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古典文学 > 佛经大全 > 普贤行愿品

讲记第十五章 广颂第八、九愿(2)

在修布施上,有一种人很值得称扬。有位李居士,一天,她上街买菜,在十字路口上,见到一个残疾人,失去双腿和左臂,同情心油然而生。她想到这人的处境,不知他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对这生不如死的悲惨命运,非常同情、难过。她走过去,弯下腰,恭敬地对她说:我这里有一百块钱,你先拿去看病,不过你要答应我一个要求。你必须当着我的面,念上一百句阿弥陀佛,还有你必须每天面向西方念十句阿弥陀佛,如果你保证做得到,我就把钱拿给你。这人高兴地说,请你放心吧!如果我拿到这个钱,回去不念佛,我就不得好死!我听奶奶说过,念佛的人死后可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过去我不相信。今天遇到你这个好心人,叫我念佛,我以后一定听你的。你总该相信我了吗?后来李居士了解到,这人是在捡破烂时,被火车压断双腿和左臂的。当这人拿到钱高兴的时候,李居士乘机给他讲佛法,揭示人生因果的道理,指出改造命运的方法。

真正清净的布施,要三轮体空。就是说我们在教化众生的时候,心里并没有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也就是说虽然自己做了许多好事,帮助过无数众生,但心里面没有感到有一个众生是自己度的对象。自己没有一个念头觉得自己对众生有任何功劳。做过好事跟没做一样,不住相,不着相。就像《金刚经》里面说的:"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不可思量。"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不住相布施,不执著功德,不去分别功德的大小,不去分别布施的对象,放下自我去布施;在帮助别人时,不是为了功德,才去做好事,完全出于慈悲心,自然而然地去做,做完以后,不把好事放在心上。那你所得的功德无量无边,像虚空那么大!因此,《普贤行愿品》在这里要我们"勤修清净波罗蜜"。修清净的六度波罗蜜,就是不要住相,不执著功德,不起分别心,这是非常重要的!

相反,有的居士,做了好事,惟恐人家不知道。我到一些寺庙,看见电风扇的叶片上,全部写的是出钱人的名字。大概上面有好几十人、上百人的名字吧,这些人的名字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我真担心,电风扇一转,他们的头就会晕。所以,在修布施时,假如能够做到不着相,干了好事跟没干一样,那你的功德就像虚空一样大。相反,你的功德就只有一点点了。

"恒不忘失菩提心,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修学佛法,最高的发心是发菩提心。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样的大愿!我希望大家都发这样的大愿,并按自己的发心去做,努力朝这个目标前进,学佛才会有出息。恒不忘失菩提心,是说不管自己将来投生在哪一道中,永远也不会忘记追求佛道、普度众生的这一愿望。

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如果一个人忘记了菩提心,离开众生去修行,那他修的功德就属于魔的事业。所以,在修行中要常常牢记"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心,不可以有一刹那的时间忘掉菩提心。愿我们在行菩萨道的过程中,逐渐地灭除障碍,灭除污染我们清净心的污垢,同时逐渐成就一切殊胜的德行。在生活中修行、解脱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这是用比喻的方式告诉我们修行的道理。莲花虽然长在污泥里,却不被污泥所污染;像太一陽一、月亮那样,虽然挂在天空,但它们并非停止在空中。太一陽一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运转,向大地散发出光明和热能,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修行应该像莲花、日月那样。虽然自己身在红尘世俗,但要洁身自爱,做到人在红尘,心离红尘,不被红尘世俗中不良环境所污染,摆脱人世间各种功名利禄对我们的干扰和诱惑,保持自己清净的人格,像莲花那样出污泥而不染。

有些在家居士,责怪、埋怨自己修行的环境不好,想出家修行。如果想完善人格,为了寻求真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而出家,佛门为你广开,欢迎你进来!反之,如果出家,是为了回避现实,逃避喧嚷远离尘俗,想找一个清静的环境落脚,想在清静的地方去修行,我劝你最好放下出家的念头。我实话告诉你,你进去用不了多久,就会自动出来。为什么呢?因为寺院也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并非净土。有的人以为寺庙无比清净,那里没有烦恼,到佛门中去寻找一片净土,好像寺庙中一切都无比的好,那是佛的世界。我觉得未必。为什么呢?出家人,也是人,他们毕竟没有脱离常人的生活,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边。他们也是血肉之躯,跟常人一样,是有肉、有血、有感情的高级动物。

