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崭露才华
1920年1月,朱可夫被派到位于梁赞省的斯塔罗日洛沃的第1骑兵训练班学习。学员都是从各部队中遴选出的战斗中表现突出的骑兵,军事技术比较过 硬,但多数文化水平不高,有不少人根本就没有文化。由于朱可夫在旧军队干过军士,又有文化,训练班便让他兼任司务长,并委托他教学员掌握冷兵器。队列指挥 课程主要由旧军事专家、旧军官担任,学员
的思想教育由政工部门负责。学员们学习十分努力,因为他们都懂得,学习的时间很短,而要成为称职的指挥员,需要学习很多东西。他们以惊人的毅力用半 年时间学习了正规军校两年的课程。到了8月份,各地的学员混编为学员旅,集中到克拉斯达尔,开始与弗兰格尔匪军作战,以提高实战能力。指挥部给学员们配发 了崭新的装备和马具,朱可夫和同学们感到很帅气,一心想到血与火的战场上去表现一番。
值得一提的是,在学习期间,训练班开到了莫斯科。在这里,朱可夫有不少朋友和熟人,还有他的女友玛丽亚。朱可夫当时的心情十分激动,毕竟很久没有与 女友相会了。朱可夫在日记中写道:"真想在开赴前线以前去看看他们,特别是我日夜想念的女友。"但由于连首长经常外出,朱可夫作为司务长总是被点名留下来 负责,结果,一个朋友也没看成。他只好给他们各自写信说明理由。因为这件事,朱可夫与玛丽亚之间出现了不和,几经通信,未能协调。不久,玛丽亚就嫁给别人 了,从此后,朱可夫再也没有见过她。在这件事上,朱可夫的表现算得上是像样的军人,却不是称职的情人。他对失去玛丽亚很难过,但他深知,爱情是理解的产 物,来不得半点勉强。失恋尽管对朱可夫是沉重的打击,但并未影响到他的工作。几年以后,他又遇到一位温柔的姑娘,名叫亚历山德拉,终于结为眷属。婚后,生 了两个女儿,名叫埃拉和耶拉。这是后话。
对弗兰格尔的战斗不是很艰巨。弗兰格尔是克里木地区的一个男爵。他在协约国的支持下,组成了一支拥有13万步兵和4500名骑兵的部队。弗兰格尔也 清楚,想依靠这样一支力量重新展开反苏维埃的大规模行动是不够的。因此,必须大量地补充军队。弗兰格尔认为,补充军队的唯一来源是哥萨克居住的地带,因为 邓尼金的部队被红军击溃以后,几万名哥萨克军队带着马匹、装备流散回家。因此,他决定把斗争转移到哥萨克人的地域。红军看透了弗兰格尔的用心,下令尽一切 努力做好哥萨克人的思想工作,帮助贫穷的哥萨克人渡过困难。学员旅也抽出大部分时间做当地哥萨克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修理房舍和农具,还给他们一些粮食和 衣物。效果是很明显的。全部工作结束后,哥萨克人邀请他们参加欢宴,对他们说了许多知心话,并对他们的大力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学员们情绪十分高昂,对哥 萨克的老百姓更加尊重爱护。朱可夫明显地感到老百姓对红军与沙俄军队态度的不同,深深体会到军民关系对作战的巨大影响。8月份,学员混成团被派去攻打弗兰 格尔的乌拉卡伊将军的登陆队。不久又去攻打弗斯基科夫和克雷扎诺夫匪徒,在当地人民的大力配合下,很快就消灭了这股匪徒,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任务。
由于在与弗兰格尔部队的战斗中红军骑兵部队指挥员伤亡较大,亟待补充,上级指示从学员旅中挑选一批优秀学员提前毕业,迅速到部队任职,朱可夫也是其 中之一。9月上旬,提前毕业的学员的毕业典礼在第9集团军野战司令部所在地阿尔马维尔城举行。自此,朱可夫成了一名红军正式军官。随后,朱可夫和其他毕业 学员一起开赴部队,学员旅剩下的学员则受命追剿高加索山里的匪徒。
后来,朱可夫才得知,就在他走后不久,学员旅遭受到敌人的伏击,损失很大,很多战友还受到敌人非人的折磨。特别令朱可夫难过的是,深受他爱戴的团政委克雷洛夫就在这次战斗中牺牲了。
在朱可夫眼里,团政委是个十分优秀的干部。在帮助哥萨克的劳动中,团政委主动承担了最困难、最危险的工作:清理公用井。俄罗斯山区的井都相当深,团 政委下到井底,憋得透不过气来,但他咬紧牙关,一点一点地清理。当把他拉上来时,差一点快憋死了。但他休息一会儿后,命令再把他放下井底。过一段时间,又 把他拉上来。这样几下几上,一直坚持到把井清理干净为止。第二天,全团及全村的老百姓都在谈论着政委的英勇行为。什么是一名军官的权威?爱护士兵、身先士 卒就是权威,就是最有说服力的榜样。这个团政委的形象深深地铭刻在朱可夫的脑海里。
