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古典文学 > 佛经大全 > 十善业道经

回归本性本善__学习心得01

回归本性本善 《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

锺茂森博士主讲(第一集)

2007/4/4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档名:52-205-01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共同学习《佛说十善业道经》。我们上个月在此地,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共同学习了《弟子规》和《太上感应篇》。《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课程,《太上感应篇》是道家的基础课程,此经《佛说十善业道经》是佛家修学的基础科目。儒释道三家的教学,其目的都是为了让人回归本性本善。

上个月底,末学跟随师父上人到北京,参加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世界汉学大会」,这个大会有三十多个国家的汉学家来参加。本次会议特别邀请师父上人做一个主题讲演,师父上人的演讲题目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复兴」。师父在演讲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释道三家,三家的教育基本理念就是人性本善,正所谓儒家《三字经》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不是说人在开始的时候,或者是刚出生的时候,不是这个意思,这个初是讲人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可能在出生以后都被覆盖了,没有显现出来。正如佛家禅宗里面讲的「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这个本来面目就是本性本善,佛家,也是所有的教学,建立在这个基本理念上。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睹明星悟道,成等正觉作佛了,成佛以后,他第一句话就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你看世尊成道以后,开头一句话就说到,所有的众生,不仅是我们人类,包括六道众生,都跟如来、跟佛的智慧德相没有两样。德是福德,相是相好,换句话说,我们在座的各位跟释迦牟尼佛圆满的智慧、德能、相好无二无别,这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这是我们的本性本善。现在为什么我们成了这个样子,可怜兮兮的?不要说没有如来的智慧德相,就是糊涂到现在明天自己的命运在做什么都不知道,这个能力全部丧失。不要说看不到过去现在未来,这眼光短浅得只能看到周围,相好更不用谈了。我们为什么原来有如来智慧德相,现在变得这么可怜?那是因为,佛讲的,没别的,就是有妄想执著。妄想执著让我们不能够证得本性本善,不能够使我们本性中的如来智慧德相彰显出来。

妄想,就是心动了。心动了之后,宇宙人生真相就迷了,迷了之后就会造业,产生执著,产生更严重的自私自利、贪瞋痴慢,恶业都起来了,这些恶业让我们轮回受苦报。我们本来不用受苦的,就是因为我们迷失了宇宙人生真相,起了这些妄想执著,起心动念,造作不善业,就像这部经里讲的,在诸趣轮转,在六道里面轮回。

所以,要回归本性本善,没有别的,不是让我们去增加什么,不是让我们向外寻求什么,就是让我们把这些恶业放下,把这些妄想执著放下,本性本善自然现前。《十善业道经》里面讲,这是讲十善,是做善业,做善业是不是让你去造作什么,向外去寻求、攀缘?没有,这十善都是让你放下恶业。不杀生,这就是善业,不偷盗、不邪一一婬一一、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瞋、不痴,都是叫你不要做。所以很简单,你只要不造恶业,本性本善就能够现前。本性本善,顾名思义是我们本有的,不是外求的,不是说你要去造个什么善业才能求到,不是;你只要放下恶业、放下妄想执著,就自然现前。

儒释道三家,其目的都是让我们恢复本善,所以这三家都是教学,教我们从习性、染污当中回头。《三字经》上讲「人之初,性本善」,可是「性相近,习相远」,本性虽然相同,但是习气让我们造业差别就不同了。「苟不教,性乃迁」,如果不教学,本性就迷失了,「教之道,贵以专」,教学的方法贵在什么?专,一门深入,所以不要学很多。我们的师父为我们规定的这几个基础课程,量都不大,很少,你看《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这都是基矗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修学能够落实了,就能够选择一门,选择一部经,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样子就能有成就。

在本经前面有一段雍正皇帝的上谕,这是清朝雍正皇帝写的一篇心得。师父上人在讲这部《十善业道经》的时候,就专门把这篇上谕做了节要,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这节要写得非常好。我们这次学习《十善业道经》是做一种简要的学习,在师父讲的这部经的基础上进行节要式的学习。我在师父的雍正皇帝上谕节要里面又节出了这一部分,我觉得是节要中的节要,我们来一起学习。请看上谕讲的:

【朕惟三教之觉民於海内也。理同出於一原。道并行而不悖。】

这是雍正皇帝自己说的,所以『朕』这是皇帝的自称。他说我认为,『惟』就是认为,『三教』就是儒释道三教,在过去都是教学,不是宗教。宗教,在中国古代,这个名词的概念是没有的,古代这个教都是指教学。宗教什么时候传来的?这是在满清的时候,外国人来到中国,把西方的宗教传来,才有宗教的概念。三家的教育都是用来什么?『觉民於海内』,「觉」就是觉悟,「海内」是指我们中国,这是讲三家的教学都是帮助我们的国民破迷开悟。从迷、从造作恶业那里回头,回到觉悟,回到本性本善当中,最后的目标是成为圣人。三家的教学都是围绕著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这三个阶段来进行,所以他们的目标都一致,『道并行而不悖』。『理同出於一原』,这是说明他们的道理是贯通的,虽然各个教的说法,甚至修行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原理、目标、方向都是相同。上谕中讲到:

