以在《五帝本纪》以外引用新的史料并不足怪。(16)九黎作乱的意思。九黎:《集解》释为少暤时作乱的诸侯。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释为“南 方种族名。言九者,非一族也。”(17)不可以群类区别。王元启《史记正讹》以为放物就是方物。“《易》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类聚可以辨方,群分可 以辨物。今既民神杂扰,则群类混淆,故曰不可方物”。(18)荐至:层杂而至、一起来到、多次至。《索隐》说:“荐,集也。”《尔雅·释言》释为“再 也”。(19)沴气未尽。灾祸仍不止息的意思。(20)《索隐》说,《左传》重名句芒,为木正,兼司天。天属陽,南方为陽位,所以称为南正。正,就是政, 官名,南正如同说是主管南方之政(即陽事)的官员;属神,领属神事,如祭祀之类。(21)《索隐》说,黎就是祝融,为火正,兼司地事。地属陰,北方为陰 位,所以又有称黎为北正者。属民,领属民事,就是管民政。(22)三苗随从九黎一起作乱。三苗,《五帝本纪》《集解》引马融的话说是“国名也”,又引吴起 的话说:“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洞庭、彭蠡为湖名。(23)《正义》解释说:“言历数乖误,乃使孟陬殄灭,不得其正也。”孟陬,就是正月。 (24)《集解》引《汉书音义》说:“摄提,星名,随斗杓(北斗星如勺。杓就是勺把,指北斗星的第五、六、七三颗星。)所指建十二月。若历误,春三月当指 辰而指巳,是谓失序(按:即‘元纪’)”。(25)羲和:官名。《尚书·尧典》有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孔安国解释说:“羲仲,居治东方之官”;“羲 叔,居治南方之官”;“和仲,居治西方之官,掌秋天政也”;“和叔”,当是居治北方之官,掌冬天政。可知羲和是分掌四方天文星历的官员。又《尚书·征》中 孔安国解释:“羲氏、和氏,世掌天地四时之官。自唐虞至三代,世职不绝。”称羲和为氏,是以官为氏。(26)茂气:生长之气。显示兴旺景象。(27)夭疫 夭殇和疾疫。不得天年为夭,时疾流行称为疫。(28)年耆:年老。《礼记·曲礼》:“六十曰耆。”相传尧在位七十年得舜,又二十年令舜摄政,禅位时必不至 六十岁。因此,这里耆泛指年老。禅舜:禅帝位于舜。即把帝位让给舜。(29)申戒饬于文祖庙中。申戒,申明戒语。就是告诫的意思;文祖,就是祖庙,或称明 堂、世室等。《五帝本纪》说:“文祖者,尧大(按:读为太)祖也”。《正义》引《尚书帝命验》注说:“唐虞谓之天府,夏谓之世室,殷谓之重屋,周谓之明 堂,皆祀五帝之所也。文祖者,赤帝熛怒之府,名曰文祖。”王者祭五帝以祖配,所以明堂就是祖庙。(30)语出《论语·尧曰》何晏释“历数”为“列次”,全 句的意思是:按天数做帝王的次序,该轮到你了。司马迁引此句把历数作历法解释,全句可解释为:制定(反映天数的)历法,责任落在你身上了。由于制历是王者 独有的责任,两种解释皆通,都是告诉舜,要把王位禅让给他,以资勉励的意思。
  夏正以正月①,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盖三王之正若循环,穷则反本②。天下有道,则不失纪序③;无道,则正朔不行于诸侯。
  幽、厉之后,周室微,陪臣执政④,史不记时,君不告朔⑤,故畴人子弟分散⑥,或在诸夏⑦,或在夷狄,是以其废而不统⑧。周襄王二十六年闰三月,而《春 秋》非之⑨。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⑩,举正于中(11),归邪于终(12)。履端于始,序则不愆(13);举正于中,民则不惑;归邪于终,事则不悖。
  其后战国并争,在于强国禽敌(14),救急解纷而已,岂遑念斯哉(15)!是时独有邹衍,明于五德之传(16),而散消息之分(17),以显诸侯。而 亦因秦灭六国,兵戎极烦,又升至尊之日浅,未暇遑也。而亦颇推五胜(18),而自以为获水德之瑞,更名河曰“德水”,而正以十月(19),色上黑 (20)。然历度闰余,未能睹其真也。