毕业后的朱可夫被派往独立骑兵第14旅第1团。这个团当时驻在诺沃热列利耶夫斯卡亚镇附近,负责肃清芦苇地带的乌拉卡伊匪徒的残部。团长是一名顿河 哥萨克老战士,叫安德列耶夫,人称勇士和侠客。俗,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绰号。从安德列耶夫的绰号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勇敢、很豪爽的人。
朱可夫到团里报到时,安德列耶夫接见了他们。他看了看朱可夫的红裤子(当时学员的着装),很不以为然地说,"我的战士可不喜欢穿红裤子的指挥员。" 接着,他更不客气地说,"我们的战士多是过去的老兵,我们可不赏识没经过炮火考验的家伙。"当他得知朱可夫不仅经过战火考验,而且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才算放了心。
但是,"红裤子"的事还没有结束。朱可夫到了他的排后,命令全排成乘马队形集合。朱可夫开门见山地说:"同志们,我被任命为你们的排长。我是好排长还是赖排长,你们是好战士还是赖战士,咱们将来走着瞧吧,而现在我想看看你们的马、战斗装具,和每个人认识一下。"
战士们没有什么反应,有几个战士还故意盯着朱可夫的红裤子看。朱可夫明白他们的用意,立即说:"团长已给我打过招呼了,说你们不喜欢红裤子,可你们 知道,我没有其他裤子,苏维埃政府发什么,我就穿什么。你们应该喜欢红颜色,这是革命的颜色,它象征着劳动人民为自己的自由和独立而进行的斗争。"
代理排长阿加波夫是个善良的老实人。在会后他拿个花名册,给朱可夫逐个介绍全排30个战士各自的情况,特别是特点、脾气等,介绍得很详细、很诚恳。 比如,戈尔什科夫游击习气很重,但很勇敢,冲锋陷阵总跑在前头,对他不能提高嗓门,要常给予表扬,可以同志式地指出他不正确的行为,但必须个别说,不能当 众批。卡扎克维奇、科瓦廖夫、萨普雷金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三人都是能干的好战士,但比较调皮,而且贪玩,对他们可以而且有必要在队列前加以训斥,偶尔还 可以吓唬他们一下,说把他们交给团政委。
对这些战士各自特点的介绍,使朱可夫受益不浅。他和战士个别谈话中,特别是与几个脾气古怪的战士谈话中,善于把握特点,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 法,逐步消除战士们的戒备心态。到排里后的第5天,朱可夫率领全排参加肃清滨河地域残匪的战役。战斗中,朱可夫身先士卒,英勇果断,指挥有力。最后,匪徒 全部被歼或被俘,而朱可夫全排没有遭受任何损失。这次战斗后,战士中再没人讨论朱可夫的红裤子了。不久,朱可夫即被任命为该团二连连长。
1920年12月底,第14旅被调往沃罗涅日省,镇压当地富农的暴动和科列斯尼科夫匪徒。这股匪徒很快就被打垮了,其残余分子逃到了坦博夫省,和以安东诺夫为头子的富农及社会革命党匪徒会合在一起。
安东诺夫青年时就曾因刑事罪流放西伯利亚,在1917年2月革命期间,他混上了一个县的警察局局长,他利用职务之便,到处安插亲信,培植个人势力。 十月革命后,他对苏维埃政权十分仇视。1920年8月,他纠集一大帮匪徒,组成"安东诺夫集团军",主要目的是破坏苏维埃政府规定的余粮征集制;杀害俄共 (布)代表和苏维埃政权的代表;袭击小股红军部队;破坏铁道、仓库和基地,等等。由于安东诺夫的部队不与红军大部队作战,常常化整为零进行破坏,所以,红 军部队几经围剿都未取得明显的成果。
1920年12月,苏维埃政府成立了坦波夫省清匪司令部,下辖的兵力有32500步兵,近8000名骑兵,还装备有60多门大炮和400多挺机枪。 在清匪司令部成立初期,敌人仍很疯狂。1921年4月初,安东诺夫亲率5000人,歼灭了红军腊斯卡左沃的守备部队,其中有整整一个营红军被俘。考虑到形 势的严重,5月初,苏维埃政府任命图哈切夫斯基将军为清匪司令部司令。朱可夫和其他下层军官都听到过许多赞扬他的话,特别是赞扬他的战略才能。大家都为有 这样一位有才干的统帅来领导而感到非常高兴。
朱可夫第一次见到这位大名鼎鼎的将军,是在坦波夫的热尔迭夫卡火车上。当时,图哈切夫斯基正在与14旅旅长谈话,朱可夫也在场。在讨论了14旅当前 的行动后,图哈切夫斯基又和指战员们谈话,他对于谁在哪儿打过仗,部队和居民的情绪如何,红军在当地居民中做过哪些有益的工作等情况,都十分关心。从他的 谈话中,朱可夫看出他具有指挥大规模战役的丰富知识和经验。对他很佩服,认为高不可攀。朱可夫在回忆录中讲述当时的情景时感慨道:"当时我哪能想到,几年 以后我会在国防人民委员部里讨论苏军战术理论原则时见到图哈切夫斯基!"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