【朕以持三教之论。亦惟得其平而已矣。能得其平。则外略形迹之异。内证性理之同。而知三教。初无异旨。无非欲人同归於善。】

这是上谕中雍正皇帝又给我们再次的谈到,这三教确实原理、基础都是一样的,因为他真正认识、承认人性本善。真正明白了这一点,心就平了,就能够『得其平』,「平」就是指平等,三教都是平等的。什么人认为这三教是平等的?只有对三家的教学融会贯通的人,才能够知道三家的教学是平等的,它的教学理念相同,目标相同。虽然有不平等的、有分别的,那是『外略形迹之异』,那是在外表上看,则是有迹象上、形式上的区别,那是表面的。可是『内证性理之同』,它的内涵、它的实质、它所含的性理都是相同,都是讲到宇宙人生真相,都是讲本性本善和恢复本性本善的道理,相同。真正明白了,他就懂得「法法平等,无有高下」,《金刚经》里讲的。法法平等不单只是说佛法里的法门都平等,它指的是一切万法都平等,包括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哲学,它们都是平等;有不平等那是内心自己产生了分别执著,这才不平等。所以三教都是劝人为善,这个善是本性的本善,他讲『初无异旨』,三教的宗旨没有差别,无非都是让人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

我们的师父上人真的是对三教融会贯通,所以他谈儒家的经典、谈道家的经典,都能够回归自性,回归本性本善。不单只是讲儒释道三家的经典,你看他讲基督教的经典、天主教的经典、伊斯兰教的经典,这我们都看到。师父上人讲《圣经》,他把《圣经》的话都摘录给我们,让我们学习。讲过天主教的《玫瑰经》,在天主教堂里面讲的,在新加坡,流通量也很广。也讲过伊斯兰教的《可兰经》。从他的这些讲演里面我们看到,他是讲每一法都是回归自性,真的是大乘经论里面讲的「圆人说法,无法不圆」,他都能够圆通。真正圆通的人他看一切诸法都是平等,不单只是看这些经典的教训他能够圆融,哪怕是做一切事、接触一切人,甚至在外面看风景,一片绿叶、一朵红花,都是让人觉悟的。这是华严的境界,每一法都能让人契入本性。上谕中讲:

【夫佛氏之五戒十善。导人於善也。吾儒之五常百行。诱掖奖劝。有一不引人为善者哉。】

这是讲佛家和儒家的对比,佛家里讲『五戒十善』,都是劝人为善。儒家也讲『五常』,仁义礼智信,就是五常,『百行』是指儒家学者有三千威仪。这些一对比,不是讲的都是劝人为善,劝人回归本性本善吗?佛家讲的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一一婬一一、不妄语、不饮酒,十善就是本经所讲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一一婬一一、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瞋、不痴。在表面上看,十善好像包含五戒,实际上这两者虽然在修持上相似,但是在果报上不一样,为什么?因为修五戒的人是在佛菩萨面前发誓受持五戒,不杀盗一一婬一一妄酒,他持这个戒,将来可以出六道轮回,有这样的功德在里面。因戒他能得定,因定他能够开慧,所以在果报上讲,五戒的果是定慧,他是出三界。而十善,修十善的人不一定为了出三界,他所得到的是人天福报。他并不是为了以戒生定、以定开慧,而是得福报,在果报上就有不一样。所以大家不要小看说五戒才五条,十善有十条,好像十善更殊胜,我们要知道,持戒律将来是出三界的因,很殊胜。当然这是细的来分,实际上我们学十善,也可以把十善当戒律来学、来奉行。

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跟五戒其实是相对应。仁是仁慈,就是对应不杀生。义是指正义,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做,不应该做的事不做,对应五戒里的不偷盗,偷盗就不义。礼是礼节,守礼法,对应五戒里的不邪一一婬一一。智是智慧,对应五戒的不饮酒。饮酒乱智慧,智慧生不起来,智慧一定是清净心中而生起的。不妄语这条戒就是五常里的信。仁义礼智信对应五戒,所以儒家和佛家讲的修持的方法都有相同之处,如果能够豁然贯通就不会起冲突。其实现在我们看到各个宗教,基督教也好,天主教也好,伊斯兰教也好,不也是劝人修善吗?都是让人同归於善,所以宗教与宗教之间怎么可以冲突?

在最近出土的一个石碑,有个碑文,这是在唐朝唐肃宗时代的碑文,一个三教九流图。在这个图上有这么一段话,最后讲的话,这是讲三教九流是什么回事。三教就是儒释道三家,九流包括农流、纵横流、小说等等。这三教九流,这个碑文上讲「要在圆融,一以贯之」,就是要圆融,融会贯通,「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你看看在唐朝时代的人就已经有这样的理念,这是多元文化。三教都是一体,真是「理同出於一原,道并行而不悖」。

现在的这些宗教,在新加坡有十大宗教,在中国有五大正式的宗教,印尼也是五大宗教。宗教好比三教九流一样,都是同一理、同一源,能够这样子融会贯通,宗教就能和谐;宗教和谐了,对於世界和平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师父上人曾经跟马来西亚的前首相马哈迪谈论的时候跟他讲,现在这个局势冲突很多,在四个方面能解决好,世界就太平了。这是讲国与国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派系与派系之间,还有宗教与宗教之间,这四个关系要处理好,和谐了,天下太平。马哈迪说这四个关系处理起来不容易,师父说对,但是从宗教入手比较容易。宗教和谐了,决定是对其他三个方面会带来积极的影响。而宗教和谐要彻底、要圆满必须在理上要通,不只是握握手吃个饭,表面和谐不能长久,要真正在理上对各教的教义能够融会贯通,这就能和谐。所以现在我们提倡「构建和谐世界」,这个理念非常值得政府领导人参考。

在上谕里面,还引用了宋朝时代宋文帝和他的一位臣子叫做何尚之的对话,他们谈论治国之策。何尚之就这样子跟宋文帝说,他说: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