  ①夏正:夏朝历法开始的月份。正,历正。历法开端。②一周完了,重新开始。按:三正说是先秦人的传说。近代以来,有董作宾《殷历谱》力主此说,其余学 者多不认可,以为系统、完善的历法是从战国中期以后产生的,周历尚极幼稚,建子之说无法证明,殷历建丑,夏历建寅就更无从说起了。即便三正都属实,循环说 也无事实根据,周朝以后,有秦历建亥,并没有“反本”。三正循环说是汉人为适应改历的需要制造出来的理论,太初历建寅,表示不承认是继承秦朝之统,而是直 接上继周统,周统绝则反夏,夏为寅统,适与太初历相同。③纪序:纪元的次序。就是历法的次序。④陪臣:列国之臣。《礼记·曲礼下》:列国之大夫“自称曰陪 臣某。”陪臣执政,就是列国大夫执国政。⑤告朔:月祭。《集解》说:“礼,人君每月告朔于庙,有祭,谓之朝(读zhǎo,召)享。⑥畴人:星历算学者,古 皆世传其业,称为畴人。《集解》引如淳的话说:“家业世世相传为畴”,世传其业者很多,不都称为畴;而历算学者纵然不是得自家传,也称畴人。愚以为所谓畴 人,是对执筹为算的一类人的总称。⑦诸夏:华夏诸国。就是中原各国。⑧全句的意思是由于畴人子弟分散,无人观天以占吉凶,所以祥废,无人统理。祥,如同祈 祥。祈祷以求吉祥。⑨周襄王二十六年就是鲁文公元年(前626),事见《左传·文元》纪事:“于是闰三月非礼也。”杜预注:“于历法闰当在僖公末年,误于 今年三月置闰,盖时达历者所讥。”按:所谓“非礼也”是左传的话,《春秋经》与《公羊》、《谷梁》等都无此语。原因是当时周朝不颁正朔,列国自制历法,未 必都按岁终置闺的原则。董作宾《殷历谱》考订殷周间置闰法有无节置闰、无中置闰和岁终置闰三种方法,前二种是根据本月节气或中气的有无设立闰月的,都优于 岁终置闰法。⑩履:推步。指制定历法的全过程。端:端正。动词,正之使无错谬的意思。始:历始。如十一月、夜半、朔旦冬至等。全句意思是:制定历法必须从 历法的开头就务求端正无误。(11)有两种解释:一如《集解》引韦昭语说:“气在望中,则时日昏明皆正也。”即“中”指月望,月的位置由月的晦、朔、弦、 望决定(举“望”以概其余)。参见王元启《史记三书正讹》。二是认为“中”指中气。以中气定诸月位置。如有春分的月份为二月,有秋分的月份为八月,有夏至 的月份为五月,有冬至的月份为十一月等。参见《左传·文元》杜预注。若强调岁终置闰,以前说为长。因为以中气正诸月位置,无中气的月份必然是闰月,与岁终 置闰说不合。?(12)有二种解释:一如《集解》引韦昭语说:“邪,余分也。终,闺月也”。积邪分够三十日则设为闰月,是把邪分都归入闰月了。二是释 “终”为“岁终”,积邪分于岁终置为闰月。清人范景福《春秋闰月在岁中解》(收入阮元《诂经精舍文集》卷六)说,《春秋》经、传、疏解释归余于终,“皆不 言归于何时,惟万充宗(清人,名万斯大,为万斯同之兄)明言归余日于岁终”。(13)《左传·文元》杜预解释说:“四时无愆过”。即释“序”为四时;愆, 为过失。历始正则四时正。(14)强国:使国家强盛。禽:同擒。(15)遑:闲暇、空闲。(16)五德之传:木、火、土、金、水五德之间互相转化的规律。 又称五德终始说,五运终始说等。有相生、相克两种序列。三代以前为公天下,按相生序列转化,如黄帝土德;土能生金,少氏继黄帝而立,为金德;金能生水,颛 顼继少暤而立,为水德;水能生木,帝俈继颛顼而立等。三代以后为家天下,强陵弱,明兼昧,惟力是视,所以按相克序列转化,如夏为木德;金能克木,商为金 德,起而灭夏;火能克金,周为火德,起而灭商;水能克火,秦为水德,起而灭周等。此等理论盛行于秦汉之间,后转衰。(17)意思是,散布陰陽消长的分限或 说是界限、条件等这样一些理论。散,散布、传播;分,分限、界限等。(18)五胜:五行相胜。(19)十二辰与十二月相应,十月为亥;与五方相应,亥居北 方;北方与五行相应,属水。所以自以为得水德,便推重十月,以十月为正。(20)五行与五色的对应关系是水色黑,所以得水德者尚黑。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