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按牌理出牌的地方
这一路来,随行的地图、资料和书籍越来越重,杂物多,索绊也累了。
巴拿马那一站终于做了一次清理,部分衣物寄存表妹,纸张那些东西,既然已经印在脑子里,干脆就丢掉了。随身带着的四本参考书,澳洲及英国出版的写得周全,另外两本美国出版的观点偏见傲慢,而且书中指引的总是--"参加当地旅行团"便算了事。于是将它们也留在垃圾桶中了。说起哥伦比亚这个国家时,参考书中除了详尽的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介绍之外,竟然直截了当的唤它"强盗国家"。立论如此客观而公平的书籍,胆敢如此严厉的称呼这个占地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总使人有些惊异他们突然的粗暴。
书中在在的警告旅行者,这是一个每日都有抢劫、暴行和危险的地方,无论白昼夜间,城内城外,都不能掉以轻心,更不可以将这种情况当做只是书中编者的夸张。巴拿马台湾农技团的苏团长,在来此访问时,也遭到被抢的事情。
可怕的是,抢劫完苏团长的暴徒,是昂然扬长而去,并不是狂奔逃走的。
米夏在听了书中的警告和苏团长的经历之后,一再的问我是不是放弃这一站。而我觉得,虽然冒着被抢的危险,仍是要来的,只是地区太差的旅舍便不住了。离开台湾时,随身挂着的链条和刻着我名字的一只戒子,都交给了母亲。
自己手上一只简单的婚戒,脱脱戴戴,总也舍不得留下来。几番周折,还是戴着走了那么多路。
飞机抵达博各答的时候,脱下了八年零三个月没有离开手指的那一个小圈,将它藏在贴胸的口袋里。手指空了,那分不惯,在心理上便也惶惶然的哀伤起来。夜深了,不该在机场坐计程车,可是因为首都博各答地势太高,海拔两千六百四十公尺的高度,使我的心脏立即不适,针尖般的刺痛在领行李时便开始了。没敢再累,讲好价格上的车,指明一家中级旅馆,只因它们有保险箱可以寄存旅行支票和护照。
到了旅馆,司机硬是多要七元美金,他说我西班牙话不灵光,听错了价格。
没有跟他理论,因为身体不舒服。
这是哥伦比亚给我的第一印象。
住了两日旅舍,第三日布告栏上写着小小的通告,说是房价上涨,一涨便是二十七元美金,于是一人一日的住宿费便是要六十七元美金了。
客气的请问柜台,这是全国性的调整还是怎么了,他们回答我是私自涨的。
他们可以涨,我也可以离开。
搬旅馆的时候天寒地冻,下着微雨,不得已又坐了极短路的计程车,因为冬衣都留在巴拿马了。
司机没有将码表扳下,到了目的地才发现。他要的价格绝对不合理,我因初到高原,身体一直不适,争吵不动,米夏的西班牙文只够道早安和微笑,于是又被迫做了一次妥协。别的国家没有那么欺生的。
新搬的那家旅馆,上个月曾被暴徒抢劫,打死了一个房间内的太太,至今没有破案,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倒是门禁森严了。