再说出家人中,素质高低不同,佛法上的修养、表现出来的气质也不相同,并非僧人个个都是十全十美,功德圆满。其实僧团中,僧人的佛学修养参差不齐,就像在同一块地里,有的庄稼长得高一点,好一点,有的长得矮一点,这种现象很正常。出家人通过修学佛法,接受佛法的教育和学习的时间相对比在家人要多一些。因为经常受到佛法的洗礼,他们的道德、修养确实要比一般人强一些,人格上的污点相对要比一般人少一些。出家人也有出家人的烦恼,只不过,烦恼、忧虑的事比在家人相对要少一些。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不可能没有恩怨、是非、矛盾、烦恼、痛苦和忧虑。学佛的人,关键要用佛法的智慧去观照人生,去观照生活,改变心境。烦恼的根源来自于内心,而不是外界条件和环境,心随境转是烦恼,放下烦恼是菩提!如果你带着烦恼的心态去寻找摆脱烦恼的方法和环境,那烦恼上又会重叠烦恼。如果你不去执著烦恼的人和事,如果能用智慧去观照烦恼,当下就是菩提。所谓烦恼即菩提,心净则佛土净。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禅师碰见一个老太太,见她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一筹莫展的样子,就上前去问:老人家,您在愁什么呀?老太太告诉他,我在愁今天是晴,还是一陰一?禅师说,晴如何?一陰一又如何?她说,因为我有两个闺女,老大嫁给做雨伞的,老二嫁给烧砖瓦的。我在愁今天是晴天,大女婿的伞就卖不出去。要是今天下雨,大女婿的伞虽然能够卖出去,但二女婿的瓦,就晒不干。请问禅师,有什么办法能解开我的苦恼吗?禅师告诉她,现在我教你一个办法:你把心情调换一下,想到天晴时,二女婿的瓦就可以晒干;如果下雨,想着大女婿的雨伞有人买。这样不就开心了吧!的确,同是一件事,由于观念不同,心境不同,给人带来的苦乐也截然不一样。

古代圣贤庄子,是怎样看待、处理烦恼和痛苦的事?说起庄子,知道的人很多。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代宋国蒙地人,具体生死年代不详,是著名的思想家。庄周的著作只有《庄子》一书,其思想渊源于老子学说,因此后世称为"老庄学派"。《庄子》一书流传很广,在思想界、文学界影响很大。《庄子·至乐篇》里有一则故事: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去吊唁,看到庄子却正坐在地上,敲打着瓦盆在唱歌。

惠子说:"你和妻子居住生活在一起,她为你生儿育女一直到老,现在她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还要敲着盆子唱歌,这岂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说:"非也,在她刚死的时候,我怎能没有感伤?然而推究起来,她起初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而且也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而且原本没有气息。在恍恍惚惚,若有若无之间,无为之道变化而有了气,气变化而成形,形变化而有了生命,现在又变化而为死,这种生来死往的变化,就像春夏秋冬四季交替运行一样。人家静静地安息在天地之间,而我还在啼啼哭哭,我以为这是不能通达生命的道理,我所以不再哭泣。"

通过故事可以看出,痛苦、烦恼、悲伤之事,通过思想的转化,心境的改变,是可以不烦恼、不痛苦的。庄子在对待妻死的事情上,起初也痛苦过、感伤过。后来因为转化,改变了心境,才不再痛苦、烦恼,而敲盆唱歌。难道说庄子对妻子的死,感到幸灾乐祸吗?显然不是。在庄子看来,人的生死犹如春夏秋冬四季运行的规律一样,生从宇宙自然界中来,死又回到自然界中去。庄周从自然界万物生生不已的变化中,找到了超越烦恼与痛苦的方法。

学佛最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良好的心境,坦然地去面对人生,面对生活,面对社会,面对遇到的各种灾难,这才是最重要的。有的人,忧愁的事很多,今天孩子的事,明天丈夫的事,后天工作、生意上的事情......事事重重叠叠山。一件事还没完,另一件事又来了,一天到晚,那颗心七上八下,没有一刻宁静过,烦恼的事情总是很多。一会儿激动,一会儿苦恼,一点儿定力都没有,那智慧从哪儿来呢?智慧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求佛、菩萨帮忙就可以得到的,智慧是从清净心中生出来的。我们通过学佛修行,培养自己良好的心态;通过学习佛法,提高自己的认识,然后运用佛法的智慧去透视、观照宇宙人生的真相,不被世间的假相所迷惑;通过念佛、打坐培养一种平稳的心态和定力,使自己这颗清净的心不被外境所动摇,随遇一境就在一境中得解脱。

宋代著名大文学家苏东坡,为后人留下一首赞佛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其意思是说,面对现实人生,不为环境变迁动心,不为种种物质的诱惑、刺激而改变自己的本色。

八风吹不动,是这首偈的的核心内容。八风是什么呢?八风是最容易破坏人们心境安宁的八种环境。八风是利、衰、讥、赞、毁、誉、苦、乐。利,是利益,得到好处,比如说你一下中奖了,得到一辆轿车。衰,是坏处,就像你买的股票一下子暴跌了,或者你的公司倒闭了。讥,是受到别人的讥笑、挖苦、讥讽、嘲笑、嘲弄。赞,是得到别人的赞叹、恭维、表扬,说一些使你高兴的话。毁,受到人家的诽谤、伤害。誉,是荣誉,被社会或单位评为先进人物,受到表彰、奖励。苦,困苦的环境,让人痛苦、难受,生活上受到折磨、灾难、苦恼、烦闷......。乐,是让人感到心情愉快、快乐、高兴、心情舒畅的事物。这八种事物称为八风,修学佛法,没有定功的人,很容易被八风吹得头晕脑胀,不能自主。学佛的人要用智慧去观照八风,不被其假相所迷惑,才能从世间道中解脱出来。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