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步入军营(2)
8月上旬,朱可夫和其他14名同伴被直接分配到了前线的骑兵第10师。当时第10师正驻扎在德涅斯特河岸,担任 西南战线的预备队。朱可夫是乘火车开赴部队的。一路上,他看到了许多从前线运回来的伤兵,他们虽然负了很重的伤急需治疗,但还要停下来为开往前线的部队让 路,他心中有些伤感。他还从伤员那里听到各种消息。有的说俄军装备落后,伙食很差,根本打不过敌人;有的说,指挥官特别是高级指挥官名声很坏,常常为了个 人利益不顾士兵的死活;还有的说最高统帅部里有敌军奸细,这仗没法打。这些消息,严重影响了朱可夫的情绪,他一声不吭地回到车厢。他再次深深地体会到,指 挥员的一言一行,以及能否与士兵同甘共苦,对军心的凝聚是多么的重要。
朱可夫经受了第一次战斗的洗礼。那是他们到卡缅涅次-波多利斯基下车时,突然响起了空袭警报,大家迅速隐蔽起来。敌人来了一架侦察机,扔了几颗炸弹就飞走了。结果炸死了一名士兵和五匹马。
1916 年8月,罗马尼亚对德国宣战,并与俄军一起对德军作战。这时,俄国人开始盲目乐观、,准备发动新的进攻。9月初,骑兵第10师到达比斯特里察山林地区集 结,并从这里直接进入战场。在这里,第10师的优势丝毫没有被发挥,因为这里是山地,不容许乘马追击,只能采用徒步队形,对部队机动性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不久,整个战线都处于劣势。一方面,俄军损失很大,新兵来不急补上。另一方面,友军罗军由于参战前训练差、装备不足,还没怎么打,就遭受了严重的损失。这 样,俄军便由进攻转入了防御。
俄军的后方也不稳定。由于饥荒和战争的破坏,加之沙皇政府的庞大军事开支,国内人民生活极端困难,而那些资本 家和地主富农利用这一时机,大发战争横财,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这种现象引起了前线士兵的强烈不满。他们渐渐明白了这场战争不是为祖国而战,而是为富人们 而战,为沙皇独裁统治而战。他们不想继续战争,不愿效忠沙皇,他们想要的是土地、和平和亲人。这时,布尔什维克也秘密地在军队中建立组织,传播革命道理, 宣传革命的形势。布尔什维克在军队中的发展,使士兵们迅速觉悟,这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就要到来。
这一段时间,朱可夫并不走运。他在一次侦察 时,踏上了地雷,被爆炸的气流从马上掀下来,受了严重震伤,同伴还有两个受重伤的。朱可夫昏迷了一天一夜才苏醒过来。后来,他被送到哈尔科夫,在医院里呆 了两个半月。朱可夫是躺不住的人,尽管他的伤还没痊愈,特别是听力还很差,但他还是要求回到了部队。医院从他身体考虑,不让他回前线,把他调到他刚入伍时 接受训练的骑兵新兵连。这时的朱可夫已是一位获有两枚乔治十字勋章的军士了,一枚是因为俘虏一名德军军官被授予的,另一枚则是因为受重伤奖给的。由于朱可 夫为人忠厚,待士兵如兄弟,士兵们都很信任他,常对他说些心里话。此时朱可夫也敏感地感觉到,只有布尔什维克才能给俄罗斯人民以和平、土地和自由。他不仅 自己常常思考这些问题和革命道理,还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向士兵灌输这些思想。他隐隐约约感到,已到了挽救国家命运的时候了。?
1917年2 月中旬,彼得格勒部分工人开始罢工。几天后,罢工浪潮席卷全城和临近的城市,罢工人员达20万人,并且势如潮涌,不可阻挡。2月26日,布尔什维克决定举 行总起义,成立临时政府。工人、士兵群起响应。经过短暂的激战,起义士兵、工人很快取得了胜利,并于27日晚举行彼得格勒工人士兵苏维埃代表大会。此次胜 利推动了全国各地的起义。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终于被推翻。
朱可夫也置身到革命洪流之中。1917年2月27日凌晨,朱可夫 所在的骑兵连突然集合。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要干什么。朱可夫问排长,排长也不知道。队伍集合后,连长冯?德?赫尔查命令沿公路向巴拉克列亚 城预备骑兵第5团司令部前进,其实,连长也不明白上级让到那里干什么。不过,事情很快就明白了。全团的部队都到达团教练场后正等待命令,突然,操场那边有 人举着红旗游行示威。冯?德?赫尔查大尉一看情况不好,朝马猛抽一鞭,向团部驰去,其他连长也跟着跑去了。这时从团部走出了一群军人和工人。一个高个子军 人走到队伍前面进行演讲。他说,俄国的工人阶级、士兵和农民不再承认沙皇尼古拉二世了,不承认资本家和地主。俄国人民不愿意继续进行流血的帝国主义战争, 人民需要和平、土地和自由。他结束演讲时,高呼:"打倒沙皇!打倒战争!各国人民和平万岁!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万岁!乌拉!"广大士兵从内心里拥护他讲 的这番话,四处都响起了"乌拉"的欢呼声。随后,士兵们都加入到了游行的工人队伍当中。
不久,朱可夫得知他们的连长和其他一些军官被士兵 委员会逮捕了。这个布尔什维克领导下的士兵委员会过去是地下组织,这时已公开了,它暂时负责军队的指挥权。士兵委员会的负责人叫雅科夫列夫,就是那个大高 个军人,他是一个很有水平的布尔什维克。起义后,全团都在等士兵委员会的命令,雅科夫列夫很果断,第二天,他就给朱可夫所在连派去了一名军官。新连长上台 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选举出席团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和本连士兵委员会。朱可夫被选为连士兵委员会主席,并出席团苏维埃代表大会。