初来首都博各答的前几日,看见街上每个人紧紧抱着他们皮包的样子,真是惊骇。生活在这么巨大的,随时被抢的压力下,长久下去总是要精神衰弱的。
米夏一来此地,先是自己吓自己,睡觉房间锁了不说,尚用椅子抵着门,每次唤他,总是问了又问才开。便因如此,偏是不与他一起行动,他需要的是个人的经历和心得,不能老是只跟在我身边拿东西,听我解释每一种建筑的形式和年代。便是吃饭罢,也常常请他自己去吃了。个人是喜欢吃小摊子的,看中了一个小白饼和一条香肠,炭炉上现烤的。卖食物的中年人叫我先给他二十五披索,我说一手交钱一手交饼,他说我拿了饼会逃走,一定要先付。给了三十披索,站着等饼和找钱,收好钱的人不再理我,开始他的叫喊:"饼啊!饼啊!谁来买饼啊!"我问他:"怎么还不给我呢?香肠要焦了!"我说:"给什么?你又没有付钱呀!"这时旁边的另一群摊贩开始拚命的笑,望望我,又看着别的方向笑得发颤。这时方知又被人欺负了。起初尚与这个小贩争了几句,眼看没有法子赢他,便也不争了,只对他说:"您收了钱没有,自己是晓得的。上帝保佑您了!"说完这话我走开,回头到那人笑了一笑,这时他眼睛看也不敢看我,假装东张西望的。
要是照着过去的性情,无论置身在谁的地盘里,也不管是不是夜间几点多钟自己单身一个,必然将那个小摊子打烂。那份自不量力,而今是不会了。
深秋高原的气候,长年如此。微凉中夹着一份风吹过的怅然和诗意。只因这个首都位置太高,心脏较弱的人便比较不舒服了。
拿开博各答一些小小的不诚实的例子不说,它仍是一路旅行过来最最堂皇而气派的都市。殖民时代的大建筑辉煌着几个世纪的光荣。
虽说这已是一生中第一百多个参观过的博物馆,也是此行中南美洲的第十二个博物馆了。可是只因它自己说是世上"唯一"的,忍不住又去了。
哥伦比亚的"黄金博物馆"中收藏了将近一万几千多伯纯金的艺术品。制造它们的工具在那个时代却是最最简陋的石块和木条。金饰的精美和细腻在灯光和深色绒布的衬托下,发出的光芒近乎神秘。
特别注意的一群群金子打造的小人。有若鼻烟壶那么样的尺寸。他们的模样,在我的眼中看来,每个都像外太空来的假想的"人"。
这些金人,肩上绕着电线,身后背着好似翅膀的东西,两耳边胖胖的,有若用着耳机,有些头顶上干脆顶了一支天线般的针尖,完全科学造形。
看见这些造形,一直在细想,是不是当年这片土地上的居民,的确看过这样长相和装备的人,才仿着做出他们的形象来呢?这样的联想使我立即又想到朋友沈君山教授,如果他在身边,一定又是一场有趣的话题了。
博物馆最高的一层楼等于是一个大保险箱,警卫在里面,警卫在外面,参观的人群被关进手肘还厚的大铁门内去。在那个大铁柜的房间里,极轻极微号角般的音乐,低沉、缓慢又悠长的传过来。
全室没有顶光,只有专照着一座堆积如黄金小山的聚光灯,静静的向你交代一份无言的真理--黄金是唯一的光荣,美丽和幸福。
步出那层严密保护着金器的房间,再见天日时,刚刚的一幕宝藏之梦与窗外的人群再也连不上关系。下楼时一位美国太太不断叹息着问我:"难道你不想拥有它们吗!哪怕是一部分也好了!天啊,唉!天啊!"其实它们是谁的又有什么不同?生命消逝,黄金永存。这些身外之物,能够有幸欣赏,就是福气。真的拥有了它那才叫麻烦呢!
