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人物传记大全 > 老子传

第06章 国乱归园 1节 “驾崩”的风波(3)

“那……有了。”老聃的目光仍然定定地看着苌弘。他犹豫了一下,然后倏地想起 了什么。他从苌弘的嘴唇想到了他的喉咙,从他的喉咙想到了以往他们唱的劝说兄弟友 爱的雅诗《常棣》。他想,“音乐是可以陶冶人的情感的,乐理书上说得好,‘乐也者, 动于内者也’,‘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 ‘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乐者,天地 之和也,和故百物皆化’。既是这样,我何不请苌弘他们来唱雅诗《常棣》呢?”想到 此,他高兴地向他微笑了:“我想请你和你的乐队歌唱《常棣》,纵情高唱《常棣》, 用高歌《常棣》,以情动人来劝说猛、朝二位兄弟。”

“按你说的,这是个办法。然而,”苌弘说,“然而,乐理上面,这样告诉我们, “啴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劲 正庄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按这道理来说,我 们唱《常棣》,应该配上‘宽裕肉好顺成和动’的音乐,可是现在正在天子大丧之时, 我们不能奏这种音乐。眼下要奏乐,只能奏哀乐,如果口唱《常棣》,配以哀乐,这岂 不是很不谐调!况且,我们在这里高唱《常棣》,只能陶冶我们自己的感情,这对劝说 猛、朝兄弟能起什么作用呢?”

“能起作用,依我看这能起作用。”老聃说,“我们在这里高唱《常棣》,劝说兄 弟友好,必然会引起不少人来听,来看。一传十,十传百,消息会很快传至王宫,很快 传到猛、朝兄弟耳朵眼儿里。他们得知消息,不会不去很好地想想,不会不去想想下边 的臣民是个什么样的心情,不会不去听听他们的臣民是个什么样的呼声。这是一种归于 艺术范围之内的含蓄性的间接劝说。有时候,间接劝说要比直接劝说好,因为它不是那 么露骨,不是那么刺激,它比直接劝说有回味余地。至于说《常棣》的内容和所配音乐 的悲哀意味不相谐调,这也没啥,这种不相谐调会使人感到奇怪,感到异常,会引起更 多人来看,来议论,使猛、朝兄弟更加震动。再者说,这种不相谐调会起到既为天子致 哀又劝说二位殿下团结的双重作用,做到不相谐调中的谐调和统一。再至于说猛、朝兄 弟知道我们的心意后,会对我们责怪,这个我们不怕,因为我们一片赤诚的心意根本就 不怕为任何人所知。”

“说得好,李兄说得好!”苌弘情不自禁地称赞说,“就这样办,我们就来决定, 从现在起,我们就要着手这样来办!”

苌弘唤弟子,弟子唤弟子,不大会儿四个弟子在老聃家里聚齐。这四个人之中,年 龄最小的二十多岁,最大的四十多岁。他们也都是精明,温雅,机巧,含藏。

四乐工和苌弘、老聃,共六个人,一起围桌案坐了一圈儿。

四个乐工,一个司笛,一个司笙,一个司琴,一个司瑟。苌弘司木以作指挥。老聃 只对耳朵,主要任务是细听诗乐以品其中情味。

他们先奏一阵哀乐,很明显,这是对周景王之死表示哀悼。接下去,苌弘特意指引 他们奏了一个一时报不出是什么名来的曲子,这大概是他们唱诗的前奏曲。曲子充满感 情,既象是对景王姬贵的怀念,又象别的什么。这一奏曲和一般乐曲的结构大致相仿, 开始是合奏,舒松缓慢,逐渐趋于紧张地放开以后,稳定谐调,繁而不乱,发展到高潮 时,节奏明朗,激情动人。但是到结尾处,没想到突然转入无限的悲哀和惋惜。

前奏终了,当他们将要开始配乐唱诗的时候,苌弘突然说话了:“聃兄,按你的想 法是,歌唱《常棣》,配以哀乐,在不谐调中求得谐调统一,使其既起哀悼作用,又起 劝亲作用。不和谐中的和谐,不是不能达到,然而,要做到这样,极不容易。再说,一 个馍分两个半拉来吃,总没不分开解饥,收双重效果总没收一重效果来得集中。突出。 依我看,咱们还是按诗的内容,诗的情调来配音乐。至于说这段唱诗因没配哀乐而离开 了对天子哀悼的原则将要受到责难,这个责任完全在我,不让聃兄承担。”

“不能说要你承担。”老聃说,“没什么,这不会有什么,不大了受点责难,天下 分裂,国难将临,君难将临,臣难将临,天下庶民之难将临,谁还顾得了这许多!这样 办!就这样办!”