团苏维埃代 表大会是3月初在巴拉克列亚城召开的。在会上,雅科夫列夫讲了苏维埃的任务和巩固士兵、工人、农民团结的重要性。大家都很受启发。但后来一个准尉的发言却 令朱可夫很不满。这家伙开始讲得很漂亮,满嘴的革命词句,但讲着讲着,便露出尾巴来了,竟吹捧起临时政府,并要求继续帝国主义战争。这家伙的发言引起了大 家的愤怒。这里有一个原因,就是革命后的最初阶段中,由于许多布尔什维克的领袖还被关在牢狱里或仍在流放中,来不及回到各大城市,致使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 党人在苏维埃中窃取了领导权。这些人同资产阶级代表达成协议,成立了以李沃夫大公为首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尽管列宁当时在国外,但他对这个临时政府的本质 看得很透彻。他称这一群人"已经上升为执掌俄国政权地位的新阶级,即资本主义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同时,与此临时政府相对立,还存在着苏维埃 政府,俄国出现了两权并存的情况,反映到群众及下层军官中,也存在两种意见。朱可夫和大多数士兵对临时政府很反感。在选举团苏维埃成员时,大家只选那些拥 护布尔什维克立场的人。选举结果很令朱可夫满意。他认为他们团的苏维埃是真正布尔什维克的。?
当时全国的形势很复杂,朱可夫那里的情况也 发生了曲折。5月初,雅科夫列夫调到别的地方去了。他走后,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趁机在团里掌了权,宣称拥护临时政府的方针。不久,连士兵委员会决定解 散这个连。朱可夫和其他委员给士兵发了退伍说明书,并让他带上了马枪和子弹。由于朱可夫是该连负责人,所以,投奔到乌克兰民族主义分子方面去的一些军官到 处搜捕他,他一连几个星期不得不躲了起来。
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在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十月革命"。"阿 芙乐尔"号巡洋舰向临时政府盘踞的冬宫进行炮击,标志着起义的开始。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率领下,成千上万的革命军队和赤卫队包围了冬宫及政府各部门。反动军 队兵败如山倒,起义很快获得了胜利。当晚10点45分,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由于工人和士兵的胜利起义,"代表大会已经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 里"。?
11月30日,朱可夫终于平安地回到莫斯科。12月初,他回到了家乡,一方面是看望父母,另一方面是过度疲劳需要休息。休息了一 段时间以后,他觉得各方面的状况好多了。1918年1月份,朱可夫准备报名参加赤卫队。当时,各地忠于革命事业的工人武装都称作赤卫队,这是苏维埃政权的 一支重要武装力量,由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军事组织统一领导。由于赤卫队在十月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当时名声很响,青年工人十分踊跃地报名参加。但 朱可夫这一愿望落空了,因为不久他得了斑疹伤寒,4月份,又得了回归热。整整几个月,朱可夫是躺在病床上度过的,这是他一生中在病床上躺的时间最长的一 次。
在朱可夫生病期间,革命形势又有了新的发展。出于巩固新生政权的迫切需要,苏联共产党、苏维埃政府开始着手建设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艰 苦工作。1918年1月召开的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一致赞成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列宁也在《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中写道:"为了保证劳动群众掌握 全部政权和根除剥削者的政权复辟的一切可能,特命令实行劳动武装,建立社会主义工农红军。"当时,大规模地复员旧军队与建立以工人、农民为主体的新型军队 在同时进行。新型军队的新,不只是表现在成份上有所变化,更主要是军队的一系列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最显著的表现是军队内部实行了广泛的民主。当时的规定 是,各部队的领导权都由士兵委员会和苏维埃掌握;军队内部官兵一致,人人平等;团级以下军官由军人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这些新政策、新制度在建军史上是空前 的,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士兵的积极性,促使一大批优秀的指挥员从士兵中脱颖而出,缓和了建军初期工农干部极其缺乏的局面,使大批旧军官被逐步淘汰出人民军 队。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军事部当时的一份总结报告对军队民主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报告指出:不管任何时期,只要是公正地研究我国军队在革命时期的情况,谁 都会明白,正是军队的全面民主化和承认广大士兵群众选举产生的军队组织的权力,以及人民委员会实行的和平政策,使得各战线的军队能够坚持到1918年冬季 的中期,并且拯救了国家,避免了军队自发的向后方的退却。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