在中南美洲旅行,好似永远也逃不掉大教堂,美国烤鸡,意大利馅饼和中国饭店这几样东西。
对于大小教堂,虽说可以不看,完全意志自由,可是真的不进去,心中又有些觉得自己太过麻木与懒散,总是免不了去绕一圈,印证一下自己念过的建筑史,算做复习大学功课。
至于另外三种食的文化,在博各答这一站时,已经完全拒绝了。尤其是无孔不入的烤鸡、汉堡和麦克唐纳那个国家的食物和文化,是很难接受的。至于中国饭店,他们做的不能算中国菜。
在这儿,常常在看完了华丽的大教堂之后,站在它的墙外小摊边吃炸香蕉,芭蕉叶包着有如中国粽子的米饭和一只只烤玉米。
这些食物只能使人发胖而没有营养。
博各答虽是一个在高原上的城市,它的附近仍有山峰围绕。有的山顶竖了个大十字架,有的立了一个耶稣的圣像,更有一座小山顶上,立着一座修道院,山下看去,是纯白色的。只想了那个白色修道院的山顶去。它叫"蒙色拉",无论在哪一本参考书,甚而哥伦比亚自己印的旅游手册上,都一再的告诫旅客--如果想上"蒙色拉"去,千万乘坐吊缆车或小铁路的火车,不要爬上去,那附近是必抢的地区。城里问路时,别人也说:"坐计程车到吊缆车的入口才下车吧!不要走路经过那一区呀!"我还是走去了,因为身上没有给人抢东西。到了山顶,已是海拔三千公尺以上了,不能好好的呼吸,更找不到修道院。山下看见的那座白色的建筑,是一个教堂。那座教堂正在修建,神坛上吊着一个金色的十字架;神坛后面两边有楼梯走上去,在暗暗的烛光里,一个玻璃柜中放着有若人身一般大的耶稣雕像--一个背着十字架,流着血汗,跪倒在地上的耶稣,表情非常逼真。在跌倒耶稣的面前,点着一地长长短短的红蜡烛,他的柜子边,放着许许多多蜡做的小人儿。有些刻着人的名字,扎着红丝带和一撮人发。
总觉得南美洲将天主教和他们早期的巫术混在一起了,看见那些代表各人身体的小蜡像,心中非常害怕。再一抬头,就在自己上来的石阶两边的墙上,挂满了木制的拐杖,满满的,满满的拐杖,全是来此祈求,得了神迹疗治,从此放掉拐杖而能行走的病人拿来挂着做见证的。幽暗的烛光下,那些挂着的拐杖非常可怖,墙上贴满了牌子,有名有姓有年代的人,感恩神迹,在此留牌纪念。对于神迹,甚而巫术,在我的观念里,都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信心是最大的力量。
就在那么狭小的圣像前,跑着一地的人,其中一位中年人也是撑着拐杖来的,他燃了一支红烛,虔诚的仰望着跌倒在地的耶稣像,眼角渗出泪来。
巴拿马那一站终于做了一次清理,部分衣物寄存表妹,纸张那些东西,既然已经印在脑子里,干脆就丢掉了。随身带着的四本参考书,澳洲及英国出版的写得周全,另外两本美国出版的观点偏见傲慢,而且书中指引的总是--"参加当地旅行团"便算了事。于是将它们也留在垃圾桶中了。说起哥伦比亚这个国家时,参考书中除了详尽的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介绍之外,竟然直截了当的唤它"强盗国家"。立论如此客观而公平的书籍,胆敢如此严厉的称呼这个占地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总使人有些惊异他们突然的粗暴。
书中在在的警告旅行者,这是一个每日都有抢劫、暴行和危险的地方,无论白昼夜间,城内城外,都不能掉以轻心,更不可以将这种情况当做只是书中编者的夸张。巴拿马台湾农技团的苏团长,在来此访问时,也遭到被抢的事情。
可怕的是,抢劫完苏团长的暴徒,是昂然扬长而去,并不是狂奔逃走的。
米夏在听了书中的警告和苏团长的经历之后,一再的问我是不是放弃这一站。而我觉得,虽然冒着被抢的危险,仍是要来的,只是地区太差的旅舍便不住了。离开台湾时,随身挂着的链条和刻着我名字的一只戒子,都交给了母亲。
自己手上一只简单的婚戒,脱脱戴戴,总也舍不得留下来。几番周折,还是戴着走了那么多路。
飞机抵达博各答的时候,脱下了八年零三个月没有离开手指的那一个小圈,将它藏在贴胸的口袋里。手指空了,那分不惯,在心理上便也惶惶然的哀伤起来。夜深了,不该在机场坐计程车,可是因为首都博各答地势太高,海拔两千六百四十公尺的高度,使我的心脏立即不适,针尖般的刺痛在领行李时便开始了。没敢再累,讲好价格上的车,指明一家中级旅馆,只因它们有保险箱可以寄存旅行支票和护照。
