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不同类别的演讲要领(3)
讲出理由或听众可以获得的利益
在这个阶段是陈述理由,简单扼要仍是主要的原则。这时你要给予听众动机,并让他们得到回报,使他们愿意接受你的论点,做你要他们去做的事。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使理由与事例紧密相关
本书已经多处提及当众讲话的动机。这是个大题目,而且对任何“劝说听众采取行动”的谈话都极为有用。在这里,我们所谈的只是有关简单的谈话,因此你所要做的,只是利用一两句话来强调听众可以从中获得的好处。但最重要的是,你所提及的好处必须与所举的例子有关。举个例子,假如你告诉听众,自己如何因买二手车而省下一笔钱的经历,因此你要鼓励听众买一部二手车。这时,你必须强调的是,假如他们买了二手车,会在经济上有什么好处。如果你谈的是二手车的设计如何好过新近的车型等,那就文不对题了。
(二)你的理由有且只有一个
许多推销人员可以告诉你一大堆理由,以说服你必须买他们的产品。所以你也应当可以准备许多与例证有关的理由,以随时准备补充你的论点。但最好是找出一个最适当、最特殊的理由来作为你整个论点的证据。你向听众所讲的最后几句话,应该就像一份高水准杂志上的广告词一样干净利落。假如你能好好研究这些经由许多智慧结晶的广告,相信一定能增进你如何陈述主张和理由的技术。
假如你仔细研究这些广告,而且分析其内容,你会很惊奇地发现,这些广告时时都应用“魔术方程式”在说服读者或听众购买产品。
当然你还可以采用许多方法来列举例证,如展示样品、示范表演、引用权威人士的言论、比较、引用统计等。在短时间的劝说性演讲中,截至目前,“魔术方程式”仍是最简易、最有趣、最富戏剧性而又最具说服力的演讲方式。
说明情况的演讲
有一次,某位高层政府官员应邀到参议院的一个调查委员会做报告。他没什么演讲技巧,只是不停地讲了又讲,不但语意模糊,思路不清,而且讲话没有重点,让人听了不知所云。各委员听得满脑子糊涂。最后有位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的议员萨莫尔·欧文抓住机会站起来讲了一席话。他说,这位官员使他想起了一对夫妻的故事:
有位先生通告律师为他办理离婚手续。当然,他不否认这位妻子长得漂亮,烹饪手艺也不错,还是个模范母亲。
“那你为什么要同她离婚呢?”律师问道。
这位先生回答道:“因为她整天话说个不停。”
“她都说些什么呢?”
“问题就在这里。”先生又说,“她从来没讲清楚什么。”
这就是问题所在。许多演讲者,不分男女,常常没有使听的人弄清楚他们到底在说些什么。他们从来没有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
现在,我就要告诉你如何在向他人告知某一信息的时候,能正确而清楚地将之表达出来。
每天,我们都要发表好几次通告式的谈话,以指示别人如何做某件事、说明或报告某件事等等。能清楚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其实比劝服别人采取行动的能力更为重要。美国著名企业家欧文·杨便极力强调,在现代社会里,能清楚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已成为一种必要。他说:“当一个人想竭力促使别人了解自己的时候,其实也打开了通向实用的大门”。
不错,在当今这个社会里,人越来越需要与他人合作,因此,也越来越需要彼此了解。语言是传递信息、增进理解的主要工具,所以,我们必须懂得如何去运用它——不仅是简单地运用,而应是有区别地、视情形而定地灵活使用。
拉威格·韦泽斯坦曾说过:
“一件事,若能被思考,必能被思考得很清楚;一件事,若能被讲出来,也必能被讲得很清楚。”
下面几节将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你领会语言的运用,使听众能充分了解你。
限制时间以配合演讲主题
威廉·詹姆斯教授在对教师们的谈话中指出,在一场演讲当中,最好限定自己只讲一个论点。他所指的一场演讲,是指持续达1个小时的演讲。但最近,我听见一位演讲人在开始时便宣称,他要在指定的3分钟内,提到11个论点,也就是每个论点只分配到16秒半!这真是难以想象!有人会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但是这个例子很特别,如果情况没有这么严重,对任何新手来说,论点太大也注定要出差错的。这就好像旅行导游想在一天之内带领观光客游遍整个巴黎一样。
假定你现在应邀到“劳工联盟”发表演讲,千万别想在短短的3分钟或6分钟之内告诉他们,联盟何以诞生、如何雇佣员工、完成了些什么任务、做了些什么不对的事,或是解决了哪些纷争等。不,这样不行!假如你执意如此,那么没有人会对你所讲的东西有十分清楚的概念。他们甚至会被弄得糊里糊涂,对每个主题都只有模糊的轮廓,没有清楚的内容。
所以,假如你只选择一个主题,而且仅此一个,这不是要显得更聪明些吗?你可以就劳工联盟的题材选出一个问题来谈,然后收集尽可能多的资料,描述得详尽一些。这样的谈话可给听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如此不但能使主题清晰明了,而且更容易记在心里。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