配乐唱诗开始了。

四个乐工,一个指挥,他们五个人,既是司乐人,又是唱诗者。他们手做,口唱, 手、口并用。他们风度潇洒,精神集聚,乱中有齐,齐中有乱,错乱有致,矛盾和谐。

这首《常棣》之诗,共分八节,每节四句,四八三十二句。在弹唱之中,小节不说, 按大的节奏来讲,共是八个节奏,他们要一个节奏一个节奏地进行。就唱句而言,这每 个节奏之中,都有领唱,合唱,单独唱,单、合交替唱,单单合合,合合单单,合单交 差唱。他们唱得声情并茂,不但吐字清楚,而且情真意切;乐音配合得恰到好处,不仅 与唱声唱情水乳交融,和合一致,而且优美婉转,激心动肺,声音清朗,意味含藏。在 唱词和乐韵的共同作用之下,每进行一段,不仅能使人深深感触到扑面而来的诗情,而 且能使人清楚地看到从天而降,无声地展开的一眼看不到边际的画意。

常棣之华,
鄂不韡韡。
凡今之人,
莫如兄弟。

当这第一个节奏的情绪和意境在人们面前铺开的时候,人们同时看见——在一片幽 静的蓝天的衬托下,一片清清的树林之上,展开一片云霞一般的花朵,那些花朵,光辉, 明丽,真朴,纯洁。在它们之中,有两朵花,从那“云霞”之中凸出起来,扩大起来, 霎时长得有婴儿的脑瓜那么大。变了,变了,噢,原来是两个儿童的脸蛋儿。变了,又 变了,童脸又变成两个青年的脸蛋了。两个青年对脸笑了,纯真地笑了,他们笑着,亲 亲爱爱地抱在一起了。多好啊,兄弟之爱,真朴纯正的兄弟之爱!此时,好象有一个声 音在人们耳边回响:“如今一般的人哪,你好我好哇,称兄道弟呀,可是谁有亲兄亲弟 那样亲近呢?哪个能象亲兄亲弟那样真情相待呢?”

死丧之威,
兄弟孔怀。
原隰裒矣,
兄弟求矣。

第二个节奏响起,又一个情景在人们面前展开。阴云密布,消烟弥弥,一大群战乱 中的逃亡求生者,无家可归地呆立在荒凉的寒野上。一具具带血的尸体躺在那里。人们 胆战心惧,面色苍青,背着脸子不敢看那些尸体。有几个脸上抹着灰,穿得破破烂烂的 青壮年人急切地在人群中穿来穿去,他们在十分急切地寻找他们兄弟的尸体。原始性的, 真朴性的,啊!兄弟之情啊!

脊令在原,
兄弟急难。
每有良朋,
况也永叹。

第三节奏什么时候已经响起来了。天边有一片干旱的陆地,几只受了伤的水鸟困在 那里,再也无法回到江河湖海之中,它们悲哀地叫着:“我快要渴死饿死了呀,谁来救 我?谁来救我呀?!”几只水鸟嘴里噙着水,叼着吃的,急切地飞着,它们从有水的地 方飞来,它们拼命地飞,拼命地飞。它们在陆地上找到了那几只快要死去的水鸟,落下 来,趴在它们面前,将嘴里的水和食物往它们嘴里喂去。变了,衔水的水鸟和受伤的水 鸟都变了,变成青壮年人的模样了。他们之间互相流着泪拥抱在一起。那个正在经受苦 难的年轻人哭着说:“弟弟,不是你,我就死了,你真比我的好朋友好,我的好朋友见 我可怜,只是赠我一声长长的叹息。弟弟,你为啥这样冒着危险前来救我?”“哥呀, 可怜的哥哥,因为你是我的哥哥。”

兄弟阋于墙,
外御其务。
每有良朋,
烝也无戎。

第四节奏响了。

丧乱既平,
既安且宁。
虽有兄弟,
不如友生。

第五节奏响了。

傧尔笾豆,
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
和乐且孺。

第六节奏也响了。一个个带情的画面扑扑闪闪,转转换换,相继而来。人们目观眼 看,心领神会,虽有点应接不暇,但是深感既解饥渴,又益身心,甜人肺腑,润人心怀。

妻子好合,
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
和乐且湛。

第七节奏响了。

“宜尔室家,
乐尔妻帑,”
是究是图,
亶其然乎!

第八节奏也响了。随着七、八节奏的响起,人们十分清楚地想见,一对兄弟,因为 平时认为兄弟不如妻子亲,兄弟不如朋友亲而忘了亲爱的兄弟,猛然之间想起了兄弟的 亲爱,于是他们兄弟亲亲爱爱地欢聚一堂,进酒举筷,非常亲密,十分高兴,他们的亲 爱象父子和夫妻之间那样亲密和谐。他们春风满面,意切情真,十分满意地点头称赞, 拍手夸好。一个激动人心的声音高声响起:“你们兄弟亲爱,一切顺利。你们要牢记这 些话,好好用心体会这些话,好好用你们的身体和行动去实行这些话吧!”

听到这里,老聃哭了,无声地哭了,他的情怀被他们的艺术力量打动了,主要是被 那艺术之中的真情深深地激动了。

“是不是我自作多情?”他心里想。他撩起衣巾,蘸去眼泪,抬头往门外一看,见 那里啥时已经站满了人,其中有不少的人已经流泪了。……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