到了旅馆,司机硬是多要七元美金,他说我西班牙话不灵光,听错了价格。
没有跟他理论,因为身体不舒服。
这是哥伦比亚给我的第一印象。
住了两日旅舍,第三日布告栏上写着小小的通告,说是房价上涨,一涨便是二十七元美金,于是一人一日的住宿费便是要六十七元美金了。
客气的请问柜台,这是全国性的调整还是怎么了,他们回答我是私自涨的。
他们可以涨,我也可以离开。
搬旅馆的时候天寒地冻,下着微雨,不得已又坐了极短路的计程车,因为冬衣都留在巴拿马了。
司机没有将码表扳下,到了目的地才发现。他要的价格绝对不合理,我因初到高原,身体一直不适,争吵不动,米夏的西班牙文只够道早安和微笑,于是又被迫做了一次妥协。别的国家没有那么欺生的。
新搬的那家旅馆,上个月曾被暴徒抢劫,打死了一个房间内的太太,至今没有破案,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倒是门禁森严了。
初来首都博各答的前几日,看见街上每个人紧紧抱着他们皮包的样子,真是惊骇。生活在这么巨大的,随时被抢的压力下,长久下去总是要精神衰弱的。
米夏一来此地,先是自己吓自己,睡觉房间锁了不说,尚用椅子抵着门,每次唤他,总是问了又问才开。便因如此,偏是不与他一起行动,他需要的是个人的经历和心得,不能老是只跟在我身边拿东西,听我解释每一种建筑的形式和年代。便是吃饭罢,也常常请他自己去吃了。个人是喜欢吃小摊子的,看中了一个小白饼和一条香肠,炭炉上现烤的。卖食物的中年人叫我先给他二十五披索,我说一手交钱一手交饼,他说我拿了饼会逃走,一定要先付。给了三十披索,站着等饼和找钱,收好钱的人不再理我,开始他的叫喊:"饼啊!饼啊!谁来买饼啊!"我问他:"怎么还不给我呢?香肠要焦了!"我说:"给什么?你又没有付钱呀!"这时旁边的另一群摊贩开始拚命的笑,望望我,又看着别的方向笑得发颤。这时方知又被人欺负了。起初尚与这个小贩争了几句,眼看没有法子赢他,便也不争了,只对他说:"您收了钱没有,自己是晓得的。上帝保佑您了!"说完这话我走开,回头到那人笑了一笑,这时他眼睛看也不敢看我,假装东张西望的。
要是照着过去的性情,无论置身在谁的地盘里,也不管是不是夜间几点多钟自己单身一个,必然将那个小摊子打烂。那份自不量力,而今是不会了。
深秋高原的气候,长年如此。微凉中夹着一份风吹过的怅然和诗意。只因这个首都位置太高,心脏较弱的人便比较不舒服了。
拿开博各答一些小小的不诚实的例子不说,它仍是一路旅行过来最最堂皇而气派的都市。殖民时代的大建筑辉煌着几个世纪的光荣。
虽说这已是一生中第一百多个参观过的博物馆,也是此行中南美洲的第十二个博物馆了。可是只因它自己说是世上"唯一"的,忍不住又去了。
哥伦比亚的"黄金博物馆"中收藏了将近一万几千多伯纯金的艺术品。制造它们的工具在那个时代却是最最简陋的石块和木条。金饰的精美和细腻在灯光和深色绒布的衬托下,发出的光芒近乎神秘。
特别注意的一群群金子打造的小人。有若鼻烟壶那么样的尺寸。他们的模样,在我的眼中看来,每个都像外太空来的假想的"人"。
这些金人,肩上绕着电线,身后背着好似翅膀的东西,两耳边胖胖的,有若用着耳机,有些头顶上干脆顶了一支天线般的针尖,完全科学造形。
看见这些造形,一直在细想,是不是当年这片土地上的居民,的确看过这样长相和装备的人,才仿着做出他们的形象来呢?这样的联想使我立即又想到朋友沈君山教授,如果他在身边,一定又是一场有趣的话题了。
博物馆最高的一层楼等于是一个大保险箱,警卫在里面,警卫在外面,参观的人群被关进手肘还厚的大铁门内去。在那个大铁柜的房间里,极轻极微号角般的音乐,低沉、缓慢又悠长的传过来。
全室没有顶光,只有专照着一座堆积如黄金小山的聚光灯,静静的向你交代一份无言的真理--黄金是唯一的光荣,美丽和幸福。
步出那层严密保护着金器的房间,再见天日时,刚刚的一幕宝藏之梦与窗外的人群再也连不上关系。下楼时一位美国太太不断叹息着问我:"难道你不想拥有它们吗!哪怕是一部分也好了!天啊,唉!天啊!"其实它们是谁的又有什么不同?生命消逝,黄金永存。这些身外之物,能够有幸欣赏,就是福气。真的拥有了它那才叫麻烦呢!
在中南美洲旅行,好似永远也逃不掉大教堂,美国烤鸡,意大利馅饼和中国饭店这几样东西。
对于大小教堂,虽说可以不看,完全意志自由,可是真的不进去,心中又有些觉得自己太过麻木与懒散,总是免不了去绕一圈,印证一下自己念过的建筑史,算做复习大学功课。
至于另外三种食的文化,在博各答这一站时,已经完全拒绝了。尤其是无孔不入的烤鸡、汉堡和麦克唐纳那个国家的食物和文化,是很难接受的。至于中国饭店,他们做的不能算中国菜。
在这儿,常常在看完了华丽的大教堂之后,站在它的墙外小摊边吃炸香蕉,芭蕉叶包着有如中国粽子的米饭和一只只烤玉米。
这些食物只能使人发胖而没有营养。
博各答虽是一个在高原上的城市,它的附近仍有山峰围绕。有的山顶竖了个大十字架,有的立了一个耶稣的圣像,更有一座小山顶上,立着一座修道院,山下看去,是纯白色的。只想了那个白色修道院的山顶去。它叫"蒙色拉",无论在哪一本参考书,甚而哥伦比亚自己印的旅游手册上,都一再的告诫旅客--如果想上"蒙色拉"去,千万乘坐吊缆车或小铁路的火车,不要爬上去,那附近是必抢的地区。城里问路时,别人也说:"坐计程车到吊缆车的入口才下车吧!不要走路经过那一区呀!"我还是走去了,因为身上没有给人抢东西。到了山顶,已是海拔三千公尺以上了,不能好好的呼吸,更找不到修道院。山下看见的那座白色的建筑,是一个教堂。那座教堂正在修建,神坛上吊着一个金色的十字架;神坛后面两边有楼梯走上去,在暗暗的烛光里,一个玻璃柜中放着有若人身一般大的耶稣雕像--一个背着十字架,流着血汗,跪倒在地上的耶稣,表情非常逼真。在跌倒耶稣的面前,点着一地长长短短的红蜡烛,他的柜子边,放着许许多多蜡做的小人儿。有些刻着人的名字,扎着红丝带和一撮人发。
总觉得南美洲将天主教和他们早期的巫术混在一起了,看见那些代表各人身体的小蜡像,心中非常害怕。再一抬头,就在自己上来的石阶两边的墙上,挂满了木制的拐杖,满满的,满满的拐杖,全是来此祈求,得了神迹疗治,从此放掉拐杖而能行走的病人拿来挂着做见证的。幽暗的烛光下,那些挂着的拐杖非常可怖,墙上贴满了牌子,有名有姓有年代的人,感恩神迹,在此留牌纪念。对于神迹,甚而巫术,在我的观念里,都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信心是最大的力量。
就在那么狭小的圣像前,跑着一地的人,其中一位中年人也是撑着拐杖来的,他燃了一支红烛,虔诚的仰望着跌倒在地的耶稣像,眼角渗出泪来。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